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入唐前后,日本遣唐使制度的转型_第1页
空海入唐前后,日本遣唐使制度的转型_第2页
空海入唐前后,日本遣唐使制度的转型_第3页
空海入唐前后,日本遣唐使制度的转型_第4页
空海入唐前后,日本遣唐使制度的转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空海入唐前后,日本遣唐使制度的转 型 今年初,以大唐长安为背景的电 影妖猫传 在全国各地热映,影片 讲述了青年诗人 白居易与日本僧人空 海共同侦破宫闱奇 案,揭开杨贵妃之 死内幕的曲折故事。主人公空海 是日 木延历年间遗唐使的成员,同时也是此 次使 14 中最著名的人物。值得注意的 是,在此之前遣唐使 团中的核心人物 往往都是官员,如举止文雅的粟田 真 人、据理力争的大伴古麻吕、心系故国 的藤原清 河,他们都曾担任大使或副 使的职务;而自空海以 来,无论与空海 同行的最澄,还是留在唐朝求法游 历 的圆仁,求法僧人俨然已成为了使团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最受瞩目 的群体。这样的转变是怎样 产生的,在整个东亚视 野下又具有怎 样的历史意义呢? 日本高野山金刚峰 寺, 空海曾在公元九世纪创立 “真言宗”。 抵达唐朝港口的日本遣唐 使船。1298 年, 东征传画册第四卷。 日本僧人最澄法师入唐“度牒” 公文。 最澄于公元 804 年随遣唐使出使长安, 在中国学习佛教天台宗,回国后创立了 新教派天台宗,与真言宗合称“平安二 宗”。 东夷小帝国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06095.htm 日本遣唐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舒 明天皇二年 (630 年) ,犬上御田锹是 第一任遣唐大使。当时 的唐朝刚刚平 定国内,太宗对远道而来日本使团 赞 赏有加,准许其不必每岁入朝进贡。有 唐一代, 日本朝廷陆续派出十多批使 团,波澜壮阔的遣唐使 画卷由此揭开 序幕。 众所周知,遣唐使的目的之一是 学习唐朝的先 进文化,因此所有入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的使团中都会有一定数量的 留学生, 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便是其中的佼佼 者。 不过,前期遣唐使最重要的使命 并非文化摄取,而 是意在起到政治宣 示的作用。具体来说,政治宣示 首要 的诉求在于彰显天皇地位的正统性。在 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遣使入唐是耗资 巨大的工程,平民自 不待言,即便有 权势的贵族也无法独立承担,因此 遣 唐使的派遣必须是政府行为,同时也是 天皇宣示 权威与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正因为这样,几乎每一 任天皇继位不 久,都会把遣唐使的派遣提上日程。 日本派遣使臣向唐朝宣示,是因 为日本虽尊奉 唐朝为东亚的宗主,但 自身也是具备若干蕃国的 小型帝国。 659 年,正当东亚世界弥漫着战争硝烟 之时,在位的齐明天皇派出以坂合部石 布为大使 的使团,同行的还有几名虾 夷人(即阿依努人) , 此举无非是在向 唐朝展示日本对虾夷人的宗主权。 除 此之外,当时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济、新 罗也被日本视为蕃属,不断要 求其按时奉纳贡调, 据说一代权臣苏 我入鹿就是在“ 三韩进调”的现场 被诛 杀的。三韩之中,与日本关系最为密切 的当属 百济,两国的友好关系至少可 以追溯到公元 4 世 纪,此后漫长的岁 月中,日本一直将百济视为其在 半岛 上最可靠的属国。也正因为如此,当 660 年 百济被唐朝灭国后,日本曾不惜 挑战唐朝的权威, 倾尽国力支持百济 的复国运动。公元 663 年,唐 日两国 在百济的白江口兵戎相见,日本彻底战 败, 其势力才退出了朝鲜半岛。 白江口战后,日本一时间中断了 与唐朝的联 系。直到三十多年后,日 本才重新向唐朝派出了使 节团,而唐 朝在这次交往中正式承认了倭国更名的 新国号“ 日本” (此前中国一直称 “日本”为“倭 国” ) 。