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晶体中碳氧含量的检验-1.doc_第1页
硅晶体中碳氧含量的检验-1.doc_第2页
硅晶体中碳氧含量的检验-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测试原理氧原子在熔硅中的最大溶解度约为31018原子/厘米3,在接近硅熔点时,液态硅中碳原子的溶解度约为341018原子/厘米3,固态硅中碳原子的溶解度约为5.51018原子/厘米3。氧和碳是硅中最多的主要的杂质。在硅单晶中,除了氧和碳以及有意掺入的掺杂杂质外,其他所有杂质原子的含量都在1012原子/厘米3左右及以下,几乎全部都在活化分析的检测限以下。一般硅单晶中掺杂杂质的浓度与氧、碳相比也是较低的。例如对于电路板级单晶,P型硅掺硼原子的浓度约为10151016原子/厘米3,N型硅掺磷原子的浓度为10141015原子/厘米3,而典型的区熔硅的氧原子含量约为10151016原子/厘米3,典型的直拉硅的氧原子含量约为10171018原子/厘米3;典型的碳原子含量在10161017原子/厘米3左右,一般来说 ,区熔硅中碳原子的含量要比直拉硅低。 氧碳含量指标直接关系到电池片的效率和碎片率,硅中氧含量越高,则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就越低;碳含量越高,则应力越大,越容易破碎。 氧和碳在硅晶体中都呈螺旋纹状分布。氧的分凝系数为1.25,大于1,所以熔体一侧的氧浓度比固态单晶一侧的浓度低,因此在直拉单晶中头部氧含量比较高,尾部氧含量比较低。碳的分凝系数小于1,为0.07,因此在直拉单晶生长时,熔体中的碳浓度逐渐增加,在晶体中,碳沿轴向的分布不均匀,头部低,尾部高。 目前测定硅单晶中的氧、碳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红外吸收法。本方法除制备样品较复杂外,测试和计算都是比较方便的。现在红外吸收法已成为测量硅单晶中氧、碳含量的标准方法。用红外吸收法测氧、碳含量时,所测得的氧、碳含量不是硅单晶中的总氧和总碳含量。对氧来说,测得的是晶格中的间隙氧,对碳来说,则是晶格中的替位碳。 红外吸收法测定硅单晶中氧原子含量的有效范围是2.510153.01018原子/厘米3,测定碳的有效范围是5101531018。 二、测试工艺一般可用波数范围4000 400cm -1(波长为2.525m)的双光束光栅,这种仪器应具备狭缝程序,分辨率为1 3cm -1。测氧的分辨率应不大于 4cm -1,;测碳的分辨率不大于 2cm -1。 光源发出的辐射分为强度相等的两束光。一束光穿过样品时受到样品的吸收,吸收强度与不同频率处的吸收系数有关。另一束称为参比光束。在样品光束中设置了一楔形减光器,通过它在光路中的移进移出来调节光强。在参比光束中也设有一个相似的楔形减光器,由一个伺服电机驱动。这两束光到达一个转速为660(或780)r/min的扇形转镜后,在光路上即合并成同一条光路,形成由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交替出现的脉冲光。这一光束通过单色器,被装置在其中的光栅分光、色散开来,光栅旋转时,色散的的光谱逐渐扫描通过单色器的出口狭缝。这一狭缝的宽度决定了由单色器出来的波数宽度。减少狭缝宽度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信号强度也随之降低。狭缝宽度的调节在定量分析时是很有用的。由狭缝出来的脉冲光经抛物面反射镜聚焦到热偶探测器上。 样品中的光吸收时,样品光束强度便比参比光束弱,两者之间的强度差称为“误差”。样品对光的吸收越强,“误差”越大。当这两束光在扇形镜中合并后,便以11(或13)Hz的频率出现交变信号。交变信号由探测器接收,信号的幅值正比于样品和参比光束强度之差。这一“误差”信号经过11(或13)Hz放大器的放大、同步整流、50(或60)Hz变频、主放大器放大后,再去驱动参比光束楔形减光器的伺服电机,改变参比光束强度,直到与样品光束相等为止。此时“误差”信号减小至零,上述动作停止。纵向记录装置和参比光束楔形减光器联动,横向记录装置与光栅转动机构联动,纵向位移(Y轴)正比于样品的透过率,而横向位移(x轴)对应于相应的波数,这样就把红外吸收的光谱记录下来了。 三、样品制备样品的厚度根据样品中杂质浓度而定。测氧的样品,若样品是用直拉法制备,厚度取2 4mm ,一般取 2mm 即可;区熔样品取 10mm 。测碳的样品,厚度取 2mm 。若用差别法测量时,所用参比样品的厚度应等于被测样品的厚度,偏差在0.5%之内。选择样品厚度的原则是使吸收峰处的透射率为20%80%。 参比样品应不含有被测杂质,一般要求氧、碳原子含量在1015个/厘米3以下。 要求把样品双面抛光至镜面。两面的平行度应在5以内,平面度应在1/4之内,为吸收处峰处的波长。在光照面积= 7mm 的范围内,两个面的平整度均应在2.2m以内。 四、检测步骤1)样品加工 l 取样 硅单晶测氧取头部、测碳取尾部,多晶及外单位送样不限部位。样品厚度 2.3mm 0.2mm ,大直径单晶硅片剖小时,必须是硅片的中心部位,多晶硅片应尽量保留硅芯部位。 l 研磨 用W20金刚砂研磨,去掉刀痕,并调整平整度,样品测量部位的厚度差 0.01mm 。 l 抛光 将研磨好的样品清洗干净,放入耐腐蚀塑料容器中,倒入事先配制好的抛光液并不断晃动塑料容器。带样品抛光至镜面后用水清洗干净。要求抛光面无划道、无浅坑、无氧化、无沟道等。抛光必须要在通风厨中进行操作,抛光后样品厚度 2.0mm 0.2mm 。 抛光液配比: HF :HNO3=1 :(35) (体积比) 2)进行碳氧含量检查 l 开启设备并运行计算机软件系统,每次测量前设备需要预热,最好预热20分钟以上。 l 首先选择软件系统的“设置”菜单中的“系统参数设置”项,对仪器的测量条件及采样次数等参数进行设置(也可以利用以前的缺省设置)。 l 点击“工具”菜单的系统能量检测及联机检测。 l 点击“碳氧含量分析检测”菜单进行样品分析。样品分析时,要注意样片厚度参数的正确设置。经过系统分析后,即可查看碳氧含量情况。根据需要保存和打印谱图。 3)退出系统 关闭应用软件系统,关闭仪器电源开关,罩好防尘罩。 五、运行环境的要求仪器应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定期检查干燥盒的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