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练习答案_第1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练习答案_第2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练习答案_第3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练习答案_第4页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练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童庆炳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修订二版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仅供参考)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第八章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概念 1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 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即本质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就是生活与人的本质的真实) 2情感评价: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就是作家表明对笔下对象的情感态度。 其基本要求是高尚的品格与一定的功利取向,诚挚的情态与艺术的呈示。 3艺术概括:就是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即 典型形象的方法。要点有二:首先,是在对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描述中,实 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其次,在“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主体意图的指导,使之成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4人文关怀:是一种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自由的精神,常表现为关怀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命运、幸福等。它是善的集中体现。 5艺术形式:就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形态,是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 有机结合,包括语言、结构、表现手法、体裁等要素(形式四要素)。 问题 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作中 “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因为,文学作为对生活的认识活动,其要义是 求“真”。文学作为审美活动,又要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最终, 文学创造还要创造艺术形式,呈现出“美”。所以,真、善、美及其统一就成 为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在创作中,求真表现为“艺术真实”,求善表现为 “情感评价”,求美表现为“形式创造”。 (上述问题这样更好理解:因为文学是审美活动,它就既要真实的反映生活, 这即“真”,又要引导人们向善惩恶,这即“善”,还要创造美好的艺术形式, 这即“美”。所以,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它们在创作中分 别表现为“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的追求。) 2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何区别? 艺术真实指艺术描写揭示出生活本质内蕴。与生活真实相比,它是内蕴的真实, 又是假定的真实。内蕴真实指它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假定真实指它描绘的 情景是虚构的、假定的。与科学真实相比,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 实。主观真实指它不象科学真实那样的客观,而是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诗艺真 实指它是运用艺术技巧创造的真实,能引起人的美感。 3简述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做出评述。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 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 迅语) 艺术概括的意义在于:它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 予艺术处理,从而在主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独特又有普遍意义、体现 着一定的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鲁迅的这段话正是对艺术概括这一 意义的说明。在创造形象时,让材料为表达主体的意图服务。 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情感评价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含着评价者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 教、审美等态度和对社会生活的评价。文学创造正是以这样的属性,既向人们 展现真理,也向人们展示意义,更以情感打动人,从而发挥自己的审美意识形 态作用。 5(略) 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人文关怀 与历史理性二者关系的理解。 因为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关怀人命运和生存状态,因而 就是善的体现。 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关系,但二者关系也有复杂 性,其一,作家可以在不同历史视点上展示人文精神。其二,当二者矛盾时, 作家应在肯定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倾向于人文关怀而惩恶扬善。总之, 文学应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历史理性的单纯追求。 7为什么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因为文学的艺术真实、情感评价等一切最终都要靠形式呈现,而且形式的好坏 又影响着内容的表现,关系着作品的艺术质量。(教材未讲) 8阐释“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这二者是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内容的形式化”指形式是内容的自然发展, 当内容显现为形式时,内容就渗透在形式之中了。“形式的内容化”指充分发 挥形式的动能性,使形式既充分展现内容,又使内容深化与升华。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 “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人克莱夫贝尔提出的形式主义理论,他认为艺术作 品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产生“意味”。