大学物理(丙).doc_第1页
大学物理(丙).doc_第2页
大学物理(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物理(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020003英文名称:Physics一、 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农林类、水产类各专业3 课程目的用物理学的工作语言、概念和图象,叙述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层次及其运动形式和规律,介绍物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并了解、熟悉现代物理在农林、生物学中的应用。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4.0,学时为64 5 建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王国栋主编的大学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参考书目:(1)吴百诗主编的大学物理,西安交大出版社,2004.5。(2)赵凯华等编 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讲授与辅导相结合。8 考核及成绩评定平时作业占20,平时测验2次占30,全校工科物理统一考试占50。9 课外自学要求熟悉高等数学有关知识,及时独立完成课程作业。二、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具体要求分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等级)第一章 绪论 物质的性质(2学时)1.主要内容:物质的结构及形态,实物及场的基本性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能量。2.基本要求:了解物质的结构层次,了解实物及场的基本性质,了解质能关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章 流体力学基础(6学时)1.主要内容: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流线、流管、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黏滞流体的流动,层流、湍流、雷诺数,伯肃叶定律、斯托克斯定律,生物流体的黏性。2.基本要求:学习流体力学研究问题的思路,掌握连续性原理、伯努利方程,了解黏滞流体的运动规律,了解生物流体的特点。第三章 液体的表面性质(4学时)1.主要内容: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能、液体与固体接触除的表面现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生物组织和土壤中的毛细现象。2.基本要求:理解液体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的三个定义,能求解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毛细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了解液体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在生物组织和土壤中应用。第四章 电磁场(12学时)1.主要内容:场强叠加原理、高斯定理、场强环路定理、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电势。2.具体要求:理解“场”的概念,掌握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电通量、磁通量的的概念,掌握高斯定理的应用。理解环路定理,掌握电势的概念及计算;第五章 热力学(10学时)1.主要内容:系统与环境,状态与过程、内能、功、热量,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循环过程,熵,熵增加原理,耗散结构。2.基本要求:学习热力学研究问题的思路,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实质及意义,能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处理想气体在简单过程中的热力学问题,掌握循环效率计算公式。理解熵概念,掌握熵计算方法,了解耗散结构理论。第六章 多粒子体系动理论(8学时)1.主要内容:热运动的统计规律性,宏观量、微观量,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玻尔兹曼分布率,平均自由程及平均碰撞频率,热力学定律的本质。2.基本要求:学习多粒子体系动理论研究问题的思路,理解统计规律的特征,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的统计意义,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玻尔兹曼分布率,从微观角度理解热力学定律的内涵和本质。第七章 振动和波动(6学时)1.主要内容: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合成,非线性振动,方程,波的衍射、波的干涉,声波、超声波。2.基本要求:掌握简谐振动的特征,理解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理解简谐振动的合成,了解非线性振动。理解波动规律,掌握简谐波的波动方程,能用波程差、相位差等概念处理波的干涉问题,了解声波、超声波的特性以及超声技术的应用。第八章 波动光学(10学时)1.主要内容:光的电磁特性,光程及光程差,光的衍射、干涉,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光的偏振,圆二色性,旋光性,双折射。2.基本要求:了解光的波动特性,掌握光的衍射、干涉及偏振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了解衍射分光技术、衍射结构分析技术,理解光的衍射对光学仪器分辨本领的影响,掌握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了解双折射,了解圆二色性、旋光性的简单应用。 第九章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学时)1.主要内容:普朗克量子假设、爱因斯坦光量子学说、光的吸收、散射、色散、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光动力作用、激光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2.具体要求:掌握光的波粒二象性,了解光的吸收、散射、色散的基本规律,了解光生物学过程中的光物理与光化学过程,了解激光在农林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第十章 量子物理基础(4学时)1.主要内容:不确定关系,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势垒,隧道效应,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2.基本要求:了解不确定关系,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了解微观粒子问题的量子力学处理方法。三、 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学时64学时,讲课64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教学环节时数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