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探讨_第1页
安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探讨_第2页
安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探讨_第3页
安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探讨_第4页
安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乡县新农村建设探讨 民生之本饮水安全问题之我见 (2008 年 10 月) 安乡县水利局 唐西华 安乡县新农村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是我县“民生之本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 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内容,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之中起着“一票否决” 的作用,同时农村饮 水安全工作也被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八件 实事” 和市政府为民办“十 件实事”之列, 为此本人就全 县农村饮 水安全问题作些夫浅的探讨。 安乡位于西洞庭湖区,属于纯湖区县,地面高差不大,是一个水乡 泽国,自故以来就有“ 鱼米之乡” 、“洪水走廊”、 “水窝子”之称,流经安 乡的河流有 8 条,历年平均过境流量近千亿立米,然而既使这样, 全县有近 40 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现就有关饮水安全工作做些 夫浅的探讨。 一、安乡县农村饮水现状及成因分析 1、农村饮水现状 安乡县南北长 71 公里,东西宽 30 公里,总面积 1087.032 平方公里。全 县辖 20 个乡镇、308 个村(居)民委员会和 4 个县级场(站),总人口 58 万人、 20 万户,其中非农业人口 14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24%)、农业人口 44 万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76 %),农村常住人口有近 40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69%), 自 2005 年以来,由于各级投入,已解决了近 7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 仍有 33 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占全县总人口的 57%。饮用水不安全主 要是水源不安全,农村人口中饮用水方式有三种。一种类型是纯地表水,有 8 万人,占全县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的 24 %,这类人口主要分布在大堤边,大 - 2 - 多数居住在移民建镇时修筑的安全台上,为了堤防安全,不能打井取水,被 迫饮用地表水;二种类型是纯饮用地下水,有 15 万人,占全县饮用水不安全 人口的 45%,这类人群居住在垸中,以前的沟渠系 统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失 去了常年有水的蓄水功能,无地表水可取,只能自已出资建手压井,取地下 潜水饮用,不得已全部饮用地下水;第三种类型是地下水和地表水混合使用, 有 10 万人,占全县饮用水不安全人口 31%,这类人群居住在湖泊或低排沟 边上,虽然地表水时空不均,水质污染严重,但他们为了生活方便,洗衣等 一般用地表水,生活一般用地下水。 2、农村饮水不安全形成的原因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能否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的基 本生活,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安乡县虽然地表淡水资源十分丰 富,却还有 33 万人存在严重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原因之一: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分解吸收不充分,残留量高,对地表水污染 严重。原因之二:湖泊开发为淡水养殖池,一方面失去了原有湖泊的调蓄的 功能,克服不了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另一方面投肥养殖污染了 淡水资源。原因之三:钉螺的繁衍使血吸虫十分流行,使本来有限的可饮用 淡水资源更加减少。原因之四:地下水中普遍存在铁、锰、浊度、色度及肉眼 可见物等指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问题,形成了地下 水不能直接安全饮用的局面。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县农村饮水问题 十分突出,成了全县人民的心头之患。 二、安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及存在的问题 1、工程规划情况 为了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根据上级要求我县做了一个“评估” 和一个“规划 ”,申 报了国家计划。 - 3 - 2005 年 2 月 25 日,我县水利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会同县卫生局、发 改局等部门联合对全县饮水现状进行调查,编制了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农 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上报各级发改及水利部门,根据上级要求确定 我县的农村饮水不安全工程人口国家计划为 16.17 万人。 2007 年 9 日,以县水利局为主,县发改局、卫生局及财政局通力配合, 于 2007 年 9 月编制了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 实 施规划,并上 报上级水利、发改委及卫生部门。