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文档资料]_第1页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文档资料]_第2页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文档资料]_第3页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文档资料]_第4页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文档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唐诗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中华古诗文经典,知识广泛,包容博厚,辞章精华,内涵丰富。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长的深厚土壤。灿若星空的优秀诗篇,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 ” 。正是国人醉 心诗词,热恋古文化的真实写照,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古诗文:是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诗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 经典: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诵读: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美读与品读相结合。 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二)、课题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 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160 篇,强调 “ 学生能诵读经典诗文,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 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3、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和人文修养。 2、 通过对诵读经典诗文与古诗文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构建古诗文 “ 知 读 悟 拓 ” 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对罗浮文化资源的收集、开发和整理,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通过课题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师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怎样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研究如何把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新课程下弘扬罗浮文化策略以及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 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如何融合新教材古诗词、罗浮诗词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诗词,精心筛选,编写一套以中华古诗文经典为核心的具有罗浮特色的校本诵读课程。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有关经典诵读理论和案例。借助理论和经验,指导实验研究。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对古诗文教学和乡土文化研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反思、论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5、总结研究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对研究实验中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2011 年 2 月 -2011 年 4 月。( 1)课题的提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讲座,明确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 方案。( 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2、研究阶段: 2011 年 5 月 -2012 年 8 月。( 1)课题开题,完善方案。( 2) 罗浮文化知多少 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3)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古诗文,制订教学方案。( 4)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5)举行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施研究。( 6)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资料,建立档案。( 7)完成课题阶段总结,编写校本诵读课本。 3、总结阶段 2012 年 9 月 2013 年 7 月( 1)做好教师论文、课例、教学设想等资料汇篇。( 2)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3)申请结题;推广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邱婉嫦 副组长:陈凤娇 李颖红 骨干成员:邱嘉恩、朱燕玲、陈秀玲、邱嘉艳、陈燕芬2、实验人员:园洲中心小学全体学生 3、实验老师:全校语文教师 八、课题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健全制度,完善机构。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学校负责人直接抓,业务主任具体抓,建立了校长室 教务处 教 研组为一体的组织网络。全体语文老师为具体实施者,做到组织机构细化、层层落实,职能明确,形成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管理体系。学校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了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评估细则等制度,并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为检查和督促同学诵读古诗文,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以每学期 “ 假日读书活动 ” 为契机,要求全体师生都参与诵读活动。学期初各班定好诵读计划,并围绕学校创书香校园举行一系列诵读活动:古诗接龙 赛、经典诵读我能行 、中华经典诵读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诵读大考场、开展小品、故事、歌咏、表演、展示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浓郁的书香味溢满校园。 3、健全考评长效机制。落实考核评估诵读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实效。因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诵读篇目、完成目标、巩固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课题实验报告。 2、课题教学论文、案例集、课堂实录、教学课件。 3、教师、学生诵读成果集。 4、园洲中心小学校本诵读教材 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 十、课题研究保证措施 1、课题有省级科研专家杨建国同志做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