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暨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所取得成果的总结 内容真实 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 论文不包含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本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道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体育学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著作权的管理规 定 特授权吉林体育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 并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 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中 文 摘 要 21 世纪以来 超重和肥胖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青少年超重肥胖也成为一个 严峻的公众健康问题 青少年是我国的希望和未来 他们的健康状况 不仅关系 到个人与家庭的幸福 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繁荣和昌盛 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进程 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现状 充分认识到提高青少年身 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文献法 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 选择长春市初中学生 作为调查对象 采取整体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长春市 4 所初中 从全部学生中筛 选出 200 名超重和肥胖学生作为实验组 200 名体重正常的学生作为对照组 主 要探讨了长春市初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的现状 超重和肥胖学生与正常体重学生参 加体育锻的动因 每周的锻炼次数 每次的锻炼持续时间 锻炼后的主观感觉强 度 锻炼项目 锻炼场所 锻炼指导方式 生活习惯的情况 以及对阻碍学生参 加体育锻炼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 长春市初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率达 20 81 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因呈现多元化趋势 促进保持 健康 和 减肥 健美 控制体重 等是超重和肥胖学生和正常体重学生参加体 育锻炼主要动因 正常体重学生在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上均大于超 重和肥胖学生 超重和肥胖学生在每次锻炼后的主观感觉强度高于正常体重学 生 学生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呈现多样化 跑步 游泳 散步 球类和自行车项 目比较高受欢迎 选择在体育场馆 公园 校园 居住小区和家里锻炼的学生比 较多 学生最希望在锻炼时能够得到职业教练员和健身教练的指导 虽然 学生 在闲暇时间里大部分愿意进行体育锻炼 但是由于 学习生活忙 没有时间 阻 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另外 体育意识淡薄也是阻碍超重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 炼的主要原因 为了加强体育锻炼对超重和肥胖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以及提高初中学生的 身体健康 建议加强舆论导向 使全社会认识到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严重性 加 强宣传力度 提高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加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建 设 改善体育锻炼的基础条件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落实各项政策 确保学生参 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科学合理的安排日常生活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以及对超重 和肥胖学生开展心理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 超重和肥胖学生 体育锻炼 现状 abstract form the 21st century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re widely popular in the world young overweight obesity has become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problem young people are our hope and future their health not only to the individual and family well being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ountry s future prosperity and prosperity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refore we must understand the adolescent overweight obesity status to enhance the young people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health this use of literature surveys and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changchun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ected for the survey the overall sampling method to randomly selected junior high school in changchun city 4 al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200 overweight obese students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00 students of normal weight as the control group focuses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chun city overweight obesity status overweight obese and normal weight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the students the motivation weekly exercise frequency duration of each exercise the subjective feeling of strength after exercise exercise program training establishments training guide life habits as well as