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遗址功能改造的思考以山西涤纶厂为例.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遗址功能改造的思考以山西涤纶厂为例.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遗址功能改造的思考以山西涤纶厂为例.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遗址功能改造的思考以山西涤纶厂为例.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遗址功能改造的思考以山西涤纶厂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十八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为新的工业时代奠定了基础,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工 业厂房以及其他工业建筑。各个时期的不同工业建筑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载体, 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如今许多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 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物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弃和拆毁, 很多在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就是一 个很典型的例子。 建筑设计的物理寿命通常远远大于其功能寿命,如何对待这些旧工业建筑是一 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历史文化悠久,虽然近代工业起步较晚,但是工业建筑遗产 同样丰富,也面临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许多工厂走向衰 退,大量的工业建筑被闲置,与此同时新建筑的不断开发,造成了经济浪费、环境 污染等问题。目前我国对于这些废旧工业建筑还未给予充分的重视,许多废旧工业 建筑被长期闲置而没有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处于荒废状态。国内目前对旧工业建 筑改造和再利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改造策略的研究上,山西的 工业遗址目前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目前已成为工业遗址的山西涤纶厂作为的一种 独特的城市景观,对其保护并加以改造再利用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 市发展的客观要求。 1.2 研究内容的意义 山西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省会太原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各种原因山 西涤纶厂逐渐的没落和破败。工业建筑是以企业生产为核心的,这里建筑状态与涤 纶厂自身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随着山西涤纶厂产业的落后、发展缓慢以及不适 应时代需求而出现衰败的时候,涤纶厂的建筑实体-厂区内的工业建筑也逐渐被时 代所遗忘,无人问津。山西涤纶厂的建筑记载着工业时代烙印,具有一定的历史价 值,如何对这些建筑的空间进行扩展并对其做针对性的改造再利用,尽量以最小的 成本实现涤纶厂现有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最大化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一般来说,各种工厂都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社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 发展,山西涤纶厂的周围逐渐出现了高楼大厦,居住小区等现代城市单位。破败的 山西涤纶厂区更像是太原城中的一片孤岛,几乎与外界毫无联系,而且这些旧厂房 也成为城市环境和交通等方面的不利因素,阻碍着太原的发展进程。这些工业厂房 第一章 绪论 2 所代表的山西涤纶厂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但在今天,它们自己已不适应新的时代 需求,成为新经济时代下城市继续发展的障碍。所以,我们应该让这些建筑焕发崭 新面貌并加以利用。 山西涤纶厂旧厂房的改造,虽然可以适当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法,但 是由于山西涤纶厂所在位置、建筑结构形式、材料设备又与其他案例有细节上的差 别,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具有一定共性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进行针对 性的研究工作。 现代城市里的建筑一般都有 3 个发展阶段,即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以及改造 再利用阶段。很多西方城市从 20 世纪七十年代起,为了解决内城衰退的问题,从经 济、文化、生态层面重新对各类旧建筑进行评估与改造,使工业特征明显的旧城区 再现生机。我国目前正经历从资源型工业向技术型工业转化,从劳动集型工业向资 本密集型工业转化,由粗放型、中低级工业向集约型、现代化工业转化的过程。随 着各类资源的短缺以及城市环境的需要,部分企业如首钢还实行了主动转移策略, 而且山西涤纶厂自身为寻求新的出路,改造再利用的愿望还是较为迫切的。 山西涤纶厂的大部分工业建筑弃用,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跃升,在 地缘空间有限的基本前提下,原有工业建筑能否被改造再利用是决定其命运走向的 根本选择。