经过此前的教训, 日本不再公开向唐朝 宣扬自己的小帝 国,遣唐使也有了新的外交使命, 那 就是在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秩序中,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保日本的 国际地位高于新罗。 天宝十二载(753 年)元旦,日 本与新罗的使 者共同出席元日朝贺, 由于日本的位次低于新罗, 副使大伴 古麻吕立即提出抗议,力陈新罗自古以 来 向日本朝贡,其地位理应在日本之 下。最终,唐朝 官员接受了大伴古麻 吕的意见,令日本和新罗的使 者交换 了席位。正是在这样的折冲樽俎中,遣 唐使 中的官员一直站在外交舞_的中 央。 日本虽不再向唐朝宣扬自己东夷 小帝国的身 份,但在国内仍不遗余力 地贯彻这一意识,当时 日本的律令注 释书令集解中明确记载道:“邻 国 者大唐,蕃国者新罗也。 ”换言之,在日 本的国 内宣传中,新罗以及随后兴起 的渤海国始终是日本 的蕃国,而“ 邻国 者大唐”则自然有着日本在国际 地位上 与唐朝平起平坐的意味。这样的认知显 然 背离了当时东亚世界的现实,其实 质是,日本一面 在以唐朝为中心的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亚秩序中扮演着蕃国的角色, 一面却 在国内宣扬着与唐朝对等的意识。由于 地理 上的阻隔,唐朝使者长期没有踏 足日本的国土,加 上遣唐使的巧妙运 作,这样相互矛盾的国际意识竟 能在 数世纪中保持着奇妙的平衡。直到 8 世 纪后期, 一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波彻 底打破了这一局面。 宝龟年间外交风 波 日本神护景云四年(770 年) ,女 帝称德天皇 无嗣驾崩,白壁王在左大 臣藤原永手等人的支持下 登上皇位, 即为光仁天皇。光仁天皇并非先帝指定, 而是以旁系身份继承皇位,因此通过 派出遣唐使来 宣示自己的正统地位的 愿望就显得尤其迫切。即位 第二年的 宝龟二年(772 年) ,光仁天皇将遣唐使 之事提上日程,下令安艺国制造入唐的 船只。但皇 族之间的纷争打舌 L 了光 仁天皇的计划,第二年光仁 天皇的皇 后井上内亲王“ 坐巫蛊而废 ”,其子他户 亲王也被贬为庶人,母子双双遭到幽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受此影响, 此次遣唐使直到宝龟八年 (777 年)才得以正式启 航。 宝龟八年(777 年)六月,以小野石根、 大神 末足为首的遣唐使节团自九州大 宰府解缆起航,当 年七月顺利到达扬 州的海陵县。上陆后,使团沿着 大运 河一路北上,于第二年正月抵达长安。 此时的 唐朝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北 方社会遭到严重破 坏,唐朝虽名义上 保持着东亚中心的地位,但实际 国力 已经大不如前。同行的判官小野滋野在 汇报国 内的文书中写道,唐朝“ 属禄山 乱,常馆凋敝” 。 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宗 藩关系也日益松弛,甚至一度 出现“ 四 夷使者及四方奏计,或连岁不遣”的 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十多年 后再次来朝的日本使 者,当时在位的 唐代宗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当年 三 月,代宗在延英殿中召见日本使者,对 于日本进 贡的物品“ 非分喜观” ,并下 令颁示群臣。延英殿 召见后,代宗又 下令“所请并允,即于内里设宴, 官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有差。 ”一个月后,正当小野一行准备启 程 回国时,大喜过望的代宗却下达了 一道出人意料的 旨意:以中官赵宝英 为大使,携带信物回访日本。 小野滋 野敏锐地预感到此举可能将带来风波, 急忙 以“行路遥远,风漂无准,万一颠 踬,恐乖王命” 为由婉言辞谢,代宗却 坚持遣使押送信物以结邻 好,并称“ 道 义所在,不以为劳” 。 空海大师塑像, 福建福州开元寺。唐贞元二十年(804 年)随遣唐使入闽,曾驻锡福州开元寺。 大历十三年(778 年)六月,赵 宝英等人与遣 唐使一同来到扬州。由 于代宗下令建造的船只未能 如期完成, 唐使只得乘坐遣唐使的船队赴日。天 有不测风云,此次遣唐使的返航上演了 一出悲剧。 出海第三天,唐使所在的 第一船就遭遇了风暴, “潮 水满船,盖 板举流,人物随漂,无遗勺撮米水”。 