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学专业论文)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pdf_第1页
(成人教育学专业论文)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pdf_第2页
(成人教育学专业论文)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pdf_第3页
(成人教育学专业论文)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pdf_第4页
(成人教育学专业论文)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人具有“个体、群体、类”三种存在形态的特点,决定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 型组织的相互整合性。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普及和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学习型 社区建设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走向深入。“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社区”概念在使用上存 在着理想化、混乱化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人类发展三阶段理论,揭示三种类型的学习型社会: 经验形态的学习型社会、技术形态的学习型社会、交往形态的学习型社会。在此基础上,揭 示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的内涵,阐明转型期学习型社区的基本特征:与时代相通的学习理 念;流动共享的知识资源和普及性的学习内容;改善现有生存状态与全面关照的学习目标; 需求和状态不断超越的学习过程:充裕、完善的学习条件;引领辐射的学习功能。以本研究 所揭示的转型期学习型社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为参照系,对我国当代学习型社区建设活动进 行深刻反思。指出,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存在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社区教育实践推 动和理论研究中的相对稚嫩性;社区教育在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上务实不足,务虚有余;社 区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面向大众的门槛偏高;社区教育办学模式上缺少整合;社区 教育法规政策建设上相对滞后。提出推进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政策建议:轴心转换, 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社区教育功能观:立足国情,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配套整合,构建“公平、民主、体现公益性”的社区教育系统;因地制宜,形成“市场、单位、 社区学院”互动的办学模式:精心组织,实现社区教育工作的学术性和科学性;强力推动,建 设完善高效的社区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关键词:转型期学习型社区特征问题政策建议 a b s t r a c t t h ef e a t u r e so f “i n d i v i d u a f i t y 、g r o u p 、t y p e t h a th u m a nb e i n gh a v ed e t e r m i n et h e i n t e g r i t yo f 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 、l e a r n i n gc o m m u n i t y 、l e a r n i n go r g a n i z a t i o n i nr e c e n ty e a r s , w i t ht h ep o p u l a r i t yo ft h ei d e ao f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p r a c t i c eo f c o m m u n i t ye d u c a t i o n , t h e a c t i v i t i e s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l e a r n i n gc o m m u n i t yh a sb e e n d e v e l o p i n gg r a d u a l l yi nb o t h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 t h ep r o b l e m so fi d e a f i s ma n dm e s se x i s ti n t h eu s eo ft h en o t i o no f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a n dl e a r n i n gc o m m u n i t y u s i n gt h et h e o r yo ft h r e e 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a g eo fh u m a nb e i n g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v e n t e db ym a r x i s m ,t h et h e s i sr e v e a l s t h r e et y p e so f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 :t h e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o fe x c h a n g e b a s i n go ni t , i tr e v e a l st h em e a n m go ft u r n i n g p e r i o do fl e a r n i n gc o m m u n i t ya n dt h eb a s i cf e a t u r e so fi t ;t h el e a r n i n gi d e at h a tk e e p sp a c e w i t ht h et i m e s ;f l o w i n ga n ds h a r i n gr e s o u r c e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l e a r n i n gc o n t e n bo f p o p u l a r i t y ;t h el e a r n i n go b j e e to f i m p r o v i n gc u r r e n th f ea n df u l lc a r i n g ;t h el e a r n i n gp r o c e s s o f c o n t i n u a i l ys u r p a s s i n gt h en e e da n ds t a t e ;t h ep l e n t ya n di m p r o v e dl e a r n i n gr c s o u r e e ;t h e l e a r n i n gf u n c t i o no fl e a d i n ga n dp r o m o t i n g b a s i n go nt h es t u d yo f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t h e b a s i cf e a t u r e