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TOC\o"1-2"\h\u18943第1章项目概述与前期准备 3195141.1设备清单与选型 4203681.1.1设备清单 4169381.1.2设备选型 4257211.2工程环境评估 4326101.2.1环境要求 462971.2.2环境检查 42101.3技术要求与标准 460131.3.1技术要求 5257691.3.2技术标准 53084第2章网络设备安装基础 5250562.1设备安装流程 5210862.1.1前期准备 5269172.1.2设备开箱检查 5290492.1.3设备上架 587572.1.4设备接线 5255452.1.5设备配置 5207042.1.6设备调试 5114102.2设备安装位置规划 6182502.2.1机房环境要求 6270492.2.2设备布局 6305082.2.3设备间距 6195072.2.4设备接地 65432.3设备固定与接线 6307912.3.1设备固定 6269342.3.2线缆接线 62719第3章交换机安装与调试 6159883.1交换机硬件安装 6155423.1.1准备工作 638063.1.2安装步骤 789733.2交换机软件配置 7128603.2.1基本配置 777903.2.2端口配置 7219583.2.3路由配置 782913.3交换机功能测试 73353.3.1测试工具与设备 792713.3.2测试步骤 747773.3.3注意事项 82369第4章路由器安装与调试 8187834.1路由器硬件安装 882654.1.1准备工作 833114.1.2设备安装 833934.2路由器配置基础 8107974.2.1配置方式 8265454.2.2基本配置 8267504.3路由器功能测试 976764.3.1测试环境准备 963904.3.2测试步骤 925042第5章防火墙安装与调试 9272185.1防火墙硬件安装 9138945.1.1安装前准备 9138215.1.2安装步骤 941765.2防火墙安全策略配置 10103405.2.1配置原则 1042715.2.2配置步骤 1054185.3防火墙功能测试 1089195.3.1测试目的 10283865.3.2测试方法 106199第6章无线设备安装与调试 11281046.1无线接入点硬件安装 11190976.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258686.1.2安装步骤 11262916.2无线网络规划与配置 119396.2.1无线网络规划 11184736.2.2无线网络配置 11258426.3无线设备功能测试 11231666.3.1无线信号强度测试 11138436.3.2无线速率测试 12201806.3.3无线漫游测试 1285746.3.4网络稳定性测试 1213420第7章网络监控与管理系统 12301647.1网络监控系统安装 12128537.1.1安装前准备 12280847.1.2设备安装 12209917.1.3系统调试 12262927.2管理软件配置与调试 1346127.2.1软件安装 1323617.2.2软件配置 13224947.2.3软件调试 13123097.3网络监控功能测试 13307677.3.1基本功能测试 1356507.3.2高级功能测试 13247067.3.3系统稳定性测试 1416596第8章网络设备连接与测试 1474688.1网络设备互连方案 1470878.1.1互连设备选型 148198.1.2互连拓扑结构 1426728.1.3互连介质与接口 14180618.2网络设备连接调试 14151448.2.1设备连接准备 14182278.2.2设备连接步骤 14305758.2.3调试与配置 15296538.3网络功能测试 15309188.3.1测试工具与指标 15223298.3.2测试方法与步骤 1584458.3.3问题排查与优化 1519850第9章网络设备故障排查与处理 15160699.1常见网络故障分析 1523369.1.1连接故障 1520079.1.2配置故障 1526999.1.3协议故障 15320889.1.4硬件故障 1635539.2故障排查方法与流程 16216079.2.1故障排查方法 16162929.2.2故障排查流程 1630549.3故障处理与总结 16239999.3.1故障处理 16251369.3.2总结 1619808第10章网络设备维护与优化 161221210.1网络设备日常维护 171350510.1.1概述 17676510.1.2日常维护内容 172460610.1.3日常维护方法 172748310.1.4注意事项 171315710.2网络设备升级与优化 172507710.2.1升级概述 171392710.2.2升级流程 173177110.2.3注意事项 183061110.2.4优化方法 18777810.3网络设备寿命评估与更换建议 18857510.3.1寿命评估概述 181023210.3.2寿命评估方法 181684810.3.3更换建议 18574610.3.4注意事项 18第1章项目概述与前期准备1.1设备清单与选型1.1.1设备清单在进行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作业之前,首先需明确项目所需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设备清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核心交换机: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和路由分发。(2)接入交换机: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网络的能力。(3)路由器: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和数据转发。(4)防火墙:保护网络内部安全,防止外部攻击。(5)无线接入点:提供无线网络覆盖。(6)网络传输设备:如光纤、网线等。1.1.2设备选型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项目需求:根据网络规模、业务类型和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2)可靠性:选择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的设备。