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秀精品课件文档资料,词 汇 古代汉语 词汇的构成与特点(一),一 汉语词汇的发展,从词的数量上看,由少变多。在不断增加反映现实生活新事物的新词的同时,也不断地有一些词随着它所反映的事物的消亡而消亡,但是添加的新词的数量地要多得多。 从词的语音形式上看,由单音词不断地向双音词发展。 从词义上看,相当数量的词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经常处在变化当中,主要表现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以及新旧词义的交错并存等几个方面。,对于过去没有或很少接触文言文的人来说,那些在词汇发展中国家过程中消失了的词 如“骊”(马深黑色)、“骝”(赤马黑毛尾)、“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物的器皿,形似高脚盘)、“鬲”(鼎一类的烹饪器,三足中空),需要从头学起。 但是更重要的却是那些在词汇发展过程中既错位又交迭的现象,初学者往往根据后来的情况去理解,因而产生误差。,由于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化,产生前后不一致的现象,()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一) ()虽然,何以报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词义的变化是词汇发展变化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变化,前后不一致的现象特别多,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左传哀公二年) “毙”本来是因病或受伤倒下去的意思,如“毙于车中”。后来又发展出“死”的意思。如果根据后来的意思把上述例中的“毙”也理解为“死”,那就错了。因为简子并没有死,战斗结束后,他还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功劳说:“吾伏韬呕血,鼓音不衰,今日我上也。”,二 古汉语词汇的特点,(一)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体 同现代汉语词汇以复音词为主体这种现象相反,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多数,复音词比较少。无论是秦汉时代的作品,还是后代仿古的文言作品,都体现出这个特点。,“轲即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现。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en51)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经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这一段选自战国策,共五十九个词,其中单音词就有五十八个,复音词只有一个“匕首”。,“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an55)蔽成丘。屠升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这一段选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共九十七个词,其中单音词有九十五个,复音词只有“麦场”、“耽耽”两个。,古汉语里两个单音词连在一起,恰好跟现代汉语里的双音词的形式一致,用“单音词为主”的意识把它们分开。,(1)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周易丰。消,消减。息,增长) (2)颠倒衣裳。 (诗齐风东方未明。衣,上衣。裳,下衣)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赵策。地,地方。方千里。纵横各千里。) (4)屈原行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楚辞渔父,颜,两眉之间。色,色泽。形,形体。容,容貌。),(5)璧有瑕,请指示王。 (史记廉蔺列传。指,指点。示,给人看。) (6)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晁错论贵粟疏。交,交结。通,交往。) (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 (诸葛亮出师表。卑,地位低下,鄙,见识浅陋。) (8)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张俞蚕妇诗。城,城市。市,做买卖。),(9)公较特征拜郎中。 (后汉书张衡传。特,特地。征,征召。) (10)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史记项羽本纪。山东,崤山的东面,泛指秦以外的六国或关中以东的地方。) (1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白居易琵琶行序。因,因而。为,作。) (12)以致天下怨谤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以,因而。致,招来。),(二)一词多义现象非常突出,古汉语词汇里一词多义现象非常突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各个多义词包含的义项也都比较多。 现代汉语复音词虽然也有多义的,但这样的复音词不多,而且这类复音词所包含的义项也比古汉语多义词所包含的义项少得多。,我们在阅读古书时,要注意古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在分析词义时要仔细推敲,勤查工具书,防止简单粗疏,牵强附会。例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句中“立”和“看”都是古汉语中十分常见的词,也都是多义词。关于“立”字的解释,居然出现了“古人禀质瘦弱,三十才能站立”的解释。“看”稍一疏忽,极易误作”看守”、“看一看”,其实应该是“照料”的意思,字音读作kn。,三、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是读音和意义的统一体 从音节数量来看,可分为单音词、复音词; 从语素数量来看,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一)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做单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叫复音词。 在书面上,单音词用一个字来记录。单音词为主,是古代汉语词汇的显著特点。