so ft h el e a r n i n ge o m m u n i t y ,i tr e f l e x e st h ea c t i v i t i e sw h i c hc o n d u c tb yt h e l e a r n i n gc o m m u n i t y i tp o i n t o u tf i v eb a s i cp r o b l e m se x i s ti nb u i l d i n gt h el e a r n i n gc o m m u n i t y , w h i c ha r e :t h ep r a c t i c ep r o m o t i o na n dt h et h e o r yr e s e a r c hn o tb e i n gm a t u r e ;t h eo r i e n t a t i o n o ft h eg o a la n dv a l u en o tb e i n gp r a c t i c a l ;t h ef i n a n c i a li n p u to ft h ec o m m u n i t ye d u c a t i o nn o t b e i n gs u f f i c i e n t , b u tal i t t l ed i f f i c u l t yt og e tf o rt h eo r d i n a r yp e o p l e ;t h ep a r e r no fr u n n i n gt h e s c h o o lb e i n gl a c ko f i n t e g r a t i o n ;t h er u l e ,l a wa n dp o l i c yo f t h ec o m m u n i t ye d u c a t i o nh g g i n g b e h i n de t c s o m ep o l i c ys u g g e s t i o n s t op r o m o t eb u i l d i n gt h el e a r n i n gc o m m u n i t ya r ep u t f o r w a r d :b a s i n g o nt h ea b i l i t y , t oe s t a b l i s ht h ev a l u eo ft h ee d u c a f i o n a lf u n c t i o n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n a t i o n a lc o n d i t i o nt os e tu pt h e m e c h a n i s m ;t a l d n gas e to fm e a s u r e st ob u i l dt h es y s t e mo f c o m m u n i t ye d u c a t i o no f “e q u i t y 、d e m o c r a c y 、p u b l i ci n t e r e s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 d i f f e r e n tp l a c et of o r mt h ei n t e r a c t i n gp a t t e r no fr u n n i n gt h es c h o o lo f “m a r k e t 、u n i t 、a n d c o m m u n i t yc o h e g e ;o r g a n i z i n gc a r e i n l l yt oe m b o d y t h el e a r n i n ga n ds c i e n c eo ft h e c o m m u n i t ye d u c a t i o n ;p r o m o t i n gi ta c t i v e l yt ob u i l dt h ep e r f e c ta n de f f i c i e n ts y s t e mo ft h e p o f i c y 、r u l ea n dl a wo f c o m m u n i t ye d u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t u r n i n gs t a g el e a r n i n gc o m m u n i t y f e a t u r e s p r o b l e mp o l i c ys u g g e s t i o n i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果。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躲里e ! 至型 日期:型=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从目前看,未来属于那些会组织学习的社会。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是知识进步的关键, 这正如当初掌握自然资源一样。一切的一切取决于公司能够从客户及供应商那里学到什么并 教给他们什么,取决于国家之间互相学到什么,取决于工人之间互相学到什么和从工作中学 到什么,取决于家庭提供怎样的学习环境,当然也取决于我们从学校里学到什么。那些需要 高收入和完全就业的国家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硌要制定能使每个人而非少数人获得知识 和技能的政策。荣誉将属于这样的国家,他们会将自己的国度组织成为全民的学习系统,会 把所有的机构组织起来并使之做到学以致用 摘自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引言,雷马歇尔、马克塔克著 第一章绪言 一、选题缘由 ( 一) 对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概念使用混乱澄清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普及,有关“学习型社区”的理论研究空前繁荣、实践探索 不断深入。究竟什么是学习型社区? 对学习的定义和内涵如何理解? 存在着众说纷纭的现象。 回答什么是学习型社区,首先必须回答什么是学习型社会。事实上,关于学习型社区、学习 型组织、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等一系列表述存在着口号性极强而又内涵不统一的根本原 因在于对学习型社会概念的理解的不统一。 本研究根据马克思人类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阐明学习型社会的三种形态。将全面性、和谐 性作为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应然追求。将实利性、现实性作为当前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基 点和原点。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存技能、提高社区居民的就业率、改善社区居民的生 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目标。 ( 二) 转型期社区教育的实然思索 ( 1 ) 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点。2 0 世纪9 0 年代后期是我国经济的转轨期,即由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加快实现工业化是转型期的重要特征。“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失业人员的不断增多成 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社区教育必须在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工业化过程中有所作为。 ( 2 ) 国外社区教育的有益启示。许多国家的社区教育属于社会保障体系,地方政府衡量 一所社区学院是否办得成功,其主要考察指标落实于社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有多高,为本 参见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l 州的建设提供了多少实用型的人才。