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承载力.ppt_第1页
土力学地基承载力.ppt_第2页
土力学地基承载力.ppt_第3页
土力学地基承载力.ppt_第4页
土力学地基承载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地基承载力 bearing capacity of foundation soil 本章内容 1 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式 2 极限平衡理论求地基极限承载力 3 其他求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4 临塑荷载、临界荷载与容许承载力 作业 8-4 第1节 地基破坏形式和变形 一、地基承载力定义 极限承载力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地基在发生剪切破坏时的荷载强度 pu pu p (kpa) s(mm) 1 建筑物地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1)稳定:荷载小于承载力(抗力) p (pu /fs) =f 2)变形:变形小于设计允许值 s s (1)沉降量 (2)沉降差 (3)倾斜 (4)局部倾斜 地基破坏形式 二 地基破坏的形式 1 竖直荷载下地基破坏的形式 1) 整体破坏 2) 局部剪切破坏 3) 冲剪破坏 4) 液化 2 竖直和水平荷载下地基破坏形式 1) 表面滑动 水平力大 2) 深层滑动 竖直荷载大 地基破坏形式 水闸浅层滑动 ph pv 地基破坏形式 general shear failure 1).整体破坏 土质坚实密实砂土,坚硬粘土 基础埋深浅 曲线开始近直线,随后沉降陡增,两侧土体隆起。 p s 局部塑性区 临塑荷载 某谷仓的地基整体破 坏 地基破坏形式 1) 整体破坏 土质坚实 基础埋深浅 土体隆起 1940年粘土地基上的某水泥仓的倾覆-整体破 坏 地基破坏形式 水泥仓地基 整体破坏示 意图 蓝粘土 石头和粘土 地基土可能的滑动方向 岩石 办公楼 外墙 黄粘土 地基破坏形式 2).局部剪切 松软地基,埋深较大; 曲线开始就是非线性, 没有明显的骤降段。 local shear failure 局部剪切 p s 地基破坏形式 general shear failure 1).整体破坏 土质坚实,基础埋深浅 曲线开始近直线,随后 沉降陡增,两侧土体隆 起。整体破坏 p s 3).冲剪破坏 松软地基,埋深较大 基础几乎垂直下切, 两侧无土体隆起。 punching shear failure p s 深 土 层 表 面 土 地基破坏形式 沼泽湿地载人航天器回收 在软粘土上的密 砂地基的冲剪破 坏 地基破坏形式 1) 整体破坏 土质坚实,基础埋深浅 有完整破坏面 两侧土体隆起 2) 局部剪切 松软地基 埋深较大 破坏面不贯通 3) 冲剪破坏 松软地基,埋深大 基础垂直下切 两侧土体无隆起 地基破坏形式 p s p s p s 深 土 层 表 面 土 1竖直荷载下地基破坏的形式 n整体破坏 密实砂土,坚硬粘土,浅埋 n局部剪切破坏 土质较软 n冲剪破坏 软粘土,深埋 n液化 饱和松砂 地基破坏形式 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引起的大面积地基 液化 地基破坏形式 地基液化引起的建筑物破坏 地基破坏形式 1竖直荷载下地基破坏的形式 n整体破坏 密实砂土,坚硬粘土,浅埋 n局部剪切破坏 土质较软 n冲剪破坏 软粘土,深埋 n液化 饱和松砂 地基破坏形式 2 竖直荷载和水平荷载下地基破坏 形式 水闸表层滑动 ph pv 地基破坏形式 坝深层滑动 ph pv pv 地基破坏的形式 1 竖直荷载下地基破坏的形式 1) 整体破坏 密实砂土,坚硬粘土,浅 埋 2) 局部剪切破坏 土质较软 3) 冲剪破坏 软粘土,深埋 4) 液化 饱和松砂 2 竖直和水平荷载下地基破坏形式 1) 表面滑动 水平力大 2) 深层滑动 竖直荷载大 地基破坏形式小结 思考题 1 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失稳有几种形 式?土层的性质各应该是什么样的? 2 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地基其失稳形式 有几种?举出这类土工建筑物的例子。 3 如何确定地基的承载力? 地基破坏形式与变形 确定承载力的三种方法 载荷试验 理论公式计算 经验方法 千斤顶 荷载板 地基破坏形式与变形 第2节 地基承载力-条形基础 一、普朗特-瑞斯纳承载力公 式 1. 极限平衡理论: 平衡方程 极限平衡条件 假设与边界条件 2.普朗特-瑞斯纳承载力公式 条形基础地基的滑裂面形状 极限承载力pu 地基承载力 qmd d 1 极限平衡理论: 1) 平面问题的平衡方程 (1) (2) 2) 极限平衡条件 (3) z zx x x z 地基承载力 z 2普朗特(prandtl)的基本假设 1) 基础底面绝对光滑( ,竖直荷载是主应 力 2) 无重介质的假设:即 = 0: 3) 基础底面为地表面,q md做为均布荷载 根据公式(1)、(2)和(3)及边界条件,利用塑性力学 滑移线法求解条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pu 这一假 定下的精确解或解析解 地基承载力 (1) d md pu 二.