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文化重建课题的实验总结(结题报告).doc_第1页
课堂文化重建课题的实验总结(结题报告).doc_第2页
课堂文化重建课题的实验总结(结题报告).doc_第3页
课堂文化重建课题的实验总结(结题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文化重建课题的实验总结(结题报告)兰大附中 刘学智本次实验是从08年就着手进行的,当时的题目是“语言教学中道德教育、情感渗透、文化浸染和跨文化交流意识研究”。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总觉得有些不如意,而且很多问题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方面的。经过长期思考,还是决定改为现在的题目更为妥帖些。虽然,这个题目有点“旧”,也有点“大”,很多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我而言,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当了几十年老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可以说,自己还算是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但面对如今的教育,如今的教育体制,如今的教育现象,真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有时都有想大声呐喊的冲动。课堂文化的严重缺失已不仅仅是教育策略和方法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问题。教育是民族的未来,这谁都知道,可又有谁枕戈达旦地思考过,身体力行地实践过,义无反顾地执行过?即使有人这么做过,他或她遇到了多少阻力和藐视,更可怕的是这种蔑视和阻力就来自于官方和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他们是政策的制定者,政策的执行者,政策的解释者,政策的督导者和最后政策的检查者,集制定、管理和检查于一身,不出问题才怪!素质教育喊了多年,可我们的课堂依然如故,为了年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三位的评比,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都被绑在了中考高考这两架战车上,疯狂地向目的地进发,学生成了不要命了的战马,只有盲目地一路狂奔才能争得千分之一秒的优势,才能给领导脸上贴金。一旦中考高考取得好的文化课成绩,于是乎皆大欢喜,各种荣誉便会接踵而至,甚至还有更实惠的Money等着你!被榨干油水的上了大学的精英们,从此就没有了方向,大一玩,大二谈,大三租房接着玩,大四拜拜异地玩,不要说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企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众人寻她千百度,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果说的简单一点,那就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健全人格的,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能终身学习的合格的劳动者。如果学校教育过于“世故”,过于追求“目标”,那它一定会偏离正确的轨道,事与愿违。作为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话语权,即使情不自禁地说一两句,也是人微言轻,波澜不惊,有时还会招致“牢骚满腹防肠断”的恶语相向。朱镕基总理在面对改革困局时,曾誓言即便前面是万丈深渊,他也会跳下去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他老人家大可不必这样,泱泱大国之总理,总是有权威的!我们怎么办?文化是人类发展史上最辉煌的风景,也是人类所独有的最独特的现象。如果没有了文化,人与动物就没有了区别;我们的教育如果没有了文化,那学校是什么?动物园?我不敢说!如果成绩成了学生身上唯一的标签,那学生是什么?是流水线上下来的统一规格的产品?我敢说一定是!几年来,为了心中的梦想,我默默地坚守,总想给自己的学生一点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向“人“的方向发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做了也并没有影响成绩。2010届我带的高三4班在高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班二本上线率达到75%,位居全年级第一,而且作为平行班,在与重点班的比拼中,不仅上线人数相对最多,而且全年级最高分也出在我的高三4班,肖子超夺得全年级总分冠军。去年我带高一重点班高一1班,期中考试三个重点班的英语平均成绩(总分150分)分别是高一1班121分,2班120分,三班118分,而到期末考试,他们的平均成绩(总分100分)分别是高一1班69.4,高二2班64.8, 高二3班65.5。 高一1班高出差不多5分。我不是唯成绩论者,但重视课堂文化,一定会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大有裨益,即使从成绩看,也是如此。本次试验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重点:第一阶段:开题第二阶段:问卷调查 学生文化认同摸底第三阶段:理论探索,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课堂文化重建与学习策略之情感策略课堂文化重建和语言教学本身的关联课堂文化重建与新课标、新教材课堂文化重建与课外活动第四阶段:理论实践,经历以下几个步骤:课堂文化重建的阅读教学案例课堂文化重建的完型填空教学案例课堂文化重建与英语快速作文课堂文化重建与单元课时学案第五阶段:论文书写和总结以上几个阶段采用的基本是行为研究的方法,边实验边总结,边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最后再回到教学实践中去指导教学实践。题目看似大,但在操作层面上充分考虑到了实验本身的特点,尽量能够具化成小的单元板块,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的做,最后集结成总的成果。这样做就避免了大而空的纯理论性研究,不仅研究本身具有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其研究成果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具有借鉴性和推广的价值。这里要强调的是课堂文化的重建是教师整个教学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教育教学所必须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与其说它是一种理论,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课堂就是课堂文化的沃土,就是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放松地得到发展。课堂文化要充分体现个性、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素质聚合力,促进其人格的形成。课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貌、风气。良好的课堂文化具有较强的聚合力。 在进行新课改的今天,课堂文化的重建就表现的尤为突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今的需要,在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传统的育人目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新课堂文化也随之出现。新课堂文化否定了那些“过时”、“陈旧”的传统课堂文化因素,提倡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认识、去探究,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来促使其生命的发展。新课堂文化,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课堂文化具有独特性、生成性和陶冶性,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必然是隐性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毕其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