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开工作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及起止时间项目名称: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10年2015年承担单位与参加单位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参加单位:地质力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立项依据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的重要依据2、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是履行国土资源部职责的要求 3、地质环境安全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关键问题目标任务总体目标任务:在总结前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地质环境典型区,建立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为国土规划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2010年度目标任务:收集整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或承载力评价成果,开展国内外文献研究,梳理评价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方法,建立区域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的初步框架,结合国土规划的需求调研,研究提出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分区的初步工作流程,研究编制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方法工作方案。技术路线与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已有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人类工程活动现状和重大地质事件等工作成果和资料,总结国内外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区划方法,从国土规划的需求出发,以地质环境现状为基础,从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的发生与地质环境背景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入手,以区域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为核心,实现全国和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与分区,为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全国国土规划编制提供基础和技术支撑。实施方案前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成果总结、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案研究、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案研究、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机制研究、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典型区合理规划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建议、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总结研究。主要实物工作量2010年度主要实物工作量有:(1)国内资料、成果和案例收集及分析研究;(2)国外文献查询及研究;(3)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安全评价综合成果专著1部;(4)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工作方案1份;(5)咨询研讨1次;(6)底图等基础图层1套。预期成果2010年阶段成果:(1)专著: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安全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综合评估(2)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工作方案组织管理本项目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实施,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成立项目指导组和项目组,项目指导组由部、局、院三级专家组成。项目组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成都理工大学和地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技术人员和学生组成。经费预算2010年总经费60万元,其中委托业务费25万元。目 录一、概况1二、项目起止时间1三、立项依据和背景1(一)立项依据1(二)立项背景3四、以往工作研究程度4(一)“安全岛”评价4(二)地质安全评价6(三)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区划11(四)存在问题12五、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14(一)目标任务14(二)实现的可行性论述15六、技术路线、技术方法15(一)技术路线15(二)技术方法17七、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安排建议19(一)具体实施方案19(二)分年度工作安排建议21八、预期成果22(一)预期总成果22(二)年度成果22九、主要实物工作量23十、质量保证24十一、组织管理25十二、2010年经费预算25十三、专用仪器设备购置计划50十四、单位资质情况52一、概况1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名称: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项目所属的计划项目名称、实施单位计划项目名称: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实施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二、项目起止时间1项目起止时间2010年2015年2项目所属计划项目的工作周期2010年2015年三、立项依据和背景(一)立项依据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的重要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的重要依据,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际上,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1977年最早提出了环境安全的概念并进行了专门阐述,并著文提出“重新定义安全”。之后,我们共同的未来、里约宣言等重要文献中都强调了环境安全概念及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环境安全概念和地位、环境安全与生态安全关系、全球环境安全的模型与评估、国家环境安全问题、环境安全理念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等的重要依据。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时,需要地质环境方面的评价,包括地形地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地壳稳定性、活动构造活动性、地下水环境、特殊不利地球化学背景、斜坡稳定性等等方面的评价。开展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为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国土资源综合基础支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谋求地质环境良性演化与实现人类最大的社会效益、环境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保障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保护国土资源的迫切要求。2、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是履行国土资源部职责的要求 国土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规定,“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组织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调查评价,编制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组织监测、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遗迹”、“监测、监督防止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地质环境”等是国土资源部的重要职责。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测绘、国土资源大调查、基础地质调查等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成果,分析基础地质环境与国土开发的空间匹配关系,评估现状国土开发的地质环境安全程度,是履行上述职责的重要基础。