山西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古建筑留存数量较多,晋商文化等一些 民俗文化以及民间手工艺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目前成为工业遗址的 山西涤纶厂经过改造而走向新型产业类型如文化艺术园区无疑显得更为合理。 1.3 旧厂房改造相关定义简述 提及工业遗址的功能改造,首先必须明确工业建筑的定义。工业建筑是指从事 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是工业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1.4 本章小结 随着经济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等大型工业建 筑大量闲置,对这些工业遗址进行改造再利用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 要问题。近年来,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随着人们艺术水平和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许多民间艺人也开始被社会关注,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也需要一个廉价的和独特的建 筑空间用作创意工作和作品显示。如何重新使用这些老厂遗留给我们的建筑,并且 如何促进民间艺术遗产在山西的保存和发展已成为山西艺术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 重要路线。 第二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再利用分析 3 第二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再利用分析 2.1 山西涤纶厂旧厂房的现状 山西涤纶厂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北路与瓦窑街附近,总建筑面积约 64,000 平方米,其中,厂区约为 35,000 平方米,生活区约 28,000 平方米,主车间建筑面 积约为 19,000 平方米。一般来说,这些山西涤纶厂在自身建筑问题大体反映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在设计之初的目的和功能用途单一。由于时代局限性以及生产的需要,山西 涤纶厂的建筑往往只能满足单一产品的生产,因此这些建筑本身缺乏灵活的适应性, 而且,工业建筑又有着与其它建筑不同的的特殊性,所以,山西涤纶厂的厂房造型 和颜色都非常单调,缺乏设计感。 2由于工业生产往往会对厂房造成一定的消耗,所以涤纶厂的厂房在不同程度 上存在损伤,随着涤纶厂的停产,厂区内建筑的更是严重缺乏维护,墙面上的标语 “设备是命根子”这几个宣传语都已经摇摇欲坠(图 2-3) ,几乎所有的厂房和里面 的各种设备都蒙尘积土,但是结构方面受到的损伤相对较小, 。 3当时很多建设中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对建筑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的应用不是很多。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建筑设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西方 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2.2 山西涤纶厂工业建筑的价值 山西涤纶厂之所以最终会被闲置和荒废,是因为自身的管理出现问题以及企业 产品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代表着山西涤纶厂的建筑也因 此没有价值,在分析了他们的缺陷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旧厂房改造再利 用的价值,下面我们就从物质价值与美学价值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2.1 物质价值 生产企业建造的工业建筑是都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山西涤纶厂的工业建筑群 体区域占地相对较广,而且有着大面积空旷的场地,这样的布局非常利于功能的重 新布置、调整和分区。在这些大规模的用地上,建筑物的密度比太原市区的民用建 筑密度要低很多,这对于现代城市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并且很容易重新设计。大面积 场地的存在使得大规模的绿化布置得以实现,也为厂区增添新的功能提供了更多的 可能性。这些场地还可以被改造成为室外展区或者室内外结合部的休闲区等等。涤 纶厂区内已经形成的道路网也可以在文化艺术园区的建设中继续使用,只需要在部 第二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再利用分析 4 分地区重新铺设地转即可,这样我们的改造再利用成本大大降低,非常符合节约型 社会节能减排的建设原则。 山西涤纶厂的这些厂房的建筑质量是比较可靠的,在建设时期,这些建筑是投 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材料,直到今天依然可以发挥作用。虽然常年的失修和工业 使用给部分车间的造型上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但这些建筑充满工业沧桑和机械美 感。自从纽约的 soho 兴起之后,这些已经可以称作工业遗址的旧厂房成了当代艺术 家和设计师的热点话题,他们充分挖掘了这些建筑的价值,将这些旧厂房改造成了 即现代又具有历史沉淀的艺术品。 山西涤纶厂的主要厂生产车间都是一些大尺度的建筑实体,同时也给了设计师 充分的发挥空间,经过改造之后可以赋予其全新的功能。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一个煤 渣山就被设计师改造成了攀岩用的墙壁,不仅可以让人们锻炼休闲,同时也给这种 运动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并且场地的新鲜感也给运动的人们带来了额外的运动体 验,这个的例子值得我们深思并且在山西涤纶厂的改造过程中借鉴,这样的改造方 案也是对工业遗址建筑体量的优势再利用。 