我们认为 文艺作品之所以有意味,乃是因为它内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 情感,让人从中品味到社会、人生的酸甜苦辣。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社会事 物与自然现象的形式作用于人,久而久之,某种形式就成为某种内容与情感的 固定的表现符号。当人们再接触到这种符号形式时,就唤起相应的审美经验与 心理结构,觉得有意味。 10有人说文学作品不可翻译,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认为“不可译”的意思是,翻译品总会失去原作的许多韵味。这话有道理。原 因在于内容与形式不可分离,一种内容一旦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形式,该内容必 然发生变化。 第九章第九章 作品类型与体裁作品类型与体裁 一、概念 1.文学有三大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2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言之,现实型文 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法再现现实生活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 大特征。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的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 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照(应是“仿照”)生活的 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绘。 3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 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形态。具有 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 世界。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4.象征性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 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 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 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5.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诗 可以分成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等。 6.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文学样式。基本特 征有三:一是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二是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三是具体充分 的环境描写。小说可分为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小说、自由小说等。 7.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有三: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 词推进戏剧动作。剧本从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类,从形式可分为话 剧、歌剧、戏曲、多幕剧、独幕剧等。8.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 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 构灵活自由,抒写真实感受。 9.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生活的文学体 裁。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即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10.诗的音乐性:诗是最强调音乐性的。诗的音乐性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 节奏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节有规律地变化。安排停顿和音调搭配是形 成节奏的两个重要手段。如果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节奏;有规律地搭 配平声(阴平、阳平)与仄声(上声、去声、入声)便形成起伏交替的节奏。韵律 即和声押韵的规律,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地重复出现。韵律包括 头韵、腹韵和脚韵。韵律可以加强节奏感。 二、问题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 关系?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分别是纵贯人类文学史的三大文学类型。而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分别是先后发生在欧洲 18 世纪末到 20 世纪的三个文学思 潮、文学运动和流派。它们是三大文学类型得到充分发展的一段文学,是它 们的典型形态, 2.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现实型文学以逼真叙事写实为主,理想型文学以抒情和表现理想为主,象征型 文学常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重在寄寓某种意蕴。它不象现实型文学重用逼真 描写,也不象理想型文学用抒情方法。象征型文学常对对象进行变形化、拟人 化处理,常常淡化时间与空间,以追求广泛的象征性。如刻舟求剑,暗示 人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3.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我国解放后至 70 年代末出现了“革命现 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想结合”的文学。“两结合”文学既重现实,又重理想, 要求以革命现实主义为基础,就是要真实地、历史地反映现实,能动地描绘出 现实发展的趋势;又要求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即站在革命理想主义的高度 看待现实,用理想来指导对现实的描写,用理想来激励人民前进。一般认为 “两结合”文学属于“现实型”文学,而我却认为它更象“理想型”文学,因 为它重在表现革命热情与理想,而且与属于理想型文学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极 其相似,包括以大革命为时代背景,理想化的人物刻画等。也可以说“两结合” 文学是对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的综合发展。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现代主义文学是产生于西方 19 世纪末、至 今盛行的文学潮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等流派。 