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是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的重大问题之一,“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及长远规划框架”明确提出:开展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区划,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开展重点区域国土资源综合调查,加强调查数据的系统整合与综合集成,建立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资源保护与利用、区域发展和社会经济宏观布局提供依据。3、地质环境安全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关键问题不论是汶川、玉树和还是舟曲的“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都是在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的破坏后,在灾区恢复重建时,寻找具有地质安全的和一定水土资源保障的城镇恢复重建和民宅恢复重建用地,以保证当地居民的安居乐业而开展的。评价的基本思路是以灾后重建安全第一,而造成灾害的主要问题是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地质安全评价就成了汶川、玉树、舟曲这三次“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关键问题。地质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为人类活动提供实实在在的空间,而且它是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二)立项背景1、近年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恶化需要从“安全的视角”重新认识和评价地质环境作为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地质环境是一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人类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且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尤为密切。在我国,随着科技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开发、利用和改造地质环境的规模、强度、速度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受到的影响和压力与日俱增,地质环境问题日显突出: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开挖和加载,破坏了地壳表层的力学平衡,使工程设施产生沉降、位移、失稳,有些地区还会产生采空区地面塌陷以及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引起了地面沉降和岩溶塌陷;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排出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在内的大量废弃物,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特别是“5.12“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和舟曲泥石流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惊中外。这些地质灾害或地质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地质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从“安全的视角”重新认识和评价地质环境。2、地质环境安全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基本点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3个区域规划,并升为国家战略,这13个区域包括: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横琴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压力必将大大增加,这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需要”和“限制”这2个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而维护地质环境安全正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要,同时也是对重大地质环境问题的强制性限制。实现地质环境安全,既要使地质环境能够提供给经济社会必要的安全空间,又要避免因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水土环境污染给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活造成的短期灾害和长期不利影响,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 地质环境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可持续发展为达到地质环境安全的目的提供了衡量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地质环境状况能维系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它的地质环境是安全的;反之,则不安全。3、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提供支撑近年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工作主要是在汶川、玉树和舟曲进行,从地质环境类型上是山地地质环境,从灾害类型上主要是滑坡、崩塌、泥石流。而编制国土规划需要分析全国及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本底,综合评价全国及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性,提出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因此,需要在不同地质环境条件区域弄清地质环境主要特征,揭示地质环境特有的演变规律,研究地质环境质量和地质环境承载力,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研究的开展,对于如何有效地控制或调整人类活动去适应地质环境条件、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谋求地质环境良性演化与实现人类最大的社会效益、环境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保障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以往工作研究程度(一)“安全岛”评价六、七十年代, 李四光教授曾提出在活动构造带内选择相对稳定的“安全岛”作为工程建设基地和场址的重要论点。这一论点已被较多事实所验证, 如1920 年宁夏海源8.5级大震, 在震中区内出现烈度度的地方, 如极震区中的袁家窝窝, 清朝同治年间所掘的土窿口处仅有轻微的破坏, 相当于烈度度;又如1976 年7月28日唐山7.9 级大震, 在极震区中存在烈度度区, 房屋震害率仅30 %40 %。更令人注目的是位于极震区内的凤凰山顶的亭阁建筑物,震后仍巍然峙立, 未遇破坏。这种高烈度地区, 出现低烈度异常, 如果不是由于建筑物本身材料、结构因素所左右, 而仅仅是地基岩(土) 体介质、结构因素的影响, 可以认为这就是相对稳定的“安全岛”。反之, 在低烈度地区出现高烈度异常, 则可称之为“危险区”。如距唐山市约60 余公里的乐亭县滨海地区烈度等震线不超过度, 但发生了地陷、地滑和地裂等一系列严重震害。区域地壳稳定性是指工程建设地区, 在内、外动力(以内力为主) 的综合作用下, 现今地壳及其表层的相对稳定程度, 以及这种稳定程度与工程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胡海涛,1996)。通过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分析评价, 最终获得相对稳定的“安全岛”作为工程建设的基地和场址。 “安全岛” 相对稳定地块选择已成为我国重大工程选址, 进行地震地质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的一种指导思想, 并在多处重大工程如青藏铁路、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规划选址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图1 长江三峡地区主要断裂与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图2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选址地区区域稳定性评价图其评价方法主要有主要指标评价法、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法和区域稳定专家系统。主要成果有殷跃平等“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易明初等1986、1997年编制的“长江流域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和“全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二)地质安全评价1、汶川地质安全评价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的破坏。