在山西涤纶厂的改造过程中,厂区内的这些大型建筑内外改造应该充分结合起 来,高大的体量为我们改造为户外活动基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锅炉房的大烟囱 经过合适的改造之后完全可以作为蹦极等极限运动的场地。 2.2.2 美学价值 作为工业时代的见证,各种工业厂房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 展,手工业生产逐步被机器生产取代,作为机器生产的代表-山西涤纶厂的工业 建筑本身就体现着“技术美” 。 “高技派”建筑是技术美的典型代表,高技派风格的建筑采用突出的结构,将 本来包裹在内部的结构,像水管、电梯等,都赤裸裸的暴露在了外部,给人强烈的 震撼,其中以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最为典型(图 2-5) 。高技派的建筑师认为功能是 可变的,而结构是不可变的,他们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创造出灵活的空间,能满足空 间的多功能需要,也使人们感受到了机械美。 山西涤纶厂的这些厂房从整体来讲还是属于现代建筑,建筑材料用料轻而少, 都是为了建造的时候方便快速而灵活的装配,因此山西涤纶厂的这些建筑工业技术 感很强。山西涤纶厂改造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和吸取高技派建筑的特征, 充分利用厂房中剩余的工业机械结构,并在设计和改造中利用这些机械元件、机械 接头和插入单元等要素来体现独特的美学价值。高技派建筑具有六大特征:1.结构 第二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再利用分析 5 与服务设施外露;2.机械设施与运行状态一览无余;3.大量使用金属、玻璃以及金 属网来营造层层叠加的室内空间;4.采用高纯度的色彩;5.精细的张拉结构构件; 6.对科学文化乐观自信,这种美学特征与我们的改造工程不谋而合:特征鲜明而经 济实用。 作为设计师,我们对工业元素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有清醒的认识,通过观察和 对比陆续完成的国内其他旧厂房改造相关项目,这些改造成果中工业元素所体现出 的历史及社会文化价值已经得到了设计师的一致认可。对厂区的工业元素再利用再 设计师的实际的工作中以及多改造成功的宣传中,应该对工业元素再利用所体现的 优越性进行积极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尤其是开发商和普通大众也能对其有清醒正确 的认识。山西涤纶厂的改造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利用机械美学和传统装饰元素来综合 打造一个满足新时代审美功能的园区,虽然人在视觉与情感上愉悦的美感并不能代 替环境场所中行为功能的需求,但是美学的因素往往处于优先考虑的位置。 2.3 成功案例的分析和借鉴 2.3.1 深圳 oct-loft 创意文化园 深圳 oct-loft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起源于 2004 年,这个园区约 15 万平方米, 原为 80 年代兴建的集合式厂房。后来这里的厂房逐渐被闲置,华侨城集团在 2004 年开始策划创建一个创意文化园。经过一系列的的规划与设计,并且在大规模的改 造工作之后,最终将侨城东部地段部分改造成一个洋溢着艺术气息的艺术园区并于 2005 年开始对外营业。 1 2.3.2 上海苏州河 80 多年前,因为水路便捷,苏州河附近成为上海民族产业的发源地,各种制造 厂和仓库等工业建筑相继建成。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早期,苏州河边大部分工厂迁移 至别处。西苏州路 1131 号是改造为艺术家工作室的杰作之一,这是一幢朱红色砖木 结构建筑,最早这里是个货栈,并且废置多年,当初艺术家们选择这个地方的理由 很简单:房租便宜,空间开阔。几个艺术家选择使这里成为当时的热点话题,颇有 点和北京的 789 艺术区一争高下的味道。 2.3.3 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内位于杜伊斯堡城北的梅德里西冶炼厂建于 1902 年,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冶炼高炉停止生产。1989 年彼得拉茨景观设计事务所获得了改造资格。 1 韩育丹.面向创意产业园的旧工业建筑更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第二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再利用分析 6 首先,工厂中的构筑物都予以保留并且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其次,工厂中的植被 均得以保护,甚至荒草也任其自由发展;第三,水的循环利用采用了科学的雨洪处 理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和美化景观的双重效果。经过 4 年多的努力,这个昔日的 钢铁厂被改造成为一个占地 230 公顷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与之相关的许多分支项 目在随后的几年中也都逐步完成。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整个规划项目中最为突出, 为全世界其他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 2.4 本章小结 城市规划的重新分配对于许多废旧工业建筑来说是一次再生的机会,工业建筑 同其它类型建筑一样,也有自己的历史,北京 798 艺术区被人们看作工业遗产就因 为它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从来就不曾脱离城市而孤立存在。目前我国开始重 视对各类工业遗址的保护与更新改造,但是改造后的结果有不少并不理想,而且整 体指导方针不明确。因此,在对山西涤纶厂的保护与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在尽 量保持其场所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合理的改造,同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 经验,寻求符合山西地方特色的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的方法,打造出凸显山西 文化特征的文化艺术园区。 