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社区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商达9 4 , 日本大阪的社区大学平均就业率为9 2 。2 此外,国外社区教育强大的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和政 策支持措施都给我们开展社区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 3 ) 中国社区教育的现实反思。中国社区教育开展时间短、缺少整合性、办学缺少吸引 力、过高的收费政策、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小等特征需要引起我们深刻的反省,并提出科学 的对策。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对当前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等概念使用的混乱予以学理上的澄清 阐明学习型社会的三种形态( 经验形态的学习型社会、技术形态下的学习型社会、交往 形态下的学习型社会) ,对现阶段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的特征予以界定,揭示当前学习型 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确立起面向中国实际的、立足国情的、可行的、实用的社区教育理念, 努力使社区教育贴近市民的学习需求、配合国家的宏观社会政策。 ( 二) 揭示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根据转型期我国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的分析,结合国内有关城市创建学习型社区的 实践活动、参照国外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成功经验,揭示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 基本问题。 ( 三) 提出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在揭示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学习型社区的 政策建议。为国家、有关机构制定社区教育政策、开展社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帮助。 三、以往的研究 ( 一) “学习型社区”的概念定义 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过程定义。主要是强调学习型社区是一个引导社区居民、成员参与社区学习活动、文 化娱乐活动和社区管理活动并进行自我创新和社区文化创新的活动过程。在1 9 9 8 年3 月由中 国台湾教育部门编写的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中提出,“学习型社区是各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之一,其首要任务是“致力于社区学习i 蜀体的组成,增加学习机会:联合提供学习单位发行学 习讯息,倡导学习风气;成立社区学习中心,建立社区的学习体系”。 结果定义。强调社区学习结果的直接有效性。“学习型社区是这样一种社区,在其中, 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 2 谢南斗,“中外成人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比较”,中国成人教育,2 0 0 3 年,第1 l 期,第1 0 页 3 胡秀锦,学习型社区内涵辨析”,成人教育2 0 0 2 年第l o 期,第3 页 2 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4 ”。 功能定义。用系统论的观点,将社区看成一个系统,揭示系统的功能。“所谓学习型社 区,是指以终生学习体系为基础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的基本权利和终生学习的需求,促 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 结构定义。从社区的组成结构上描述学习型社区的组成特征。“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 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而“学习型社区”从本质上讲,就是“以一定地域为 依托、以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通过开展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来促进社区发展和社区居民 素质提高的社会共同体。 ( 二) “学习型社区”的功能 概括为以下功能:文化教育功能、道德教育功能、技术经济功能、弥补教育功能、闲暇 教育功能。如,有文章将填补0 - 3 岁居民社区教育空白、填补农民“市民化”的社区教育空白、 填补外来“新居民”的社区教育空白作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功能6 。 ( 三) “学习型社区一与其它领域的关系研究 概括为以下几种关系。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与高校建设的关系、与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关系、与党建的关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有的研究认为“创建学 习型社区必然会促使成人教育机制的改革,成人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必要条 件;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教育,理应在创建学习型社区过程中 多做贡献7 。” ( 四) “学习型社区* 实现途径的研究 资源整合的研究。 强调整合学校教育机构、街道、单位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以提高资 源利用率。“资源整合是培育学习型社区的基本条件。整合区域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对居民开 放,为不同对象的多种教育需求提供服务8 。” 机制建设的研究。有的研究引用圣吉彼得的观点指出,“共同愿景”,即组织共同愿望的 景象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在社区建设中特别强调社区内各单位和个人目标的 一致性。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社区内的单位和个体都不断地发展自我、不断超越、相互激 励、产生刨造性的学习,即形成社区内的自学习机制”。有研究者认为,应当“制订完善的 4 孙建昌顾通达,“地方成人教育机构推进当地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f 教科版) 、2 0 0 4 年,第1 0 期,第5 6 页 5 黄云龙,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上海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1 3 8 页 6 王正娟,“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三大策略”,社区教育2 0 0 3 年,第2 2 期,第2 7 页 7 谢广生,。论成人教育与学习型社区构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 0 0 4 年,第2 期,第2 8 页 8 张蓓,。