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综述_第1页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综述_第2页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综述_第3页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综述_第4页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综述 2017 年 9 月 14 日,由湖南省文 联主办,创作与评论杂志社、中华诗词 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协办的李元洛 诗美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湖南省 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夏义生, 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 文艺报 原总编辑、中华诗词学会原代会长、 中华诗词主编郑伯农,人民文学出 版社原社长管士光等及来自北京、上海、 浙江、江苏、湖南、广东等地的专家、 学者 40 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研讨 会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余三定 主持。与会专家分别从诗美学的理 论视野、诗学观念、方法论基础、研究 成果等诸多方面对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国论文网 /5/view-10802869.htm 一 诗美学体大精深、丰赡富丽, 堪称是新诗诞生以来,有自觉理论建构 意识的整体性诗歌美学研究力作。它在 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百年新诗研究中的 “翻译诗体”与“民族形式”之间的纠缠与 诘难,大胆融合中西美学与诗学理论资 源构建当代诗学理论,为新诗的美学建 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民文学社原社 长管士光说,李元洛先生的诗美学 初版于 1987 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 版,在当时的理论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90 年,该书跨越海峡,在台湾东大图 书有限公司出版;时隔将近三十年后, 该书的修订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修订版改正了原有的和排印中的讹误, 并在理论上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与阐述, 增写了“诗的形式美 ”一章,使研究结构 更加完整。在对现当代诗歌充分解读的 基础之上,还有意增加了对古典诗歌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解读,对于久经考验的经典作品的加入, 无疑为全书的框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 撑。在修订后的诗美学中,李元洛 先生分别从 15 个侧面论述了诗歌美学 的主要内容,论题挖掘之深,论题涉及 之广,在同类书目之中是少见的。 诗 美学序言的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黄维畔壬用了一首七言律诗,将李 元洛先生所著书籍的所有书名汇聚在一 起:“四旅千秋三百篇,平民雅士矍 榇。缪斯词曲芳菲播,浪漫风骚彩笔 宣。歌鼓凤凰游艺境,清池箫剑涌灵泉。 散文大品称元洛,天地长留诗美全。 ”黄 维畔壬继而解释道, 诗美学一 共有 60 万字,而李元洛先生几十年、 几十部作品其实就是诗美学或言 诗美学的扩充。 “四旅千秋三百篇 ” 是指唐诗之旅 宋词之旅 元曲之 旅 绝句之旅 清诗之旅 , “千秋” 指 包括绝唱千秋 怅望千秋 , “三百篇” 是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 ;“平民雅士 爱情传”包括 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百首和历代民间爱情诗词曲三百首 ;“缪斯词曲芳菲播 ”中的 “缪斯”是指 缪斯的情人 , “芳菲” 是指 红紫芳 菲诗词经典导读 ;“浪漫风骚彩笔 宣”中的“浪漫”有浪漫芬芳穿越 千百年仍活色生香的爱情诗词 , “风骚” 有风骚百代诗文化大散文 , “彩 笔”既是指作者本人的、既刚健有力又 文采斐然的妙笔,又指彩笔昔曾干气 象 ;“歌鼓凤凰游艺境 ”,包括 歌舞 湘灵和凤凰游 ;“ 清池箫剑咏灵泉 ” , “清池”是指书院清池 , “箫剑”是指 吹箫说剑 , “灵泉” 的“灵”是指歌鼓 湘灵 ;“散文大品称元洛” 指李元洛写 的文化散文;“ 天地长留诗美全 ”中的 “全”是说诗美学的全面性。黄维 畔壬的这则七律,以感性的形式直观 地呈现出了诗美学坚实的国学基础; 而南京师范大学的谭桂林先生则用统计 学的方法将诗美学中以各种方式引 用过或者提到过的西学人物进行了梳理 和归纳。