第三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方式与指导思想 7 第三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方式与指导思想 对山西涤纶厂工业遗址的改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满足使用功能;2. 保护主体结构;3.装饰与美观;4.经济性。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工业遗址的改造 首先是功能的改造和置换,为了实现功能的改造和置换需要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 和美观。对这些建筑进行装饰和美观就不能不考虑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影响,以及这 些改造活动中的经济性问题。如果对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大幅度更改或者重建,不 论是从施工难度上,还是从整体的经济性考虑,都是极其不划算的;从建筑本身的 美学特征以及地方文化特点出发,也要对这些建筑的内外装饰进行综合设计,设计 中一定会考虑到涤纶厂现存工业建筑的结构问题,因此,在改造之初和改造过程中, 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无疑是必要的,既保证了改造后风格的统一,也保证了整体 工程的花费不会大幅超过预算。 首先,我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文化艺术园区,山西涤纶厂的建筑总体布局是按 照生产程序来布置的,建筑的节点和细部在建造之初经过了严格计算,其结构多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外墙一般为红砖或青砖,大部分建筑的屋顶形式为平 顶或两坡顶。这些建筑的施工质量很好, 现存的建筑外立面也不复杂,为我们的改 造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1 对山西涤纶厂工业建筑实体的改造 旧厂房改造和利用主要是对原有的功能进行改变之后再加以利用,通过改变使 用功能来由此获得一种崭新的空间形态和使用功能,从而实现对原有建筑实体的更 新。对山西涤纶厂进行功能转换,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这些生产车间加以简单的修缮 和装修,使其用作其他用途来实现使用功能的转换。这种方式不仅投资少、施工简 单也是最容易操作的改造方式。在这种改造方式当中,对原有工业建筑的更改幅度 相对较小,如果在新的功能要求下对于这些厂房的细部构造采用拆除、重建或者材 料更新等方式来取得新的设计效果。对厂房的局部更新还包括空间分隔的更新和建 筑围护结构的更新。当前技术水平的发展,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大量使 用到建筑局部更新使用的材料当中。山西涤纶厂的这些不作为生产功能使用的厂房 在改造的过程当中,还需要针对新的需要和功能重新设计空间。 3.1.1 建筑物的装饰与表达 钢筋混凝土是实现工业化、体系化的理想材料之一,其基本构成形式是以柱、 梁结合的构架形式为中心,同时具有相对自由的造型、以及结构的整体性等特点。 第三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方式与指导思想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开始广泛使用,在工业建筑中更是得到了广 泛应用。而且在卢斯“装饰就是罪恶”的思想影响下,近代的建筑大多追求简洁、 明快的建筑造型,但是如果一味的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来改造涤纶厂,很容易使得 改造后的厂房千篇一律,因此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利用建筑本身的外立 面,发挥原本的材料特性和美学特征。 工业革命后,大工业生产为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建筑产生了朴素大方的的外表,同时 减除了许多繁琐的装饰,具有新的艺术表现力,对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形成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钢筋混凝土产生之初,并不是为了形成某种风格,主要是这种材料的 经济性吸引了众多的设计师和建筑商,但是在这一技术日渐成熟之后,就在设计师 不断变幻出形式各异的建筑样式,混凝土的外观清爽干脆,对现有建筑的混凝土墙 面最好不做改动,维持原状,既节约成本,还可以体现混凝土本身的质感。从那时 起,工业建筑大都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基本建造材料,山西涤纶厂也是如此,厂区 内大部分建筑都是这样的框架结构,外立面基本以砖墙为主,工业建筑先天就具有 建筑的功能美,谈到功能美就不能不提著名的高技派建筑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蓬 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这个建筑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钢结构以及复杂的彩色管线, 山西涤纶厂这一工业遗址进行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可以称之 为建筑的表情,建筑的表情是通过材质、肌理、色彩等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中,材 质是材料形状、光泽度、透明度给人的感官印象,通常可以分为自然质感和人工质 感。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包括审美观。但是,高技派风 格的建筑由于它过度重视新技术特征和突出金属结构,极大的压缩了装饰,使得建 筑冷漠、缺乏人情味。山西涤纶厂留存着不少的仪器设备以及各种管线,在营造文 化艺术园区的大模式下,为了营造艺术与温馨的独特感受,可以适当利用原有的这 些富有“高技派”美学特征的元素进行装饰,但是完全的高技派风格元素会让人们 产生冷漠、没有人情味的感觉,缺乏舒适和温暖的感觉,没有亲切感,科技再先进, 发展再迅速,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人们心理对美、对艺术需求。 