培育学习型社区基本途径探析”,当代教育论坛,2 0 0 4 年第4 期,第1 0 9 页 9 孙建昌,“地方成人教育机构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 0 0 4 年,第1 0 期,第5 6 页 3 社区政策法规,建立学习型社区的保证机制”。 ( 五) “学习型社区”构建模式的研究 概括起来有以下模式。以评估促发展的行政推动模式;以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 相关部门配合、社区组织参与为特征的三级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居、村文明市民学校或成人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培训网 络模式;以社区教育协会为组织形式的社会参与社区教育模式;以建立社区教育网站为载体 的社区教育信息化模式;以建立社区教育中心( 分中心) 、社区教育分院、社区教育基地等 为组织形式的社区内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模式。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有:如何科学理解学习型社会的内涵;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的 特征是什么;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有哪些: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存 在的问题有哪些;对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有哪些政策建议: 相应于这些问题,论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分析人作为个体、群体、类的三种存在形态,论述学习型社会与学习 型社区的关系,论述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宏观背景和理论基础。运用人类发展三个阶段理论对 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予以科学定位。这一部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的方法。 第三章在梳理转型期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基本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转型期学习型社区 建设的基本特征。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方法。 第四章结合国内有关地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实践活动和国外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成功经验 进行比较,对当前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归纳、概括。主要采用资 料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对我国转型期建设学习型社区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经验总结、 理论探讨的方法。 ”王瑞华,“小康社会中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基本途径”,前沿2 0 0 4 年,第3 期,第1 5 4 页 4 第二章学习型社区的内涵 我国有着优厚的社区教育传统,自上个世纪8 0 年代制度化的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社 区教育的研究步入了一个相对的繁荣时期。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普及,“学习型社 区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走向了深入。学习型社区的概念与学习型社会的概念相伴相生,探 讨学习型社区的概念必须首先厘清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社区的内在联系,揭示学习型社会的 基本特征。 一、从人的存在形态看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社区 人是以个人的形式现实地存在着的,但人不是孤立地面对着这个客观世界的,人不仅以 结成群体的形式存在着,同时,人也以类的形式存在着。只有在类的层次上人才成为人,人 才能过丰满而充实的“人”的生活。对现实的个人来说,他既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又是一个小 型社会社区的存在物,同时也是人类的一分子,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我们把人的这种 存在方式称为人存在方式的多重性。“人作为个体、群体和类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人的发展 首先表现为个体的生长与发展,而个人又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长发展着的,并且人只 有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才可能作为人来生长发展,个人所属的社会群体和类的发展水平影响、 制约和决定着个人的生长发展水平”。“人的存在方式的多重性决定了人类存在组织的多样性。 人作为个体要生活在家庭、学校、工作岗位等各个组织之中,作为群体的一员要生活在社区 之中,作为类的一员,要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我们可以把个体在学习型社会的存在形态 分为三类: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个体自我发展的实践正是在这三个层次 上同时进行着的。 学习型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的培育和塑造过程 中具有整合与制约作用。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缩影,同时对学习型组织和学习 型个人具有整合与制约作用。正如有的学者对学习型社会分析的那样,“学习型社会也是一个 全息社会,全息理论的基本含义蕴涵在学习型社会内部,使构成这一社会的各个部分都具有 了全息的特征。每个学习型组织都包含了整个学习型社会系统的所有信息。学习型团队之于 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个人之于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社区作为复杂的有机整体,具有多重学 习主体。在核心学习理念的统摄下,个人、团体、社区有机整合、相互包嵌,形成稳固、协 调的学习型社区的学习大厦。可以把学习型社区的主体分为三个层次,居于最高层次的是社 “项新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教育研究,2 0 0 5 年第5 期,第1 1 页 ”童潇主编,走向学习型社会社会发展的第四级台阶上海三联书店,2 0 0 4 年版,第2 8 9 页 5 区,居于中观层次的是各类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 型学校等。居于最下位层次的是学习型公民。社区作为一个系统,在整个社区建设中发挥着 统摄、整合、调控的作用。社区的整体学习能力取决于其中每一个学习型组织及每一个个体 的学习能力,但决不是单个学习能力的简单相加。学者彼得萨吉将学习型组织描述为“所有 成员能力不断增长,创造组织真正期望的绩效,所有成员自由地认同并投入远大目标,所有 成员不断地学习如何学习”社区的统摄作用主要体现在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学习型社 区作为一个全息组织,潜存着该社区的所有学习信息。