最后,第一船在海中首尾分裂,赵宝英 与小野石 根等六十三人葬身海底,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成了遣唐使历史上最严 重的一次海难。 万幸的是,同船的唐使判官孙兴进、 秦忿期等人借助残破的船骸,经历九死 一生后于 当年十一月漂流到了日本西 南端的萨摩境内。 唐使的到来给日本朝廷带来了巨 大震动。慌乱 之余,朝廷立即派遣藤 原鹰去前往九州岛大宰府慰 间使者, 同时赙赠溺水而亡的唐使赵宝英J 八 十 匹,绵二百屯。如上文所说,日本 朝廷与唐朝使 者绝缘已有一百余年, 而在这百年之中,日本国 内早已形成 了自己的天下观,那便是以本国为中 心,唐朝为邻国,新罗、渤海等国为蕃 属的意识。 这种意识显然是破绽百出 的,且不说已统一朝鲜半 岛的新罗不 愿长期臣服于日本,两国之间摩擦不 断,更重要的是唐王朝的存在,尽管日 本律令中将 唐朝定位为“邻国” ,也就 是对等之国,但由于 国力对比悬殊, 这样的平等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 如 今,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唐代宗使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突然来访, 势必将在日本国内掀起轩 然大波。 更令日本朝廷头疼的是,唐朝使 者到来之时, 正值渤海国的使节团也 在日本国内。自 8 世纪前 期日本与渤 海两国缔结关系以来,日本始终将渤海 视为自己的藩属国,如果让唐朝使者和 渤海使者 同时进入京城,必然会引起 不必要的麻烦。因此, 尽管孙兴进等 人宝龟七年(778 年)十一月就已经 到 达太宰府,但随后几个月中却不见任何 的安排, 直到第二年二月渤海使者归 国以后,光仁天皇才开 始着手迎接唐 使入京。 日本朝廷在京城内迎接唐朝使者, 这就意味着 一直以来相安无事的两种 矛盾的国际意识将迎来 正面碰撞,日 本朝廷之所以错开唐使和渤海使的入 京时间,目的正在于缓解这一冲击。 在面临的种种困境中,最大的难 题就是天皇面 见唐朝使者时应当采用 何利礼仪。如果按照以唐朝 为中心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华夷秩序,身为蕃夷君长的日本天皇无 疑 应该走下宝座,恭敬地向唐使行蕃 王之礼,然后接 受唐朝国书。事实上, 这也是唐使心中理所当然的 程序。但 是,按照日本朝廷长期以来的国内宣传, 日本与唐朝乃是地位对等的相邻之国, 如果是这 样,唐朝使者应当向日本天 皇行礼,随后恭敬地奉 上唐朝国书。 围绕接受国书的礼仪,日本朝廷的大 臣也分裂成了两派。以大纳言(日本官 职,负责大 节礼仪等事务)石上宅嗣 为代表的务实派建议二“ 唐 朝是大国, 日本是小国,彼大而此小,应当采用蕃 国之礼。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了强硬派 大臣的反 对,有人厉声斥责道:“ 昔日 孔子在夹谷折辱齐侯, 蔺相如在渑池 怒斥秦王。自古凡是贤臣,都愿将自 己的君主奉于他国之上,怎可因大小之 分而有辱国 体?” 其实,光仁天皇清楚 地知道唐日两国的国力 差距,倘若坚 持采用对等之礼,势必将招来唐朝的 不满,甚至会重蹈白江口之战的覆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面对眼前的 现实,光仁天皇不得不选 择以蕃国之礼迎接唐朝的 使者。 宝龟十年(779 年)五月,唐使 孙兴进、秦N 期正式觐见光仁天皇, 并向其递交唐朝的国书。在 众人的注 视下,光仁天皇缓走下御座,向唐使 两 度行礼后郑重接受国书。这一场面 带给日本朝廷的 冲击不言而喻,多年 以来,朝廷始终宣扬与唐朝对 立平等, 但当唐朝使者真正来临时,这一迷梦就 这 样轻而易举地被粉碎了。有朝臣在 日记中愤慨地写 道:“ (天皇)遂降御 座,呜呼痛哉!” 当时在场 的还有光仁 天皇的皇太子山部亲王,眼前的情景震 撼了他的内心,也对他日后的施政方针 产生了巨大 影响。 求法僧人的登场 二十多天后,完成外交使命的孙 兴进等人启程 回国。此次唐朝使节出 使日本在中国正史中没有留 下只言片 语,但它带给日本的震动却是颠覆性的。 日本朝廷经营多年的东亚秩序在真相 面前轰然倒 塌,外交上的虚弱暴露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遗。为避免类似隋况再次 发生,此后 的日本开始与唐朝拉开距离,二十多年 都没有再派出遣唐使。