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重点掌握问题的参考性辅导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掌握问题的参考性辅导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掌握问题的参考性辅导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掌握问题的参考性辅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华文化概说重点掌握问题的参考性辅导 学习传统文化有何意义?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提示)第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提高民族自尊和自信的源泉,也是实现民族伟大振兴的根基和精神动力。第二,极富包容会通、与时 俱进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和现实 环境,它能够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能够增强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第 三,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价值连城的物质财富,那些不可 再生、不可替代的传统文化遗产堪称无价之宝,具有广泛的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第四,高度重视天 人和谐、主张世界大同的传统精神文化是化解各种失衡、危机、矛盾、冲突等世界性难题的思想宝库, 是慰藉人类心灵和提升人文精神的珍贵资源。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就是把握评价传统文化的原则,端正评价传统文化的 态度。 第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发掘传统文化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必须实事 求是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所发挥的作用,客观准确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虽然是由当时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提出来的,但这些精神财富决非仅限 于统治阶级,她已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永恒精神的内容,需要后人继 承延续并加以弘扬。 “无用论”认为,传统文化时过境迁,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价值,采取全盘否定的 态度,其实质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了传统,也就等于否定了历史,否定了自己。 第二,坚持唯物辩证主义的原则,发掘传统文化不能食古不化,全盘照搬,不能搞复古主义,必 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清理剔除时代糟粕,继承吸收优秀精华。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分析鉴别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原则,批判继承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实 际上没有完全脱离否定的肯定。传统文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传统文化并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生活 遇到的一切问题。不能将传统文化都笼统地被称之为优秀文化,更不能不加分析一概予以继承发扬。 第三,坚持以科学发展的原则,要坚持古为今用的态度,审视传统文化要发掘其现代价值;既赋 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求,同时也要避免文化传承的庸俗化和 文化服务的过度商业化。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发挥传统文化现代意义和作用,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 俱进,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面对 21 世纪的时代要求,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去透视传统文化, 从而发现蕴含在古老文明化外壳中现代性因素,激活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元素,促使其古老文明焕 发出现代青春,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中国历史文化遗存所具有的价值和社会作用。 (参考答案提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在建筑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反映了古代中国建筑 技术和艺术上的光辉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古代传统文 化遗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历史价值。由于每一处遗存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人类创造或创作的,它的内涵十分 丰富,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民俗、信仰、观念, 甚至中外关系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因此,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有历史的参考 和借鉴意义。 第二,艺术价值。中国传统文化遗存富有艺术形象和表现力,无论单体还是多体和组群建筑都体 现了功能、结构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其艺术价值可以体现在造型、制作工艺和彩色的运用等方面,反 映了古人的审美观点,给后人以美的感受。 第三,科学价值。在众多的遗存中,有的自古屹立于今,完整无损;有的则很少损失,充分表明 了古建筑的科学性。所有的遗存都能反映自身时代的科技水平,在力学、数学等多个领域能给现代研 究提供启发和借鉴,古人在这些方面的成就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对于我们具有科学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遗存所具有的无比珍贵的价值注定了它们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第一,是教育作用,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凝聚力,提高爱国热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 材。 第二,是启发、借鉴作用,对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三,是史料作用,可以用来弥补历史的空白或校对历史文献的正误,起到补缺和正名的作用。 第四,是旅游观赏作用,每一处文化遗存既是研究、观赏的对象,又为旅游事业提供了物质基础,是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项内容。 第四,是旅游观赏作用,每一处文化遗存既是研究、观赏的对象,又为旅游事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项内容。 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历代烧制瓷器的特点? (参考答案提示)东汉时期烧制出真正的瓷器,三国时期始创釉下彩绘瓷,魏晋南北朝时以越窑 青瓷质量最高。北朝后期出现早期白瓷,同时还有黑瓷。唐代青瓷已达成熟阶段。唐代中晚期出现青 花瓷,唐代晚期还烧制出秘色瓷。白瓷以邢窑产品最著名。 宋元时期瓷器生产更加繁荣,并形成诸多窑系。定窑以白瓷著名;耀州窑烧青、白、黑瓷,以青 瓷纹样最为富丽;钧窑用窑变技术以斑斓的彩色代替纹样装饰,独树一帜;磁州窑以白釉黑花瓷而闻 名;景德镇窑从北宋中期主要烧造青白瓷(影青) ,到元代创烧青花和釉里红;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釉 等品种达到青瓷工艺的高峰。建窑则是烧制黑瓷的名窑,能烧制出“油滴”和“兔毫”等纹色;吉州 窑则杂仿其他名窑,创烧出“玳瑁”釉和剪纸贴花纹样,颇具民间特色。汝窑、哥窑、德化窑等也各 具特色。 明清时期以景德镇窑产品最精美。青花瓷是当时各种产品的主流。低温黄釉、孔雀绿釉、粉彩、 五彩、斗彩、彩上蓝彩、墨彩、金彩、珐琅彩等是当时瓷器的新品种。器物造型、制作工艺、装饰艺 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如何评价传统孝道?现代社会提倡孝道有何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提示)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在传统社会中, “以孝治天下” 、 “百善孝 为先” ,传统孝道虽然是以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为核心,涉及的内涵非常宽泛。养亲就是赡养父母,即承 担父母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满足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敬亲,是指子女不仅要从物质上赡养父母,还 要在精神上关爱父母,充满尊敬之意。继亲包括传继父母的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继承父母遗志,建 功立业,光宗耀祖。祭亲是指对已故父母的祭祀,尽力办好父母的丧事,按照礼仪守丧、祭祀。 儒家倡导的孝道,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精神文 化遗产。