普朗特-瑞斯纳承载力公式 1. 条形基础地基的滑裂面形状 无重介质地基的滑裂线网 b e f b 实际地面 d c p 地基承载力 nq, nc: 承载力系数 2. 极限承载力pu 地基承载力 1.朗肯主动区: pu为大主应力, 与水平方向夹角452 2. 过度区:r=r0e tg 3.朗肯被动区:水平方向为大主应 力,与水平方向夹角45- 2 地基中的极限平衡区 b e f b p 实际地面 d c i ii iii r0 r 地基承载力 452 45-2 i 区 垂直应力pu为大主应力, 与水平方向夹角452 =pu kapu pu 地基承载力 iii 区 水平方向为大主应力, 与水平方向夹角45- 2 3= md 1 kpmd q =md 地基承载力 ii区: 过度区: 极限平衡 第二区: r=r0e tg r0 r 地基承载力 作用在隔离 体上的力: pu 、 d 、 pa 、 pp 、 c、r 所有力对a点 力矩平衡 pu r 隔离体 r0 r a pp pa d c 三.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求极限承载力(自学 ) 地基承载力 r=r0e tg = r过顶点a tg=dr/ r d = r0etgd tg r0e tgd = tg = d r dr dl rd = a 地基承载力 2. 刚性体平衡得到同样的极限承载力pu nq, nc: 承载力系数 地基承载力 如果 = 0, pu = ? (什么情况下可以作为 = 0?) 当地基中地下水上升到滑动区域内时,对极 限承载力有影响吗?哪类土影响大,哪类土影 响小? 思考题 地基承载力 * 其它半经验承载力公式 二. 太沙基公式 三.汉森公式 四.其它承载力公式 地基承载力 二. 太沙基公式 1.基本条件 2. 假设的滑裂面形状 3. 极限承载力公式 地基承载力 被动区 过渡区 刚性核 1.基本假设 (1)考虑地基土的自重 基底土的重量 0 (2)基底可以是粗糙的0= 0 (不会超过,为什么?) (3)忽略基底以上部分土本身的阻力,简化为上部均布 荷载q= md d md 地基承载力 2. 假设的滑裂面形状 被动区 过渡区 刚性核 地基承载力 ep=ep1+ep2+ep3 w p u b考虑刚性核的平衡 1. 当基底绝对 粗糙时,夹角 为; 2. 考虑刚性核的 平衡: 荷载: pu 自重:w 粘聚力:c 被动土压力ep ep1:土体自重 ep2:滑裂面上粘聚力 ep3 :侧向荷载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 太沙基公式中的承载力因数 n、nq、nc 查图8-18,以为变量 比普朗特-瑞斯纳承载力公式偏大,因为考虑了基 底摩擦和土体自重 (二)局部剪切破坏(非整体破坏) 地基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pu的组成 bn /2 cnc d qnq 地基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的三部分 滑动土体自重产生的抗力 滑裂面上的粘聚力产生的抗力 侧荷载d产生的抗力 (1) 影响滑裂面形状的大小,承载力因数的 大小.滑动土体的体积, q的分布范围, 滑裂面的 大小. pu 地基承载力讨论-prandtl解 (1) 的影响 (2) 宽度b增加为2b,滑动体体积增加为原来的22倍, 由此增加的承载力增加为原来的2倍.( bn/2线性增 加) b增加,q的分布面积线性增加,qnq不变。b增加, 滑裂面面积线性增加, cnc不变 pu pu 地基承载力 (3) qnq,与侧面荷载大小,和荷载分布范围有关-滑裂 面形状有关。滑裂面形状与有关。 nq, 是的函数 pu pu 地基承载力 (4) cnc,与粘聚力,和滑裂面长度有关-滑裂面形状有 关。滑裂面形状与有关。 nc, 是的函数 pu 地基承载力 1) 整体破坏 土质坚实,基础埋深浅 有完整破坏面 2) 局部剪切 松软地基 埋深较大 破坏面不贯通 3) 冲剪破坏 松软地基,埋深大 基础垂直下切 小结地基破坏形式 p s p s p s 深 土 层 表 面 土 极限承载力理论界和半理论解 1 prantl解 假设和滑裂面形状 b e f b p 实际地面 c i ii iii d 45o/2 45o/2 小结地基承载力 2 tezaghi解 tezaghi 滑裂面形状 小结地基承载力 45o/2 第3节 地基的设计(容许)承载力 一 设计承载力 f 及影响因素 1 容许承载力 满足地基基础的稳定和 变形要求的承载力 f pu / fs, s s 容许承载力 特征值fa (设计承载力) 2) 局部塑性区 2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地基承受荷载的不同阶段 3) 极限承载力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1) 弹性阶段- 临塑荷载 荷载沉降曲线 临塑荷载、极限荷载 pcr 临塑荷载 pu 连续滑动面 和极限荷载 pcr pu 塑性区发展 和临界荷载 pcr pu 