(3)可扩展性: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方便后期网络升级。(4)兼容性:保证所选设备能够与其他网络设备良好兼容。(5)品牌及售后服务:选择知名品牌,保证售后服务质量。1.2工程环境评估1.2.1环境要求(1)温度:设备运行温度应保持在设备厂商规定的范围内。(2)湿度:保持环境湿度在设备厂商规定的范围内。(3)电源:保证设备运行所需的电源稳定、可靠。(4)空间:为设备安装、维护和散热提供足够的空间。1.2.2环境检查(1)对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现场环境。(2)检查现场电源、温度、湿度等是否符合设备要求。(3)评估工程现场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1.3技术要求与标准1.3.1技术要求(1)遵循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2)满足项目需求,保证网络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3)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1.3.2技术标准(1)网络架构:根据项目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2)IP地址规划:合理规划IP地址资源,保证网络运行稳定。(3)设备配置: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设备参数。(4)网络安全:制定网络安全策略,保证网络设备安全运行。(5)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第2章网络设备安装基础2.1设备安装流程2.1.1前期准备在开始网络设备安装之前,需对所需设备、工具、技术文档等进行充分准备。保证所有设备均符合技术规范和工程要求。2.1.2设备开箱检查开箱检查设备外观,确认设备型号、规格及数量,检查随机附件是否齐全。同时对设备进行初步功能测试,保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无损坏。2.1.3设备上架根据设备安装位置规划,将设备上架。注意设备与机架的稳定性和整齐性,保证设备安装后便于操作和维护。2.1.4设备接线按照设计图纸和设备接线图,将设备之间的线缆连接好。注意线缆的整齐、标识清晰,避免交叉干扰。2.1.5设备配置根据网络规划,对设备进行配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路由协议等参数设置。2.1.6设备调试完成设备配置后,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查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保证设备功能满足设计要求。2.2设备安装位置规划2.2.1机房环境要求网络设备应安装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机房内。机房的温度、湿度、清洁度等应符合设备运行要求。2.2.2设备布局设备布局应考虑网络架构、设备类型、设备数量等因素。合理规划设备位置,保证网络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便于维护。2.2.3设备间距设备间距应满足设备散热、线缆布设、操作维护等需求。一般设备间距不小于0.5米,有特殊要求的设备需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安装。2.2.4设备接地网络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接地电阻值应符合国家标准。2.3设备固定与接线2.3.1设备固定设备应使用专用螺丝和配件固定在机架上。保证设备稳定,避免因振动导致的设备损坏。2.3.2线缆接线(1)线缆类型选择:根据网络速率和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线缆类型(如双绞线、光纤等)。(2)线缆布设:线缆应沿规划路径布设,避免与电源线、空调线等交叉。(3)线缆连接:线缆连接应牢固、可靠,保证信号传输质量。(4)线缆标识:线缆两端应进行清晰标识,便于日后的维护和管理。(5)线缆整理:线缆布设完毕后,应进行整齐梳理,避免混乱。第3章交换机安装与调试3.1交换机硬件安装3.1.1准备工作在进行交换机硬件安装之前,需保证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1)检查设备清单,确认所需交换机型号及数量。(2)检查并确认交换机及其配件(如电源线、网线、光纤等)完好无损。(3)准备安装工具,如螺丝刀、剥线钳等。3.1.2安装步骤(1)将交换机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保证通风良好,便于散热。(2)按照设备说明书,将电源线连接至交换机,并保证电源线与地面保持安全距离。(3)连接网线或光纤。根据网络拓扑,将交换机与其他设备(如路由器、计算机等)进行连接。(4)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将交换机固定在机架上,保证交换机安装牢固。3.2交换机软件配置3.2.1基本配置(1)通过串口、网线或远程管理方式登录交换机。(2)进入系统视图,配置交换机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系统时间等。(3)配置管理IP地址,保证交换机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管理。3.2.2端口配置(1)根据网络需求,配置交换机端口的速率、双工模式、VLAN等参数。(2)配置端口镜像,便于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3)如有需要,配置端口隔离,提高网络安全性。