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_第1页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_第2页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_第3页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_第4页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 二战后到二十世纪 60、70 年代, 以美国波普艺术、环境艺术、观念艺术 为主的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艺术形式, 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架上绘画几乎完全被抛弃。但当历 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绘画在长期 的低迷之后又重新跃回现代艺术舞台上, 绘画不但没有被新的艺术形式取代,反 而以新的面孔出现,成为八十年代的主 流艺术形式。绘画复兴其中重要的代表 就是德国新表现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出现了,而到 了七十年代的末期才逐渐发展壮大,成 为独立的流派。德国一批青年艺术家反 对美国波普艺术以及观念艺术,重新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用起油彩和画布,在画面、笔触、情调 方面显现出对上世纪表现主义传统的回 归,但又表现出新的面貌,人们称作新 表现主义。 中国论文网 /6/view-13058413.htm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战 争的挑起者与战败者,在战后国家的经 济、文化和政治都遭受了极大的创伤。 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防止法西斯力量的 复兴,两德的艺术分别被美国和苏联控 制。而德国人裹挟在失落感和强烈的文 化自尊心之间,产生了对美国文化和艺 术波普化的抵触,七十年代开始,随着 美国对欧洲政治影响的减弱,欧洲艺术 家也开始抵制美国艺术。六七十年代新 表现主义在德国的复兴,即是对美国文 化霸权的一种反击,德国新表现艺术家 将具象艺术带到抽象和观念艺术饱和的 八十年代,在新潮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 它不仅动摇了纽约当代艺术的中心地位, 同时也开创了新的艺术精神,决定了未 来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将传统绘画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新带回了艺术舞台。 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传统可以追溯 到十九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 “德意志自 十八世纪以来,理想派和写实派交错流 转,到了十九世纪末,就掀起了分离 派的运动,这运动扩充起来,到了二 十世纪初就出现表现派” 。表现派注重 主观的表现,因此他们的表现手法大胆、 夸张、激烈。基希纳写道:“德国艺术 的创作活动根本不同于拉丁艺术的创造 活动。拉丁人模仿存在于自然的客观物 体的构造艺术形式。视觉看到的自然形 式只对她起到象征的作用而他追求 的的美不在物体的表面而在其深层。 ”新 表现主义是德国政治危机和恐怖主义混 合的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它在理论上接 受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在实践 中学习了北欧的表现主义以及当代美国 流行的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传统,主张 还原绘画的本来面目,注重绘画性,探 索色彩和形式的语言,讲究绘画过程的 情感突发和即兴处理,追求原始粗犷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艺术风格。他们的作品都表现出反思战 败历史和缅怀民族传统的思想情结。 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的艺术家包 括巴塞利兹、马库斯吕佩尔兹、约格 伊门道夫、A R 彭克以及安塞尔 姆基弗等。 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在 1957 年从东德来到西德时,西德美院所 教授的大多是抽象画法,其笔下投射的 却都是具象人物。他也被认为是最直接 回归形象来反驳抽象绘画的画家,他所 创作的英雄系列作品也被认为是“新表 现主义”的开始,他将人物绘画作品颠 倒来颠覆传统的视觉观看习惯,借以来 贯彻自己“既不想画抽象画,也不想太 过具象”的理念。用个人独到的经验见 解来诠释绘画。 伊门道夫(J?rg Immendorff)在 这些艺术家中最富有争议。他曾追随波 伊斯从事行为艺术,但不同于波伊斯的 装置行为的艺术形式,他仍然专注于传 统绘画当中。他是一个对政治非常敏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的艺术家,创作过大量以工人劳动者为 题材的作品。其作品早先受到了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艺术以及波普艺术的影响, 而系列作品咖啡馆则以混乱压抑的 画面反应了德国分裂时期德国人的痛苦 状态,人类社会在两个意识形态阵营的 分裂的背景。也是他对于德国历史现状 的思考及批判。吕佩尔兹(Markus Lpertz)除开他的画家身份,他同时也 是一位雕塑家、一位诗人,早年他曾在 杜塞尔多夫学院学习。他擅长用图像来 隐喻德国的分裂和纳粹历史。钢盔,鹿 角,军帽,稻穗这些素材常常被用在作 品当中;变幻莫测的画面效果和强烈的 视觉冲击力是其艺术的独特魅力。他对 军帽、徽章等符号的使用,并非执意挪 用,而是在变化中调和出所需要的视觉 力度。在他的画面中没有历史的陈述, 却有形式的探索,他利用符号探究绘画 的可能性,对抽象艺术中的形象缺失做 出了正面回应。 A R 彭克(A.R. Penck)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是记号语言的贯彻者,彭克说过,他的 作品是分析性的作品,是对制度,人物,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冲突和经济诸方面 的分析。他的作品也是风格,手段,形 式,戏剧和诗的综合体。他运用来自原 始艺术的符号图像来传达对于德国分裂 造成的民族心理危机。彭克和巴塞利兹 都有意识地从表现主义的手法中提取属 于他们自己的主题,而这影响到了美国 七十年代新意向画派,也将彭克和巴塞 利兹同他们之前的 20 世纪初表现主义 先驱相区分开来。 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则是一位善于运用材料的新表 现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大量使用如草灰, 尘土,石头,胶水,金属,沙子一类包 含隐晦含义的素材,并引用大量政治, 历史,宗教典故和材料作为创作来源。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被战争毁灭掉 的德国景象,瓦格纳的歌剧,犹太教卡 巴拉符号,圣经事典等主题,这都给予 他的作品一种晦涩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隐含着一种痛苦而沉重的历史感。 德国新表现主义在 60 年代至 80 年代西方观念艺术大行其道的时代是独 特的。新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坚持了架上 绘画的艺术方式,同时他们画面的图像 都保有着“具象 ”的影子。他们对图像的 表达方式做出了变革,一方面他们打破 了现代主义惯常的艺术语言逻辑,利用 怪异的构图、不和谐的色彩、混乱的笔 触进行创作,这些反绘画的方式展现了 一种新奇而又震撼的视觉效果;其二, 他们将形象的暗示简化得更为纯粹,将 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表达以最单纯的方式 表达出来。德国新表现主义尊重传统, 更注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延续,体现 出战后德国重新反思和整理历史文脉和 重拾民族自信的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