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频发的博弈分析_第1页
矿难频发的博弈分析_第2页
矿难频发的博弈分析_第3页
矿难频发的博弈分析_第4页
矿难频发的博弈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难频发的博弈分析矿难频发的博弈分析 张潇凌张潇凌 摘要:煤矿开采是我国最大的高危行业之一,本文针对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繁的现状, 运用博弈论以及产权的相关知识,建立了煤矿主与政府监管部门、矿工与政府监管部门等 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模型改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煤矿企业中的产权问题作了进一 步的思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 政府监管 矿工 博弈 产权 一、引言 查看经济新闻,时不时地我们就会看到“矿难” 、 “煤矿事故”等字眼,煤矿安全也就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 2007 年 1 月 1 日至今,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 156 起,遇难人数总 计 1108 人。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李毅中答网友问时提出我国现在的煤矿百 万死亡率 2.041,而现在发展中的煤炭大国,如印度、南非、波兰,是在 0.5 左右,而我 国是 2.04,也就是他们的 4 倍。先进国家,像美国、澳大利亚就更低了,大概是 0.03、0.05,我国现在是它的 40 倍、50 倍。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综合水平的原因。而我 国煤矿安全形势严峻表现在总量比较大和相对指标比较落后。 严峻的煤矿安全现状促使人们纷纷研究煤矿安全问题,本文就试图从博弈论和信息经 济学的角度来讨论煤矿安全中,煤矿安全与政府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刘穷志在煤矿安全事故博弈分析与政府管制政策选择一文中提出,煤矿中的生命 价值与健康安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他在引言中谈及政府管制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他的缺陷。他指出由于信息不对陈,市场 机制不一定能够规避职业安全风险,即市场在这里失灵。 。Schelling (1968) 较早地观察到 了工作场所中安全风险属于政府干预的范围。于是,工作场所安全就进入了政府管制的视野。 他以Cooke 、Gautschi等人的实际研究为理论依据,指出管制机构对职业安全的管制显著 地降低了职业安全风险。同时根据 Ruser 和 Smith (1991) 从数据分析中对了政府管制机 构效率的重新估计,又指出政府管制可能不是高效率的。基于这些理论成果,该文作者以博 弈论为工具,研究了煤矿安全政府管制中各方的有效合作,并得出了现实煤矿安全管制体 制必然导致 当前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结论。认为政府管制机构的责任心和对煤矿不安全行为的惩罚有 效 地遏制了煤矿安全风险,加上煤矿企业安全培训与安全投资加大,有力地保障了大多数煤矿 的生产安全。但是,地方政府利益保护和管制官员与矿主的合谋,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繁发 生。 周庆行,邹小勤在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监管的新视角中以生产监管机制为分析对象, 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建立非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指出现有的监管的弊端;用完全信息的 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在国有大中型煤矿企业与政府分开(即政企分开)、政府集中精力抓 监管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生产与安全监管达到均衡。他们认为在非对称信息的动态博弈 过程中,由于煤矿企业对监管者的态度存在一种学习机制,监管部门对违规生产企业的稍 加放松惩处具有一种示范效应,监管者的强管制型概率从 T 到(T+1)时刻在弱化,而同时 弱监管型概率在增强,这就是为什么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政府市场在宣传煤矿安全 生产,而国有大中型煤矿企业的事故不断,即监管实效的内在机制;而在“政企分开”条件 下,监管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典型的混合纳什均衡,通过对方程的求解并作了一系列的 分析,并对政府的监管方式提出了建议: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用制度化 的方式加大查处,降低额外收入的诱惑;三是对监管者也要建立惩罚和激励相容机制;四 是减小国有煤矿企业的“社会负担”。 赵海云、李仲学、张以诚在矿业城市中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中,根据矿业城市中 的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分析了博弈表现的形式和形成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政府和企 业博弈的模型。与其他文章不同,作者是通过建立矿业企业的利益函数,地方政府的目标 函数,建立了博弈矩阵。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了斗鸡博弈、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的研 究:在斗鸡博弈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 如果任何一方不合作, 另一方的最优策略就是全 部负担,那么双方就应该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共同负担;在“囚徒困境”的非合作博弈中, 纳什均衡只有一个, 即双方均不愿意承担生产造成的负效应,结果就是不合作;在这种“智 猪博弈”情况下, 无论地方政府采取什么策略, 矿业企业的最优策略就是不合作(不负担生 产负效应) 的策略。