hinder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caus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chun city overweight obesity rate of 20 81 is not optimistic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motivation diversified trend facilitate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weight loss fitness weight control such as overweight obese students and normal weight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main motivation normal weight students in weekly exercis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each exercise are greater than the overweight obese students overweight obese students in the subjective feeling after each exercise intensity higher than normal weight students students choose items diversified physical exercise running swimming walking ball games and the popularity of cycling is relatively high choice in sports stadiums parks schools residential quarters for students and home exercise more students most want to when the exercise can be career coaches and fitness instructor although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their leisure time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physical exercise but because of school life is busy no time to hinder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also sports a weak awareness is hampered overweight obes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y the main reason in order to enhance physical activity in overweight obese students the positive impact and improve the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commended the strengthening of public opinion so that the entire community aware of youth overweight obesity severity step up publicity efforts to improve the overweight obese students aware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mprove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physical exercise strengthen government supervi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tim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daily life and promote student health and the overweight obese students to psychological guidance key words overweight obesity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status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3 1 1 前前 言言 1 1 1 问题的提出 1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 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 1 4 体育锻炼对超重肥胖者影响的相关研究 4 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7 2 1 研究对象 7 2 2 研究方法 7 3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9 3 1 长春市初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现状调查 9 3 2 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情况分析 10 3 3 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因分析 11 3 4 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现状调查分析 12 3 5 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障碍分析 20 3 6 引导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对策 22 4 4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 25 4 1 结论 25 4 2 建议 2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7 附录附录 29 后记后记 33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5 1 前 言 1 1 问题的提出 健康的体魄是新世纪对人的基本要求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 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指出肥胖将成 为新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敌人 超重与肥胖曾被认为是西方国 家特有的流行病 但如今已经成全球性问题 有关资料推测 目前全球肥胖者至 少有 2 5 亿 并且以平均每 5 年增长 1 倍的速度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 得到了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也在不断 转变 而与此同时人们的劳动强度和体力活动普遍下降 使肥胖率在我国城乡各 类人群中迅速上升 特别是在我国初中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 我国早在 1995 年颁布的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中就已经明确提出 以全 国人民为实施对象 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 体现国家对青少年体质的重视程 度 另外 国家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在 2006 年 关于开展全国 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中将降低青少年肥胖视为其主要内容 