如:,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吾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传成公二年),这段文字共120字,115词,除“卻克”、“张侯(两次)”、“吾子(两次)”外,皆为单音词,单音词有110个,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字数几乎要增加一倍,这是因为现代汉语复音词占优势。 根据专家统计,单音词在诗经中占90.3;左传占89;尔雅中占80;史记中占80;论语学而共20个词,只有一个复音词。这说明在先秦两汉时期,单音词在词汇中占绝对优势。 古汉语的单音词有两大特点: 1.单音词的多义性; 2.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2、单音词的多义性,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即以词一义;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即一词多义。,因为单音词本身不带有起限制作用的其他语义成分,外延相对宽泛,易于承载较多的义项,容易出现多义现象。 欧阳修在谈到“打”的音义时说:“其义本谓考击,故人相殴,以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盖有槌击之义也。至于造舟车者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饷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从者执伞曰打伞,以糊粘纸曰打粘,以丈尺量地曰打量,举手试眼之昏明曰打试,至于名儒硕学,语皆如此,触事皆谓之打。”(归田录卷二),欧阳修指出了“打”的11个义项,用现代汉语表示依次为:殴打、撞击、打制、制造、捕捞、汲取、领取、张举、粘贴、丈量、擦拭。 到了现代汉语中,“打”的意义更加纷繁,1996年出版的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共列出其动词意义25个,介词意义1个,真可谓“触事皆谓之打”了。,又如“负”是个多义词,古今都常用,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有如下意义: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用背部背)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承担)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依仗)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3、单音词向复音词的发展,单音词多义造成的语义模糊性,是单音词本质的弱点;单音词又容易形成同音词,这是它的伴生弱点。这两点造成了实质交际的不便。为了克服这些弱点,语言按自身的规律向表达日趋精密的方向发展复音词越来越多了。 汉代以前,汉语复音化的速度较慢。 魏晋六朝之后,复音词突然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五代十国之后,复音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汉语单音词演进为复音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1、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这类词我们称之为附音词)如: 爷阿爷 一第一 夏有夏 母阿母 欣欣然 燕燕子 石石头 率率尔,2、以原单音词为一个语素,再加一个相关语素构成复音词。或利用两个单音的同义词作语素,构成复音词。如: 艰艰难 恐恐惧 知知道 将将军 洪洪水 减减少 道、路道路 朋、友朋友 3、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如: 途道路 伐攻打 好漂亮 师-军队 息呼吸 御抵挡 池护城河 亡丢失、逃跑,4、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一个双音词,古代汉语两个单音词的组合,有些表面上很像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但二者所指不同,不能以今释古。如: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鵩鸟赋)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例“知”,懂得;“道”,道理。 例“消”,消减;“息”,增长。 例“结婚”,结为亲家,指霍光之女嫁给上官桀之子。,(二)复音词,时代越久远,汉语的复音词越少,而且使用频率也越低。但复音词一直存在(起码自有文字记录以来),而且日渐发展。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汉语资料甲骨文里,就有一些复音词,如人名、地名、六十甲子的名称等。 复音词可分为两类:只含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复音词,含有两个以上语素的是合成复音词。,1、单纯复音词,单纯复音词只包含一个语素,记录单纯复音词的每个字都只起标志音节的作用,各自不为义,不能拆开逐字解释,几个字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表示该词的意义。 单纯复音词又分为联绵词、音译外来词两种。联绵词是汉语中固有的,音译外来词是通过译音方式把其他民族语言的词吸收到汉语中来的。,()联绵词,联绵词又称“联绵字”、“连语”,由两个音节构成。两个音节一般都有语音的联系,或双声(声母相同),或叠韵(韵相同,古人所说的韵只包括韵腹、韵尾,不包括韵头,与今人所说的韵母不同),或双声兼叠韵,或重言(两个音节完全相同,又称“叠音词”、“叠字”);也有无语音联系的,不多见。,双声联绵词: 参差 仿佛 伶俐 陆离 坎坷 犹豫 唐突 匍匐 踌躇 倜傥 叠韵联绵词: 逍遥 彷徨 依稀 从容 须臾 蹉跎 徘徊 龙钟 窈窕 逶迤 双声兼叠韵联绵词:辗转 缤纷 缱绻 优游 燕婉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芙蓉 玛瑙 珊瑚 陵迟 铿锵 滂沱 狼狈 跋扈 狼藉 跳踉,重言联绵词: 摹拟声音: 坎坎 所所 溅溅 潺潺 淙淙 辚辚 萧萧 嘤嘤 关关 喈喈 描绘状貌: 夭夭 灼灼 蚩蚩 劳劳 冉冉 漠漠 历历 萋萋 悠悠 依依 当我们从语音角度来看待联绵词时,这语音指的是古音。如“匍匐”,在广韵中“匍”是並母模韵,“匐”是並母屋韵,可见是双声关系而非叠韵关系。 联绵词两个字记一个语素,每个字都不单独表义,不能拆开解释。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外来词,今天的汉族是融合了我国古代许多民族而成的一个种族。