对山西涤纶厂的这些旧厂房进行改造再利用是为了工业技术更加接近人们的日 常生活,改变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并产生愉悦的感觉还能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进行废物再利用。对涤纶厂的厂房就行改造时,适当结合一些山西地方特色,努力 表达出山西民居建筑特色,尤其是山西的晋商文化元素(图 3-3、图 3-4) ,如果多 第三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方式与指导思想 9 加利用那么对山西的文化品牌打造更是锦上添花。从环境艺术的概念可知:无论是 自然环境系统,还是人工环境系统,如果没有个性突出的美学特征,就很难去的赏 心悦目的场所感受,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抹杀工业痕迹,将其彻底改头换面为山西民 居装饰风格,应该融入一些现代元素。 在设计中不仅要使用中式建筑要素,适当保留工业建筑突出结构,对青砖这一 传统装饰元素更要多加利用,框架结构的厂房如果是外露的青砖墙面,只需要对墙 面进行整理和维护,将损坏的砖块进行原样替换即可,对于损毁严重的厂房墙面则 可以进行适当创新,吸收一些其他装饰元素,甚至可以替换上一些独具山西特色的 影壁砖雕等装饰元素无疑在文化性上可以获得进一步提升。结构和材料的暴露于隐 藏、自然与加工时艺术处理的两种不同手段,有时候需要体现自然或者机械美感, 有时候需要追求加工精巧,技术和艺术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因此, 在厂房改造的过程中,对建筑的原结构如何利用、驾驭,使之更充分的融入室内空 间,是我们在改造中面临并且需要妥善处理的一个课题。 3.1.2 建筑空间的划分 对空间利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涤纶厂改造效果的好坏。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 现在建筑中就主要表明建筑的空间形式要与建筑功能相适应,建筑的空间形式在满 足了使用功能之外还要满足使用者的审美需求。 众所周知,房子一般都是由屋顶、地面和四面墙围合而成,但是不具备六面围 合的空间,则可以表现出形式各异的内外空间关系。如果要扩大空间感,延伸顶盖 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体现室外空间的引进,室内外空间直接的紧密联系。涤 纶厂的印染车间都设有天窗,天窗的光线与重新引进的室外空间对室内的光线相互 结合,会让改造后的内部空间环境与外部自然环境更加和谐融洽。 山西涤纶厂作为文化艺术园区改造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空间的功能性问题, 自由的使用空间是建筑产品的方向,只有做到一个空间兼具多种功能,居住者才可 能享受到居住文化品质。现代建筑越来越突出空间的自由使用,居住者开始希望自 己的空间有很大的互动性,而不是只具有单一的功能,人们会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居 住空间具有多种功能性、可变性和多功能性,因此在图 4-1 中,我用简图表示了涤 纶厂区内各类空间的组织关系,使整个厂区成为一个合格并且互动性很强的整体, 而不是一堆散点单体建筑改造。室内空间既有“实体”也有“虚体” 。面对不同的目 的,空间的“虚” “实”划分也是不一样的。 对空间利用的好坏与设计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使用功能和审美形式的结合是否 第三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方式与指导思想 10 完美,而且直接关系到山西涤纶厂改造的成败,而且要注意空间形式上的差异,涤 纶厂内不同面积和形状的旧厂房随着改造方向的不同,对我们在设计中的思考也产 生着不同的影响,从门窗的设置,到不同朝向光照的调整,都是对我们的一个极大 考验,如用作艺术展区的空间则需要控制朝南的窗口数量和位置,减少阳光直射对 展品的老化。 3.2 对山西涤纶厂工业建筑结构的改造 随着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项目不断增加,对结构改造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根据对山西涤纶厂建筑的现场调研,厂区内不同的厂房改造项目利因旧结构体 系的程度不同,可将结构改造分为以下三类: 1旧结构具有可利用性,但是只有结构部件,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主体, 为此必须加建新的建筑构件协助原有结构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整体。如图 3-5 所示的洗煤工段现存设施。 2旧结构无法承受改造部分的压力,需增加一套新的结构体系对改造部分予以 承托,使新增部分与原有部分受力体系分开设置,形成一个自身完整的受力体系,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新旧结构相互影响造成的损害。 3以原有结构为主,对其进行简单和必要的维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局部改 造,除了改造和加固部分,不再增加新的承重结构构件。该厂区大部分厂房都属于 这一类型。如图 3-6 所示的原印染大楼。 结构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一个改造意向是否可行,以及投资额的大小。 同新建建筑相比,旧建筑再利用的工作尤其需要和结构工程师密切配合,对这些需 要改造的建筑进行结构和改造成本计算,对于改造成本过大的予以拆除,成本较小 并且现存结构足以维持改造后的建筑自身需要,则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施工改造。 欧洲的古典建筑中,坚固、美观、实用三者之间是和谐统一的,因为当时负责 建造建筑的建筑师同时也是艺术家,更是工程师,他们可以将这三方面的问题同时 并且进行综合的处理,到了我们现代工程结构已经从建筑学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相对 独立的专业,而且在这些工业建筑建造之初,并没有考虑我们现在面临的美学方面 的考虑,只要功能和结构合理就行。