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解析版)2_第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解析版)2_第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解析版)2_第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解析版)2_第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解析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 1.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得出结论2.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A 大于20mLB 小于20mLC 等于20mLD 无法判断3.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你认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 蜡烛中含有水C 蜡烛有含有二氧化碳D 蜡烛中既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4.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 燃起篝火烘烤食物B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 煤燃烧发电5.走进化学实验室,你会看到摆放有序的各种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固体药品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A 广口瓶B 细口瓶C 烧杯D 集气瓶6.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器皿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B 集气瓶C 锥形瓶D 试管7.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9.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 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 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 防止试剂挥发D 防止液体流出10.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 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11.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 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 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 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12.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假设B 设计实验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13.下列描述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氢气的可燃性B 汽油的挥发性C 浓硫酸的腐蚀性D 氧气的助燃性14.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人的呼吸作用B 燃放烟花C 蜡烛燃烧D 电灯通电发光15.区别瓶内是人体呼出的气体还是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A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 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C 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D 观察颜色二、填空题 16.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17.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_,先将试管_,然后将酒精灯固定在_的部位加热。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情景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确定下列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并说明理由。(1)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发生了_变化, 理由是_。(2)冬日白雪缓慢消融,发生了_变化, 理由是_。(3)用粮食酿白酒,发生了_变化, 理由是 _。19.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_(填序号),但这样做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三、实验与探究 20.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原因是_。2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 故选择C。2.【答案】B【解析】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会导致读数偏大,则实际液体体积应为小于所以答案应选B。3.【答案】A【解析】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说明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A选项正确。4.【答案】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燃起篝火烘烤食物,是利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烧会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煤燃烧发电时,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B。5.【答案】A【解析】根据药品的特点和在实验中的观察会发现广口瓶和细口瓶用于保存药品,根据便于取用和它们的状态,一般固体保存在广口瓶中,液体保存在细口瓶中。广口瓶保存固体药品,取用方便,故答案应选A;细口瓶保存液体药品,便于倾倒;烧杯不用于保存药品,烧杯用于溶解、加热等操作;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或储存气体,不用于保存药品。6.【答案】D【解析】烧杯、集气瓶、锥形瓶均可以用作反应容器;只有试管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故答案应选D。7.【答案】D【解析】取用任何化学固体药品,都不能用手接触;大理石是块状固体,应先将试管横放,再用镊子夹取大理石,放入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以免将试管底部撞击破裂;粉末状固体的取用,如氯化钠、二氧化锰粉末,应先将试管倾斜,即一斜二送三直立。故答案应选D。8.【答案】B【解析】往容器口塞橡胶塞时,不应把容器放在桌面,然后再塞进塞子,这样容易把容器压碎,故B不正确。所以答案应选B。9.【答案】A【解析】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防止试剂腐蚀胶管,所以答案应选A。10.【答案】B【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他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不只有氧气,故A错误;B.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B正确;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不会减少,故C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故D错误;11.【答案】C【解析】橡皮塞应旋进容器口;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故A、B、D的选项都正确。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也应该旋进橡皮塞,而不能压进橡皮塞孔中,以免造成玻璃仪器的破裂。所以答案应选C。12.【答案】B【解析】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很明显是设计实验,故选B。13.【答案】B【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氢气的可燃性、 浓硫酸的腐蚀性 、氧气的助燃性都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所以均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汽油的挥发性,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是物质的物理性质。14.【答案】D【解析】人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燃放烟花是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电灯通电发光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15.【答案】C【解析】根据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分析物质的性质解答。A.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都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B.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都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C.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呼出的气体,故选项正确;D.两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16.【答案】(1)无色 透明 特殊气味 易挥发 (2)可燃性【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酒精的物理性质是无色 、透明、 特殊气味、 易挥发,酒精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17.【答案】略向下倾斜 均匀加热 有药品【解析】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先将试管均匀加热,然后将酒精灯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18.【答案】(1)化学变化 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产生了新物质; (2)物理变化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3) 化学变化 用粮食酿白酒产生了新物质【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冬日白雪缓慢消融,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用粮食酿白酒,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19.【答案】(1)水蒸气(2)A 不能 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3)C A【解析】据(1)的现象,可推得假设B不成立;因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故操作(2)是为了验证假设A成立与否,但这样做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无法判断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由于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因此操作(3)可排除假设A,同时肯定了假设C。20.【答案】(1)光合 (2)左移 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解析】(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2) 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21.【答案】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