给定企业采取不合作的策略, 地方政府采取的策略是承担生产所带来 的外部负效应, 所以纳什均衡就是地方政府合作, 矿业企业不合作 。 梁海慧在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中对煤矿生产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了 论述,她指出,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作为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煤炭属于国家所有。因此 无论是国有煤矿企业还是私人或集体煤矿企业,拥有的都仅仅是使用权以及部分的收益权, 只是期限的长短和收益分配的比例不同而已。国家所有的实现形式是由中央政府以国家名 义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其所有权分配给一级级的地方政府,然后由地方政府进行进一步的配 置,也即中国的煤炭资源是由各级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配置的。而现实中国对于煤炭资 源产权界定的不完整(不能自由转让)以及资源行政配置的方式就使得中国有关煤炭资源 的产权安排无法实现最有效的配置,而且导致相关诸多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在煤炭资源的 产权问题的安排上,中国遭遇了“诺斯悖论”:行政化的资源配置方式虽然可以产生规模 效益,减少某些交易费用,确保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确保国家对于稀缺资源的控制,确保 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同时由于这种资源分配是由作为个人的政府机构的成员来进行行 使的,在政府机构成员自身的目标等和社会目标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意料之外 的不合理的行为,结果反而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引起效率的损失。也即行政配置的方 式不仅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或低效率,而且还会导致寻租的出现。 三、煤矿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及求解 按照博弈论的思想,作为资源管理部门的政府执法者与煤矿企业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 煤矿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动机并考虑政府的管制惩罚而在不同场合选择放弃安全设施建设 或投资安全设施建设,政府管制机构则为了确保纳税人的生命价值与健康并考虑管制成本而 选择管制与放弃管制。这显然是一种混合战略的监管博弈。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1)参与者:本博弈有两个博弈方:一个是政府执法者;另一个就是煤矿企业。假定两 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2)策略:政府执法部门有监管与不监管两种策略,煤矿企业有使设施安全与不安全两 种策略。 (3)信息:为了方便分析,先假设博弈主体的博弈行为是完全信息的 (4)非合作原则:假设煤矿企业与政府执法者不会通过“串通”来谋取各自的利益最大 化。尽管在现实当中存在煤矿企业贿赂政府执法人员的而出现双方串通一气的现象,但这 种现象看成是有条件的,因而是暂时的,不影响总体上的非合作关系。 (5)假设政府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始终代表公众的利益,不存在道德风险,即对于 “官煤勾结”现象暂且假设不存在。 (二) 模型表述 煤矿安全博弈矩阵 煤矿企业 设施安全设施不安全 监管L-C(r),-a L-C(r)+F, a-F 政府管 制机构不监管 L,-a -R,0 我们假定开采某煤矿地方政府可以从中获得利益为 r 。管制机构的监督成本为 C( r) ,并 且 C 是 r 的正相关函数,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能从煤矿获得利益时,地方政府有动力为煤矿 提供保护,阻止管制机构的检查,从而增加了对煤矿的检查成本;C(r)是关于 r 的增函数, 即地方政府从煤矿中获益越多,对煤矿的保护力度越大,检查成本越高; 但同时成本增长率 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即使地方政府无法从煤矿获益,管制机构的检查成本仍然是存在的。 假定管制机构从管制中获得收益为 L (比如,确保了纳税人的生命价值与健康,获得了 人民的信任) 。这样,管制机构检查的正常净收益为:L - C(r) ;当管制机构不去检查煤矿, 且煤矿企业安全设施完好时,其净收益就是 L ;当检查到煤矿企业安全不合格时,管制机构 将对煤矿企业给予惩罚,从而获得一笔额外收益,即罚款额 F ,此时的总的净收益就是:L - C( r) + F ;当企业安全设施不合格而管制机构不去检查时,管制机构官员与煤矿企业经理 串谋,管制机构支付 R ,R 也就是煤矿企业的建立在工人生命与健康危险之上的超额利润,也 包括管制官员从煤矿中谋取的利益。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要使安全设施合格,那么他们将支 付安全投资额 a 。如果安全设施不合格,并且受到了管制机构的检查,那么他们既要支付 a, 还得支付罚款额 F ,即共计支付:a+ F ;如果安全设施不合格,并且没有受到管制机构的检 查,那么他们将什么也不支付,即支付额为零。 (三)博弈均衡求解 用 代表政府管制机构对煤矿企业的监管概率, 代表煤矿企业安全设施合格的概率,求 解上述博弈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给定 ,对政府管制机构而言,我们有: L - C( r) + (1 - ) L - C( r) + F =L +(1 -) ( - R) 于是得到:= 1 -C(r)/(L + F + R) 给定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有: ( -a) + (1 -) ( -a) =( -a- F) + (1 -) 0 于是得到:=a/(a+ F) 因此,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是:= 1 -C(r)/(L + F + R)=a/(a+ F)。 现在来观察 的取值。考虑我国近年矿难频繁,各级管制机构遵循中央精神,加大打击 力度,直至关闭煤矿。这样,F 值相对于 来说,更大,假定 F = n,当 n 时,我们得到: 0 1 1 limlimlimlim nnF nnnn 也就是说,随着打击力度的增大, 的取值趋近于零。