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技术(1).ppt_第1页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技术(1).ppt_第2页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技术(1).ppt_第3页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技术(1).ppt_第4页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技术(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介词与连词,介词 汉语“介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马氏文通。 介词与名词、代词组成介宾词组,作状语或补语。 使用的术语: a.介宾词组 b.介词结构 c.介宾短语,连词,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分句与分句、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的词,进而表示连接部分的某种关系。 连词需掌握的内容 (一)分析所连接的前后成分。 (二)分析所连接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如何用现代汉语翻译。,“于”、“於”本是两个字,它们的上古音不同。 于:上古音匣母、鱼部,中古是云母; 於:上古音影母、鱼部,中古同上古。 甲骨文有“于”无“於”。金文“於”字一见,用为叹词。 尚书用“于”60次;“於”字12次。 诗经用“于”329次,“於”字50次。 论语用“于”8次,“於”字174次。 孟子用“于”34次,“於”字497次。 韩非子不用“于”字,“於”字1289次。 左传用“于”、“於”各2400次。,“于”、“於”,“于”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作介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是要与其它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然后再和其它词发生关系。 用“于”字构成的介宾结构,多数情况下,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作补语,有时也可以前置作状语。 “于”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五蠹) 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隐公元年)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二、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方面,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论语颜渊) 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五蠹 青取之于蓝。(荀子劝学,三、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四、引进比较的对象,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于是 1、“于是”本是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作状语和补语。可译为“从这”、“在这”、“在这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等。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左传襄公三年)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于是”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开头,连接后一句与前一句,或后一段与前一段,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和现代汉语“于是”用法相同。 居顷之,石建卒。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李将军传)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能力训练,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韩愈师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子贡贤于仲尼。(论语述而) 夫子固拙于用大也。(庄子逍遥游),一、“以”的动词用法 说文解字:“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曰:以,与也。”“以”动词意义有二: 、“用”、“依据”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认为”、“以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一),“以”,二、“以”的介词用法 、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译为“用”、“拿”、“凭”、“按照”、“凭身份”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2、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可译为“把”。 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3、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4、引进所率领的人员。可译为“率领”、“带领”。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三、“以”的连词用法 、连接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而”、“又”、“而且”等。 主严以明,将知以武。(战国策楚策一)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连接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承接或先后,可译为“而”或“来”,或者不译。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 3、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不译。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史记刺客列传),4、用在复句中,用来说明原因、目的 1)表示目的关系、结果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2)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僖公三十年)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魏公子列传),四、“是以”、“以是”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史记项羽本纪)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梁惠王上) 五、“有以”、“无以”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吾终当有以活汝。(马中锡中山狼传),能力训练,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吾以捕蛇独存。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为(為),一、“为” 的动词用法() 诗经中共有115个“为”字,只有3个是介词,其余112个全是动词。论语中共有171个“为”字,作介词的只有12个。 经传释词:“为,犹以也;为犹用也。”其本义是“役象而作”,后来引申为“做”、“制造”、“作为”、“当作”、“认为”等,后来还可以用作判断词“是”。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论语子罕)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音伊核舟记),二、“为”的介词用法 “为”的介词用法由动词虚化而来。“为”作介词,用法大致有四种: 、引进服务的对象。可译为“替”、“给”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引进关涉的对象。可译为“向”、“跟”、“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引进原因或目的,可译为“因为”、“由于”、“为了”等。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也辍行。(荀子天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货殖列传) 、引进主动者,可译为“被”。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三、“为”的连词用法 、用在假设复句中,可译为“如果”、“假如”。 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见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 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 、用在因果复句中,可译为“因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史记留侯世家),四、“为”的语气词用法 “为”用作语气词,放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前面往往有疑问代词“奚”、“何”等与之呼应。一般可译为“呢”。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以,用也。有什么用呢)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与(與 ),一、“与”的动词用法 说文:“与,赐与也。一勺为与。此与與同。” 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说文“與,黨與也。从舁从与。”共同抬起,与,给予。其本义应是“给与”、“授与”。 “与”作动词,意义很多,其基本意义是“给与”、“帮助”、“赞同”、“等待”、“对付”、“参与”等。 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 岁不我与。(论语阳货),二、“与”的介词用法 “与”的介词用法主要有两种: 、引进参与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等。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 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史记陈涉世家) 、引进服务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汉王与义帝发丧。(汉书高帝纪),三、“与”的连词用法 “与”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结构中的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可译为“和”。 句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语越语上) 知可以战与不可战者,胜。(孙子谋攻) 四、“与”的语气词用法 “与”作语气词,读作,位于句子末尾,可以用来表达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可酌情译为“呢”、“吗”、“吧”等。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