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疾病的治法,龚丽萍,内治法,初起已成溃后邪毒蕴结瘀滞化热脓毒外泄经络阻塞腐肉成脓正气耗损气血凝滞消法托法补法,内治法,消法: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托法:用透托和补托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使毒邪随脓外泄,以免邪毒内陷。补法:用补益药物扶助正气,助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消、托、补是内治法的总则。,内治法,一、消法(一)、解表法:1、含义:应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邪毒随汗外出而解,而达到消散和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2、机理:肌表是人体的外卫,外感邪毒侵入肌表与正气相搏,此时邪气尚滞结于肌表,主要是引起营卫失和,因其邪在血脉之上、肌肤之间,故能通过发汗解表法,使邪毒走散,以免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等病理变化的产生,而达到治疗外科疾病。正如内经所说:“汗之则疮已”。,内治法,3、临床应用(1)辛凉解表:适应症:外感风热症:症见疮疡焮红肿痛;或咽喉疼痛,或皮肤起风团,丘疹,红斑等,伴有恶寒轻,发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代表方剂:银翘散,牛蒡解肌汤常用药物: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银花等。(2)辛温解表:适应症:外感风寒症:症见疮疡肿痛酸楚,或皮肤起风团,丘疹,皮疹颜色白,伴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万灵丹常用药物: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生姜等。,内治法,4、注意事项(1)临症时需配合解毒之品。(2)疮家不可发汗伤寒论“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乃痉”。疮家:指金创大出血之病人或大脓疡出脓过多之病人,或久病之人。由于脓为气血所化生,出脓过多或出血过多,均耗伤阴血,导致阴津亏损,汗为津液,又汗和血同源,如果再发汗,则更加耗损阴津所以见此类病人,虽有表证,也不可发汗。故疮家不可发汗。,内治法,一、消法(二)、通里法:1、含义:用攻逐里实的药物,将蕴积体内的里热实邪逐出,从而达到除积导滞,荡涤实热,逐瘀止痛,邪去毒消的治疗方法。2、机理:因为脏腑蕴热可以引起外科疾病,是因为脏腑蕴热生毒,加之外感邪毒而成,症候以内热,毒蕴为主要矛盾,表现为大便不通等症状,所以要采取疏通脏腑,排泄内蕴之热毒,才能达到邪去毒消,脏腑安和的目的。,内治法,3、临床应用(1)清泄脏热:适应症:痈疽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结,烦燥饮冷,心烦胸闷,舌干口苦,六脉沉实有力。代表方剂:内疏黄连汤常用药物:黄连、黄芩、栀子、大黄、木香、槟榔、桔梗等。(2)清泄腑热:适应症:阳明腑实症,具有痞满燥实坚证代表方剂:承气汤常用药物:大黄,枳实,槟榔,芒硝,厚补等。,内治法,4、注意事项、年老体弱,孕妇禁用;、中病即止;、与清热解毒药,和营祛瘀药联合使用。,内治法,一、消法(三)、清热法:1、含义:运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热毒蕴结的主要法则。2、机理:因为外科病由热邪火毒所致者甚多,火毒内蕴则腐肉成脓,且火毒炽盛,正气虚损,可致火毒内陷,因此,应用“寒凉直折火毒”之剂,则能够清解火毒。,内治法,3、临床应用(1)清热解毒:适应症:红肿热痛之阳症代表方剂:五味消毒饮常用药物:蒲公英,银花,紫地丁,野菊花,天葵子。(2)清气分热:适应症:红肿热痛或白肿热痛之阳症或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脓疱糜烂等,伴有发热,口渴,喜冷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代表方剂:黄连解毒汤常用药物: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内治法,3、临床应用(3)清血分热:适应症:适用于焮红灼热之外科病或红斑瘀点,灼热之皮肤病,伴见高热,口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代表方剂:犀角地黄汤常用药物:犀角,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紫草,大青叶等(4)养阴清热:适应症:阴虚火旺之外科疾病代表方剂:知柏地黄汤常用药物:生地,玄参,麦冬,龟板,沙参,知母,黄柏等(5)清骨蒸潮热:适应症:虚损性外科疾病虚热不退的病者代表方剂:清骨散常用药物:地骨皮,青蒿,别甲,银柴胡等。