3.2.3路由配置(1)根据网络拓扑,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RIP、OSPF等。(2)配置路由策略,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和路由选择。3.3交换机功能测试3.3.1测试工具与设备(1)准备测试工具,如网络功能测试仪、笔记本电脑等。(2)保证测试设备与交换机连接正常。3.3.2测试步骤(1)使用测试工具,对交换机的吞吐量、带宽、延迟等功能指标进行测试。(2)观察并记录测试结果,分析交换机的功能是否符合网络需求。(3)如有必要,调整交换机配置,再次进行功能测试。3.3.3注意事项(1)在进行功能测试时,应保证测试环境与实际应用场景相似,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2)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对网络设备进行其他操作,以免影响测试结果。(3)功能测试完成后,应及时恢复交换机至正常工作状态。第4章路由器安装与调试4.1路由器硬件安装4.1.1准备工作在进行路由器硬件安装前,请保证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1)检查路由器设备及其配件是否齐全,包括电源适配器、网线、串口线等。(2)查看设备说明书,了解路由器硬件结构及安装要求。(3)保证安装环境符合设备要求,如温度、湿度、电源等。4.1.2设备安装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路由器硬件安装:(1)将路由器放置在合适的机架上,保证机架稳定。(2)使用螺丝将路由器固定在机架上,注意螺丝的紧固程度。(3)连接路由器与交换机的网线,将网线插入路由器与交换机的相应接口。(4)连接路由器的电源适配器,保证电源线接触良好。(5)连接路由器与计算机的串口线,以便进行配置。4.2路由器配置基础4.2.1配置方式路由器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串口配置:通过计算机的串口连接路由器进行配置。(2)Telnet配置:通过计算机的网络接口连接路由器进行远程配置。(3)Web配置:通过浏览器访问路由器的Web界面进行配置。4.2.2基本配置以下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步骤:(1)登录路由器,进入配置模式。(2)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域名、密码等基本信息。(3)设置路由器的接口类型、速率、双工模式等。(4)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网络参数。(5)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4.3路由器功能测试4.3.1测试环境准备在进行路由器功能测试前,请保证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1)保证路由器与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的连接正确无误。(2)检查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配置是否正确。(3)准备测试工具,如网络测试仪、ping命令等。4.3.2测试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路由器功能测试:(1)测试路由器各接口的物理连接是否正常,如Link灯是否亮起。(2)使用ping命令测试路由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连通性。(3)检查路由器配置的路由协议是否生效,如路由表、路由转发等。(4)模拟实际业务场景,测试路由器的功能,如吞吐量、延迟等。(5)记录测试结果,分析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第5章防火墙安装与调试5.1防火墙硬件安装5.1.1安装前准备在进行防火墙硬件安装之前,需保证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a)核对防火墙设备型号、规格与采购清单一致;b)检查防火墙设备外观,确认无损坏;c)准备所需的安装工具,如螺丝刀、网线等;d)阅读并理解防火墙设备的安装说明书。5.1.2安装步骤遵循以下步骤进行防火墙硬件安装:1)将防火墙设备放置在合适的机架上;2)使用螺丝固定防火墙设备,保证设备稳固;3)连接电源线,并检查电源接口是否牢固;4)连接网络线,按照设计要求将线缆接入相应的端口;5)确认防火墙设备指示灯正常,表示设备启动成功。5.2防火墙安全策略配置5.2.1配置原则在配置防火墙安全策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最小权限原则:只允许必要的通信流量通过防火墙;b)最小暴露原则: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c)分区防护原则:根据网络区域划分,设置相应的安全策略;d)安全审计原则:定期检查和调整安全策略,保证策略的有效性。5.2.2配置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防火墙安全策略配置:1)登录防火墙设备管理界面;2)设置管理员账号和密码,保证安全性;3)根据网络需求,创建安全区域和接口;4)配置安全策略,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服务类型等;5)启用安全策略,并检查策略是否生效;6)定期查看防火墙日志,分析安全事件,调整安全策略。5.3防火墙功能测试5.3.1测试目的进行防火墙功能测试,旨在保证防火墙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能够满足以下要求:a)保证防火墙在各种网络环境下稳定运行;b)评估防火墙处理数据包的能力,保证网络吞吐量满足需求;c)检验防火墙的安全策略是否对网络功能产生影响。