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中期评估报告_第1页
关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中期评估报告_第2页
关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中期评估报告_第3页
关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中期评估报告_第4页
关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中期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 “十二五”规划中期评 估的报告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是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 经济区规划的四个临港产业区之一,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山东省最北部、渤海湾西南岸,海 岸线 180 公里,规划总面积 1500 平方公里,目前实际控制面 积 526 平方公里。根据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 展规划,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决策,于 2010 年 4 月 2 日成立了北海经济开发区,提出抢抓“ 黄蓝” 两区建设机遇, 举全市之力推进北海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造“两区” 建设的先 行区。 一、我区“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情况 我区抢抓“黄蓝 ”两区开发建设机遇,大力 实施“北部沿 海崛起战略”,瞄准 “建设一流开发区, 奋战三年,争创国家级 开发区”的 奋斗目标 ,坚持“ 以港兴区、基 础立区、产业富区、 环境活区、生态建区”不动摇,立足产业招商、集群发展,谋 划大思路、构筑大框架、培育大产业、建设大港口、实现大发 展。 (一)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评估 1、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 各项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各项指标至 2012 年底 完成情况均达到或超过计划进度。 2012 年全区 GDP 总量达到 10.55 亿元,增长 12.3%,今 2 年一季度 GDP 为 2.3 亿元,增长 50.6%。累计完成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 101.15 亿元,增长 110.6%,进度明显快于预期。 2、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 各项约束性指标增长较快,其中财政收入、人口规模等 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性指标进度超前较为明显。 2012 年,我区实现财政总收入 3.13 亿元,增长 47.2%;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22 亿元,增长 63.7%,明显超出预期增 长目标。 (二)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评估 1、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 滨州临港产业区(暨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经过三年多 艰苦卓绝的建设,共累计完成投资 123.5 亿元,对起步区、临 港产业南区、化工园区的水电路讯、滨州港及附属配套工程、 污水、垃圾处理、供热、供电、水库及供水工程等进行了配套 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全区的项目承载能力。 (1)、路网及配套设施。已累计投资 34 亿元,新建道路 182 公里,形成“九横十八 纵” 主干路网框架;新增 桥梁 10 座, 路灯 2500 盏,绿化面积 260 万平方米,水、电、气、讯、热等 配套相继完善;临港产业区(南区)总投资 10 亿元的水、电、 路、亮化、绿化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2)、港口建设。截止到 2012 年底,滨州港已累计投资 40 亿元,建成 11 公里引堤、17 公里港区一级公路、3.2 公里 南防波堤,形成深水岸线 28 公里,初步搭建起亿吨大港的框 架;2013 年滨州港计划投资 15.97 亿元,建成海港港区 23 3 万吨码头配套工程、临港堆场及物流园区陆域围堰工程,开 工建设防波堤二期、3 万吨级航道工程,为临港产业大规模 转移聚集筑起坚实平台。 (3)、环境工程。投资 5259 万元的起步区污水管网项目, 获得 2012 年中央预算内资金 1570 万元,现已建设完成;投 资 4910 万元的北海污水处理厂项目,获得 2012 年中央预算 内资金 1400 万元,现已开工建设;投资 7500 万元的垃圾处 理场项目已通过省工程咨询院专家评审;投资 1.6 亿元的北 海新城污水处理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开 展项目前期工作。 (4)、供热供电。总投资 3.01 亿元的起步区公共供热中 心项目,年可为起步区居民、商户、企业供热 584.6GJ;总投 资 23.35 亿元的北海供热中心项目,年可为临港产业南区的 居民、商户、企业供热 6787.7 万 GJ,目前,上述两个公共供热 中心都已投入运营。总投资 44082.93 万元的山东焦化北海冶 金科技有限公司煤气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年发电量为 70.88 万 MWh、年供热量 364.6 万 GJ,项目建成后,不但可 以解决企业的用电、用热问题,还可以为北海新城居民供热 供电。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拟在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 规划建设 61000MW 级高效生态节能 电厂。一期建设两台 1000MW 级机组,年发电量可达 110 亿千瓦时,现正在委托 山东电力设计研究院进行预可研编制工作。 (5)、供水工程。北海供水一期工程预算总投资 5.23 亿 元,水库主体工程投资 2.294 亿元,水厂及管网工程投资 4 7600 万元,水厂设计供水能力 8 万 m3 /d,可加大到 15 万 m3 /d。目前设计年调蓄水量 5000 万吨,日供水 8 万吨,年供 水量 3000 万吨;远期规划年调蓄水量 1.2 亿吨,日供水 30 万 吨,年供水量 1.1 亿吨,可为北海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优 质可靠的水源保障。 