它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此前的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虚幻性 和假定性特征,使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发生了多向流变。其特征是:不 重视客观现实的再现,而重视非理性现实、心理现实、梦幻现实的表现,重点 表达异化感和荒诞感。重点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手法,突出了虚幻性与 假定性。 5.从诗歌的基本特点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诗歌的本质与最大的艺术特 长是抒情表现,即抒发感情,表现内心世界与理想。而其凝炼性、跳跃性、节 奏韵律性的形式正适应了诗歌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只有诗句、诗体凝炼,才 便于其中抒情表现;而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的逻辑就是跳跃性,而不象事物逻 辑那样有规律性;节奏与韵律可以适应与促进情感的抒发,使诗句和情感和谐 而有节奏。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散文写的是真人、真事、真物、真情,以抒 写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真实的生活境遇为核心和最大特点。报告文学是从叙事散 文发展起来的,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以写真纪实为重要特征。可 见,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是极其相似的,它们的真实都接近生活的真实。 但都非对生活的机械摹写,都要用剪裁、取舍、提炼等方法。散文与报告文学 的区别在于:散文多了一些抒情味与真实感受,强调情感性。报告文学多了些 真实的刻画与描写,强调人物形象刻画。 7.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小说与戏剧在反映生活时有同有异。相同点是都以叙事和刻画形象为主来反映 生活。不同点在于,小说是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而剧本是人物事件用 台词与动作自我展示。小说可长可短,人物可多可少,地点可随意变化;而 剧情必须浓缩在两三个小时以内的特定空间,人物不能太多或太少。剧本比 小说更讲求表现矛盾冲突。 第十章第十章 本文层次和形象的理想形态本文层次和形象的理想形态 概念 1典型:就是高质量的艺术形象,它既具有鲜明独物的个性,又包含了充分普 遍的共同性,从而反映了事物的某些本质(或:文学中显现特征而富有魅力的 性格,特征性与艺术魅力性是其两大特征。特征性:一指他的外在特征非常生 动独特;二指内在性格非常深刻丰富。魅力性指性格的生命魅力与灵魂深度。 2特征化(一般称为典型化):创造典型的方法,即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 东西,加以艺术强化和生发。特征化的对象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 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 3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完整的空间性是意境的基础,情感的包含 性是意境的灵魂,含蓄而耐人寻味是意境的魅力所在。(或:情景交融是意境 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审美特征)。 4意象:又称审美意象,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或哲理的艺术形象。具有哲 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思维参与性、求解性和多义性等特征。 问题 1.“本文”与“作品”“本文”又称“文本”(TEXT),在英语中是原文的意思。 指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指经过阅读了的文本。接 受美学认为“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而“本文”有待读者阅读与 再创造。 2.“文本”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本文从外到内可分为三个层次:话语层,形象层,意蕴层。中国三国时期的王 弼也早有言、象、意三层次的分法。(不过不是分文学作品的)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不同,除了常说的形象性、生动性、疑炼性、音乐性等 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1)文学语言是内指性语言,即指向艺术 内部,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逻辑。如:(2)文学语言注重语言的表现功能, 蕴含了作家丰富的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比普通语言更富于心理蕴含性。如: (3)文学语言具有阻拒性,指设法把语言写得陌生、扭曲,以打破司空见 惯的套板,产生新奇感。如: 2.文学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文学形象就是用话语系统描绘的具体可感的人物、景物、物态等图画,特点有 四: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指形象中既包含客观描写,又包含作家的主观情 感、思想。二是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指形象是虚构的,但却符合生活本质 与作者的真情实感。三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指形象是单个的,但他身上又包 含了其他类似人物的共同特征。四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指每一个形象从名姓 到相貌性格都是具体而确定的,但到底是怎样的,不同的读者却解读到不完全 相同的结果,这即不确定性。如祥林嫂,既来源于客观生活,又含有作家的同 情;既是虚拟的假定人物,又让人感到非常真实;既是单个人,身上又包含了 旧中国妇女的许多共同特征;既是祥林嫂,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又在不同读者 的解读想象中不完全相同。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文学典型就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是文学形象的高 级形态之一。其特征有二:一是特征性,即外在形态生动、具体、独特,内在 本质深刻丰富。总之,从整体到局部都很独特;二是有艺术魅力,能吸引读者。 典型魅力是由它的符合生活本质的真实性、富于独创的新颖性、包含着作家真 情实感的诚挚性、内涵挖掘不尽的蕴藉性造成的。 4.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怎样? 一方面,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形成,典型环境促使并制约典型人物的活动与 性格发展;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又影响典型环境。总之,二者相互依存,失去 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 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行、心理都失 去依据,成为无源之水;而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离开典型人 物,典型环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形成的可能。 