说明青少 年超重和肥胖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 根据调查 将 2000 年与 1995 年相 比 我国 7 18 岁学生的肥胖检出率 城市男生由 5 9 上升为 10 1 城市女生 由 3 0 上升为 4 9 1 而且在我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中就曾提到 肥胖学生明显增多 已是城市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 根据季成叶教授 的调查显示 2000 年我国 7 22 岁城市男生和城市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 4 37 2 32 超重检出率分别为 10 38 5 94 比 1985 年成倍增长 2 2005 年我国 10 18 岁城市中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达 20 5 和 9 0 男生为 13 2 和 6 0 女生为 7 3 和 3 0 3 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健康的行为 已经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而且经过 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 许多专家和实验都证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减轻超 重和肥胖者的体重 并促进超重和肥胖者的健康 因此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长春 1 裴迎新 胡巧云 娄晓民 朱明君 初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12 1027 1028 2 季成叶 全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趋势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8 648 650 3 季成叶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 1985 2000 年超重 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 2 103 108 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 掌握和了解这一群体参加 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 分析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从而提高其参与体 育锻炼的意识 改善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和方式 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2 11 2 1学术价值 学术价值 超重和肥胖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与健康 而且它还是造成糖尿病 高 血压等成人期疾病的危险因素 目前 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调查多集中在成年人 和老年人 对刚步入或即将步入快速生长期的青少年的研究不多 而且 国内对 北京市 长沙市以及东莞市等地区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研究比较多 对长春市的 调查研究比较少 缺少超重和肥胖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因此对长春 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 为超重和肥胖学生能够更 好进行健身锻炼 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上的指导 1 2 21 2 2 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 通过对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指 出目前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 出建议 从而为长春市初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健康 提供科 学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1 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3 11 3 1 国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的相关调查国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的相关调查 超重和肥胖在全球广泛流行 并且增长迅速 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数量也逐 年增长 成为成年人肥胖的强大后备军 对整个国民素质构成潜在的威胁 1 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提交给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估计 截至 2000 年 全球 5 17 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为 10 肥胖率为 2 3 2 有研究表明 美国 12 19 岁青少年的从 1963 年到 1970 年的肥胖检出率为 4 6 超重与肥胖比为 2 1 从 1975 年到 1980 年的肥胖检出率为 5 从 1988 年到 1994 年的肥胖检出率为 10 5 并且还有 12 15 的超重 从 1999 年到 2000 年的肥胖检出率为 15 5 1 王正珍等 身运动对超重和肥胖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3 3 2 王冬 胡小琪 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的世界流行趋势 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6 33 5 257 260 2003 2004 年美国 nhanes 的数据显示 17 1 儿童青少年为超重或肥胖 1 2 欧洲 国家根据自己的儿童青少年肥胖标准 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为 3 21 不等 英国达到 10 17 3 澳大利亚的儿童青少年超重 肥胖率从 1985 至 1995 年的 短短 10 年中 分别增长 1 倍和 2 倍 而加拿大 在 2002 年 11 16 岁青少年的 超 重 肥胖 检出率为 15 其中肥胖检出率为 4 6 几乎与美国相当 4 1 3 21 3 2 国内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的相关调查国内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的相关调查 我国初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根据我国著名营养学专家 新 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陈春明教授的调查统计 我国北方人群 35 以上处于 超重状态 全国肥胖患者己超过 7000 万人 仅单纯性肥胖的儿童青少年有 2000 万 并且以每年 5 的速度在递增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季成叶 教授在 中国学生超重肥胖 bmi 筛查标准的应用 中 将 1985 年到 2000 年我国 15 年来学龄儿童青少年的超重 肥胖检出率动态变化大致归纳为四个阶段 1 1985 年前后 未出现肥胖流行 大城市各年龄超重率为 1 2 肥胖率分别 为男 0 25 和女 0 15 2 1991 