这就意味着,管制机构的现实最 优选择是不检查。 同理,随着地方政府的权力扩大,r 随之膨胀,因而 C(r)相对增大,此时,等式两边有相等 的趋势,因此,C( r) L + F + R ,这样,1 - 1 = 0。此即意味着,煤矿企业安全设施 的最优选择是不合格。 于是,我们得到以下结论:随着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扩大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 煤矿企业安全设施的最优选择是不合格;随着对煤矿安全设施不合格打击力度的加大,管制 机构行为的现实最优选择是不监管。即博弈的结果是 设施不安全,不监管。这就能解释 为什么矿难事故频发了。 四、矿工们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及模型的改进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1)参与者:本模型只涉及两个参与人:一是在煤矿企业工作的工人方,另一个为负责监 控煤矿企业生产行为的政府监督机构。政府监督机构与工人均是理性的“经济人” 。政府监 督机构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的进行监管;而工人们则是追求有一份稳定工作为目的, 即收入最大化。 (2)策略:政府监督机构的策略有两个:为严格监管与不严格监管;矿工方策略有两个:检 举揭发与不检举揭发(简称为揭发与不揭发) (3)信息:模型中仍然假设每个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行动选择都有准确的了解,即模 型中参与人的信息是完全信息。 (二)模型表述及求解 政府监管部门 严监管松监管 揭发 B-I1,US- C1 B- I2,0 工 人 不揭发 0,US-C20,0 工人在揭发煤矿的不安全生产行为而且政府机构严格查处所受到的损失设为 I1(这不仅 包括工资收入的损失,而且还包括可能会遭受矿方人员的危险恫吓所受的精神损失);而工 人揭发煤矿的不安全生产行为且政府机构松检查时所受到的损失设为 I2;一般来讲,作为息 息相关的两个部分,矿工们与煤矿企业是一容俱容、一损俱损,在严格查处是工人所遭受 的损失应该要比松查处时的损失要大些,即 I1 I2;同时工人在检举揭发不安全煤矿行为后 得到的收益为 B(包括政府给予奖励以及精神上的安慰),US为政府监督机构在检查查办非 法煤矿后的得益(包括所收来的罚金,以及人们群众给予的好处、评价,统称社会效益), C1 、 C2分别为政府在工人揭发与不揭发情况下的执行监督行为所需要的成本。一般来讲, 在工人方不揭发的情况下,政府监督机构将会花费很大精力去搜集信息,所以 C10, B-I20。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唯一的纯策略纳什均 衡揭发,松监管。虽然仍未达到最优,但工人选择揭发行为已经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矿 难发生的概率。 从前面两种情况可以看出,要使工人与政府监督机构的博弈均衡达到理想状态,则必 须使政府在采取严检查时的收益增加,即要使 US-C10, US-C20。博弈均衡就变成了揭发, 严检查。这就会达到最优状态,煤矿不安全现象就会有效的减少。 五、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产权追问 产权由三要素组成: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产权三要素的关系是,使用权在一定 程度上决定收益权,也就是说使用权的完全归属并不表示收益权的完全归属。比如我国的 国有企业,使用权归经营者,但收益至少由国家和经营者参与分享。转让权在产权三要素 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转让权决定使用权和收益权。就我国的煤矿企业来说,大致有国有企 业和私人或集体承包企业两类。煤炭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所以无论是国 有煤企还是私人、集体煤企,仅有使用权和部分的收益权,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转让权。 这就决定了煤矿企业的产权不清。 在我国, ,煤矿资源的分级审批制度所引起的问题是产权不清的具体表现。 (中华人 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 16 条详尽规定了现行的分级审批制度,见参考文献 11)在这一体 制下,中央政府作为法律上的煤矿所有权人,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协调着和地方政府的利 益分配:例如将部分中小煤矿的开采审批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进行 中央和地方分管分用,对矿业资源补偿费进行中央和地方五五或四六分成等等做法,包括 从 2005 年 5 月起上调河南、安徽、山东等八省区的煤炭资源税(地方税种)税额标准;自 2006 年 4 月 1 日起,又上调陕西、江苏、江西和黑龙江 4 个省的煤炭资源税,这些都是对 地方利益补偿的努力。但这些做法同中央大规模开采利益相比,无法从根本上缓解资源所 在地地方政府同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相比的巨大经济心理落差,也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地 方政府对国家资源的窥觑。于是,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禁止乱开乱采,但地方政府越权 违规审批仍屡禁不止,甚至会成为乱开乱采者的纵容与保护者。 “官煤勾结”便应用而生。 在产权不清的前提下,国家监管和地方监管之间也就出现了矛盾。我国现行的煤矿安 全监察行政系统包括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属各产煤省区设立的 26 个省级直属地区煤矿 安全监察局、2 个直属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以及 69 个矿区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分局)。也 就是说,在这一体制下,除负责履行国家监察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由中央垂直管理)外, 省、市、县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也对煤矿安全管理负有职责。