与此同时,民族 意识高涨的 新罗不愿久居日本之下, 就在唐使离开日本的第二 年,日本与 新罗间的国交也宣告断绝。 天应元年(781 年)十二月,光 仁天皇因病驾 崩,山部亲王奉沼即位, 他就是著名的桓武天皇。 在宝龟年间 外交风波的强烈刺激下,桓武天皇在位 期间的对外政策依然保持消极,继位二 十年也未见 派出遣唐使的计划。延历 四年(785)十一月起, 桓武天皇连续 两次在长冈京南郊的柏原举行祭天 仪 式,将光仁天皇追认为王朝的始祖。毋 庸赘言, 在古代中国,郊祀是皇帝独 占的权力,通过这种特 殊的仪式,彰 显皇权受命于天的神圣性。桓武天皇 借用中国的王朝理论主持郊祀,将父亲 光仁天皇宣 传为开创王朝的“天帝之子” ,继而确认自身地位 的合法性。 这一切似乎都意味着遣唐使制度已经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为过 去,唐朝与日本的外交走向了终 结。然而就在延历 二十三年(804 年) , 桓武天皇却重新开启了这一 封印多年 的古老制度-以藤原葛野麻吕、石川道 益为遣唐正副使,重新回归到东亚世界 之中。这一 看似反常的决策背后有着 怎样曲折的故事呢?事 情还得从迁都 平安京说起。 桓武天皇即位时,日本朝廷定都 平城京已经 七十多年,各种势力都在 京城中盘根错节,尤其是 合称“ 南都六 宗”的各大佛教寺院,其势力之大已 然 成为进一步政治革新的阻碍。延历十三 年(794 年) ,桓武天皇正式将都城迁 往新都平安京,同时 下令旧都的寺院 势力一概不得进入新都,由此得以 展 开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桓武天皇对南 都六宗的 高压态势并不意味着改变推 崇佛教的政策,一来日 本以佛教立国 已有数百年,其教义早已深入人心, 骤然废止绝非上策;再者,随着与新罗国 关系的 不断恶化,统治者寄希望于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助佛教的力量压制新 罗,从而起到“ 镇 护国家”的功效。在这样的情形下, 桓 武天皇采取的策略就是在新都平安京中 扶植新 的佛教势力,而他选择的就是 平安京东北部比鄙 的延历寺。 在当时的东亚世界中,唐朝的佛 学研究水平远 高于日本,这是无可争 议的事实,日本佛教界也热 切期望入 唐接受教诲,以便更好地理解教义。延 历 二十年(801 年) ,延历寺的开山之 祖最澄上书桓 武天皇,力陈“ 常恨法华 深旨不得详释,幸得求天 台妙理。披 阅数年,字误行脱,细趣不显。非受师 传, 得而不信 ”,恳请让自己的弟子作 为遣唐使的一员 入唐求法。 尽管桓武天皇对唐朝保持着敬而 远之的态度, 但入唐求法已然成为佛 教界共同的呼声。经过反复 权衡,桓 武天皇决定重启尘封二十多年的遣唐使 制 度,他不仅同意了最澄的请求,还 允准最澄本人 作为请益僧一同入唐。 延历二十三年(804 年)七 月,以藤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葛野麻吕为大使的遣唐使团自难波港正 式出航,同行的僧人中就有最澄和空海。 不同于最 澄是延历寺的开山之祖,此 时的空海还是名不见经 传的普通僧人, 身份低微的他何以能够跻身遣唐使 之 列,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多数学者认为, 空海可 能得到了桓武天皇第三子伊予 亲王的推荐。 当年十二月,使团一行到达长安 东郊的长乐 驿,于第二年元旦参加了 在含元殿举行的元日朝 贺。这一月中, 唐德宗李适因病驾崩,太子李诵即 位, 即为唐顺宗。二月十日,完成请益的最 澄跟随 遣唐使团离开长安,而空海则 幸运地作为留学僧继 续留在唐朝,成 为青龙寺真言宗第七代祖师惠果的 弟 子。空海勤勉聪慧,他的学识和能力很 快得到 了惠果的认可,以留学僧的身 份一跃而成为弟子 中的翘楚。大同元 年(806 年)八月,空海与留学 生橘逸 势搭乘遣唐判官高阶远成的船只回国, 随 行带回了大量的经籍文书和法器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具。归国之后, 空海初住京都高雄山 寺,从事传法灌顶,开创了口 木的真 言宗。弘仁七年(816 年) ,空海又在纪 伊 创立高野山真言宗,号金刚峰寺, 七年后,嵯峨 天皇诏赐京都东寺作为 密教的“永久根本道 觥保 真言宗的 声势超过了最澄创立的天台宗。 日本 桓武天皇画像(日本延历寺藏) 尾声 承和二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