同时常德市水利水电勘测 设计院根据我县编制的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 实 施规划编制了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 可行性研 究报告。 “十一五”期间 ,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入国家计划的为:实施农 村饮水安全工程共 604 处,解决 11.83 万人。其中集中供水工程 49 处(新建 25 处、改造 4 处、延管 20 处),解决 11.5829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分散供 水工程 555 处,解决 2471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规划工程静态总投资 4953 万 元,其中中央投资 2229 万元、省级配套 743 万元、地方投资 1486 万元、群 众自筹 495 万元,人均投资 418 元/人。 2、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作了一个评估和一个规划,但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评估和规划中饮水不安全的人口不符合实际,由于规划时受上级指令性指 标的限制,只给了安乡 16.17 万人的饮水不安全指标,所以我们只能按上级 的指令性指标进行评估和规划。二是规划中造价为当时的静态投入,随着物 价和人工工资的不断攀升,人均投入指标已远小于工程所需的人均造价。三 是规划中没有水源保护方面的工程措施和资金预算,导致水源保护没有资 金保证。 三、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 1、工程建设情况 2005 年以来,我县利用各级投入和群众自筹资金,共完成工程建设 26 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 22 处,解决了近 7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县饮 - 4 - 水安全问题的人口总数由 40 万人降到了 33 万人。 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起步较迟,2005 年开始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范围, 2006 年、 2007 年和 2008 年纳入省政府为民办“ 八件实事”和市政府为 民办“ 十件实 事” 之列。四年间县级及以上各级共投入资金 1649 万元(含 2008 年各级计划投入资金数),其中中央投入 702 万元、省级配套 147 万元、 市级投入 463 万元、县投入 337 万元(不含乡级投入),计划解决 58360 人, 实际解决了 72963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我县共完成了 22 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其中新建水厂 10 处(同兴、黄 家台、沙滩 口、 长白丁、虎山、亿中双同、铁 路湾、五一、大 罗、又新)、改扩 建旧水厂 10 座(长兴、芦林铺、下渔口码头、志中、新口、黄山头、黄市咀、 杜家、出口洲、三岔河),延管工程 2 处(裕丰新村、大鲸港),实施分散供水 工程 4 处。 2005 年,投入资金 38 万元(中央 25 万元、市 5 万元、县 8 万元)解决 了 1337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黄市咀水厂进行了改扩建,解决了 1157 人的 饮用水安全问题,实施白家集雨工程一处解决 18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06 年,投入资金 82 万元(其中中央 60 万元、市级配套 22 万元)解决 了 43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芦林铺水厂进行改扩建,解决了居委会、田 家及民埠 13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下渔口码头水厂进行改扩建,解决了 居委会、渔 口村、三西及万余 18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长兴水厂进行了改 扩建解决了槐圃、五一两村 12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07 年投入资金 575 万元,其中中央 190 万元、省级配套 48 万元、市 级投入 222 万元,县级投入 115 万元,解决了 27752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 - 5 - 建了长白丁配水厂,解决长山、白家、丁堤三个村 4860 人的饮用水安全问 题;新建沙滩口水厂,解决沙滩口及丁家洲村 2177 人;新建黄家台水厂,解 决 1352 人;新建同兴水厂,解决 1537 人。改扩建了长兴水厂,解决了裕丰 新村 4986 人、新口水厂解决了 3017 人、志中水厂解决了志中村和丁家洲 村 2700 人、改造黄山头水厂解决了 5143 人的水质不达标问题。通过实施分 散和兴、双合、安障片,解决了 1834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08 年计划投入资金 954 万元,其中中央 427 万元、省级配套 99 万元、 市级投入 214 万元、县级配套 214 万元,解决了 37111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新建了虎山集中供水工程,解决 7785 人饮水安全; 新建亿中双同集中供水 工程,解决 3564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了铁路湾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 216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了五一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 2165 人的饮用 水安全问题;新建了大罗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 