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中的“把关”现象_第1页
网络传播中的“把关”现象_第2页
网络传播中的“把关”现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路传播中的“把关”现象 班级:10408 班 姓名:曹晓强 学号:19 号 “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 因提出的。他认为,在为家庭选择菜肴的过程中,家庭主妇实际上起着一种“把关人”的作 用。1950 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认为编辑是新闻筛选过程 中的“把关人”。其后,不少学者指出,除了编辑,记者、编审、总编都决定着哪些内容应 该成为重要新闻,都是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简而言之,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中, 具备一定新闻专业知识、素养,并就职于大众媒介组织的新闻工作者担任了“把关人”的角 色。 在网络传播中,网络记者、网络编辑等职业新闻人依然行使着“把关人”的权利,但新 媒体环境中的新闻工作者无法像在传统媒体中一样垄断信息的筛选与过滤、决定最终能够 进入公众视线的信息数量和内容。这是因为在网络中,除了各种传统媒体的电子形式以及 新浪网、搜狐网等具备较强组织性的网站,还存在着诸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诸多“自媒体” 网络形式。这些自媒体为网民提供了发声平台,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在这些网络平台中发 布信息,其所发布信息的内容、时间、具体平台等,均由网民个人“把关”。网民在信息传 播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和决定权,承担起网络传播中部分筛选、发布信息的职能, 改变了受众在传统大众传播活动中相对被动的地位。由此, “把关人”角色不再是记者、编辑 的特有身份,而是被数以万计的网络民众共享, “把关”角色泛化。 “把关”标准趋于多元化、主观性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告诉我们,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主要由记者 “把关”的新闻采集阶段和主要由编辑“把关”的新闻加工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虽然“把关” 看似只是记者与编辑的个人行为,但是记者与编辑的价值判断“只有在与传媒组织的报道方 针不相冲突的前提下才能发生实质性影响”,即主观判断要遵循一定的组织把关标准。美国 学者盖尔顿和鲁治认为,新闻选择的把关标准主要受时间跨度、强度或阈限价值、明晰性、 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预料性、连续性、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这九种要素的限制, 即包含上述要素的信息才有可能通过大众传媒这道关卡,最终进入受众的视野之中。在网 络传播中,以上标准仍然适用于各种传统媒体的网络形式和具备较强组织性的网站。因此, 这里要讨论的“把关”标准的演变,主要是针对网民可自由发布信息的自媒体网络形式。 1.个人主观标准 如果说在传统媒介中,把关活动是新闻从业者遵循统一、客观标准的组织性、协调性 行为,那么网络媒介中的把关活动则主要体现为网民基于自身主观判断的随意性选择,个 人主观标准在网络信息筛选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体现。 从整体上看,网民个人在发布信息时并不受任何媒介组织规定的制约。其所发布信息 的内容是网民个人好恶、认知水平、道德标准、价值观、文化程度和判断能力等主观因素 的综合体现。个人主观标准对信息过滤、筛选过程的控制,使不同网民对同一事件的陈述、 说法、观点、评论不尽相同。因此,传统媒介中相对统一、单调的信息传播现象,在网络 传播环境中不复存在,这也是当下社会信息总量呈爆炸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2.“潜网”的深层控制 根据布里德的观点, “任何社会的主要问题都在于维护秩序和加强凝聚力,其中尤为重 要的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与完整,因为意识形态的混乱势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 ”而 所谓“一致与完整”的价值体系便是一张“潜网”,它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就已经形成了 对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深层控制。布里德认为, “潜网”是存在于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然 而,社会控制并非如此局限,它存在于整个社会系统之中。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网民的言行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尤其是舆论环境的 影响和制约。与传统媒体相比,反馈环节在网络传播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伴随着信 息传播而来的是大量对信息内容和对传播主体的社会评价和态度,网民很难做到“毫无顾忌” 地传播信息。因而从整体上看,网民的“把关”行为仍然也在这张“潜网”的笼罩下运行,他 们的把关行为并不是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的,这也就能够解释当今社会的信息爆炸并 未破坏“价值体系的一致与完整”的原因。 但是在网络传播中, “潜网”的作用最终还是要通过网民实际的“把关”行为来体现,即外 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 “潜网”的深层控制也可以理解为“个人主观标准”的内化或延伸。 3.技术过滤 这里所说的“技术过滤”,首先是指应用于网络论坛、贴吧、QQ 等媒介形式当中的敏 感词过滤功能,被过滤的内容主要是有悖法律、法规以及政治宣传方针的词汇。当信源所 发出的信息包含网络敏感词库中的词语时,相关词语就会被技术过滤,最终无法传播至受 传者。虽然技术过滤并无法完全屏蔽谐音字、变形字,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把关”作 用。而伴随着技术的完善,其“把关”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其次,目前部分社交网站实行的“实名制”,也是一种通过对用户真实身份的核实来进 行把关的技术手段。例如,在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微博中,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 博老用户,将无法使用发言、转发功能,只能浏览。 “实名制”从功能使用上对信息传播者的 传播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作用,相对降低了用户发布和传播不负责任言论的可能 性,起到了“把关”的作用。 “把关”行为趋于独立、自主 传统大众媒介中的“把关”标准实质上是源于对一定的经营目标、宣传目标或社会目标 的追求,即传统媒介通过对社会信息的选择和过滤完成“议程设置”,继而影响受众的认知 和判断,达到一定的传播目的和效果,间接地为某集团或某群体的利益服务。 批判学派的代表作权力的媒介 ,着重阐述了这样的观点:“所有的媒介,不论 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媒介从来都是某种权势的鼓吹手”。当传 播媒介成为“某种权势”的“鼓吹手”或是发声工具时,其所选择传播的信息必然会表现出某 种倾向性或片面性,这也是传统媒介难以完全克服的弊端。 然而在网络传播中,随着“把关”主体和传播渠道的改变和扩充, “鼓吹手”现象变得不那 么绝对。排除“网络水军”等特殊群体,普通的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