虽然结构作为一种手段来说同时服务于功能和 美学的双重目的,但是就相互制约关系来说,尤其是这些工业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的 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紧密的多,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结构的还应该满足精神和审美两 方面的要求,尤其是作为一个文化艺术园区来说,外形的美观甚至是第一位的。 第三章 山西涤纶厂改造方式与指导思想 11 3.3 对山西涤纶厂原有设备的再利用 在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过程中,如何应用其中最能体现工业建筑本质特征的 工业元素也就是厂区内的各种设备一直是改造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山西涤纶厂 这些没有工业用途的设备在改造之后新的建筑功能要求下是否有保留的意义;如果 这些设备值得保留的话,那么这些生产设备应该如何在新建筑中发挥自己新的作用, 如何运用这些功能,能发挥哪些新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山西涤纶厂的建筑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映,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对于涤纶 厂的这些工业设备也是如此,能否在改造之后成为新的文化艺术园区的一部分才是 是否保留这些设备的决定性因素。山西涤纶厂现在遗留的这些设备是整个厂区中最 能体现工业建筑特色的一部分元素,山西涤纶厂里的生产设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必 须要服从于改造后的文化艺术园区的功能要求。图 3-7 所示的洗煤工段除了框架还 保留着一些铲斗、金属楼梯,这些都是体现涤纶厂工业特征和机械美感的绝佳材料。 一般说来,工厂内的设备主要发挥着以下的作用:工业建筑中特殊的结构体系 主要是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跨度的空间;其特殊的采光方式(例如天光)为某些工 业生产的特殊采光要求创造条件;生产设备是工业生产的物质实现者;运输工具的 存在主要是为了便利地输入原材料和输出产品;墙壁上的一些标语口号是为了提醒 工人注意,提高生产效率和注重安全生产。包括设备在内的工业元素在工业建筑中 都是为工业生产创造各种条件,它们共同作用实现工业建筑的生产功能要求。我们在 改造过程中需要对这些设备和厂房结构中附带的一些工业元素进行筛选。图 3-8 所 示的彩色管道则可以将其拆解转移后营造出类似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那种感觉。 对于山西涤纶厂内的大多数建筑,由于其具有较大的结构承载力、尺度巨大的 空间、较长的使用寿命,使其在功能转换的时候有很大的灵活性。我们不仅要利用 旧工业建筑的原有空间,改变其原来的满足工业生产的使用功能,更新旧建筑内部 设备和陈旧的设施,赋予其新的审美功能,这些对旧工业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本章小结 对工业建筑的改造应该从建筑的几种构成要素来综合考虑,从建筑实体到建筑 结构、建筑构造以及厂房内部空间的控制都应该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这样得到 的改造结果才能够最终得到使用者的认可。 第四章 山西涤纶厂开发模式与改造用途分析 12 第四章 山西涤纶厂开发模式与改造用途分析 4.1 山西涤纶厂开发模式 功能与产业的选择是山西涤纶厂开发再利用的核心内容,一个适合的产业功能 将直接关系到改造后的山西涤纶厂能否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除了考虑改造后自身 的价值特点,还要考虑到整个山西文化结构的组成,市场与经济的影响,以及城市 结构,各类人群活动的需求等因素。合理制定和规划山西涤纶厂的开发模式,也就 明确了我们开发再利用涤纶厂建筑群的目标和未来的发展道路。 对山西涤纶厂的改造,如果要将这里的工业痕迹转化为文化艺术园区,那么在 整个转变过程中就可以借鉴一些已经改造成功的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路线,并且将 这里建设为真正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艺术园区。山西涤纶厂的改造过程中在尽量尊 重现存厂房的独特风貌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山西特色的装饰。 我的想法是初步将改造后的山西涤纶厂定位为面向从事各种艺术创作的广大艺 术与设计工作者以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创作、展示、销售一体化的文化艺术园区。 改造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各种功能区域的结合和交流,最终营造出一个可以满足艺 术家和游客双方需求的绿色园区,这就需要经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才能实现这一目 标。 整个厂区的区域划分基本按照主体艺术展区居中布置,艺术家工作室在最外围 环绕,中间区域则分布着各类商业区域,画廊、手工艺销售点、各类餐饮空间均匀 分布并且互相交叉重叠,这样可以使游人的行进路线总是经过商业区域,既方便来 这里观看艺术品的人们休息,也可以通过面积广泛的小商业网点刺激消费,将艺术 品的制作、销售组合成一个优秀的产业链并在整个园区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拆除涤纶厂区一些破旧程度较严重以及修复成本过高的建筑,尽量不加大 厂区范围内的建筑密度,用绿化后的生态区域完善周边建筑的室外空间,提高环境 质量,并且根据厂房的规模、位置及室内外空间状况将改造后的山西涤纶厂文化艺 术园区化分为几大区域:创作、作品展示和销售、消费服务、室外景观以及活动场所 等。不同功能分区的园区步行道路、车行道路及停车空间在路面铺设材料上可以分 别设置不同质感的材质和色彩来进行区分。 这些都是园区内的核心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涤纶厂工业建筑的大小来划分规 模、大小不等的空间以满足各类艺术工作者的需要。