年前后 超重率显著增长 但主要表现在大城 市 7 18 岁整体超重率分别在 1985 年基础上 男增长 2 7 倍 女增长 1 1 倍 3 1995 年前后 各群体都出现超重的大幅增长 而肥胖开始在大城市流行 大 城市各年龄超重率波动为 男 6 9 女 4 6 整体分别比 10 年前增长 4 9 倍和 2 5 倍 学生肥胖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4 2000 年前后 大 城市肥胖开始全面流行 男女整体超重率分别达 11 7 和 6 7 肥胖率分别超过 5 和接近 3 5 随后根据季成叶教授的调查显示 2000 年我国 7 22 岁城市男生 和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 4 37 2 32 超重检出率分别为 10 38 5 94 比 1985 年成倍上升 6 2005 年我国 10 16 岁城市初中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 达 20 5 和 9 0 男生为 13 2 和 6 0 女生为 7 3 和 3 0 7 1 季成叶 全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趋势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8 648 650 2 季成叶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 1985 2000 年超重 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 2 103 108 3 schwartz gj mchugh pr moran th pharmacological dissociation of responses to cck and gastric loads in rat mechanosensitive vagal afferents j am j physiol 1994 267 1pt2 r303 308 4 richard pt flegal km overweight children and adoeslcents de scription epidemiology and demographics pediatric 1998 101 3 497 504 5 季成叶 中国学生超重肥胖 bmi 筛查标准的应用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1 125 128 6 季成叶 孙军玲 中国学生超重 肥胖流行现状与 15 年流行趋势 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4 36 2 194 197 7 季成叶 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2 106 108 1 3 31 3 3 超重和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超重和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 生活方式 饮食结构 不断改变 但劳动强度和体力活动普遍下降 使超重与肥胖在全世界各类人群中 迅速增多 21 世纪以来 超重和肥胖成为一个严峻的公众健康问题 1 美国医学 联合会会长路易斯曾郑重向人们宣告 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并不是可怕的癌症 而是对人类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肥胖症 2 3 超重和肥胖不单单是危害健康的慢 性病 而且是促使心脑血管疾病 型糖尿病 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 以及社会心理障碍产生的危险因素 成为导致死亡 伤残 影响生活质 量和增加各国财政负担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who 已将 身体过重 列入导致疾病 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4 1 3 41 3 4 肥胖的相关定义与超重和肥胖的评定肥胖的相关定义与超重和肥胖的评定 肥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超重和肥胖两类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肥 胖定义为 肥胖是过多脂肪积聚在机体里 达到影响健康的程度的一种状态 肥胖有很多不同分类标准 一般最常见的是 按照肥胖发生的原因分为单纯性肥 胖和继发性肥胖 另外 按照体脂分布状况 可分为 型即全身型肥胖 型即 躯干型肥胖 型即腹内脏型肥胖或中心型肥胖 型即末梢型或梨形肥胖 按 照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 将肥胖分为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5 在本研究中 所提到的 肥胖 仅指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与生活方式 密切相关 以过度营养 运动不足 心理行为偏差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它也是最 常见的一种肥胖 约占肥胖人群的 94 青少年肥胖多属于此类肥胖 而超重是 指体重超过正常值 但是程度较轻 没有肥胖的各种并发症 是介于正常体重和 肥胖之间的一种状态 但超重人群被视为隐性肥胖或潜在肥胖人群 极易转化成 肥胖 肥胖程度可以通过简易参数测量法和精确的仪器测量法来进行评价 在本研 究中 采用体重指数 bmi 即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 来进行超重和肥胖的判 断 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 是因为它和体密度法测定出来的体脂相关性高 与肥 1 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试行 2003 3 6 10 2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force the asia pacific perspective redefining obesity and its treatment milan health communications australia pty limite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 2000 8 14 3 reassessment of anthropometric indices of obesity in asia asian bmi obesity workshop meeting in milan 1999 2 4 who obesit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on obesity 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1997 9 43 5 马力宏 肥胖与遗传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8 13 3 7 胖有很强的相关性 而且这种测定方法简单 实用 是目前全球通用的衡量肥胖 的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把 超重 界定为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 25 肥 胖 界定为体重指数等于或大于 30 但是根据国内外地域及年龄上的差别 本 文最终确定以中国肥胖工作组 working group of obesity in china wgoc 制 定的标准筛查超重 肥胖 1 表 1 1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 bmi 超重 肥胖筛查分类标准 1 年龄和岁 男生超重 男生肥胖 女生超重 女生肥胖 7 17 41 19 2 17 2 18 9 8 18 1 20 3 18 1 19 9 9 18 9 21 4 19 21 10 19 6 22 5 20 22 1 11 20 3 23 6 21 1 23 3 12 21 24 7 21 9 