包括学习的理念、学习的目标、学习 的内容、学习的方式等。也就是说,在一个发育完善、成熟的学习型社区,其内部的每一个 家庭、组织、个人都具有学习的同构性。社区的宏观学习理念、学习目标均以不同方式体现 在各类组织和个体的学习活动中。 一方面,要发挥非制度性因素的作用,努力建设独特的社区学习文化,给居民以学习的 乐趣、满足居民的学习需要、提供居民以学习的方便,让居民产生对社区的归属感,依恋感。 另一方面,要发挥制度性作用,加强机制建设,将松散的学习资源予以整合、将广泛的学习 信息予以分析、将多样的学习主体予以组织。还要不断刨生适合不同学习主体的学习动力。 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催生个体提高知识技能的愿望、加快区域信息化水平的速度,实现社 会服务、经济活动、社会服务信息化,激发市民提高信息技能学习的动机等。这样,社区就 成为居民紧紧镶嵌其中而又无法分离的生存场域、成为对居民具有强大场效应的学习境域, 从而实现了学习的最佳状态:整合状态。 二、转型期学习型社会的实然定位 在中国期刊网以篇名“学习型社区”共搜索1 9 9 5 年到2 0 0 5 年文章9 2 篇。按照年限划分见 下表。 学习社区学习化社区学习型社区 1 9 9 5 - - 1 9 9 9 年0 篇0 篇 0 篇 2 0 0 0 - - 2 0 0 1 年3 篇 1 2 篇2 篇 2 0 0 2 - - 2 0 0 5 芷 1 5 篇i l 篇5 9 篇 其中2 0 0 2 - - 2 0 0 3 年6 篇7 篇 3 l 篇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 0 0 0 年之前以“学习型社区”为篇名研究的文章为0 篇。通过检索发 现,1 9 9 4 年到2 0 0 5 年以篇名“社区教育”的文章共有5 2 5 篇。2 0 0 1 年以后关于“学习型社区” 研究文章的增多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出台有着直接的关系。1 9 9 9 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 l u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2 0 0 3 年版 第4 页 6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以及2 0 0 0 年4 月教育部职成教司下发关于在部 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和随后于2 0 0 1 年1 1 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社区教育 实验经验交流会成为学习型社区理论研究高峰的五个动力因素。其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在 十六大召开后的2 0 0 2 - - 2 0 0 5 年研究学习型社区的文章增加到8 5 篇,其中2 0 0 2 - - 2 0 0 3 年的文 章达到4 4 篇。这期间正是十六大提出学习型社会理念、以及其后理论界研究学习型社会最繁 荣的时期。二是2 0 0 2 年以后在概念使用上趋向统一,很少有继续使用“学习社区”和“学习化社 区”的概念,更多使用“学习型社区”的概念,这也是受“学习型社会”理论表述形式的影响。十 六大以前国内在翻译、引用 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 过程中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而十 六大以后在概念的使用上逐渐走向一致。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学习型社区研究 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追寻其研究历程,可以看出,国家的社会政策对学者的研究取向 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学习型社区的科学定位需要回到问题的逻辑起点:学习型社会的科学定位上。 ( 一) 一个主流话语的困惑:何为“学习型社会” 我们今天在论述学习型社会时大都从两个经典的人物和著作中去寻找理论根基。一是美 国学者啥钦斯1 9 6 8 年出舨的专著“l e a r n i n gs o c i e t y 。哈钦斯给学习社会下的定义是“所有成年 男女,仅经常地为他们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以外,还应以学习成长及人格 的建构为目的,并以此为目的制定教育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并由此 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化和成功的社会”。”另一个是彼得圣吉在学习型组织中提出的“学 习型组织”的观点。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的“五项修炼”理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 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彼得圣吉是从企业组织发展的角度,把学习型组织看作 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和自我超越的组织。哈钦斯所倡导的学习社会是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 的余暇社会,是人们充分利用这些余暇时间去从事旨在提高人的自身教养为根本目的的社会,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哈钦斯关于学习社会的研究具有空想的成分”。显然,彼 得圣吉和哈钦斯关于学习社会、学习组织的论述以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 念在时代背景、哲学基础、学习目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哈钦斯1 9 6 8 年提出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能不能套引和规引今天的中国社会实践? 如果按 照哈钦斯畅想的“学习型社会是人类达到贤、乐、善为目标、人类从劳动解放出来并享受充分 “吴遵民,“走出学习化社会理解的误区”教育学,2 0 0 4 年,第1 期,第“页 ”吴遵民,。走出学习化社会理解的误区”教育学,2 0 0 4 年,第1 期,第4 7 页 7 的余暇时间的自由社会”的观点,建设学习型社会必然要经历一个十分遥远和漫长的历史道 路。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在实现的时间跨度上存在着明显的 不一致。如果就字面理解,将学习型社会看作是“人人学习”的社会,那么,“学习”这个概念 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如果按照认知心理学“学习是主体与外界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能力和倾向 的变化的观点,那么,包括原始社会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学习型社会。这样,我们就不 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因为“社会”和“学习型社会”事实上就具有同语反复的特征。笔者认为, 我们需要对“学习型社会”进行科学规范化理解。 ( 二) 人类社会从“学习”的维度上理解就等同于“学习型社会” “学习”是人们很常用的词汇。“卢梭在爱弥儿中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念人在降生的 瞬间就开始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 人的存在”。