这些艺术家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通过个人特色鲜明的展示空间来展示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设计特征,甚至可以吸引大 第四章 山西涤纶厂开发模式与改造用途分析 13 师级的艺术家入驻园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销售。部分空间较为宽敞的厂房甚 至可作为公共性会议展演空间进行对外出租。整个园区作为开放性艺术的园区,应 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适当利用室外遗留的工业痕迹,再附加一些额外的艺术作品进 行室外展示。园区内设置的商业性消费空间及休闲场所包括各类餐厅、酒吧、书店、 画廊、工艺美术制品销售等消费空间以及配套服务设施, 满足艺术家以及手工艺人 们及来访者的各种消费需求。 4.2 部分厂房的改造用途分析 4.2.1 艺术展示空间 经过现场调研后从图 4-2 和图 4-3 可以看出,该厂房是一个单层的高低跨厂房, 主体结构完好无损,柱、粱、屋面等结构构件都在发挥原有功能。原有生产设备和 辅助设施大部分还可以使用,电路畅通,原有墙面粉刷的涂料略有脱落,因为大面 积侧窗以及天窗的存在,内部空间的照明情况良好。 这里宽敞的空间以及柔和的光线非常适合作为艺术品展览馆来改造,而展览馆 作为展示空间的一种,从展示区域二维的平面设计到作品布置都需要通过灯光和色 彩的合理安排来展示。由于空间较大,可以根据不同的展示作品进行简单的空间划 分。商业展示的空间划分一般都是临时的,展示完成可以很方便的拆除,我们在进 行改造时候可以采用隔墙、可移动的隔断一起使用,这样在空间分隔更加灵活,可 以根据不同的展品进行临时的变化以及组织人员流向。展示区域是由整个场馆内的 视觉中心、展区交通路线和分隔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展示空间中,人与空间的互动 性以及空间带给观众的“四维”感受是布展时的主要因素。 “环境艺术是一门时空连 续的思维表现艺术,主要点也在于它的时间和空间艺术的不可分割性。人在行动中 连续变换视点和角度,这种在时间上的延续移位就给传统的三度空间增添了新的度 量,于是时间在这里成为四度空间,正是人的行动富裕了第四度空间以完全的实在 性。 ” 。 2人在整个展示空间中,就必然体验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从而形成对整 个空间以及展区内展示的艺术品产生的完整的感官体验,我们对这里进行改造的目 的利用这里开阔的内部环境和明亮的光线让观众在观看展示在这里的艺术品的同 时,还能充分感受到工业建筑的美感以及机械美学。 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灵魂是对空间的营造,建筑使用功能的载体就是内部和外部 空间。环境如果按照是否有人类参与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以及人工环境,按照建筑划 分则可以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各种建筑都是人工环境,而且完全是是按照人 2郑曙旸.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7 第四章 山西涤纶厂开发模式与改造用途分析 14 的需求而建立的,我们在建筑中生活和使用建筑,建筑则以各种各样的形状限定我 们的生活方式和空间。 通过思考和检讨空间体验,我们要使改造后的展区能够吸引并且使这些艺术品 得到观者的认同,在这个区域不仅要包含基本的展示性和服务性,还应当适当具有 一些山西的文特色,民间艺术作品以及其他文化商品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相应 的内部装饰也要在顾及整体规划风格的同时要多使用一些晋商民居风格的装饰如蝙 蝠等传统图案来凸显地方特色。首先在入口处设置经过处理的“m”型(见图 4-7 构 思草图 2)入口,寓意为民间艺术,进入展区,首先面对一个形如图 4-6 构思草图 1 中的传统中式玄关,木质玄关的装饰纹样使用传统回纹,玄关上方的木质匾额上使 用篆体的 “山西民间艺术” , 尽量使观者在进空间伊始就感受到浓烈的山西传统韵味。 将这个车间作为艺术品的展示区域来改造的时候,光的运用和营造也很重要, 从保护艺术品和观众舒适的角度来讲,整个展区的光线应当均匀照射整个室内空间, 整体照度适当比其他空间降低一些,以此来营造安静和私密的气氛,给人庄严肃穆 之感,在艺术品展示区域则用一些射灯等点光源来强调展品,以此来区分出照明上 的亮度对比,体现空间层次。原有的天窗一定要加以保留,但是侧窗需要适当减小 尺寸,避免侧窗照明的亮度破坏展示区域中特意营造的光感,保留下来的各类侧窗 应该好好利用光的方向性,也可以将其改造为传统和现代特色兼具的百叶栅格或者 十字花格等,充分利用各类窗格形成的光斑以及光斑的韵律感,必须使得空间内的 光线均匀柔和又不至于产生反光、眩光等现象,在满足照明的同时还尽量节约能源。 车间的地面由于长期生产的原因,污渍不少,最好将其重新整平和铺设地转, 地转的优先选用青砖和仿古砖以及片石,用地面材质的变化来区分不同功能的展区, 尺寸至少使用 800mm800mm,以减弱小尺寸地砖在大空间里带来的不适感,除了主 要人流通道正向铺设外,每个独立小展区的地转旋转 45后铺设,并利用深浅不同 的两种材质营造一种类似太极得图案(如图 4-7) 。 由于作为展示空间用途的这个建筑本身层高比一般民用建筑要高很多,如果只 做单层展厅来使用无疑是极大的浪费,最好将整个空间做一个隔层,作为双层展厅 使用,部分主体展示区域上下两层挑空,不做隔层,既可以改善下层采光,也使这 些主要的展示区域成为更加突出的视觉中心。从节能的方面考虑,在隔开的二层地 面铺设时,应该如图 4-8 中,在每个组柱间做小天窗,使用磨砂玻璃,这样为一层 空间提供适当的光线,尽量减少展柜以外的人工照明。 这个车间作为展示空间还需要一定量的引导性标示,这可以从地面和头顶两个 第四章 山西涤纶厂开发模式与改造用途分析 15 方面结合来做,屋顶下方采用悬挂式指示标示,地面则用长条状地转来做引导性指 示,不同的展区采用不同的色彩的各种类型地转,在重新铺设地面的时候部分区域 可以适当营造发光地面,并按照相应的尺寸来挖槽并且铺设管线和灯具,然后在地 面开槽上方安装硬度合格磨砂透明材质,这样既达到了照明和指示的目的,灯光也 不会因为亮度影响整个空间的照度和让参观者产生刺眼的不适感。发光地面的玻璃 面和钢铁框架则与展区地面找平,做好整个区域的无障碍设计。 