1388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 建了又新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 321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杜家集中供水 工程进行了改扩建,解决了 25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三岔河集中供水工 程进行了改扩建,解决了 700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出口洲集中供水工程 进行了改扩建,解决了 4769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丰凝港村从县自来水管延 管,解决了 1570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工程建设经验 经过近四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累了部分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强化民本意识,落实思想保障。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 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基于对农村 饮水现状的清醒研判。我县虽是个湖区县,但农村饮水极不安全。 - 6 - 在全县 45 万农业人口中,由于受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血吸 虫和地下水水质不合格等因素的影响,有近 40 万农村人口存在饮 水不安全的问题。二是基于对中央政策的正确把握。从 2006 年起, 国家每年投入 60 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我县实施饮水安 全五年计划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基于对民生和谐的深刻理解。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是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惠民工程。我们按 照“ 修路是解决发展 问题、改水是解决生存问题” 的指导思想,决定 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摆在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计划通过 5 年 时间的努力,解决全县 18 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第二、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保障。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为 加强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管理和调度,县里成立了以县委 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 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在县水利局设立县供水站,形成了 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供水站承办落实的农村饮水 安全工作机制。二是明确工作职责。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各项工 作落到实处,县里与相关项目乡镇、乡镇与项目村分别签订了农村 饮水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县、乡、村各级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 责任和具体任务,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时时处处有人抓、项项工 作有人管。三是狠抓督导落实。我县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 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县里的主要领 导经常深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场,督导工程进度,帮助解决工程 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强化前期工作,落实技术保障。今年来,我们组织乡、 村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供水区现场进行细致测量,将初步设计 方案拿到工程现场放样,检验方案布局的合理性,然后根据施工放 - 7 - 样结果,进行细致的施工设计和施工预算。同时,我们还狠抓了新 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引进和推广运用,4 年间引进了 17 套先进 的除铁锰净水处理设备、变频恒压供水器及水射器,提高了改水工 程的科技含量。 第四、强化资金配套,落实投入保障。上级对我县的农村饮水 安全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的态度也是非常坚决的。今年,我 们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将 214 万元配套建设资金纳入了 预算,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落实了资金保障。 第五、强化规范管理,落实质量保障。一是规范了工程建设管 理。我们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六制” (即规 划建卡制、社会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资金报帐制、工程监理制、 管理责任制),严把工程质量关,对每一处工程,实行专业队伍施 工、技术人员跟班指导监督,确保工程竣工一处,群众受益一处。 二是规范了进货管理。