24 5 13 21 9 25 7 22 6 25 6 14 22 6 26 4 23 26 3 15 23 1 26 9 23 4 26 9 16 23 5 27 4 23 7 27 4 17 23 8 27 8 23 8 27 7 18 24 28 24 28 1 4 体育锻炼对超重和肥胖者影响的相关研究 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在不断提高 而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却 没有随之提高 超重和肥胖的现象反而明显增多 并且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身体 健康的重要因素 30 年前青少年时期的超重和肥胖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但近 20 年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和成人超重和肥胖一样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突出问题之 一 国外学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 35 的超重青少年会在成年期发胖 2 而初中 学生正处于人体生长发育最快 最重要的青少年时期 身体健康是他们日后能否 很好的承担祖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是关系到国家强弱和民族兴衰的百年 大计 他们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体育锻炼具有 促进健康的作用 已经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并且体育锻炼对超重和肥胖 人群能够起到很好的减重 减肥以及防控肥胖产生的效果 因此 激励初中学生 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 对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 季成叶 孙军玲 中国学生超重 肥胖流行现状与 15 年流行趋势 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4 36 2 194 197 2 hill jc smith pc meadows se what are the most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childhood obesity j fam pract 2002 51 10 8 王正珍 赵小倩等 1 人在 2004 健身运动对超重和肥胖少年身体素质的 影响 中 通过对 32 名超重和肥胖少年实施 5 周 7 次和周 2 小时和次 运动 强度 60 65 vo2max 的运动处方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体育锻炼多数研究对 象在身体成分改变的同时 身体协调性 灵活性 柔韧性和耐力素质有明显改善 田玉梅 2 2004 单纯性肥胖患者运动疗法减肥的效果观察 一文的研究 表明 运动能使肥胖患者的肥胖明显减轻 并能使其并发症明显改善 王蓓蓓 3 在 2005 运动对肥胖少年体成分 体脂分布及其身体素质的影 响 的研究中 通过对照实验法研究 得出有氧运动促使肥胖少年身体成分发生 良好改变 上臂 背部 腹部皮褶厚度减少 女性肥胖少年身体围度和腰臀比得 到显著减小 增强了肥胖少年的身体素质 同时其运动协调能力和体育成绩得到 显著提高 易乐来 4 在 2007 长沙市雨花区初中一年级学生超重 肥胖及其影响因 素研究 的文章中采用整体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随机抽取长沙市雨花区两所学校 中全体初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共 754 名 运用自填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两种 方式进行调查 在此次调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均发现 爱好锻炼的学生 超 重 肥胖病率低于不爱好锻炼的学生 龙璐在 5 2007 长沙市中学生超重 肥胖现况调查及干预措施探索 一 文中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长沙市 4021 名 11 19 岁中学生 进行身高 体重测量 采用 bmi 筛选超重 肥胖 通过问卷调查 病例对照 回归进行统计进行研究 在文章中指出体育锻炼对于防治中学生超重与肥胖具有非常关键的现实效应 并 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傅兰英 刘小学等 6 人在 2007 超重与肥胖青少年减肥现状及干预效果 研究 这篇文章中 从河南省部分中学 2800 名学生中抽取 596 名 年龄为 14 21 岁超重与肥胖者进行实验研究 采用 eonps 综合干预措施对减肥前 中 后的行 为 形态指标进行干预实验 结果表明 干预后的超重与肥胖青少年行为 形态 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5 并指出有氧运动是控制和预防肥胖的重要手 段 1 王正珍 赵小倩 郑金琪 罗冬梅 健身运动对超重和肥胖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3 3 352 354 2 田玉梅 单纯性肥胖患者运动疗法减肥的效果观察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1 3 王蓓蓓 运动对肥胖少年体成分 体脂分布及其身体素质的影响 d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2005 4 易乐来 长沙市雨花区初中一年级学生超重 肥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d 长沙 中南大学 2007 5 何健 杨汴生 钟娅 李岚 娄晓民 1991 2000 年河南省学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变化趋势 j 中国校 医 2002 16 6 502 503 6 张勉行 体质健康与青少年减肥的实验报告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0 5 81 82 王昆仑 李雷等 1 人在 2007 河北省超重与肥胖青少年活动现状调查分 析 的研究中 随机抽取河北省四个地区的 604 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 发现超重与肥胖青少年的每天日常活动量较小 部分超重与肥胖青少年喜欢单一 的 体能消耗较小的体育锻炼 并且在体育锻炼时存在思想负担 1 王昆仑 李雷 葛廷云 马隽 赵毅刚 刘丽萍 河北省超重与肥胖青少年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j 河北体育 学院学报 2007 21 4 1 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以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为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长 春市五十二中学 长春市五十三中学 长春市八十七中学中超重和肥胖学生 200 名 其中 男生 139 人 女生 61 人 并按比例抽取与超重和肥胖学生年龄相似 体重正常的 200 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共计 400 名学生 2 2 研究方法 2 2 12 2 1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学术期刊 超星数字图书馆 互联网 等 以 体育锻炼 超重 肥胖 初中生 青少年 等为检索关键词 整理了有关体育锻炼和超重和肥胖的论文近百篇 收集了体育专业报刊上发表的相关消息和其它媒体的相关新闻报道 并阅读了有 关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以及体育锻炼的相关书籍 同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 