有生命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学习,无论从任何一种角度来理解学习, 我们都有理由认为,“学习”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依靠“学习”将 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恳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 不能在自然界打上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因为每个人都是天生的 学习者。我们不必教婴儿学习,他们生来就是出色的学习者学习行走、说话,甚至自己 处理一些事情。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正是通过学习,人类 不但获得了自己的经验,也获得了以往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类”的经验。这种类的经验 是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己、利用自然的能力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人类的 学习内容、目的、方式也必然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根据以上对学习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 认为,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 将“人类社会”和“学习型社会”作为具有同一外延的概念使用。这就出现了一个困惑,既 然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学习型社会中,为什么还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呢?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对人 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 ( 三) 逻辑与历史统一下的学习型社会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一段话为我们勾划了人类发展的基本阶段和线索,有 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阶段。 “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 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生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1 6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 0 0 5 年第1 期,第5 l 页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 卷,1 9 7 2 年版,第2 4 页 1 8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2 0 0 3 年版 第4 页 8 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着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 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4 9 4 r l 的社会财富上的 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有研究者认为,“阐述马克思的这一段话,可以认为人类的发展要经过三种基本形态:第 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群体本位形态;第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个 人本位形态;第三是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自由个性的类本位形态。”2 0 对应于以上三个阶段, 我们认为,在群体本位阶段,个体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过程中形成的生活经验开展 学习活动,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之为“经验形态的学习型社会”。在个体本位阶段,以物的交换为 基础,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学习个体必然将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作为学习的主要目 的,我们将这个阶段称之为“技术形态的学习型社会”。在类本位阶段,个体普遍具有“类意识”、 形成“类交往”的能力,我们将这个阶段称之为“交往形态的学习型社会”。 1 、经验形态的学习型社会 正如马克思所描绘的第一个阶段那样,原初的人类社会包括从原始社会到前资本主义社 会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属于自然经济的社会。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十分低下,社 会生产力落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只能依赖群体类”的存在。因而,个体的独立性相对低 下,面对外在于自身的强大自然,人类依赖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丰富的人际关系而生活。“在原 始社会,教育是复杂的和连续的。“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 的所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 从家里母亲的照管到狩猎的父亲的教导,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因而,个体,既不想要 单独生活,也不可能单独生活,而是处于彼此结合的生活状态;他们永远是大家集体地在一 起,正好象是蜜蜂环绕着他们的蜂王一样。 2 1 马克思把这种丰富的人际关系称之为“原始的丰 富”,并认为,“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2 。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经验形态的学习型社 会。在“丰富”的群体依赖关系下,经验”成了人类的学习内容。“生存”是人类学习的目的。在 该形态下的学习型社会中,由于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对自然的解释能力有限,以神话、 宗教知识为特征的神秘知识和以日常交往、生活实践获得的朴素经验成为知识的主要特征。 “从原始的人开始,人就以这种应然化、理想化的方式存在,那时他们主要在神的身上投射着 自己的本质,无论何种民族都曾塑造出自己理想人格的神”。2 3 个体的学习活动既存在着对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6 卷( 上) ,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版,第1 0 4 页 2 0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第4 2 页 2 1 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 9 6 3 年版,第1 4 2 页 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6 卷( 上) ,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版,第1 0 9 页 封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3 页 9 活、生存等直接需要的实然满足,也存在着对宗教、神话等超自然力量的应然追求。 