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因素,依然还具有巨大的价值,它在规范人们的 行为,稳定社会秩序,培养道德人格,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 代的功能。对这笔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进行认真充分的总结,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 承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家庭养老的功能有日益弱化的趋势,传统的孝道观念也开始淡化, 歧老、虐老的事件也不时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宣扬传统的孝道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 的传统美德,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孝道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 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 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倡导孝道文 化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提示)在教育的作用方面,孔子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治理 国家不能只靠政律,因为教育比政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孔子实行“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民间。这一教育思 想地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创举,也是人类教育 史上一项有革命意义的突破。 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孔子以培育完善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行道 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德育教育是重心。 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孔子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实施因材 施教,强调学思并重。 儒家的教育思想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的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如今网络语言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有人说,网络语言打破了传统书面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 你是如何认识这一现象的?应该如何评价中国传统书面语言系统? (参考答案提示)网络语言的特点是始于简化输入的需要;它可以丰富表达手段;形象直观,又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能力;避免了直接使用不雅词汇;满足了扮演不同角色的需要;用于调侃和幽默, 体现或炫耀了发言者的智慧和创意;体现了个性。但是,需要正确认识网络语言与传统书面语言的冲 突,认真找寻在网络时代保持传统书面语言精髓并融入网络语言之中的有效办法。网络语言作为当代 一种重要交际工具,要在使用范围、教育引导、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强调节控制力度,使网络语 言规范化建设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中国传统书面语言系统是适合社会和历史发展需要的书面语言系统。 第一,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方言众多的国家,需要一个与口语不一致的书面语言系统,才能实 现不同方言地区之间的交流。如果书面语只是口语的文字化,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就会极大地损害 书面语言的交流功能。 第二,口语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经常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尤其是词汇对社会生 活的各种变化反应极其敏感。如果书面语与口语保持一致,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尚待筛选和规范的新 词马上进入书面语言系统,势必造成混乱,造成信息交流上的困难。 第三,文言文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它植根于先秦深厚的 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先秦的思想文化艺术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文言文的生命之源,文 言文记载的文献更是持续发展不能离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第四,古文言是用于上层社会的雅语,有独特的词汇系统和美妙的韵律。 第五,雅语是上层社会使用的,只有具备高超的使用古文言的能力,才能通过科举的层层考试, 而进入上层社会,这就为古文言独立的使用和发展提供了保证。 语言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科学的语言系统应该是言文分立的。中国古代一直使用古文言来记载 历史文化典籍,充分表现出了前人卓越的见识和高超的智慧。正因为有了文言文的创造和不间断的使 用,古代典籍才能在后代广泛传播,历代创造的优秀文化才能发出灿烂的光芒。 举例说明京剧的艺术流派? (参考答案提示)19 世纪末,演员在表演方面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首先是谭派老生唱腔之中,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后,京剧在武生行、旦行、净行都有不少演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时至 20 世 纪 20 年代,京剧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起。老生行中有余叔岩的余派、马连良的马派、言菊明的言派、 高庆奎的高派、周信芳的麒派、杨宝森的杨派、奚啸伯的奚派等。旦行的流派发展也很迅猛,如梅兰 芳的梅派、程砚秋的程派、荀慧生的荀派、尚小云的尚派、于连泉的筱派、黄桂秋的黄派、李多奎的 李派等。京剧流派的形成,是京剧走向繁荣的标志。众多的流派把京剧表演发展得淋漓尽致,丰富了 京剧表演艺术的欣赏层面。 结合亚洲某国家将端午节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件,试析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 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参考答案提示)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 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原因,竟同意了;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 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 ;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 本草纲目 、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联合国提交汉服申遗书;指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 的;并准备在 2008 年前完成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的准备工作。最近又提出, “汉字并非中国文字, 而是韩国祖先创造”等。 由此可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及其存在的问题。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 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 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 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 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 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 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 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 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教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提示)第一,道教重生,追求人的“长生久视” ,并形成了系统的养生方法,体现了对 生命的尊重。 第二,道教的天、地、人的跨越时空的思想自由驰骋,推动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第三,道教的绘画和神像雕塑继承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优秀成果,道教美术作品对中国美术的发展 起了推动作用。 第四,道家养生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思想,注重饮食起居与自然的和谐,顺天时而动, 应阴阳而行,起居有常,食欲有节,清心寡欲,不妄劳作,创造了导引按摩、齿漱律、吐故纳新、闭 门养神、五禽戏、太极拳等独特的道教养生锻炼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