5.3.2测试方法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火墙功能测试:1)使用专业的功能测试工具,如SpirentTestCenter等;2)模拟实际网络环境,对防火墙进行压力测试;3)测试防火墙在不同网络吞吐量、并发连接数等条件下的功能;4)分析测试结果,评估防火墙功能是否符合预期;5)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网络设计和防火墙配置,优化功能。第6章无线设备安装与调试6.1无线接入点硬件安装6.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无线接入点(AP)的硬件安装之前,需保证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1)根据网络规划,确认AP的安装位置和数量。(2)准备所需的安装配件,如天线、电源、网线等。(3)检查AP设备的外观,确认无损坏。6.1.2安装步骤(1)将AP设备固定在预定位置,保证设备稳定,避免摇晃。(2)连接天线,保证天线与AP的接口连接紧密。(3)将电源插入AP的电源接口,并检查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4)使用网线将AP与交换机或其他网络设备连接,保证网络连接稳定。6.2无线网络规划与配置6.2.1无线网络规划(1)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频段和信道。(2)确定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避免信号覆盖不足或重叠。(3)选择合适的无线加密和认证方式,保证网络安全。6.2.2无线网络配置(1)登录AP的管理界面,进行基本设置,如设备名称、密码等。(2)配置无线网络参数,包括SSID、频段、信道、加密方式等。(3)配置DHCP服务器,为无线设备分配IP地址。(4)根据需求,启用或关闭无线信号广播。6.3无线设备功能测试6.3.1无线信号强度测试使用无线信号强度测试工具,对AP覆盖范围内的信号强度进行测试,保证信号强度满足设计要求。6.3.2无线速率测试通过无线速率测试软件,测试无线网络的实际传输速率,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保证无线网络功能满足需求。6.3.3无线漫游测试在多个AP之间进行漫游测试,保证无线设备在漫游过程中网络连接稳定,无断线现象。6.3.4网络稳定性测试对无线网络进行持续运行测试,观察网络稳定性,保证长时间运行无故障。同时测试网络在负载情况下的功能表现。第7章网络监控与管理系统7.1网络监控系统安装7.1.1安装前准备在进行网络监控系统安装之前,应保证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a)确定监控系统安装位置,保证其符合机房或监控中心的空间要求;b)核查监控系统设备清单,包括硬件设备、连接线缆及配件;c)检查设备包装完整性,保证设备外观无损坏;d)准备相应的安装工具,如螺丝刀、剥线钳等。7.1.2设备安装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备安装:1)安装监控主机,将其放置在指定位置,连接电源线和网络线;2)安装监控摄像头,保证其覆盖范围满足监控需求;3)连接监控设备与监控主机,包括视频线、电源线等;4)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其他相关监控设备的安装。7.1.3系统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以下系统调试:1)检查监控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摄像头、录像机等;2)检查监控软件是否正常加载,并保证所有设备在线;3)调整摄像头焦距、方向等,保证监控画面清晰;4)检查报警系统与其他设备的联动功能。7.2管理软件配置与调试7.2.1软件安装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管理软件的安装:1)准备软件安装包,保证其版本与设备兼容;2)根据操作系统要求,运行安装程序,按照提示完成安装;3)安装过程中,保证所有组件正确安装,无遗漏;4)安装完成后,重启计算机。7.2.2软件配置完成软件安装后,进行以下配置:1)登录管理软件,设置管理员账户和密码;2)添加监控设备,配置设备名称、IP地址等信息;3)配置报警参数,如报警类型、报警级别等;4)配置存储策略,保证监控数据存储合理。7.2.3软件调试进行以下软件调试:1)检查管理软件与监控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2)查看监控画面,保证实时监控无卡顿、花屏等现象;3)测试报警功能,保证报警信息能及时推送至相关人员;4)检查软件的其他功能,如回放、录像等。7.3网络监控功能测试7.3.1基本功能测试对以下基本功能进行测试:1)实时监控:保证监控画面流畅,无卡顿现象;2)录像功能:检查录像存储、回放等功能是否正常;3)报警功能:测试报警触发、报警推送等是否及时准确;4)设备管理:检查设备在线状态、配置信息等是否显示正确。7.3.2高级功能测试对以下高级功能进行测试:1)网络流量监控:检查网络流量统计、分析等功能是否正常;2)功能监控:评估系统功能,如CPU、内存等使用情况;3)安全监控:测试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功能;4)故障自检:检查系统故障自检、恢复等功能是否有效。7.3.3系统稳定性测试进行以下系统稳定性测试:1)长时间运行测试:保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功能稳定;2)高并发测试:模拟高并发访问场景,检查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3)异常处理测试:模拟设备故障、网络中断等异常情况,检查系统是否能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第8章网络设备连接与测试8.1网络设备互连方案8.1.1互连设备选型根据网络架构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进行互连。