分析 为本研究奠定理论依据 2 2 22 2 2 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 就本研究的选题意义 研究的可行性 问卷的设计 数理统计方法的选用等方面的问题 对大众健身 运动康复 健康教育和数理统 计等学科的 7 位专家进行咨询和访谈 其中教授 3 名 长期从事初中体育教育工 作的教师 4 名 专家访谈提纲见附录 1 2 2 32 2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长春市五十二中学 长春市五十六中学 长春 市八十七中学中 200 名超重和肥胖学生和 200 名正常体重学生 向其发放问卷 400 份 回收 400 份 回收率为 100 有效率为 100 其中男生 278 人 女生 122 人 问卷发放时间 2010 年 9 月到 10 月 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以中国肥 胖工作组 working group of obesity in china wgoc 制定的 bmi 标准为主要 依据 1 本调查问卷的信度 采用分半法进行检验 r 0 89 问卷结构效度通过查 阅大量超重和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文献资料 进行假设性的理论构建 以 及咨询专家教授的意见 对部分问题进行删减 以达到提高本问卷的结构效度 并邀请教授和专家对本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效度进行评估 评估采用五级评分 制 很好 5 分 较好 4 分 一般 3 分 较差 2 分 很差 1 分 问卷的内容效度平均分为 4 14 结构平均分为 4 29 评估结果说明 本问卷具 有较高的内容和结构效度 在访谈中 部分专家认为 问卷篇幅过长 建议本调 查问卷的题目数量控制在 35 道以内 并建议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有些专家对调 查问卷的题面和选项设计提出了修改建议 专家的宝贵意见均在本调查问卷得到 的落实 预调查 为确保能够顺利筛选出 200 名超重和肥胖学生作为研究样本 在本 调查问卷发放之前 对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检出率进行预调查 对预计发 放问卷的长春市四所初中进行调查 随机抽取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1000 份 每所学校 250 份 进行统计 统计结果为 有效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登记卡 961 份 男生 514 份 女生 447 份 有效率为 96 1 在随机抽样 的调查中发现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检出率高达 20 81 2 2 42 2 4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和分析 1 季成叶 中国学生超重肥胖 bmi 筛查标准的应用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1 125 128 表 2 1 专家问卷效度评价结果 评价等级 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低 问卷内容设计 2 4 1 0 0 问卷结构设计 2 5 0 0 0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1 长春市初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现状调查 本文按照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 bmi 超重 肥胖筛查分类标准 进行调查 随机从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长春市五十二中学 长春市五十六中学 长春市八十 七中学抽取 1000 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统计结果显示 有效 登 记卡 共 961 份 男生 514 份 女生 447 份 登记卡 有效率为 96 1 在被 调查的初中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的总检出率为 20 81 其中超重率为 13 94 肥 胖率为 6 87 与以往比较 初中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逐年增长 初中学生超重 和肥胖的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也对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3 1 13 1 1 性别特点性别特点 通过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的统计 针对不同性别超重和肥胖 学生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 表 3 1 不同性别超重和肥胖学生检出率 n 961 人 性别 超重 肥胖 超重和肥胖 男 16 92 10 12 27 04 女 10 51 3 14 13 65 合计 13 94 6 87 20 81 由表 3 1 可知 在调查的初中学生中 初中男学生超重和肥胖率为 27 04 其中超重率 16 92 肥胖率为 10 12 初中女学生超重和肥胖率为 13 65 其中超重率为 10 51 肥胖率为 3 41 可以看出初中男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 要高于女学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男生比较不在意自身的体型变化 能 量的摄入经常超过消耗 导致脂肪堆积 而女生则比较爱美 很在意自身的身体 形态变化 比较注意饮食 保持身体形态 3 1 23 1 2 年龄特点年龄特点 通过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的统计 针对不同年龄超重和肥胖 学生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 表 3 2 不同年龄段超重和肥胖学生检出率 n 961 人 各年龄段百分率 bmi 组 11 岁 12 13 岁 14 15 岁 16 17 岁 总计 超重 7 14 15 12 14 44 4 29 13 94 肥胖 14 29 7 26 5 77 8 57 6 87 超重和肥胖 21 43 22 38 20 21 12 86 20 81 由表 3 2 可直接观察出 不同年龄段初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的发生率有所不 同 超重和肥胖初中生在 11 岁 12 13 岁 14 15 岁之间所占的比例最多 分别 为 21 43 22 38 和 20 21 而在 16 17 岁之间所占的比例较少 仅为 12 86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 现阶段长春市初中学生的年龄最小不超过 11 岁 最大不超 过 17 岁 12 岁到 15 岁之间的初中生占绝大多数 16 岁和 17 岁的学生人数很少 因此 11 岁到 15 岁之间的初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率达到 87 以上 而 16 岁到 17 岁的初中学生超重和肥胖率低于 13 3 2 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情况分析 闲暇时间指除了必需完成工作 学习以及膳食 睡眠等非自由的生活时间外 的 可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 表 3 3 超重和肥胖学生与正常体重学生闲暇时间支配方式比率表 多选 闲暇时间支配方式 男 女 超重和肥胖 正常体重 超重和肥胖 正常体重 体育锻炼 43 17 59 40 42 62 55 74 玩棋牌 11 51 10 79 4 92 6 56 上网 66 91 50 36 49 18 37 70 逛街或聚会 16 55 12 95 34 43 31 15 视听娱乐 51 08 41 73 63 93 59 02 