,内治法,4、注意事项、苦寒败胃,不宜久用:苦寒败胃,影响消化功能,致使气血生化乏源,影响预后;苦寒可伤阴化燥,引起低热;寒凉可以冰凝气血,使急性炎症转为恶急性和慢性炎症。、脾胃虚寒者慎用。,内治法,一、消法(四)、温通法:1、含义:是运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是治疗外科寒症的主要法则。2、机理:由于寒邪凝滞经络,使气血运行受阻,阳气不能畅达,出现外形漫肿,不红不热或局部青紫,发凉等寒凝症,用具有温散作用的药物以驱散寒邪,通达阳气,以解除寒凝,通行气血,而达到治疗目的。,内治法,3、临床应用(1)温经通阳,散寒化痰适应症:体虚寒痰阻于筋骨之症代表方剂:阳和汤常用药物:熟地,鹿角霜,麻黄,白芥子,肉桂,干姜,附子,炮姜炭等。(2)温经散寒,祛风化湿适应症:体虚风寒湿邪袭于筋骨代表方剂:独活寄生汤常用药物:细辛,桂枝,生姜,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桑寄生等。,内治法,4、注意事项、阴虚有热者,不用本法,以免温燥药助火伤阴,变生他症。、临床上多以补养气血,活血通络的法则配合使用。,内治法,一、消法(五)、祛痰法:1、含义:运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之肿块,得以消散的法则。2、机理:痰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如外邪伤肺,宣化失常,津液化生成痰;脾失健运,输布失常,聚液成痰;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停成痰;情志伤肝,气郁化火,阴虚火旺,可炼液成痰;痰同时又是一种致病因子,转注于筋骨之间,皮肉之内,则产生癌肿、瘿瘤、瘰疠之症,所以针对病因,化痰消肿,软坚散结,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内治法,3、临床应用(1)疏风化痰适应症:风热挟痰之病症代表方剂: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常用药物:牛蒡子,薄菏,菊花,蝉衣,夏枯草,陈皮,茯苓等。(2)解郁化痰适应症:适用于气郁挟痰之病症代表方剂:消遥散合二陈汤常用药物:柴胡,川栋,郁金,香附,海藻,昆布,白芥子,浙贝。(3)养营化痰适应症:适用于体虚挟痰之症代表方剂:香贝养营汤常用药物:当归,白芍,丹参,熟地,首乌,贝母,陈皮,茯苓等,内治法,4、注意事项、因痰而致的外科疾病,多与气滞,火热相结合,故一般少用温化之品,以免肋火生热。、根据部位,采用循经之品。,内治法,一、消法(六)、理湿法:1、含义:运用化湿,燥湿,理湿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一种治法。2、机理:湿是重着粘滞的邪气,其中人缓,其入人深,能阻碍气机,导致外科疾病的产生。,内治法,3、临床应用(1)清热利湿适应症:适用于湿热症,症见肌肤焮红作痒,滋水淋漓。代表方剂:五神汤常用药物:银花,茯苓,地丁草,牛膝,车前子等。(2)祛风除湿适应症:适用于风湿袭于肌表之症。代表方剂:豨莶丸常用药物:豨莶草,羌活,防风,威灵仙。(3)健脾理湿适应症:适用于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外泛肌肤之症,症见皮肤糜烂,渗液,皮肤肥厚,病势缠绵不愈,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印,脉濡或滑。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常用药物:白术,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扁豆,苡米仁。,内治法,4、注意事项、湿邪常与热、风、寒、暑等邪相合发病,故治疗时应结合清热、祛风、散寒、清暑等法。、根据湿邪致病特点,上焦宜化,中焦宜燥,下焦宜利。、阴虚津亏者,慎用或不用。,内治法,一、消法(七)、行气法:1、含义:应用行气理气的药物,使气机条达,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止痛为目的的治疗方法。2、机理:气血凝滞是外科疾病病理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行则血行,行滞则血瘀,所以行气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内治法,3、临床应用(1)行气活血适应症:疮疡初起红热不甚者或痈疽后期,寒热已除,毒热已退,肿痛不消者。