他认为这一百多名西学人物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乎包含着整部西方的文学史。他们中既 有诗人、美学家,也有与诗、与美学息 息相关的艺术家;既有传统的诗学家与 哲学家,也有现代心理学、信息论之类 的科学家;既有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 大家,也有当下西方文学界的弄潮儿; 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也有西方 唯心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既有苏俄各 个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有西方文艺复兴 以来的各种诗学原则的代言人;既有西 方发达国家的诗学理论家,也有诸如土 耳其、伊朗、匈牙利、荷兰等弱小民族 或西方非主流国家的文化代表;这种分 类组合,充分说明了诗美学中西方 文化资源的丰厚与多样,也充分显示了 李元洛先生深厚广博的西学功底以及他 在吸取西方文化上的不薄今人厚古人、 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大气度与大境界。 诗刊原常务副主编、中华诗词学会 原副会长、 中华诗词副主编、 诗国 原主编丁国成则从学科的角度谈论了 诗美学的“ 学贯中西”“胸藏古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他认为诗美学所论,已经不止于 “诗作、诗派、诗潮、诗论” 了,书中广 泛涉及文艺和科学的各种门类。如涉及 文艺有散文、小说、戏剧、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雕塑、篆刻乃至电影;还 有社会科学的多样学科,例如美学之外 的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哲学、语 言学、修辞学、比较诗学、接受美 学单是心理学就包括文艺心理学、 审美心理学、哲学心理学、艺术心理学、 创造心理学等。苏州大学教授曹惠民先 生说, 诗美学展示出了跨地域、跨 国界的华语诗歌的大视野,在读者面前 呈现出华语诗美别有洞天的独特魅力。 作为当代最早评介境外海外华语诗歌的 大陆评论家,李元洛的诗歌研究具有开 阔的全球性视野,既有自古至今的时间 延展,也有从中到外(境外海外)的空 间跨越。在建构诗歌美学的过程中,李 元洛对台港海外华语诗人诗作的征引, 使读者对现代诗歌美的认识更趋丰腴, 进一步体验到了汉语诗的华瞻美妙。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南省文艺评论家主席余三定教授从全书 的宏观构架入手,探讨了诗美学的 中西交融之美。安阳师范学院的杨景龙 先生在分析诗美学的宏大结构、完 备体系之后,对其“ 贯通古今,参酌中 西”的特质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称该书 是“打破古今中外一切疆界畛畦的一部 通才通识性质的诗歌美学专著”。 九州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李黎明认 为诗美学不仅对于诗歌作品有深入 的研究,而且对于东西方的文艺理论, 尤其是关于诗歌的理论,也下了很大功 夫。可以说, 诗美学是在对古今中 外的诗歌作品及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之后, 推陈出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诗歌美学 体系,有如一座美轮美奂的簇新的诗学 大厦。湖南省社科院原所长胡光凡先生 从方法论基础上探讨了诗美学对马 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吸纳。他说, 对诗美学的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秉持开放的多维的视野,采取辩证 分析的方法,不但对其本质的界定要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多重的辩证理解,而且对古今中外的诗 歌现象及其发展历史,对青史留名的或 无名的众多优秀诗人特别是那些领一代 风骚的伟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要从美 学的、人学的、史学的角度和层面,进 行全面的整体的认识和历史的具体的评 价,如此方能形成比较严谨的科学的体 系。顾名思义, 诗美学是着重从审 美的视 角,以美学的观点来探 索和揭示诗歌的奥秘,从而建构起自己 的理论大厦的。李元洛先生所提出的 “主客体统一 ”论和“真善美统一”论都是 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学习和运用。 诗美学宏大构架是建立在对 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的,而 这种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文化心态又与 1980 年代的文化思潮息息相关。