4.2.2 艺术家工作室 辅助生产建筑是工业建筑群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当生产性建筑还在正常承载 着主要工业生产功能的时候,辅助生产建筑构成了生产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撑。这 些建筑有的是办公室,有的是职工宿舍,有的是食堂等等,这些辅助生产建筑也是 山西涤纶厂的必然组成。但是随着老工业建筑主要生产功能的逐渐消逝,这些辅助 建筑也就随之变得闲置起来。辅助生产建筑一方面与主要生产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一方面又不具有生产建筑的特点和规模。这种相联又相异的空间为再次利用提供 了很多便利。 辅助生产建筑从建筑自身的体量上来说要比生产建筑也就是车间要小很多,它 们比主要生产空间更加近人的尺度,更加常规的空间构成模式。如图 4-6、图 4-7 的 车间就是一个典型的辅助生产车间,这间厂房有大量金属结构的小隔层,这些原本 为了生产和维护设备用的结构在设计师的手中只需稍作调整,通过适当的翻新、打 通、分隔和修补等空间分隔手段,就可以使它们成为新功能的良好载体,充满机械 美感的上升和下沉空间具有作为设计工作室的天然优势,黄色的栏杆原色充满活泼 的现代设计感,是整个沉闷空间中一抹跳动的元素,对于原有的一些小型设备不需 要任何改变,留在原地进行简单的装饰,而且原有的隔层既丰富了空间形式,而且 使得艺术家在此居住时的休息场所更有一种独特的复式韵味。此外,这些辅助生产 空间与主要生产大空间的联系,也势必给空间设计带来新的趣味和元素,在另一个 角度上反映了改造再利用工业遗址的优势所在。 在众多的老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项目中,很多老工业建筑被赋予了更现代的功能, 从而要求更多的辅助空间来与之配合。例如,展示空间,就需要有制冷、采暖、灯 光控制、计算机网络、监控等技术功能空间,此外还需要有咖啡馆、休息室、酒吧 等依附空间,这些空间一起与展示空间才能完善的承载建筑的功能。这样,原本的 老工业建筑中的辅助生产空间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改造的时候将以上的空 间功能合理的分布到各个辅助小型空间中去,适当的改造,就可以满足了现代功能 第四章 山西涤纶厂开发模式与改造用途分析 16 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从基础空间理论我们可以知道,空间形态越复杂人的感知时间就越长,最终在 脑海中形成的图像就越模糊,室内各种元素的尺度比例关系也越综合。如果把这个 车间的原墙挖掉,建立斜墙,用落地玻璃窗封闭建筑空间。这样,人可以在行进过 程中随着视线的转变,发现墙面的变化,使室内的人直观的感受到郑曙旸老师说的 那种“时间”的四维的改造方式。 我们在改建为艺术家工作室的过程中,同时还要兼顾部分住宅功能,由于居住 环境的要求相对比较复杂,这对我们的改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居住部分 应当尽量利用这部分空间中朝向较好的部分,争取到适当的日照,保证在这里工作 的艺术家的健康。在保留这些原有要素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部分色调进行微调。 整体设计的室外的色彩是冷色灰色为主,这里的大型工业窗进行适当的改造之后, 窗户附近地板的铺设红色地砖或者复古砖,同时家具也使用一些暖色系的色调与之 配合,使室内室外颜色形成对比,用暖色抵消工业结构给人带来的冷漠感,也可以 增加合适的新的小型空间来辅助老工业建筑原有空间的过渡和连接。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将这个再利用的旧厂房都新加上入口空间,一方面突 出了入口的显著性,另一方面在空间与空间之中,形成了良好的过渡和衔接,弥补 了厂房空间传统模式的不足。如果将原本的大空间中的一部分作为开放空间,从而 形成了新的两个空间模式,而开放的部分也形成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衔接,满 足了空间的宜人感。这样增加入口空间做法的实例在 798 工厂中,随处可见,这些 入口形成了外部空间与老工业建筑原有空间之间良好的过渡,同时,这些新的空间 大多用金属、玻璃等现代的元素来界定,从而形成了空间与实体方面的双重对比, 更突出了两者的特点。 作为艺术家工作室用途的改造在墙面改造过程中大都基本忠于原建筑。在建筑 扩建过程中,新建的墙面也配合原建筑风格采用灰砖红砖为主,一些艺术家还可以 根据需要来扩建自己的工作室,但是加建部分最好不复原旧貌或仿制建造,采用新 材料、新技术和新的建筑构成手段,使艺术空间在新与旧之间产生时间、空间层次; 以新的创意、色彩和造型形成现代建筑元素与旧时装饰元素的对比和共生,使建筑 生命焕发新的艺术光彩。 4.2.3 餐饮商业空间 在图 4-9 和图 4-10 所示的工业辅助设施有着出色的外表特征和鲜明的色彩,将 这一区域的结构进行改造和扩建为现代餐饮中心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屋顶的蓄 第四章 山西涤纶厂开发模式与改造用途分析 17 水罐可以用来营造室内外水景,而水景的无疑可以使改造完成后的餐饮空间成为整 个文化艺术园区的亮点。 餐饮空间与其他商业空间应该尽量建立在艺术家工作室和中心展示区域的中间 位置,方便园区内部人员和其他各类消费人群的用餐和消费。餐饮空间设计的目的 是创造一种氛围,以突出供应的食物和服务的特点,让人们的用餐经历值得怀念, 从而鼓励顾客再次光顾并推荐给其他人。餐厅的的规模从简单到庞大,从正式的随 意,都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相应的顾客群体。在这当中的某种熟悉的行为可能使 预期的顾客认识到餐馆的特点并帮助满足他们的愿望。餐饮空间设计需要合理的光 环境和声环境,实践证明,良好的用餐环境与餐厅的经营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图 4-9 的蓄水站中可以采用钢框架结构进行扩建,并且用大面积的透明玻璃构成室外到室 内过渡的餐厅内部空间,并且与一些距离较近的厂房用玻璃屋顶连接起来产生呼应 关系, 或者使用透明走廊来连接各个餐区, 这样建筑本身的内部空间与新营造的 “内 部”和建筑的外部景观相互呼应,这将会带来独特的美学观感,也符合传统园林景 观营造中的“借景”手法,用别处的景观来强化建筑自身的美感,并且不会使得整 个景区中为了单体建筑不断制造各类小景,用透明通透的玻璃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