设备选型应考虑功能、稳定性、扩展性等因素,保证网络设备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业务发展需求。8.1.2互连拓扑结构根据网络规模及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等。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冗余、负载均衡等因素,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8.1.3互连介质与接口选择合适的互连介质和接口,如光纤、双绞线、无线等。根据设备功能和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接口类型和速率。8.2网络设备连接调试8.2.1设备连接准备在开始连接设备前,保证设备已经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和配置。检查设备之间的互连介质和接口是否匹配。8.2.2设备连接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备连接:(1)按照互连拓扑结构,将网络设备依次连接。(2)保证连接线缆的标识清晰,便于后续维护。(3)连接设备电源,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2.3调试与配置完成设备连接后,进行以下调试与配置:(1)检查设备物理连接是否正常,如指示灯、端口状态等。(2)登录设备管理界面,配置设备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3)根据网络需求,配置路由、交换、安全等策略。8.3网络功能测试8.3.1测试工具与指标选择合适的网络功能测试工具,如iperf、ping等。测试指标包括带宽、延迟、丢包率等。8.3.2测试方法与步骤按照以下方法与步骤进行网络功能测试:(1)在测试设备上运行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测试参数。(2)分别对网络的上行和下行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3)分析测试数据,判断网络功能是否满足预期要求。8.3.3问题排查与优化如发觉网络功能不满足需求,进行以下问题排查与优化:(1)检查设备配置是否正确,如路由、交换策略等。(2)检查网络拓扑结构是否存在瓶颈,如链路带宽、设备功能等。(3)调整网络设备配置,优化网络功能。第9章网络设备故障排查与处理9.1常见网络故障分析9.1.1连接故障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故障是导致网络通信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故障可能包括:物理连接问题、网络设备接口故障、链路故障等。9.1.2配置故障网络设备的配置错误可能导致网络功能下降、访问控制失效等问题。常见的配置故障包括:IP地址冲突、子网掩码配置错误、路由配置错误等。9.1.3协议故障网络协议故障可能导致网络设备之间无法正常通信。常见协议故障包括:路由协议收敛问题、VLAN配置错误、MPLS标签分配问题等。9.1.4硬件故障网络设备的硬件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硬件故障包括:电源故障、接口故障、板卡故障等。9.2故障排查方法与流程9.2.1故障排查方法(1)分层排查:按照OSI七层模型,从物理层到应用层逐层排查故障。(2)对比排查:对比正常状态与故障状态的配置、日志、功能指标等,找出差异点。(3)逐步排除法:通过逐步排除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定位故障点。9.2.2故障排查流程(1)收集故障信息: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发生时间、受影响设备等。(2)分析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结合网络拓扑和设备配置,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3)制定排查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排查步骤和方案。(4)执行排查:按照排查方案,逐项排查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5)验证排查结果:确认故障是否已解决,若未解决,则回到第2步继续排查。9.3故障处理与总结9.3.1故障处理(1)根据排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修复故障。(2)记录故障处理过程,以便后续参考。(3)若故障涉及硬件更换或重要配置修改,需及时更新网络设备资料。9.3.2总结(1)分析故障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故障排查效率。(2)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维护和优化,预防潜在故障。(3)加强网络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网络故障。第10章网络设备维护与优化10.1网络设备日常维护10.1.1概述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是保证网络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网络设备日常维护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10.1.2日常维护内容(1)设备巡检: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