5.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就是抒情性作品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三大特点。情景交融即意境首先是一幅图景,而其中又满 含着作家的情感。虚实相生中的“实”即意境中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 指这一实境能诱发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神、意的体味。韵味无穷指意境中 包含着咀嚼不尽的审美意味,包括情、理、意、趣、韵、味等,含蓄而耐人寻 味。比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 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首先,诗作勾画的春天之景中内含着喜悦之情;其次, 实写游园不值之情景,却在读者脑海中诱发出一个阔大而虚幻的春景空间;再 次,全诗耐人玩味,具有无穷的韵味。 6.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与一般所讲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 么? 一般所讲的意象多指诗中的形象。本教材所讲的意象专指审美意象。审美意象 指具有哲学意味的作品中那种意义不在本身,而是象征暗示着一种普遍哲学意 义的形象。具有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性等特点。哲 理性指表达哲理是创造意象的目的,正所谓“表意之象”。象征性指意象实际 是某种意义的载体,是某种事物的象征。荒诞性指意象不合生活常规,如人变 甲虫,刑天以乳为目,都荒诞不经。抽象思维直接参与性指作者创造意象时, 由于目的在于表达一种哲学观点,所以,意象的创造不只是形象思维起作用, 而哲学的抽象思维也参与其中。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叙事性作品 概念 1.叙事学:指 20 世纪以来由俄国形式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等形成的叙事理论。 它不像传统叙事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 共有的叙事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述者的 声音特点、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等。它发展了传统的叙事理论,但忽视了具 体作品的特殊性,太重形式,因而不无偏颇。 2.事件:事件指相对完整的叙述单位,由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如孙悟空大 闹天宫、宝玉挨打、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都是事件。不同的事件作为叙述单位 在故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可分三类。一类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类是 显示人物性格。第三类“一身兼二职”,既推动情节,又显示性格。2.情节; 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现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揭示人 物命运的变化过程,展示人物的性格。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这是作品结构的两个层次。表层结构:指事件之间的 关系(故事单元之间的关系),这是历时性向度的结构。深层结构:指故事各 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这是共时性向度的结构。它植根于一 定文化的深层社会心理,因而往往呈现为多义的状态,造成释解的困难和歧义。 (深层结构已经不是形式意义的结构,而是内容意义的结构) 4.行动元与角色:这是叙事作品中人物的二重特性,即从不同角度看人物的结 果。行动元指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元(行动“元”),在“做什么”,从 而构成矛盾的一方,起推动整个事件发展的作用。如西厢记等才子佳人小 说,总由几个相似的行动元构成:张生一类故事结局的追求者;莺莺一类被追 求的对象;红娘一类帮忙者;老夫人一类有权势的反对者;郑恒一类的小人、 破坏者。角色指人物特征的各方面统一而成的独立的性格,即在故事中“怎么 做”。成功的角色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普遍的共性,并能揭示出社会的 某种本质。(“角色”就是常说的“形象”,成功的角色即“典型人物”)人物 具有“行动元”与“角色”二重特性,但二者不总是重合的。有时一个行动元 由几个角色担任。如西游记中,许多妖魔,角色、性格不同,但同属一个 行动元,即取经的阻碍者,而唐僧师徒四人构成一个行动元,即“取经者”。 反之,一个角色也可能包括几个行动元,如猪八戒、白马等,都先是取经的阻 碍者,后来又变成取经者。 5.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构成叙事作品中时间的二元性。 故事时间即在故事中虚构的时间,指生活中那个故事展开原本所用的时间;本 文时间指作者叙述这个故事所用的时间,略等于阅读所用时间。这两种时间有 时可以重合,但总体而言,二者的性质、长短、顺序往往不同。 6.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序列是三段式:首先是行动的可能性,指一个行动将要 发生。其次是变为现实或走向相反,这是故事内容的主要部分。最后是取得成 功或失败。(实质是常说的开端、过程、结果) 7.视角: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由叙述人称决定, 常用的有第三人称视角(叙述),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两种,另外,也有第一人 称与第三人称交替变换的叙述。第二人称叙述较为罕见,它其实是第三人称的 变体。 8.叙述者声音:指叙述者隐藏在故事后面说话或者有时站出来说话的方式,前 者叫隐蔽的叙述声音,后者叫凸显的叙述声音、戏剧化的叙述声音。叙述声音 是叙述动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叙述声音的本来功能是传达内容。在一般的作品 中,叙述声音隐藏在叙述内容后面,不大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隐蔽的叙述声 音可造成客观逼真的叙述风格。在有些作品中,叙述者在叙事中突然从幕后站 到前台议论几句,如某些古典小说中,叙述者突然说:“看官,你。”这 就突显了叙述声音,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客观上突出了“讲”的 动作,从而瓦解了一般叙事所创造的客观逼真的幻觉,造成另类叙述风格。这 种叙述者站到台前横插议论的方式可称为“叙述声音的戏剧化”。因此, 不同 的叙述声音可造成不同的叙述风格与效果 :隐蔽的叙述声音可造成客观逼真的 叙述风格。凸显的戏剧化叙述声音可造成另类叙述风格。 9.叙述接受者:又称隐含的读者,即作者创作时心目中写给的读者。只有这些 读者才有可能成为作者的知音,真正领会作品。实际的读者一般难以完全符合 隐含的读者的标准,因而导致对作品的误读。