地基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 s 连续滑动面 2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允许地基中有一定的塑性区,作为设计承载 力 3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 的确定办法 要求较高: f = pcr 一般情况下: f = p1/4 或 p1/3 中国取p1/4 用极限荷载计算: f = pu / fs fs -安全系数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考察地基中塑性区的发展 n地基土中某一点应力状态: , n极限平衡应力状态(塑性区) 3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 的确定办法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条形荷载塑性区的计算 n自重应力: s1= (d + z) s3=k0 (d + z) n弹性区的附加应力: d z m 2 合力: 1, 3 设k0 =1.0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塑性区的计算 弹性区的合力 d z m 2 极限平衡条件: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塑性区的计算 将1,3 代入极限平衡条件, 表示该点既满足弹性区;也 满足塑性区是弹塑像区的 边界。在荷载p作用下,得 到方程 z = f ( ) (3) d z m 2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 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 d m 2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 n对应zmax=0临塑荷载; n对应zmax=b/4,b/3临界荷载。 npcr p1/4, p1/3=nb /2 + nq d + ncc (对于三个荷载,三个系数不同)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各种临界荷载的承载力系数 nq nc n pcr 1+ /ctg - /2+) (1- nq )ctg 0 p1/4 1+ /ctg - /2+) (1- nq )ctg (nq-1)/2 p1/3 1+ /ctg - /2+) (1- nq )ctg 2(nq-1)/3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极限承载力和容许承载力的区别 n极限承载力pu 地基达到完全剪切破坏 时的荷载 n容许承载力f 同时满足强度和变形要 求的荷载 容许承载力 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方法 1.现场试验法: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 力触探等。要进行修正 2. 规范公式计算法,不做宽度深度修正 3. 根据经验确定容许承载力,做宽度深度修 正 容许承载力 目前规范中设计承载力的确定 1. 静载荷试验 fa = fak+b (b-3) +dm(d-0.5) fak :静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 值 fa :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荷载板 容许承载力 目前规范中设计承载力的确定 n2. 承载力 公式法: fa=mbb+md md+mcck fa :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 相当与 p1/4=nb /2+nq d+ncc 但当内摩擦角比较大时, 2mb n 基础工程表2-7 3 经验类比法确定设计承载力 容许承载力 小结 prandtl 基底光滑,无重介质 terzaghi 可光滑,可粗糙, 0 地基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 容许承载力 pcr p1/4 p1/3 b pu d c 452 45- 2 90o 设计承载力 目前规范中设计承载力的 确定 1. 静载荷试验 fa = fak+b (b-3) +dm(d-0.5) fak :静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 值 fa :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荷载板 容许承载力 承载力的特征值 fak 荷载沉降曲线有直线段 取 比例界限pcr 当pu2.0 pcr时 取pu / 2 渐变型曲线 s/b = 0.010.015低压缩性土 s/b = 0.02高压缩性土 地基勘察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