在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时,需要寻找具有地质安全的和一定水土资源保障的城镇恢复重建和民宅恢复重建用地,以保证当地居民的安居乐业。为此,2008年5月底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组建了灾后重建规划研究组,按照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需要,全面收集利用各重灾县已有地质资料,开展四川省12个极重灾县地质安全评价、水土资源保障程度论证以及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估,为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提供地质安全与水土资源保障方面的科学依据。评估的基本思路是以灾后重建安全第一、水土资源保障为前提,遵循自然地质环境规律和地质安全相对性的原则,首先从地形地貌、活动断裂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特殊不利的地球化学背景等方面,做出灾后重建规划的地质安全评估;其次,进行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保障程度论证;进而做出灾后重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提出基于地质条件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的灾后重建规划建议。地质安全性评估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按照“一票否决”原则,划分“不宜建区”。选择地形坡度、地表高程、地质灾害、活动断裂、斜坡稳定性、特殊不利地球化学背景等指标,对评估区符合条件的区域直接划为“不宜建区”,其余区域化为“可能的建设区”。第二步,在“可能的建设区”进行地质安全性评估,选择地形地貌、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斜坡稳定性等评价指标,按照取差原则进行评价,将可建区划分为“相对安全区”、“次安全区”和“不安全区”。第三步对提高安全性的治理措施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将不安全区划分为次安全区和不安全区。图3 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安全性分区图图4 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图主要结论是:(1)12个重灾县总体上地质安全性较差。(2)县、乡镇场址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沿革选择出来的,除个别城镇需要异地建设外,经过地灾治理大多数乡镇场址是可以恢复重建的。主要建议:(1) 开展活动断裂详细勘查与评价,确定活动断裂带位置,厘定断裂两侧的避让距离,制定相应的建筑物抗震标准。(2) 尽快开展重要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的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加强监测预警。最大程度减少强降雨和余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3)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土地资源稀缺。山区部分乡镇人口严重超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应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调整产业结构,限制人口数量。(4)山区城镇恢复重建,合理避让活动断裂和地质灾害,给活动断裂和地质灾害留有一定的缓冲地带,灾后重建必须严格控制乡镇的规模。对学校、医院等重要建筑要适度提高建筑设防。主要成果有 “四川省重灾区灾后重建规划地质安全性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评估总报告”和附图册(10张);“重灾区县(市)地质安全性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评估分县报告”(14套),各分县报告分别附图8幅;“汶川地震灾区土地利用规划-地质安全性评估报告”1套,包括 “汶川地震灾区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分报告”、“汶川地震灾区土地利用规划-活动断裂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分报告”和附图3张。此外,还完成18个重灾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易发程度分区图,提交中科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组使用。2、玉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3公里,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至4月20日17时,玉树地震死亡人数已多达2064人,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4月23日国务院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组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按照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的部署,“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由中国科学院牵头,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青海省等参加单位共同协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家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对地质灾害、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和隐患、工程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适宜重建的地域范围。评价范围为国务院确定的地震受灾范围。共7个灾区县27个乡镇。其中,青海省6个县19个乡镇,四川省1个县8个乡镇。土地面积35 862km2,受灾人口246 842人。评价依据玉树地震灾区资源环境的基本特征、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变化的基本判断,得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适宜重建地域范围评价的核心结论是:1)重建方式:就地重建,局部避让,积极设防、科学规划。2)人口分布:小集中、大分散。3)重建分区:生态保护区、适度重建区、综合发展区。4)战略布局:全区总体保护、重点城镇建设、适度复合发展、各地特色分工。其中,地质环境方面的认识是:地震加剧了局部地区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应采取充分避让、积极设防的措施解决由此带来的不妄全问题。地震造成了断裂带,地震加剧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这对局部地区的恢复重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进行居民点恢复重建时,应加强动态监测、工程治理,并应按照以下标准设立避让带:地震断裂带两侧各避让100m,滑坡和崩塌区避让50100m,泥石流地段避让200500m。在避让带内,原则上禁建公共和民用建筑设施,达到充分安全避让,确保居民安全。3、舟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8月22日,温总理在舟曲主持召开“舟曲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会议”,并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同时宣布成立“国务院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指导协调小组”,该小组下设7个工作组。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组”是其中之一,主要任务是对本次灾害的成因、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及容量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提出适宜人口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的范围。该工作组由中国科学院牵头,成员包括来自甘肃省、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局、环境保护部等单位的专家。工作组成立以后,相关专家对现场做了考察,与省、州、县地方政府召开了座谈会,结合国土部门、水利部门、林业部门等长期积累的大量资料,完成评估报告。国土资源部专家负责完成的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地质灾害部分)的报告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史,概述三眼峪沟清朝以来的十余次山洪泥石流史料记载,说明三眼峪是一高频度、成灾重的山洪泥石流沟谷。