读者应尽可能向作品隐含的读者 靠拢,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问题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叙事的特征有二:其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 其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只要符合生活与情感的逻辑就行,无须到 生活中去求证,但却可能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人生与现实社会的本质。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情节是 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现人物的行为冲突,揭示人物命运 的变化过程和性格。可见,其一,事件是情节的单位,而情节是事件的组合。 其二,讲述的目的不同,有的事件“重事”,有的事件重“人”,即显示人的 命运性格,而情节的讲述目的只是揭示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所以,情节不仅是 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而且要求事件的展开要能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3.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行动序列一般包括三段:故事行动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或没有变为现实);取 得结果(成功或失败)。(实质是开端、过程、结果)例如西厢记,开始是 “可能性”,即张生倾慕崔莺莺。其次是变成现实,即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 生搬兵解围后,经过“酬笺”、“赖笺”等情节,二人的婚姻逐步变为现实。 最后是取得结果,即老夫人答应,二人拜堂成亲,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4.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叙事节奏由叙事方法引起的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矛盾构成。同样是故事时长 不变,当采用描写、详叙方法时,文本时间拉得很长和较长,叙述速度缓慢和 较缓;当采用概括叙述和省方法时,文本时间缩短和最短,叙述速度显快和最 快;上述几种不同的叙述速度交替在文本中出现,构成快慢有变的叙事节奏。 (文本时间即叙述故事所用的时间) 5.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叙述角度的变换指叙述中人称发生变换,比如,本来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突然 一个情景却以主人公即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这种角度的变换,可以改变故事 氛围和人物情绪,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6.叙述视角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叙述视角有三种:(1)第三人称视角,又称全知型视角。其特点是叙述者从与故 事无关的旁观者角度叙述,无视角限制,即叙述者对所叙之事与人无所不知, 包括人物的行为、心理、过去、现在、未来。这种叙述视角作者获得了充分的 自由,但容易出现作者对人物的任意摆布,未给读者留下探索的余地。(2)第一 人称视角,又称“内在式焦点叙述”。其特点一是文中的我既是叙述者, 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具有双重身份,叙述显得更真实;二是叙述者的视角 受到限制,不能叙述角色所不知的内容。但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可 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3)第二人称视角,实质是第三人称叙述的变体,这类 作品极少。(4)也有叙述视角与人称变换的。比如,作品本来用第三人称叙述, 可是突然有一节转为作品中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这样可以引起故事氛围与情 绪的变化。 7.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叙述声音就是叙述者用什么口气与态度叙述,不同的叙述声音可以造成不同的 叙述风格。比如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要用第三人称叙述杜十娘 的遭遇,但讲到关键处,作者时不时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发表几句议论,表明自 己的态度。这就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了幕前,使叙述人也成为读者欣赏 的对象,换言之,叙述者通过叙述声音所显示的个人魅力也成为作品艺术世界 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抒情性作品 概念 1.抒情:即抒发感情。从对象看,抒情偏于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从方式看, 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与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 2.抒情作品:指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一类文学作品。其主要体裁是抒情诗与 抒情散文,另外还有戏剧和抒情小说,这二者兼有叙事和抒情的双重特点。 3.抒情话语: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 即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 过程。 4.抒情作品的结构:抒情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即声音、画面、情 感经验。由于其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或者情景交 融的象征表现,所以,三个要素常形成两个方面的关系,即声与情的关系,景 与情的关系。 5.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指抒情诗通过听觉节奏和视觉画面给情感节奏赋予外 形,将它直接有力地体现出来。换言之,即诗作情感饱满,声音响亮,图景鲜 明。 6.抒情节奏:节奏是抒情作品中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运动的形式。抒情节奏是 一个多层组合。在声音层,音调的抑扬、字词句的停顿、反复、押韵等构成声 音节奏。在画面层,景物的承接、流转跌宕等构成画面节奏;在情感层,情感 的起伏、强弱、转折等,构成情感运动节奏。如: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 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声音的平仄、押韵,不同画面的 接续,情感由喜悦而怀疑而惊喜等,都构成节奏。 7.隐喻:比喻的一种,只表明喻体与本体的关系,不用喻词。如“幼儿园的阿 姨终日泡在她的小鸟中间。”用小鸟隐喻小孩们。 8.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观念、思想等的文学方法。如用红日升起象征 美好未来,用鱼水关系象征军民关系。 9.抒情话语的修辞:这是指抒情作者在抒情写意时的用语方法。常用的有比喻 与象征,倒装与歧义(指一个诗句含有多重意义),夸张与对比,借代与典故。 (答时要具体解释一下。“借代”如“宛转娥眉马前死”,用“娥眉”代杨贵妃) 10.抒情角色:指抒情作家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常见的抒情角色有三种:一 是第一人称抒情,即作者作为第一人称出现,作品中的我即作者。