从表 面看,制定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在煤矿安全生产及管理已经下放到地方各矿务局负责的条件 下,安全监管由国家垂直设立的煤监局负责。这样国家监管和地方监管就能相互制约、相 互协调。但由于煤矿产权的不清稀问题,国家监管、地方监管的体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 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多头执法的问题。在职能划分上,在国家监管与地方监管之间留 下了大量空白,管理煤矿生产的不管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的不管生产,相互脱节,谁都管, 但是谁都管不好。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确立了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的主 体地位,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也明确了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安全生产法在煤矿方 面的执法主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认识理解的差距活着时其他原因,各级安全监督 管理部门直接对煤矿进行监察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甚至直接插手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 对煤矿进行重复安全检查更是屡见不鲜。这样一方面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秩序,给企业带来 不必要的负担,也使煤矿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干扰了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直接影 响到政府的形象。而一些“有利可图”又不麻烦的事情,大家都抢着做。有些繁琐的事情, 比如对日常监管,则采取马虎草率,走过场,以发证代替监管,以罚款代替监管,一罚了 事,留下大量事故隐患。 由于产权不清的问题,在煤矿监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的问题。 “诺斯谬论” 就是如此,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大方官员更多的考虑的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来源或 就业的问题,认为这有助于繁荣地方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一些以煤炭为支柱产业 的县、乡。在有些地方,乡镇煤矿甚至是政府收入的唯一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资金,乡 镇政府经常要依赖小煤矿的税收来支付自己的运转成本,包括人员工资。因此,工作和税 收的重要性就超过了安全的考虑。它们不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 的煤矿既不提出整改也不予以关闭,甚至对上级部门下令关闭的煤矿的死灰复燃或支持或 默认,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总之,由于煤矿资源产权的不清晰性引起的“官煤勾结” 、监管矛盾和道德风险直接造 成了煤矿安全事故,也就是说,煤矿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产权不清。 六、一点政策说明 制度经济学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是自然资源的产权变得也交易,从而使希望在物 质资源上进行长期投资的人能有机会和较大的可能赚取长期的物质回报,自然资源就可能 得到保护。据此,如果可以遵循市场规则的将矿权出让,就会使权责明确,从而尽可能的 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这方面,国外有经验可循。在美国,任何人要开办煤矿,首 先要取得采矿权。采矿权是通过按法定程序进行的公开招标拍卖的。投标者必须详细说明 开采、环境、安全等计划。按照法律规定,公众参与从项目申请到营业许可证审批的全过 程。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加上安全法规对矿主应尽义务的明确规定,从开 始开办煤矿起就为保证生产安全创造了条件。 我国已有部分省市对此进行了尝试:2005 年 8 月上旬,山西曝县梁家河煤矿产权的全部 实物资产及生产经营相关权益,以 1.5 亿元被成功拍卖:户南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对辖区内的 上凉冲煤矿开采权进行了拍卖,最后以 1.31 亿元的价格成交。因此,政府加强煤矿安全监 管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明确与资源相关的权利和责任,并制定出相关法律。只有把安全责 任明确落实到资源的所有者和开采专营商上,并与他们的长期利益息息相关,让他们有动 力增加安全设施的投资和落实内在安全监管,才是根本之道。我国在这方面己经开始有所 动作。为了遏制“透支性开采”造成的资源浪费,国家将调整现有的“资源补偿费”制度, 让矿主的经济利益直接与矿藏存储量挂钩。2005 年 6 月 1 日,发展改革委向国务院提交了 关于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的其中一条就是,拟把煤矿矿藏资源费的收 取,由现在的以产量和销售收入作为基数们,改变为以储量为基数。按照这份指导性意见, 投资者如果要取得某个煤矿的开采权,必须先通过类似竞买的方式,先行向国家缴纳一笔 “资源占用费” 。这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明晰了煤矿的产权,让投资者的收益和需要投入的 成本以及应该承担的风险相均衡。煤矿投资者尚未开采即预付了大笔“资源占有费” ,为了 收回成本和赚取利润,必然想方设法增加安全系数以延长开采周期。否则,一旦发生矿难 事故或资源枯竭,他们的投资将前功尽弃。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见 参 考文献 12 )也于 2006 年 2 月 28 日公布,标志着酝酿己久的中国煤炭大省的煤炭资源整合 和有偿使用从此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还有浙江省也已出台了关于做好国有及国有控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