因此,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诗美学的探讨并 没有止于就事论事,而是从更广阔的社 会学、地域文化学方面对其展开了发生 学意义上的探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袁 中岳先生说, 诗美学诞生于 1980 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代,而没有 1980 年代,就没有这部书。 这部书以开阔的视野来对诗歌进行了慎 思明辨,同时它也向时代提出了问 题那就是怎样建构诗歌的美学标准。 1980 年代曾经出现过一段时期的美学热, 例如肖驰的中国诗歌美学 ,谢文利 的诗歌美学 ,冯中一的新诗创作 美学等。这些理论成果为诗美学 的创作提供了深厚与广阔的理论基础, 使它才有能力、有资格回答时代的问题。 也就是说,有了以上的基础,才有诗 美学作为“ 我国第一部有体系的诗歌 美学理论著作” 的诞生。紧承这一问题, 中华诗词研究院研究员王贺、莫真宝两 位先生将 1980 年代的美学热分为四个 阶段:第一阶段是“ 手稿热 ”;第二阶段 是“心理学热 ”;第三阶段是 “方法论热”; 第四阶段是“ 文化热” 。参照 “美学热”的 几个发展阶段, 诗美学的创作,恰 好开始于“美学热 ”由马克思手稿讨论发 展到审美心理研究的阶段,其创作过程 横跨西方美学研究方法“ 大爆炸 ”时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初版之时,则是美学研究由引进西方理 论转向民族文化的阶段。因此,此书打 上了 1980 年代美学热中种种思潮的深 刻烙印。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夏义生先生则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了 诗美学得以产生的广阔背景。他说 1980 年代的“ 文学湘军” 曾经在中国文坛 独领风骚。从纵向的角度来讲, “文学湘 军”起步于 1950 年代,在 1980 年代逐 步发展壮大并蔚成大观,这是一个具有 历史感的动态的过程;从横向的角度来 讲, “文学湘军 ”所占据的领地并非局限 在小说方面,而是包含了诗歌、散文、 评论等多种文学门类,呈现出一种整体 性的繁荣面貌。故而再谈诗美学 , 从更大范围来讲就是对“ 文学湘军 ”的全 面回顾以及对“ 文学湘军”文学史地位的 重估。 二 诗美学理论视野十分广阔, 从中国到西方,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几乎所有诗歌都被纳入其中。但是作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也不仅仅是对古今中外的诗歌进行简单 的归纳或将之嵌入到一个相应的美学框 架或模式之中,而是有继承也有批判, 并在这个基础上完成自己对诗歌美学的 建构。能做到这一点,与李元洛先生所 秉持的两个诗学观念是分不开的:一是 不偏不倚,公允持论;二是侧重于对人 类诗学通律的发现。湖南师范大学凌宇 教授说,在如何对待中西诗学的问题上, 既有全盘西化论者,也有文化保守主义 者,而李元洛先生既反对全盘西化论也 反对文化保守立场,主张中西诗学的交 融。 诗美学所研究的诗歌美学范畴, 以及对同一概念的阐释,都建立在中西 诗学的相互交汇、印证的基础上。例如 在谈到西方诗学的一系列范畴,例如 “通感”“想象” 时,他总是极力地从中国 诗学中寻找与之相应的范为西学理 论作支撑;在谈到“ 意境”“意象”“阳刚” “阴柔”等中国诗学范畴时,他又极力地 从西方诗学中寻找相应的范畴为之作支 撑。这种认识方式,绝对不是牵强附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而是言之有据的对古今中西人类诗歌美 学通律的发现。无论是中西诗学的合力 论,还是对人类诗诗相通的发现,李元 洛先生所秉持的基本立场是全面继承中 西诗学的文化遗产,并从中提取有关诗 美的普世价值。南京师范大学谭桂林教 授认为,诗是人类最早诞生的语言艺术 形式之一,它之所以一直被视为人类精 神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就在于这种艺术 形式最能体现出人类向往真善美的精神 本质。既然李元洛先生评价好诗的第一 大原则即“基于真善美之普世准则” 之上, 那么对于东西方以及世界各民族历史关 于真善美之普世准则的探寻也必然是 诗美学的题中之义。杨景龙先生说, 诗美学的著者,是一位真正贯通古 今中西的优秀理论批评家,惟其如此, 才能在古今、中西纵横交错的时空坐标 上,找准自己演绎诗歌美学的着力点。 他避免了拘墟之士的偏执和自是,视野 宏阔,目光如炬,总能看清缤纷的诗美 样态的本真,指出追寻、创造斑斓多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的诗歌之美的康庄大道。他从不剑走偏 锋,不故作惊人之论,不追求那种片面 的深刻。 诗美学的每一章节,都是 在融会贯通古今中外诗歌理论和创作的 前提下,持平立论,指示诗美的鹄的和 根本。 基于这两点诗学观念, 诗美学 才能在批判地继承中西诗学的优秀遗产, 从而在探索新诗民族化道路上迈出坚实 的一步。关于诗美学的理论贡献, 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 文艺报 原总编辑、中华诗词学会原代会长、 中华诗词主编郑伯农这样评价道: 诗美学是一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研究诗歌的重大著作,是一本具有鲜明 民族特色和世界眼光的著作,是中国当 代诗歌理论建设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不 是单讲当前的文艺思潮,正是对诗学、 对诗歌的基本理论和美学特征进行了系 统的探讨、梳理、剖析,而且取得了可 喜的成果。