二是作 者作为代言人,以他人的口气抒情。这是戏曲唱词的基本抒情形式,诗歌如李 白的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纬。”诗人代思妇抒情。这种作品 中隐含的我是他人。三是作者作为叙事者,在讲述事件的过程中抒情,即 第三人称抒情。 问题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抒情偏于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重在运用话语的 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重在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举例说明。 首先,抒情话语突出话语的表现功能,主要是突出了直接呈现情感运动形式的 功能,具体表现为突出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即在抒情话语中,声 音层被凸现出来,造成高低、快慢、长短等有规律的音响组织形式,直接象征 着情感运动的形式;另外,在抒情话语中,画面不仅再现了事物的外表,而且 转化为一种主观的、感受之中的色彩与形象,直接象征性地表现了感受过程。 其次,抒情话语主要通过改变语言规范、复杂化、陌生化等方式来突出语言的 表现功能。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改变了“绿”的词性,丰富了其表现力。 “红杏枝头春意闹”用“闹”形容春意,不合语言规范,显得陌生,但却突出 了视角画面的动感。 3.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之景,不是孤立的景,而是为了抒情 而设立的,因而是被赋予了情感的景语;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由 景物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常包含在景物的描写中。可见,诗中总是 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如:“白日依山 尽,黄河入海流。”字面写的是景象,而内部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无限阔大的 理解与景仰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 概念 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 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 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 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 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 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 的独特性。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 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 :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 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 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 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 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 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 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表现和反映, 而不是说作品的思想道德是作家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反映。因为“说什么”的思 想内容可以作伪,而“怎样说”的形式不可作伪。不过,也不能说作品的内容 与作家的思想完全没有关系。事实上,伟大的作品只能出自有伟大人格的作家 之手。当然,卑劣的作家永远写不出伟大作品 2.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创作个性就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它是作家气质、 性格、世界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综合因素的整体显示。文学风格就是作 家创作个性的表现。时代、民族、地域等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土壤。 3.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 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 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4.风格的基本内涵。 文学风格是以作家个性为主导,受创作对象的制约,在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 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其内涵包括: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 内在依据;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文体特色言语组织 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5.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意思是说,使作品出现独特的风格是作家的最 高追求)风格使作品显示出作家的个性光彩,以其独特性独树一帜,给读者以 美感;它给文体的僵硬躯体注进了盎然生机,使其获得了艺术生命。所以,风 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体现。 6.风格有哪些特征?(教材二次修订时删去该问题,但没有修订练习题。按旧 版回答)风格的特征有三:独创性,指一种风格总是独特的,不与别人雷 同,这是风格的生命;稳定性,指作家风格一旦形成,会在一个较长时间基本 不变;多样性,既指整个文学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也指同一个作家风格统 一中有变化。 7.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雄浑刚劲的风格可 以壮人胸怀,清新俏丽的风格可以舒人心脾,飘逸疏野的风格可以养人性情, 沉着含蓄的风格可以启人思力 8.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文学的地域风格指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地域特色。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地域中,环 境条件、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会有所不同,反映在文学中,就形成文学风格的 地域性,即地域风格。 9.“风格”概念有不同层次。 “文学风格”是总概念,“作品风格”是基本层概念,再上是“作家风格”, 再上是“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 10.试述风格的基本形态与风格分类的开放性品格。 