做家务 11 51 7 91 13 11 9 84 补充睡眠 29 50 23 74 36 07 31 15 看书看报学习 33 09 38 13 37 70 54 10 其他 9 35 10 79 4 92 8 20 由表 3 3 可知 长春市初中学生在闲暇时间的主要活动中 排在前六位的方 式包括 体育锻炼 上网 逛街或聚会 视听娱乐 补充睡眠和看书看报学习 在超重和肥胖的学生中 男生在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前六位排序为 上网 66 91 视听娱乐 51 08 体育锻炼 43 17 看书看报学习 33 09 补充睡眠 29 50 逛街或聚会 16 55 女生前六位的排序为 视听娱乐 63 93 上网 49 18 体育锻炼 42 62 看书看报学习 37 70 补 充睡眠 36 07 逛街或聚会 34 43 正常体重学生中 男生前六位的排序 为 体育锻炼 55 40 上网 50 36 视听娱乐 41 73 看书看报学习 38 13 补充睡眠 23 74 逛街或聚会 12 95 女生前六位的排序为 视听娱乐 59 02 体育锻炼 55 74 看书看报学习 54 10 上网 37 70 补充睡眠 31 15 逛街或聚会 31 15 其中 不同性别 超重和肥胖学生 选择体育锻炼的比率却均低于正常体重学生 说明超重和肥胖学生在闲暇时间参 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没有正常体重学生高 而超重和肥胖学生在闲暇时间选择上 网 逛街或聚会 视听娱乐 补充睡眠的比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的学生 不同 bmi 等级中 男生在闲暇时间选择体育锻炼 玩棋牌 上网的比率均高于女生 而在 逛街或聚会 视听娱乐 补充睡眠 看书看报学习的选择上则相反 女生的比率 都高于男生 3 3 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因分析 2002 年 现代汉语词典 的增补本中将动因定义为 动机 即促使人从事 某种活动的念头 想要达到某种目的 在本研究中 将从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 育锻炼的目的进行分析 表 3 4 超重和肥胖学生与正常体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比率 多选 目的 男 女 超重和肥胖 正常体重 超重和肥胖 正常体重 保持或促进健康 50 36 71 94 57 38 70 49 减肥健美控制体重 54 68 33 09 62 30 37 70 提高保持运动能力 37 41 67 63 22 95 52 46 治疗疾病或康健 5 76 9 35 1 64 6 56 减轻压力调节情绪 24 46 41 73 47 54 42 62 社交 2 88 2 16 3 28 4 92 其他 15 11 10 79 9 84 8 20 从表 3 4 可以看出 长春市初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总体上包括 促进或保持健康 减肥 健美 控制体重 提高或保持运动能力 减轻 压力 调节情绪 这四个方面 其中 超重和肥胖学生均以 减肥 健美 控制 体重 作为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一目的 所占比例为男 54 68 女 62 30 正常 体重学生同样也将 减肥 健美 控制体重 作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之一 排在第四位 所占比例为男 33 09 女 37 70 说明超重和肥胖学生比正常体 重学生更加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达到 减肥 健美 控制体重 的目的 而且在不 同 bmi 的学生中 女生选择 减肥 健美 控制体重 的比例都高于男生 说明 女生想要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减肥 健美 控制体重的意愿更加强烈 其次是 促 进或保持健康 的目的 超重和肥胖学生将它排在第二位 所占比例为男 50 36 女 57 38 正常学生将它排在第一位 所占比例为男 71 94 女 70 49 这说 明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作用在中学生中已经得到广泛认识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 要是为了健康 然后是男 女生正常体重者和女生超重和肥胖者均将 减轻压力 调节情绪 作为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三目的 所占比例分别为 41 73 42 62 47 54 在超重和肥胖学生中 男生将 提高或保持运动能力 排在第三位 所 占比例为 37 41 女生将其排在第四位 所占比例为 22 95 而正常体重学生 将 提高或保持运动能力 排在其体育锻炼目的的第二位 所占比例为 67 63 女 52 46 由此可以看出超重和肥胖的学生选择 提高或保持运动能力 的比 例远远低于正常体重学生 这说明超重和肥胖学生对通过体育锻炼 提高保持运 动能力 的意愿不强 另外 体育锻炼的 社交 和 防御治疗疾病或康健 功 能还没有引起中学生们的注意 3 4 长春市初中超重和肥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分析 卢元镇教授在 体育社会学 一书中对体育人口进行了界定 必须同时满足 一 每周身体活动频度 3 次以上 二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 30 分钟以上 三 每次身体活动中等程度以上这三个条件才可以称得上体育人口 1 因此本研究中 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 从学生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 每次参加锻炼持 续的时间 参加锻炼后主观锻炼强度 以及锻炼项目 锻炼场所和进行锻炼时的 指导方式 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 4 13 4 1 超重和肥胖学生与正常体重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超重和肥胖学生与正常体重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 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 3 次以上的视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 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案例解析题
- 事务安排与处理指南
- 2025年淮南货车资格证考试题
- 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合同
-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五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上邑中学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农民在家建房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My father is a writer Lesson 14教学设计 人教精通版(三起)
-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抽油井检泵作业课件
- 2022年06月2022年广东肇庆广宁县司法局招考聘用政府雇员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
- 《HSK标准教程3》第5课课件
- HSK标准教程4上第1课课件
- 民俗学概论 第一章 概述课件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干粉灭火器点检记录表(样表)
-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资料全
- 华中科技大学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