2、科技创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区内具有充足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雷 霁霖在山东友发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了山东省友发水产院士 工作站,该工作站是滨州市唯一的一家海洋产业院士工作站; 山东埕口盐化有限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处;山东滨 州港正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海洋生物工程基地 1 处,市 级企业技术中心一处,博士 5 人,硕士研究生 12 人,并与中 国海洋大学签订有技术合作协议;滨州北海新区中盛光电科 技有限公司是滨州中盛电子有限公司于 2007 年与天津工业 大学正式合作成立致力于光电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的企业。 2012 年度,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12.76%, 共有实用新型专利 5 个,外观设计 4 个,发明专利 1 个;其 中 2012 年当年新增实用新型专利 3 个,外观设计 1 个。科技 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为 6%,大专以上学历就业人口占 就业总人口比重为 12.6 %。 3、社会事业发展不断突破进步。 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化步入正轨。一是教师队伍编制工作 基本敲定,我区“十二五 ”期间中小学教 师编制共 205 人(其 中第一实验学校中学部 82 人,小学部 60 人,马山子镇其他 5 各小学 63 人),幼儿园教师核编方案(108 人)也已上报,期 间,2012 年 11 月 9 日,市编办还专题来我区中心园就幼儿 教师编制工作进行深入调研;二是教师补充机制得到落实, 今年新招聘中学教师 6 人、小学 3 人,新调入小学教师 1 人, 目前在编在职在岗教职工总数为 213 人。 校园平安建设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整固。一是投资 30 万 元,为中小学、幼儿园统一配备了防暴器械、监控系统和消 防器材;二是为中学、各完全小学、中心幼儿园配备了专职保 安人员共 13 人,工资全部由区财政解决;三是“平安校车” 工 程建设到位,由北海汇泰校车公司投资近 500 万元,采购 11 辆美式长头校车,全区共计 15 辆校车 9 月 10 日进入全面运 营;四是投资 50 余万元,完成 3623 平方米(更换水泥檩条 900 根)不安全屋盖改造任务。 救灾和农村救助工作。共排查因灾倒损房屋 907 间,紧 急转移群众 3980 人,发放救灾款物 23 万余元。农村低保由 1589 人扩面至 2153 人,保障标准由 1500 元提高到 2300 元, 人均月补助水平由 104 元提高到 154.5 元。完成城乡低保核 查工作,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 298.63 万元。城乡困难群众医 疗救助平台建设已于 5 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区 11 处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已全面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教育、孕产 妇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慢 性病管理和重型精神病管理等 9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农 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两项重大公 6 共卫生项目。我区所有乡村医生全面开展了家庭医生与城镇 居民签约服务工作。 4、民政保障不断完善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农村 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强 力推进,在完成 5 个市级生态文明村的基础上,明年创建市 级生态文明村 3 个,区级生态文明村全覆盖,确保全镇村容 村貌有新变化、新改观、新进展。 二是建设新型城镇,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泛城 镇化的理念,本着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全镇 21 个行政村、526 平方公里的版图全部纳入到城镇化建设的 范畴,统筹规划,统盘考虑,拉开城镇化建设的大框架。加快 推进 9 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确保 2013 年圣东社区一期 10 月交付使用,二期全面开工,付台子及岔尖两个社区年内完 成大部分主体工程。 三是加强城镇管理。以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突出抓好主干道路建设和胡台沟整治建设力度及道路绿化、 亮化和文化活动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进 一步完善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对镇区实现全天候立体保洁, 彻底整治镇区“六乱 ”,切实为城乡居民 创造一个秩序优良、 文明向上、舒心怡人的生产生活环境。 5、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万亩林场建设。今年完成林场土地租赁并与三家公司签 订了造林合同,现已完成植树 1600 亩,育苗 4500 亩,现正 7 在对 3000 亩低洼地进行整理。工作中积极协调政府与企业 的关系、企业与群众的关系,引导建设思维,提出创新方案, 解决现实难题,为万亩林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规 划引导,积极对接。多次到万亩林场内现场勘查,与林场负 责人、技术人员探讨并共同制定林场的框架规划以及沟、路、 渠、闸、涵的走向及修筑位置、标准等。确定引进、栽植苗木 的品种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协调市局,抗灾救灾。在“达维” 台 风及强降雨过程中,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受灾情况,并在 雨后积极联系市防办调来三台大型水泵抽走积水,配合林场 积极展开自救,使林场损失降到最低。土壤检测,适地适树。 