我们把原材料和设备采购与工程实行捆绑 招标,严格按照上级推荐的厂商范围来控制进货渠道,确保了管材 及设备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三是规范了工程运行管理。我们在 充分调查研究、吸收外地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工 程产权,建立健全了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规章制度,走出了一条 “政府主导 、政策扶持、市 场运作、老板 经营、依规定价、计量收费” 的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新路子,确保工程 24 小时正常供水,确 保工程良性循环、长效运行。 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所需费用及构成分析 1、工程设计方案 为了解决安乡人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安乡县水利局在上级主管部门的 - 8 - 指导之下,做了大量的探讨,供水方案不断的优化,现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设计方案较为成熟,基本定型。 第一、水源的选择:根据上述分析,尽管安乡境内客水等地表水总量较 多,但时空分布不均,春、冬两季地表水极其缺泛,无水可取,再加上地下水 资源丰富,开采方便、只需简单的净化处理即能饮用,所以,安乡饮用水源 绝大多数取地下水。 第二、净水处理工艺:地下水主要是铁、锰、浊度、色度及肉眼可见物超 标,但超标 的量不大,基本可以经过一次曝气氧化过滤即可达到国家规定的 饮用水卫生标准,所以净化工艺一般是曝气氧化、过滤。净水方式有构筑特 净化和设备净化两种模式,近三年来,基本上采用设备净化。 第三、供水方式:随着供水设备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安乡在引进新技 术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面,现在基本上采用变频无塔供水技术,实现 24 小 时全自动供水设备。 第四、配水管网:农村住户居住大都不太规则,较为分散,所以配水管 网较长,人平主管长度达 110 米。 上述设计方案对工程的造价影响较大。工程造价决定于工程费用、中介 及管理等费用、配套工程三部分费用。 2、费用核算 工程总造价= 工程费用+ 中价费用及管理等费用+配套工程费用。以黄山 头镇虎山集中供水工程为例进行核算,该工程计划解决 6869 人饮水安全问 题,工程造价为 390.9 万元,人平 569 元。工程造价分析如下: 1)工程费用= 主体工程费用+ 入户工程费用=285.9+48.1=334 万元,人 - 9 - 平 486 元。 主体工程费用= 清水池+ 生活办公房+厂房+围墙 地面排水沟+凿井+管网 +设备安装=285.9 万元,人平 416.2 元。其中: 200 吨清水池 12 万元、 150 平 米生活办公房 12 万元、94 平米厂房 7.6 万元、围墙地面排水沟等 7.6 万元、 凿内径 300mm 深 120 米井 11.2 万元、7.26 万米配水管 217.5 万元、设备安 装 18 万元。 入户工程费用,是指从主管网接入居民家中所需的费用, 共计 48.1 万 元,人平 70 元。 2)工程配套费= 水厂厂部土地征用费+“ 三通一平”工程费+电力入户工 程费+青苗补 品+ 水管过 路过沟处理工程费=12 万元,人平 17.5 万元,其中 1.5 亩土地征用 6 万元、三通一平 2 万元、电力入户 1 万元、青苗品补 1 万元、 水管过路过沟处理 2 万元。 3)中介及管理等费用=勘测设计费+ 监理费+ 质监及检测费+ 招标代理费 +管理等费=44.9 万元,人平 65.4 元,收费基数均为工程费用。其中:勘 测设 计费 9.96 万元、监理费 9.96 万元、质监及检测费 3.65 万元、招标代理费 4.7 万元、管理等费 16.6 万元。 3、各级投入的费用及构成 本工程投入分为 5 个部分,以 2007 年计划项目为依据进行分析。一是 中央投入人平 175 元/人、二是省里配套 40 元/ 人、三是市级配套 65 元/人、 四是县级配套 65 元/人、五是群众自筹 70 元 /人,共计 415 元/人,按此标准 合计为 285.1 万元。 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黄山头集中供水工程资金缺口为人平相差 154 元, - 10 - 合计相差 105.8 万元。 4、工程资金缺口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计算过程中不难看出,工程资金缺口产生的原因如下: 一是各种建筑材料上涨幅度太大,钢筋由 2006 年上半年的 3200 元/吨, 2008 年上涨到 6500 元/吨,水泥以由 2006 年上半年的 240 元/ 吨,2008 年上 涨到 380 元/吨,油料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原材料成倍的上涨直接加大了工 程建设成本。二是人工工资的大幅度上涨。以前人工只有 26.4 元/天,到 2008 年第涨到普工为 75 元/天,技工 95 元/天。三是中央、省、市三 级投入 没有达到 40%、15%、15%的比例。中央投入的 资金为 175 元/ 人,只占到人 平造价的 30.8%,要达到 40%的投资比例,中央投入必须达到 227.6 元/人, 人平还差 52.6 元;省 级配套人平只有 40 元,按 15%的标准应为 85 元/人, 还差 45 元/人;市级配套人平只有 65 元,按 15%的标准应为 85 元/人,还差 20 元/ 人。四是 农饮安全工程过多的与政治结 合,增加了行政成本。 五、农民对农饮安全工程建设的要求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建议 1、农民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要求 第一、农民迫切希望实施农饮安全工程建设。我县农民对农村饮水安全 工程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部分村里为了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多次上访县委 政府, 反映他 们的饮水困难,要求县委政府帮助他们解决饮水问题。 第二、农民对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非常关注。在实施工程建设中,他 们自发的到水利局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