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_第1页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_第2页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_第3页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_第4页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 的形成 【摘 要】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 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上的“重文轻武” 政策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安定平和,促使 文人思想空前的自由与活跃,形成了不 同的风格与流派。以郭熙为代表的院体 画美学观和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美学 观,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占据主流地 位的美学思想。本文重点探析苏轼绘画 思想的形成。 中国论文网 /5/view-5334116.htm 【关键词】 “萧散简远 ”;“象外”; “常理” 在中国绘画史的历史长河中,宋 代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一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形成了空前繁荣 的景象。在院体画派的基础上产生了文 人画这一新兴画派。以苏轼为代表的文 人画追求“尚简 ”, “尚神”, “尚意” 的审美 意趣,对艺术要求是不拘于形似,而要 得其“常理”、 “得之象外”,抒发主观情思。 对后世的画家影响深远。 一、艺术特征 苏轼从中年开始从事绘画,流传 下来的作品较少,最具代表的作品是 古木怪石图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 以看出苏轼绘画上的一些艺术特征。 古木怪石图画的是一块怪石 于左,怪石左上露出一些碎小丛竹,怪 石之右画一株虬曲的古木,倾斜而上。 古木有枝无叶,怪石与古木皆用清淡, 空灵,松散之笔似勾似擦,草草而成。 土坡一笔带过,怪石似卷云皴,实则无 皴法,信手写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 体现出一种“ 萧散简远” , “古雅淡泊”的意 味。米芾曾这样评价这幅画“子瞻作枯 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认为苏轼所画 的枯木,石头,枝干盘缠曲折,石纹奇 怪皆无一定法度的画风,认作是苏轼胸 中的郁闷盘结而发。画家将自身的内在 精神与外在的自然表现对应在一起,表 现出极佳的意境。苏轼想以大刀阔斧的 写意笔法来改造宋代严谨精细的书画实 践,要冲破创作对象外在形式的束缚。 由此看出,苏轼所推崇的艺术境界是 “萧散简远”、 “简古”和“ 澹泊” 。 二、绘画思想 绘画作品体现画家的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反映画家的主流思想。苏轼的 艺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几个理 论观点上,如“ 常理” 和“常形”、 “象外” “身与竹化”等。 苏轼首次提出“ 常理 ”和“常形”两 个概念是在熙宁三年(1070) 净因画 院记里: 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 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 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 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 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 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 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 非高人逸才不能辩。 所谓“ 常形” 指人物,禽兽诸动物, 房子以及平常经常使用的一些器皿类, 事实上是说事物外在的形状;所谓“常 理”是指“无常形”的山石竹木以及水波 烟云类即事物千变万化的内在“规律” 。 他认为人们对“ 常形” 类事物的画法是符 合真物易于作出“ 对错” 的判断,但对于 “常理”类事物的画法,即使 “晓画者”也 难以把握此画是否符合事理。结合苏轼 的书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书法点画 的肥瘦就是“ 形” ,结构的圆融性就是 “理”。 “形”显发在外, “理” 隐藏在内。苏 轼的书法就是“ 理形相传”的结果,绝不 是随便涂抹而成。 苏轼第二次提到“ 常理 ”与“常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是在自己的一幅竹石画上作的一则跋文 中,详细的论述了“ 常理”与“常形”的关 系: 与可所画竹石无不臻理, 非世之工人所能者。与可论画竹木,于 形既不可失,而理更当知;生死新老, 烟云风雨,必曲尽真态,合乎天造,厌 于人意;而形理两全,然后可言晓画。 故非达才明理,不能辩论也。 在这段跋文里,有几点看法值得 注意。第一,一般的画工不可能画出事 物的“理”;苏轼认为士人画重 “意气”, 画工画只取“ 皮毛” 。第二 “合乎天造, 厌于人意”就是对理的把握;第三点, 真正高明的画家既能曲尽于“形” ,又能 巧妙的把握事物的“ 理” ;以苏轼代表的 士人画不在于“ 形似” ,在于 “写其生气, 传其神态”。第四,只有深懂“ 形理两全” 的道理,才具备“ 晓画” 的能力。由此可 知苏轼在绘画的“ 形神观”上主张 “形神 兼备”, “形理两全”的艺术思想。 苏轼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文人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艺术要求与精神传达的高度概括。这一 思想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个人 经历和宗教的影响。 苏轼从小受到父亲苏洵的影响, 勤奋刻苦,奠定了扎实的文学功底。 1061 年(嘉六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 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79 年(元丰二年)苏轼遇到生平第一 祸事,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 刺王安石新法为名大做文章。苏轼到任 湖州不到三月,就以“ 文字毁谤君相 ”的 罪名入狱,史称“ 乌台诗案 ”。这次对苏 轼的打击很大,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 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时,他写下了 赤壁赋 、 后赤壁赋 、 记承天寺夜 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 作,以此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自此苏 轼寻求另一种更加隐秘的,或者说是抽 象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 感想。他将绘画视作一个主体可以进行 “寄情达意”的场所,形成了他 “放心而 为”, “抒情写意”的画风。在古木怪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图中,苏轼所画的枯木,石头,枝干 盘缠曲折,石纹奇怪皆无一定法度的画 风,只是为了抒发苏轼胸中的郁闷盘结 之气。把物的特性融化于自己的性情中, 从而使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性情。苏轼这 种借物抒情文人画思想的形成与他一生 坎坷的政治经历有关,他怀才不遇,壮 志难发,使他寄情书画,对绘画的功用 有了更深的认识,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 思想,影响至今。 苏轼一生坎坷的经历是他绘画思 想形成的客观因素,深受儒,释,道三 教的影响是促使他形成这一思想的主观 因素。他经历了宋代变法运动从酝酿, 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经历了挫折和打 击,思想及其复杂。儒家的中庸和乐天 知命,道家的清净和知足不辱,佛家的 超脱和四大皆空,他都兼而收之。在他 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有时流露,在绘画 上受道家和佛家的影响比较大。 他提出的的美学思想就是受到道 家的思想的影响。苏轼在书晁补之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藏与可画竹三首的一首诗里,提出了 “身与竹化”的概念: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 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 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 所谓“ 身与竹化” 就是指画家为把 握“竹”的“实相,而专心致志地从事艺 术创作活动” ,达到了与“竹”融合为一 的境地。这与庄子提出的“物化” 概念极 为相似,明显是受其影响。 三、产生的影响 苏轼的理论有力地推动文人画潮 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苏轼是 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文人画的重要倡 导者。他所宣扬的文人画,在功能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