民族的融合带来了语言的融合,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汉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但也有些非汉语的词汇以音译的方式被吸收到汉语中来。 汉代佛经的传入,使汉语中增加了一些梵语译词。元、清两代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北魏、东魏、西魏、北周、辽、金的皇帝也皆非当时的汉族人),蒙古语、满语在汉语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 再加上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又有不少外国词进入汉语行列。完全音译的外来词不可分字解释,都要看作是单纯词。,玻璃 来自梵语。古书又作玻琍、波梨、颇犁、 玻黎。 浮屠 来自梵语。古书又作浮头、佛图、浮图、 佛陀、母驮。 单于 来自匈奴语。 骆驼 来自匈奴语。古书又作橐托、橐它。 可汗 来自突厥语。古书又作可寒、合罕、汗。 箜篌 来自突厥语。古书又作空侯、坎侯。 葡萄 来自大宛语。古书又作蒲桃、蒲陶、蒲萄、 葡陶。 苜蓿 来自大宛语。古书又作目宿、牧蓿、木粟。 喇嘛 来自藏语。古书又作剌麻,2、合成复音词,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的词叫做合成词。 构成合成词的语素可以都是词根,全由词根构成的合成词叫做复合式合成词; 可以一个是词根,一个是词缀,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合成词叫做附加式合成词。,、复合式合成词,就复合式合成词各词根之间的语法关系而言,古代汉语的复合式合成词主要有 偏正式、联合式、动宾式、主谓式四种。 偏正式 天下 宇内 布衣 黎民 百姓 联合式 干戈 国家 社稷 朋友 膏腴 动宾式 将军 执事 司命 知府 总角 主谓式 冬至 月食 霜降 口吃,、附加式合成词,这一类合成词由实词素和虚词素构成,实词素是词义的核心部分,虚词素一般只表示词性和感情色彩。例如: 有莘 阿爷 喟然 晏如,四、古今汉语词义的演变,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这跟 “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等。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有“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今义则指“绸缎”。,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有些时候,用今义去理解,好象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例如: ()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二) 古今词义差异的类型,词义由古及今所产生的差异,在不同的词里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大致只有词义的范围和感情色彩两个方面的不同。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1、今义所表示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大于古义所表示的客观事物的范围,称之为词义扩大。例如: “河”,上古专指“黄河”,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之干”,就是黄河河岸。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及诸河”,就是追赶他们追到黄河岸边。今义变为一般河流的通称。,2、词义缩小 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小于古义所反应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叫词义缩小。例如: “臭”,上古是一切气味的总称,左传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有臭。”“熏”是香草,“莸”是臭草。“有臭”就是“有气味”的意思。今义则专指臭味。,3、词义转移 古今词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不一样,即词义在发展过程中由表示甲事物转向表示乙事物。 “兵”的本义是兵器,说文:“兵,械也。”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执兵”就是“手持兵器”的意思。今义则指“士兵”。 “闻”的古义是“听见”,属于用耳。说文:“闻,知声也。”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下学期第2周教学设计
- 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护理
- 2024秋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My home课时6 Read and write-Story time教学设计 人教PEP
- 《 选唱 春天来了》(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 Unit 6 Section B project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动物的花衣裳-岭南版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湖南省常德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甘肃省招聘卫生健康人才笔试真题2024
- 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区高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大规模住区的物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 202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辽宁省公司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4年贵州贵州乌江煤层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第六单元实验活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哈尔滨工程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主奴协议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