二是舟曲县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包括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状况(直接威胁县城的地质灾害9处;直接威胁县城以外居民点的地质灾害150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三是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包括白龙江干流70处地质灾害点的详细调查和勘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治理、综合治理、搬迁避让,以及应急能力建设等方案,其中,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突出远程监测预警。四是土地资源承载力问题,包括泥石流泄洪避让区、灾前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损毁情况。此外中科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土部还对舟曲城镇建设选址进行了会商,初步选定老城区、瓜咱坝和杜坝村-沙川坝为居民安置地。图5 舟曲城镇建设选址示意图(三)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区划近年,已形成大量基础地理测绘、国土资源大调查、基础地质调查等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成果。 为减灾防灾、全面提升国土整体的调查研究程度和水平,原地质矿产部从“八五”开始,以省(市、区)为单元,先后在全国不同地区部署了以地质灾害为主的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至2003年底,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完成了除天津、重庆外29省(区、市)946万km2的调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全国以省为单元的环境地质背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因素,初步查明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遇到和诱发的各种主要地质灾害、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省(区、市)为单元编制了环境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图、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预测图、环境水文地质评价预测图等系列成果图件(以1:50万比例尺为主),其中部分省市建立了数据库。1999年以来,在全国地质灾害严重区开展了以县(市)为单元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调查灾种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截止2009年,共进行了164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的调查与区划工作。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已完成700个县(市)信息系统的集成和综合研究。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陆续开展“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综合研究”、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与地下水监测与研究成果汇总集成”、 “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监测与研究成果汇总集成”、“上海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与地下水监测与研究成果汇总集成”等项目,形成系列成果和图件。“国家地质环境监测与预报”专项,每年汇总全国主要城市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并编写分析报告。“生态环境地质指标研究”从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出发,建立了“影响-状态-后果”模型,并分别建立了调查指标体系。2001年起,每年发布地质环境公报和地质灾害通报反映年度地质环境大事件。(四)存在问题1、以往地质安全评价尚未形成综合成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安全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综合评估”等成果,都是在灾后重建规划时期应急之作,虽然初步形成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也为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尚未形成综合成果,致使我部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面成果显示度不够。2、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现状评价分区尚未开展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地质环境承载力的一种表达,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大气候环境评价等,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现状评价分区是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区划的一部分。目前,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现状评价分区尚未开展,评价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分级等都没有开展研究。3、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尚未建立由于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刚刚起步,什么是地质环境环境安全还没有提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尚未建立。全国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样,由于各地区地质环境不同,国土开发需求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侧重点和内容也不相同。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服务的,应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当我们着眼于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角度来研究地质环境安全时,应着重于其整体性和综合性。类似地,当我们着眼于从一个省、一个县、一个乡甚至一个村的角度来研究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所需要知道的情况就更加具体、更加细致了。因此,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需要假以时日进行深入的探讨。4、重大地质安全事件形成条件复杂,不确定性特征突出通过地震极震区中存在房屋震害率低的现象,提出在活动构造带内选择相对稳定的“安全岛”作为工程建设基地和场址的重要论点。通过汶川地震中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惨重的事实,开展地质安全与水土保障程度评估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都是从重大地质安全事件研究入手的。但是,由于控制和影响重大地质安全事件形成条件复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重大地质事件形成机理尚需要进一步认识。因此,本项研究工作也具有一定风险。总之,地质环境安全有着众多的未知领域,不论是概念的统一,构建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的改进,还是评价的标准化,地质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五、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一)目标任务在总结前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地质环境典型区,建立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为国土规划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阶段目标任务:第一阶段:2010年收集整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或承载力评价成果,开展国内外文献研究,梳理评价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方法,建立区域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的初步框架,结合国土规划的需求调研,研究提出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分区的初步工作流程,研究编制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方法工作方案。