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物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 ),满族,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 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 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纳兰性德 的名字改回成德。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 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 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 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 又感淡淡忧伤。 少年性德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 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 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 等,武官正三品。后升为一品 性德家人 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 ,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其妻为 纳兰生了一个孩子,但是不久就夭折了。吴江叶 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 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 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 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 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 名人名事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 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 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一生著作颇丰: 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 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 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 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首,哀感顽艳 ,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 ,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纳兰性德以自 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 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 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 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 ,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 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 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其父是康 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 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 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 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 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 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 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 ,繁花著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 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 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 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人物生平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 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 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 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成德18岁 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 ,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 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 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 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 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 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 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 、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 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 好。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 。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 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 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 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 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 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 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 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 ,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编辑一处,合为 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 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 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风光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 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 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 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 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 )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 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 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 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 研究焦点。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 。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 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 ,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 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 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 一提的是,传言纳兰而立之年,在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 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 婿”。可惜他们的爱情因纳兰性德的家庭原因以悲剧告终,沈宛回归江南 。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 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 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 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 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 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 ,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 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 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 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 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 ,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 (7月1日)溘然而逝。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 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 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 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 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 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诗人性格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 、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 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 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 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 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 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24岁将自己的词作结集为侧帽后更名为 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 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 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 ,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 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 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词上。他的词清 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 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 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 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 家词话和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 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 一人而已。” 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 才子早逝的典例。有此为证:张恨水先 生的春明外史中写到一位才子,死 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 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 不能永年的” 作品赏析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期里,研究界只关注社会性而 忽略艺术性,认为纳兰性德的词,或写爱情或写友情, 根本没有哪一首批评上层建筑,也没有哪一首关心劳苦 大众,就连他那些描写边塞风光的词,也因笼罩着思乡 怀人之愁郁,套不上“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套子。 所以 ,当代每个选本在评论纳兰词时都要说些“内容单薄狭窄” 、“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在当代人编的书里,纳兰与 纳兰词成了文学史的花边,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抹闲笔。 这样的观点,在改革开放之后被重新审视,纳兰词 的艺术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重视。尤其自1985年值纳兰 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之际,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成立 ,把纳兰研究推向一个高潮。1997年8月由台湾历史文 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 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研究是此次 会议的重要议题,交流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纳兰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创作等得到日益全面而精深 的研究。 而对于普通大众,纳兰性德与纳兰词更得到了 人们广泛的认可与喜爱,甚至有人概括为“社会现象”之说 。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别 业就名为“渌水亭”。无论目前关于渌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 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 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一处傍水的建 筑,或是有水的园囿。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中国 传统文化中,把水认作有生命的物质,认为是有德的。并用水 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从物质性 理的角度赋与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被纳兰性德这位词人尤为 看重。 明代定都北京后,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在城内外营造私人花 园。如城内的英国公花园、西郊皇亲李伟的清华园和漕郎米万 钟的勺园,都是极负盛名的。到了清朝,特别是王室在西郊大 兴园林土木,自畅春园始,到圆明园之鼎盛,三山五园,几成 中国古代造园史上的顶峰。为了仿效,为了方便朝班,更是为 了享受,王公大臣也在西郊购地,建起自己的园墅别业。明珠 就在畅春园咫尺之处,兴建“自怡园”。取海淀、西山一带的山水 之胜,构架了景似江南的私家花园。而纳兰性德把属于自己的 别业命名为“渌水亭”,一是因为有水,更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 。并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词人取流水清澈、 澹泊、涵远之意,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在此疗养,休闲,作 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一 个的道的文化沙龙。就在他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 与之相比,同在水泉丰沛的海淀,大将僧格林沁却造旱园,在 园中起山神庙。权宦李莲英于海淀镇闹市中置产业三处,方便 起居却无水趣。宗室商人萨利建宅通衢,招摇有余,风雅稍逊 。试想,如果这位伟大的以水为性,借水寄情的词人没有了水 ,他的情感激发和创作灵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几近干 涸。如果以山为题、以山为怀,那他的艺术也定是另种风度了 。 物 性 观 照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以 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 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它起始于佛教的 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而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把梅、竹、兰、菊“四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 格化,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 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 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而纳兰 性德却认定了荷花。他的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看 重荷花,更在情理之中。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 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瓮山泊畔有芙 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 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 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 切的关联,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中国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并把它与人 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指导生活、事业、 并把它艺术化。在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热情的交汇点上 有所生发。纳兰性德也不例外,他以诗词的形式,以杰 出的艺术互为观照着他的哲学理念。 风物起兴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不少是因扈驾游历北京西山一带风 景名胜时写作的。这些地方至今几乎都有迹可寻,有史可 稽。这些因名胜古迹生发的感慨和情致出之有处。通过对 所写地方进行体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认识纳 兰性德此类诗词创作的起因和他丰富的文史知识,以及对 客观事物形象准确的感受。纳兰性德曾随康熙幸游“八大处” 宝珠洞。他扈从玄烨凭高远望,写下望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享懂你 康养友伴-2024年新康养需求洞察白皮书-华泰人寿
-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耐久跑》教学设计
- 2024中铁国资公开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中石化化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公开招聘6人(上海)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教学设计 青岛版
-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放射科工作人员岗位培训记录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学设计 (新版)鲁教版
- 方钢焊接培训
-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万马奔腾一等奖教学设计
- 临水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 第四专题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课件
- 采购工作调研报告(3篇)
- 《遥感导论》全套课件
-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英文教材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2023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第1套)(含答案)
- 飞行器总体设计(二)
- 奥迪A7L汽车说明书
- 栖居之桥的现象学沉思-海德格尔的栖居之思(续)
- 钢结构焊接施工方案最终版
-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