本教材把风格分为八个基本类型: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 严与疏放。其实,风格分类向来就难统一,有人只分为阳刚性与阴柔性两类; 有人分为四类;更有人分为几十类。各种分法都是相对的,都有合理性,很难定 于一尊。可见,风格形态的分类应该是开放的,无限生成的。 11.文学风格除表现为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征。 文学风格除了表现为作品风格、作家风格外,还表现为流派风格、时代风格、 民族风格、地域风格等。流派风格指同一流派作家作品表现出来的一致性特征, 它是该流派作家共同性格特征与艺术趣味的表现。时代风格指一个时代的许多 作家作品表现出的带有时代特点的共同特征;它是时代精神在文学中的表现。 民族风格是同一民族的作家作品的共同特色,它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特色的 表现。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文学消费与接受 概念 1.文学消费:广义的文学消费指读者的阅读,传统称作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 消费指商品经济时代以来,文学成为一种特殊商品,人们对它的购买、收藏、 赠送、阅读欣赏等活动。主要仍指阅读 2.文学传播:兼指文学作品的出版和流通。(严格地说,文学传播指文学生产 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和文学作品传播给文学接受者的 过程。它是沟通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接受者的桥梁。) 3.大众传播媒介:指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包括书籍、报刊、 电视、电影、广播、电脑等。(309 脚注) 4.文化市场:有广狭二义。狭义文化市场指为实现文化商品流通、提供文化消 费而设定的场所,如书店书市、剧场影院、歌舞厅、录像放映厅等。广义文化 市场指文化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作为整个商品市场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既要 按一般市场的价值规律运作,又要遵循国家有关的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市场 在文化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5.高雅文学:又称纯文学、严肃文学。指具有较高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它 服务于文学修养较高的社会阶层。特点是内容深广,艺术精美,具有巨大的艺 术感染力。 6.大众文学:又称通俗文学。指通俗、浅近、流行的文学。特点是内容浅近, 形式通俗,适宜于消遣娱乐。多服务于文学层次较低的普通大众。在商业社会, 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具有赢利性与商业价值。 7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 的、积极主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价值属 性和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和抛弃。 8文学欣赏指文学阅读,但不是一般的阅读,而是明显地具有仪式的、膜拜的、 静观的审美性质。它是文学阅读的理想状态,(因而只能相对优秀作品而言。 面对非优秀作品就无法欣赏) 9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属性:指文学作品可以在情感上打动和感染读者,给读者 带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它来源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而成的既源于而又高 于生活的艺术世界。文学的审美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 悦神悦志。它们分别指耳目感性快感,内心情感体验愉悦,精神升华感、自由 感、超越感。(审美价值应该是来源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的对社 会生活的反映和作家的情感态度,形式方面的生动的形象、巧妙的结构、机智 的语言等。) 10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 识自己。因为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人的内心世 界,揭示人生真谛,并且有作家的评价,因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社会,认识人 生,认识自己。 高雅文学的认识属性一般高于大众文学的认识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价值阐释属性:指文学作品包含着多种文化信息,可以满足读 者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需求。文学的文化价值除了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外, 还有民俗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政治学价值、政治学价值、宗教学价值、哲学 价值、道德学价值等等。他们可以供读者理解、阐释、评价各方面的文化内涵 和意义以及作者的文化意向。 12.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指文学可以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无论 是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还是话语活动的“五要素”都充分表明文学的交流功 能。事实上,文学从来就是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理想意志、生活经验、审美趣 味等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文学交流包括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品人物、读者与读者、读者与自然乃至整 个人类交流四个方面。 问题 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 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一指生产为消费提供 对象文学作品。二指文学生产规定消费方式,即我生产文字型的书籍,你 用阅读的方式消费;我生产影视产品,你用既看又听的方式消费。三是文学生 产着新的消费者,即雅俗和质量高低不同的文学产品可以培养不同品位的消费 者。另一方面,文学消费又制约着文学生产,表现为:首先,文学消费使文学 产品的艺术、社会、经济的价值最终实现。其次,消费制约着生产方式、规模 和方向读者喜欢的文学种类和内容形式才能多生产。再次,大众的文学消 费需求成为文学生产的目的与动力,促使文学生产不断进行。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有何影响? 文学传播方式以传播工具为基础,截止目前,主要有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 听传播等。文学传播方式直截影响着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比如,在口头传播、 书籍传播、视听传播的不同时代,这些不同传播方式使得文学生产和消费的规 模不断扩大,消费的方式随之多样。(最初的口头传播方式难以扩大文学生产 和消费。尔后的书籍传播的方式中,初期的手抄本和后来的手工作坊印刷,产 量和消费面仍有限。