第二阶段:2011-2011年梳理和筛选重大地质环境安全事件和问题,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初步建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宏观评价指标,制作全国尺度的评价图层,在地形地貌、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工程地质稳定性、地下水环境等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用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对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和分区,结合国土规划需求,提出国土开发空间布局建议,为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区划提供技术支撑。第三阶段:2012-2014年选择3个典型区,研究制定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案和工作流程,在典型区地质环境主要特征及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国土开发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区地质环境特征野外辅助调查和重大地质事件分析核查、分析地质环境条件、极端气候、国土开发与地质环境安全事件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遴选出重要的因子,分别建立不同类型背景条件和不同空间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对比多种数学模型,提出适合典型区的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方法体系。并进行典型区地质环境环境安全现状评价和分区,对建立的评价方法进行校验,为全国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支撑。第四阶段:2015-2015年对不同类型背景条件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完善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编制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报告和图件),为国土规划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二)实现的可行性论述申请单位具有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长期从事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备按下述方案开展工作实际能力。经初步论证认为,拟定目标任务切实可行:1、目标任务的提出是在以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工作区实际条件,对预期成果有把握,而且已经初步得到相关2个单位支持。2、基础地质数据较为齐全,研究程度较深,为开展地质论证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环境地质和地质灾害区划评价在方法和技术上经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本项目目标任务明确,工作安排具体,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4、本项目组主要参加人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评价和区划等方面均有较高水平,且年龄层次合理、专业互补,能够保证本项目按照既定目标推进。5、项目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高性能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和地质调查专用设备等,可以基本满足项目海量成果资料的处理、分析、整合储存等需求。六、技术路线、技术方法(一)技术路线地质环境是自然科学范畴,安全涉及社会属性。在地质环境评价中,以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安全的视角,重新审视、思考和研究那些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严重危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问题,并将其称之为地质环境安全问题,以区别于其它一般的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从重大地质事件出发,按照国土规划的需求,从安全的视角,分析研究地质环境条件、极端气候、国土开发与地质环境安全事件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关键指标研究和评价方法,达到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和分区的目的。主要技术路线是收集、整理、分析已有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人类工程活动现状和重大地质事件等工作成果和资料,总结国内外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区划方法,从国土规划的需求出发,以地质环境现状为基础,从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的发生与地质环境背景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入手,以区域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为核心,实现全国和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与分区,为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全国国土规划编制提供基础和技术支撑。拟采用的技术路线见下图。图6 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技术路线(二)技术方法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基于gis分析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合研究等工作方法。1、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文献研究总结前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成果、人类工程活动现状、国土开发需求分析和重大地质事件等拟采用资料(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地质环境安全的模型与评价、地质环境安全理念等方面需要进行国内外文献研究。2、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对典型区地质环境主要特征、主要地质环境问题、重大地质事件形成和演化过程研究采用资料复核和现场核查方法进行。对活动断裂走向和分布拟采用遥感解译与实地综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确认。3、基于gis分析评价对于全国或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现状评价分区前,制作单因素评价图层,建立图形数据库,再利用gis的地理分析功能,分别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工程地质稳定性、进行评价并编制分区图;再按一定原则进行综合类型评价并编制地质环境安全综合分区图件。4、专家咨询研讨由于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刚刚起步,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因此,需要项目组合作单位之间不断沟通交流讨论,聘请专家针对指标识别、综合评价方法和分区等难点问题进行咨询研讨,集思广义,使其成果具有公认性和适用性。5、综合研究在充分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各种评价模型方法、指标体系建设研究思路和成果,以及重大地质安全事件形成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地质环境主要特征,分层次确定影响地质环境安全的关键因子和重要因子,建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类似地区进行野外验证,并进行专家咨询论证。在全面综合已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地质环境特征、国土开发与地质环境安全之间的相互机制,研究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针对不同类型指标提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典型区研究完善该方法体系,从而指导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工作。综合研究要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开展不同形式座谈的基础上,重视实地调研,加强项目组成员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不同专业领域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七、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安排建议(一)具体实施方案1、前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成果总结收集整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或承载力评价成果,梳理评价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方法。总结快速地质安全评估工作思路、技术方案和表达方法。