代表方剂:木香流气饮常用药物:木香,槟榔,川芎,当归,陈皮等。(2)疏肝理气适应症:适用于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所致的外科疾病。代表方剂:消遥散常用药物:柴胡,青皮,川楝子,香附,延胡索等。,内治法,4、注意事项、行气药用于广泛,常与祛痰,和营,清热解毒法合用。、气阴亏虚,火毒炽盛者慎用。,内治法,一、消法(八)、和营法:1、含义:是用调和营血,活血散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畅流,从而达到肿消痛减的目的。2、机理:外科疾病的产生是由于“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所致,故应用调和营血,活血散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营卫气血畅行,而逆转病机,达到治疗外科疾病的目的。,内治法,3、临床应用(1)活血化瘀适应症:肿疡或溃后肿硬疼痛不减,结块淡红,或不红或青紫者。代表方剂:桃红四物汤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等。(2)破血逐瘀适应症:瘀血凝聚,闭阻经络所引起的外科疾病。代表方剂:大黄虫丸常用药物:虫,水蛭,大黄,三棱,莪术等。,内治法,4、注意事项、本法须与他法合用。、火毒炽盛者,气血亏损者不宜用。,内治法,二、托法托法适用于疮疡的中期1、补托法:邪盛正虚益气托毒托里消毒散养阴托毒竹叶黄芪汤温阳托毒神功内托散2、透托法邪盛正实透脓散,内治法,三、补法(一)、调补气血阴阳:1、益气四君子汤2、补血四物汤3、养阴六味地黄汤4、温阳右归丸,内治法,三、补法(二)、调补脾胃:1、理脾和胃异功散2、和胃化浊温胆汤3、清养胃阴益胃汤,外治法,一、药物疗法(一)、给药途径:内服:可以被肝破坏,对肾脏有一定的损害皮下注射: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肌肉吸入:全身麻醉灌肠:肠粘膜吸收鼻饲:从骨管插入皮肤:经皮吸收,外治法,(二)、外用药的吸收原理:1、吸收的途径:角质层的细胞膜毛囊和汗腺细胞间隙之中的基质吸收所以在临床上要使药物吸收更快,更充分,就必须想方设法使毛囊和汗腺扩张,因此,我们在外用药中加一些芳香走窜之品,如冰片、樟脑、麝香、公丁香,细辛等。,外治法,(二)、外用药的吸收原理: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皮肤的水合程度(2)药物的性质A:赋型剂:动物油脂最好,其次是植物油,最差的是矿物油(如凡士林、石蜡)B:维生素物质:水溶性物质难吸收,脂溶性物质易吸收C:激素类药:皮质激素软膏易吸收(3)药物的电解电离度,外治法,(三)、外用药的配伍原则:冲和膏:紫荆皮破气逐瘀消肿君赤芍活血行气臣白芷独活发表散寒解毒佐石菖薄寒气通窍赋型剂:葱汁、姜汁、凡士林、蜜使,外治法,(四)、外用药的种类:1、草药(1)适应症:一切具有红肿热痛的阳症肿疡(2)制备方法:采用各种新鲜的草药,捣料外敷患处(3)常用的药物:蒲公英、野菊花、七叶一枝花、半边莲、半枝莲、芙蓉花、叶等。如:毒蛇咬伤:半边莲、七叶一枝花外敷乳痈:野菊花、蒲公英、芙蓉花叶外敷(4)注意事项:溃疡患者慎用;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外治法,2、膏药(又称:铅丹膏、薄帖、硬膏)(1)制备方法按药物配方备药、研末麻油浸药末油中煎熬过滤,将药渣滤去药油继续加温,至滴水成珠的程度加入广丹摊在纸上或布上即可,外治法,(2)作用:固定,保护疮面,粘性好,使用方便肿疡:消肿定痛,溃疡,提脓祛腐,生肌收口(3)适应症:一切外科疾病的初起,已成,溃后三个方面,外治法,(4)临床应用阳症:太乙膏:解毒,散瘀,活血,止痛,肿疡,溃疡均用。千捶膏:消肿解毒,提脓祛腐止痛,初起贴之能消,已成贴之能溃,溃后贴之能祛腐。阴症:阳和解凝膏:阴症未溃,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外治法,(5)注意事项有厚薄之分,薄型用于溃疡,厚型用于肿疡应用时加掺药效果更佳注意膏药风(接触性皮炎)的防治,外治法,3、油膏(又称软膏)(1)组成,制备:由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为赋型剂,配以药物如金黄散、玉露散调匀即可。(2)适应症:可用于肿疡,溃疡,特别是大面积的溃疡或疮疡发生在凹陷褶缝处。,外治法,(3)具体运用:金黄油膏、玉露油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阳证疮疡。四阳玉龙膏:温经活血,散寒化痰,适用于阴证疮疡。冲和油膏:解毒消肿,活血祛寒,适用于半阴半阳之肿疡。生肌玉红膏:活血祛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用于一切溃疡及烧伤。