它对诗歌内部的思想、感情、 形式美、意象、意境、鉴赏等诗歌创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与诗歌美学的一系列范畴进行了科学性 的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中可 见作者深厚的学养、较强的逻辑思辨能 力和敏锐的艺术直感。 诗美学讲到 了中西诗学的不同之处,其实这一问题 迄今为止也没有受到当代诗歌美学的重 视。正如书中所言,西方最早的诗学著 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在这一著 作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述了模仿说, 认为各个艺术门类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它 们所用的媒介的不同;而模仿的对象不 同,则又会出现喜剧与悲剧的区别。模 仿说是西方诗学的一个核心理论,因而 西方诗学非常重视诗歌的叙事性;中国 的诗学理论侧重于诗歌的抒情性,强调 诗歌是对生活的表现而不是再现。中国 诗歌中虽然也有长篇叙事诗,但它却属 于另外一个文艺门类。新中国成立以后, 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一度成为诗学理论的主流,但“将生活 典型化”的创作理念较适合叙事类文学 作品,而并不适合诗歌一类的抒情性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品。 诗美学对中国诗歌的美学精神 和美学原则进行了深入而又细微的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新诗的美学 理论。古典诗文专家、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籍室原主任林东海先生说, 诗美学 不仅仅停留在对诗词的鉴赏上,还从诗 学、诗话的层面,吸纳西方的理论,对 诗歌的美学原则进行梳理、归纳、解析, 将中国古代诗歌、现当代诗歌以文化的 眼光加以观照。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新诗理论大量引入西方文化观念。 新中国成立之后,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一度成为诗学理论的 主流。迄今为止,中国的新诗还没有形 成自己独立完整的诗学体系,在这个局 面之下,李元洛先生的诗美学不能 不说是一次积极有效的尝试。希望在 诗美学之后,中国诗歌的文学概念 和文学原理能够逐渐确立起来。中华书 局编辑吴艳红认为李元洛先生的诗美 学是对中西方诗论、文论的巡礼,具 文艺美学的开创性,现当代诗论迄今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止还没有等量级著作的出现。 诗美学的出现,为新诗的美学建构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与一般的理论性 著作有所不同, 诗美学的结构、行 文方式近似于体现直觉思维的诗话,而 这也正是该著探索新诗民族化道路的一 大实践。 诗刊编委、 诗国原主编 朱先树认为大多能够流传下来的诗评, 都是以话的形式出现的, 诗美学 就是这样一本著作。管士光先生说, 诗美学采用诗意的语言、诗意的阐 述,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这和李元 洛先生内在的诗人气质以及他的散文写 作实践都是息息相关的。中华诗词研究 院研究员王贺说,我们所阅读的诗学或 者美学著作,大多热衷于从理论到理论 的推导,无疑这种推导具有形而上的魅 力,但这种推导也因为忽视与具体文本 的结合,而稍显酷不入情。该书则较好 地平衡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理论与 文本巧妙融合,在文本解读中可以看到 其背后的理论支撑,经由文本解读对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有理论进行适度拓展,丝丝入扣而又顺 理成章。与此同时,该书引用大量的古 今中外名篇,堪称一部优秀的诗选。它 用诗学理论解读文本,完成诗篇的经典 化,用细腻的文本解读化解了形而上理 论的尴尬。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袁中岳 先生。他说, 诗美学的侧重点并不 在于对诗歌美的形而上本体进行探讨, 而更多的是从形而下的层面对诗歌美的 探究究竟美在哪里?作者怎样来创 作美?读者如何来欣赏美?对这些问题 的回答,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体验之上 的。而也正因为如此, 诗美学在划 分概念范畴、设置章节结构式时,也并 不是按照严密的形式逻辑来进行,而是 按照诗歌的情感逻辑以及诗歌创作与鉴 赏的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