探索建立地质安全评估和水土资源保障程度综合评价的技术体系,形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安全评价综合成果。2、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案研究在前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成果总结、人类工程活动现状和重大地质事件形成演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梳理评价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方法,建立区域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的初步框架,结合国土规划的需求调研,研究提出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分区的初步工作流程,研究提出全国尺度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工作方案,包括宏观评价指标确定,图层制作,地形地貌、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环境稳定性等单要素评价方案,综合评价原则,综合评价方法等内容,为做好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分区提供技术支撑。3、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在分析地质环境主要特征、主要地质环境问题、重大地质事件演化形成过程,以及人口密度和重大工程分布现状的基础上,从安全的角度找出关键因子和重要因子,在地形地貌、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工程地质稳定性、地下水环境等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用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对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和分区,结合国土规划需求,提出国土开发空间布局建议,为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区划提供技术支撑。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成果总结、文献研究、重大地质事件形成演化分析、建立区域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的初步框架、基础图层制作和部分单要素评价由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力学研究所合作完成。4、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案研究以不同地质环境特征与国家重点开发格局相结合为原则选择3个典型区,在地质环境评价成果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梳理典型区主要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案,包括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和总体部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图层制作、指标确定、野外核查重点、单因素评价方案、综合评价原则、综合评价方法等内容,为做好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分区提供技术支撑。5、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机制研究在地质环境主要特征及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人口密度和重大工程分布现状、典型区国土开发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区地质环境特征辅助调查和重大地质事件分析核查、分析地质环境条件、极端气候、国土开发与地质环境安全事件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寻找影响地质环境安全的最敏感或最关键的因子。6、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充分收集和研究国内外相关地质环境安全、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评价方法,对其具体适用条件、服务对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归纳和总结。基于上述的机制研究,在地质环境环境评价因子中遴选出重要的因子,分别建立不同类型背景条件和不同空间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对比多种数学模型(模糊数学、层次分析、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等),提出适合典型区的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方法体系。7、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方法研究”部分所建立的评价方法体系,在地形地貌、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工程地质稳定性、地下水环境、人口密度和重大工程分布等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典型区地质环境环境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分区,对建立的评价方法进行校验,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现状评价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支撑。典型区人类工程活动现状、国土规划需求、地质环境安全机制研究、方法研究和综合评价由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力学研究所合作完成。8、典型区合理规划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了解国土规划的思路,人类工程活动现状,以及对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的要求,以其为约束,基于地质环境环境安全现状评价结果,针对3个典型区特点,提出国土规划原则和防灾体系建设建议,包括治理建议、监测建议与规范人类工程活动等建议。9、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总结研究对不同类型背景条件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完善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编制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报告和图件),为为进一步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二)分年度工作安排建议分年度工作安排建议见表1。表1 分年度工作安排建议表序号主要工作任务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1前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成果总结2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案研究3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4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案研究5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机制研究6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7典型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8典型区合理规划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建议9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成果编制八、预期成果(一)预期总成果预期总成果主要有:1、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报告及图件;2、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专著: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安全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综合评估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二)年度成果1、2010年阶段成果:(1)专著: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安全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综合评估(2)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工作方案2、2011年阶段成果:(1)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宏观草案)(2)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分区图及说明3、2012年阶段成果:(1)山地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报告及图件(2)山地