生肌白玉膏: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腐肉已脱,疮口不敛及皮肤皲裂,乳头破裂,肛裂。,外治法,(4)注意事项:溃疡面宜薄,且勤换。夏天慎用。,外治法,4、箍围药(又称敷贴)(1)含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初起轻的可以消散,即使毒已结聚,也能促使疮形缩小,趋于限局,达到早日成脓和破溃;就是在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也可用它来消肿,截其余毒(2)适应症:疮疡的三个阶段,凡见局部肿胀,散慢不聚者。,外治法,(3)制备及组成:药粉+调制剂醋:散瘀解毒酒:活血葱、姜、蒜汁:辛香散邪蛋清、蜂蜜:缓和刺激银花露、菊花汁:清凉解毒水:冷茶水均可,外治法,(4)临床运用:金黄散、玉露散:性凉、清热解毒,散瘀化痰,适用具有红肿热痛的阳证。回阳玉龙散:性温,温经活血,散寒化痰,适用于阴证疮疡。(5)注意事项:敷药时应超过肿胀的范围。保持局部湿润,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外治法,5、掺药(又称散剂,粉剂)(1)组成:粉末,单味和复方均可。(2)制作:研制极细粉末,以无声为度,有的需水飞,在研制过程中贵重药如麝香,牛黄,珍珠等分开研或后下。(3)贮藏:有色瓶瓷瓶长期不用,需用蜡或泥封口(4)使用方法:将药物直接均匀撒在疮面上。将药粉撒在膏药,油膏之上。制成药线应用。,外治法,(5)药物的种类消散药:作用:消肿散结,渗透和消散适用:疮疡初起,肿势局限一处应用:阳毒内消散、红灵丹活血止痛消肿化痰解毒阳症阳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温经散寒化痰软坚阴症注意事项:疮疡初起,肿势局限者方可使用。,外治法,(5)药物的种类提脓祛腐药作用:提脓祛腐适用:溃疡期,脓栓未脱,腐肉不去,新肉不生应用:红升丹升丹熟石膏19九一丹以生肌为主,稍有分泌物时28八二丹祛腐生肌并重,适用于疮而较大,37七三丹有脓,但脓栓较少55五五丹以祛腐为主,脓栓多(各半丹)临床要根据需要,可配成药线使用,外治法,3、腐蚀药及平胬药(1)作用:腐蚀不正常组织和平复胬肉(2)适应症:外疡不能自行溃破,以药代刀。溃疡腐肉难去。不正常的组织如息肉,疣,瘰疠等。,外治法,(3)临床应用:白降丹纯丹剂:较少,在溃疡已成脓,但不能自溃时应用,以药代刀。稀释剂:用熟石膏稀释,在溃疡后腐肉难去时使用。糊剂:用面粉和水调制糊状,再加丹药,常用的比例是面粉30克,丹药15克备用。锭剂:用糊剂,根据不同的需要做成锭剂。药线:,外治法,运用升丹,降丹注意事项:头面,指趾肉少皮薄近骨处慎用。大面积创面慎用。过敏者禁用。肝功能差者慎用。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体育 体育锻炼必须遵循科学的锻炼方法教学设计
- 初中英语教科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Unit 6 A United Effort获奖教案设计
- 反假币业务培训大纲
- 2024中电信翼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半导体安全生产培训
- 2024中建一局一公司浙江分公司商务法务部合约主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统编版3 鸿门宴第4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及反思
- 超市培训课件
- 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培训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辨识媒介信息
- 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建设基本标准(试行)
- 《外科学》教案:运动系统畸形
- 甘肃省白银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
- 音乐的美及其鉴赏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及尾矿库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 2024年东南亚纸巾商销(AFH)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餐厅服务员中级试题+答案
- 2024中考数学试题研究有关中点专题复习一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