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使得文学书籍大批印刷、发行,消费 面迅速扩大,而且,文学作品开始与作家分离,主要听命于读者对它的阅读、 理解、阐释、评价了。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文学传播方式呈现出口头传播、 书籍传播、视听传播并存和相互渗透的局面。这就大规模提高了文学生产的产 量,文学消费也不再像手抄本时代那样属于少数贵族和文人骚客的特权,而日 益成为广大平民阶层精神生活的需要。)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和消费有何意义? 文化市场大大促进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及二者的联系。表现为:(1)它引导 艺术生产者树立市场观念和读者观念,按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2)它激发了 艺术家的创造潜能,有助于艺术生产力的解放。(3)它使艺术资源得到合理配 置,促进艺术的多元化,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4)文化市 场的竞争机制不断推动艺术家对文学观念与写作方法的探索,促进文学生产的 发展和繁荣。当然,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和消费也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 赢利为目的,导致文学消费娱乐性增强,感官刺激性的产品增多,对严肃文艺 形成冲击。 4.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这即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因为一方面,尤其是近代文化传播工业和文化市场形 成以来,文学生产与消费必须经由商品流通环节才能实现,文学产品的生产和 消费要受市场的调节和刺激,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以,文学消费是一般商品 消费。另一方面,文学消费主要是满足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因而,其 消费价值和衡量标准在不同的消费主体那里是不同的;凝聚在文学作品中的 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定价;文学产品的精神含量“消”而不“废”,具有 永久的魅力。文学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并且往往具有再创 造的性质,要求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所以,它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简言之,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就是包括作家、出版家、书商以及文艺管理机构 等在内的文学生产者通过文学产品被读者阅读欣赏,传播和再生产着特定阶级 和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最终可能转化为接受者的思想意识,因而它具有意识 形态性质。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者的区别在于:(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的二重性,文学接受 纯属精神活动。(2)文学消费包括阅读行为和只收藏和用以装点门面而不读、 买书馈赠等非阅读行为。文学接受只是阅读欣赏活动。(3)二者的主客体条件 不同。文学消费除了阅读能力等主观条件,其客观条件主要强调经济能力、闲 暇时间等。而文学接受需要阅读能力外,更关心接受者的个性、经历、文化修 养、审美趣味、期待视野等主观条件。其客观条件主要强调文本对象和接受者 所处的时代背景,没钱可以借书读。(4)文学消费研究具有商品生产与流通、 精神享受等多视角的特点,文学接受研究只重审美视角。二者的联系在于:二 者同时主要指文学阅读与欣赏,基本意思是相近的。文学消费是低层次的文学 接受,文学接受是高层次的文学消费。(怎能把文学消费和文学消费研究混为 一谈) 7.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活动? 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文学作品可以在情感上打动和感染读者,给读 者带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它来源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而成的既源于打动 和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它来源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 而成的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文学的审美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悦耳悦 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它们分别指耳目感性快感,内心情感体验愉悦,精 神升华感、自由感、超越感。(审美价值应该是来源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内容方面的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作家的情感态度,形式方面的生动的形象、巧 妙的结构、机智的语言等。) 8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 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 自己。因为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揭示人生真谛,并且有作家的评价,因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认识自己。 高雅文学的认识属性一般高于大众文学的认识属性。 9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阐释活动。 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阐释活动指文学作品包含着多种文化信息,可以满足读者 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需求。文学的文化价值除了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外,还 有民俗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政治学价值、政治学价值、宗教学价值、哲学价 值、道德学价值等等。他们可以供读者理解、阐释、评价各方面的文化内涵和 意义以及作者的文化意向。 文学的文化价值来源于文学对象的多方面性,来源于文学的人文关怀。 (文学文化阐释的要义是,阐释主体站在自己的文化视野上,与作品所蕴涵的 文化意向进行对话和交流。) 10.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活动,具有交流价值。 指文学可以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无论是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还是话语活动的“五要素”都充分表明文学的交流功能。事实上,文学从来就 是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理想意志、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