2 、技术形态的学习型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认识自然、战胜自然能力的增强,以人类进入资 本主义社会为标志,社会获得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发展,个体脱离了对群体的依赖而具有了空 前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伴随着社会成员自我意识的提高和自主性的增强,尤其是现代科学技 术的发展赋予了人类以智慧和力量,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对资源的占有欲望获得了极度的膨 胀。科学万能、技术至上,人们对科学项礼膜拜、对技术渴望有加。“科学享受着过分的尊重, 由于现实生活秩序只有通过技术才得以治理,而技术则通过科学成为可能,所以,在这个时 代里人们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信仰。“4 更多、更快地占有资源成为人类学习的目的。科学、 技术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技术形态的学习型社会。在该形态的学习型 社会中,科学、技术、财富相互支撑,互为基础,“工业上所用的方法暗示科学上的新工具新 方法;生意上所积累的财富在某种范围内转化成研究的补助金。科学上的发见与工业的应用 之不断的广被的相互感荡,使科学和工业都富于结果,并且使当代的人心深切地感到科学知 识的精髓是支配自然能力。“5 科学、实验成为知识的主要特征。对象式、占有式地学习那些 能直接带来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源并经过不断“过滤”的“纯净”的技术和科学知识成为学习的主 要特征。以外在动力为特征的学习者沦为物质的奴隶和财富的使者,他们在获得财富的实然 满足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失落之中。这是一个崇尚科技、重视学习、高度功利、讲 究实用的社会形态。这是人类发展链条的必然环节,社会发展顺序的必须阶段。尽管学习的 过程存在着违背人性的异化,学习的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但却在客观上成为“决定人的未 来走向的重要因素,黑格尔说,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也讲文明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 的运动。”2 6 3 、交往形态的学习型社会 工业化的极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迷茫。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虐待带来了生态 的危机和环境的恶化。“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x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决 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 2 7 人类对资源的无限争夺将自身拖向了无休止的战争。占有性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来了人与人之 间的诚信危机和尔虞我诈。在物质的丰富和财富的满足中,人们走入了更深层次的迷茫状态。 2 4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 9 9 1 年版,第1 4 0 页 廿杜威著,胡适、唐擎黄译,哲学的改造,安徽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7 页 2 6 冯建军, 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第2 9 页 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0 卷,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版,第5 1 9 页 1 0 西方哲学家在对现代性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表达了对工业社会对“完整人”发展异化的谴责。海德 格尔指出,“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此在本质上是共在”,2 8 哈贝马斯也指出,人作 为一种主体性,“从一产生就是一种主体问性”。信仰危机、精神干涸、灵魂的沙漠化必然呼 唤新形态社会的到来。这就是马克思所描绘的“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 他们的社会财富上的自由个性”社会的到来。人们深深地意切到,“人必须依存于世界,世界 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是相互从属的生存关系,人永远无法彻底征服世界他们之间只能永 远是相互依存的。“o 人类学习的目的必须是为了更好地“共存、共在”。这是一个生产高度发 达、闲暇充分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社会。“当人类处在被劳动解脱出来的未来社 会,人们可以通过余暇时间的利用,去积极地从事使人达到贤、乐、善的活动”“。这就是哈 钦斯所描述的理想的学习型社会。我们称之为交往形态的学习型社会。在这个最高、最完美 层次的学习型社会,人类学习获得的知识既有来自生活的直接经验,更有对经验的科学概括 和理性思考。这里的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全面、完整的认识,是科学与人文的结 合,是基于经验、超出经验的知识。个体在交往中学习、在生活中掌握知识,知识具有了最 高层次的丰富性。个体的学习获得了幸福感、增强了共存力,他们不但在物质上获得了极大 的实然满足,在精神上也实现了激扬人性、充实人性、展示人性、丰满人性的应然追求。 通过下图可以更加细致地区分和认识这三种形态学习型社会的主要特征。 经验形态学习型社会 技术形态学习型社会交往形态学习型社会 构成形式人文、经验式科学式科学、人文式 知识特征 形成方式 日常生活 科学实验科学、交往 存在领域经验、超验世界经验世界经验、超验世界 学习目的 生存 占有依存、交往 学习特征学习方式合作式 对象式、单子式生成式、合作式 学习结果获得依存力提高占有力增强共存力 学习内容 丰富茁一 丰富 学习体验安全失落、孤独幸福 个体特征学习动力内在外在内在 学习状态实然满足、应然追求 实然满足实然满足、应然追求 2 8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问北京:三联书店,1 9 8 7 年版,第1 4 6 - 1 5 2 页 2 9 大卫m 列文,倾听着的自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1 3 4 页 3 0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 教育研究2 0 0 4 年,第6 期,第6 页 ”吴遵民,“走出学习化社会理解的误区”教育学,2 0 0 4 年,第1 期,第4 4 页 1 1 ( 四) 未竟的任务:加快发展技术形态的学习型社会 2 0 世纪9 0 年代后期我国全面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这就决定了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我国还处 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换过程之中。中国的工业化程度十分低弱,长期的农业经济使 中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人均受教育 年限较短、技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