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2013年阶段成果:(1)关中盆地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报告及图件(2)关中盆地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5、2014年阶段成果:(1)京津冀地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报告及图件(2)京津冀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6、2015年阶段成果:(1)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报告及图件(2)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专著: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九、主要实物工作量2010年度主要实物工作量有:1、国内资料收集及分析研究充分收集总结前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成果和人类工程活动现状,分析研究国内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服务于规划的案例、已发生的重大地质安全事件案例,结合国土规划的需求,从安全角度归纳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由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完成。2、国外文献查询及研究查询国外有关环境安全、环境承载力和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方面的文献,对其内涵、评价指标的选取、具体适用条件、服务对象和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归纳和总结。3、专著整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成果,按灾区、重灾区和县域不同层次梳理,形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安全评价综合成果专著1部。4、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在前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成果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梳理评价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方法,建立区域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的初步框架,结合国土规划的需求调研,研究提出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分区的初步工作流程,研究提出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工作方案1份。由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完成。5、咨询研讨对初步建立的区域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框架和评价分区的初步工作流程等难点问题咨询1次。6、底图准备按计划项目总体要求整理编制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分区图所需底图、单因子基础评价图层,为下一步编制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分区图打下基础。由成都理工大学合作完成。表2 2010年实物工作量工作项目计量单位工作量1、国内资料、成果和案例收集及分析研究人月52、国外文献查询及研究人月53、专著本14、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工作方案份15、咨询研讨次16、底图等基础图层套1十、质量保证1、申请单位是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预警研究的国家公益型服务单位;2、申请单位是全国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的组织实施单位,并参与多项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等技术标准制定工作;3、申请单位积累了1949年以来的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数据,全国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治理资料丰富,为本成果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2000年组织实施全国19省(市区)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2005年完成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信息系统集成与综合研究。5、完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环境地质图系及中国环境地质图系的编制,基础图件、专题图件资料丰富。6、申请单位有一批长期从事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及防治的专业人员。合理配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加强对参与项目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项目落实技术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促使项目实施能够良性运转。7、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要求,分步实施;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管理办法,定期进行项目进度和阶段成果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完善的措施。8、项目将聘请相关专家,组成项目指导组,开展项目技术自检,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9、定期举办研讨会,认真听取、总结各方面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十一、组织管理(一)组织管理措施成立项目指导组和项目组,项目指导组由部、局、院三级专家组成。项目组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成都理工大学和地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技术人员和学生组成。(二)项目组主要人员组成及分工工作项目设项目负责1人,项目组成员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人员分工如表3。表3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名单及分工表序号姓名现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工作分工1孟 晖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教高总负责2徐紫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工资料收集与评价因子选取3罗跃初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工调研与评价因子选取4李亚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工调研与评价因子选取5冯大勇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工程师调研与评价因子选取6张若琳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工程师资料收集与评价方法选取7连建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工资料收集与评价方法选取8陈有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工资料收集与评价方法选取9傅荣华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评价10杨农地质力学研究所高工活断层与区域稳定性评价11严鹏地质力学研究所硕士活断层与区域稳定性评价十二、2010年经费预算(一)预算编制说明1、项目概况本项目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在总结前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地质环境典型区,建立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为进一步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提供基础。项目起止时间为2010-2015年。6年项目总经费投入预计1160万元,其中2010年60万元,2011年220万元,2012年220万元,2013年220万元,2014年220万元,2015年220万元。项目各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经费分配情况见表12。2010年项目主要工作任务是:收集整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或承载力评价成果,开展国内外文献研究,梳理评价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