联系市农业局、林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万亩林场进行土 壤检测,选择出适宜种植的树种,制定出详细合理的苗木培 育方案,并积极引进耐盐碱苗木树种如盐松,盐柳等;重视基 础工程,积极提出改善方案。针对今年林场受强降雨和台风 “达 维 ”侵袭 ,涝灾严 重的实际,明确基 础性工程的重要性,必 须通过抬高田地、沟路渠配套,才能抗旱防涝,对地势低洼 的 9 区至 14 区,提出整改方案,进行整理土地、抬高地形、 疏通沟渠、修建闸涵等工程,达到“旱能浇、涝能排” 。 北海供水工程。目前已完成水库库区、水厂、入库泵站、 小开河节制闸、水库泄水闸、生态岛等项目建设,水厂办公 楼和宿舍楼也已完成。今年 6 月 12 日进行蓄水,已完成蓄 水 800 多万方,9 月 10 日开始试压,自 9 月 30 日以来已完 成对魏桥实行工业原水供水,12 月份实现起步区内自来水生 活用水供水。目前已完成投资 2.8 亿元, 8 湿地公园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土方工程,主景观中 (芦水平台、木堤春晓、渔人码头、中转码头、芦雪栈道、芦苇 迷宫栈道、明珠湖栈道)三座人行桥,五座景观桥,茶舍,湿 地展室及栈道,荷香岛栈道及三座景观亭的土建部分已全部 完工,水车基础和假山已接近完工。现正在积极进行园内土 壤改良及主要景观处的排碱排盐工作。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 的 80%,完成投资 9760 万。 魏桥创业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截至日前,粉煤灰 综合利用项目已完成投资 49 亿,第一条和第二条生产线均 实现投产。公共供热中心已完成投资 22.2 亿,1#、2#及其附 属系统安装完毕,现已稳定运行,并网发电。园区内道路、官 网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 6、集约节约用地情况良好 用地符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滨州市未利用地开发 利用专项规划(2011-2020 年)(鲁政土字 20121227 号)。 2012 年 7 月,受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滨州市国土资源局 组织专家对 2012 年度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 价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组认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土地 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成果符合有关技术要求,通过验收。北海 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总面积 13.1 平方公里,其用地范围和用 地性质符合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按省政府批复的规划面积 13.1 平方公里计算,工业项目 亩均投资强度为 153 万元,按实际控制面积 526 平方公里计 算,工业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为 126 万元,均符合土地集约节 9 约利用的要求。 二、 “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成立三年多来,北海开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 成绩,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供应和海域使用方面。当前,建设用地既无规 划又无指标的问题,成为制约北海开发的最大瓶颈。目前, 北海共有未利用地 28.58 万亩。其中,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 有 12.78 万亩,位于小开河以西可开发为耕地的 0.53 万亩, 位于自然保护区以外可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有 15.27 万亩。在 可开发为建设用地的 15.27 万亩土地中,有 14 余万亩位于市 政府公布的海岸线以下,但是在 2008 年国土资源部第二次 土地调查时,按照相关政策,登记为未利用土地,目前属于 国土资源部门和海洋渔业部门都进行监管的区域。由于缺少 建设用地规模(三年来新区总计安排建设用地规划指标 5212.9 亩,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增量规划指标仅占 2064.4 亩。现已使 用城乡建设用地计划 1317 亩,仅剩余 747.4 亩),这部分土 地还无法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另外,由于在新区成 立时马山子镇境内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已经用完,每年安排给 北海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我区还需通过耕地占补平衡 指标加以完成。 (二)财政体制方面。根据市政府关于确定滨州临港产业 区(北海新区)财政体制的通知(滨政字 201068 号)文件要 求,为保证各方既得利益,我区每年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要 补 偿给无棣县,用作对无棣县建设滨州临港 产业区前期投入的 10 利益补偿(该体制自 2010 年实行,暂定执行三年)。跨界生产 经营企业山东无棣丰源盐化有限公司和鲁北化工集团下属 子公司山东鲁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鲁北海星煤化工有限公 司三家公司,缴纳的市以下地方财政收入仍属无棣县收入范 围。三年来,在开发建设资金压力异常艰巨的情况下,我区 共补偿无棣县达 18061 万元(2010 年我区实现地方财政收 入 10261 万元,补偿无棣县 5635 万元;2011 年我区实现地方 财政收入 13570 万元,补偿无棣县 6002 万元;2012 年我区实 现地方财政收入 22215 万元,补偿无棣县 6424 万元)。 (三)产业布局方面。从沿海开发来看,整个滨州沿海目前 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就产业发展现状 而言,北海经济开发区以魏桥创业集团为 代表的大型氧化铝 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以铝产品为代表的大型新材料 产业链 条,打造千亿元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目前 总投资 700 亿元 的北海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经过一年的建 设,其投资 71.2 亿元的氧化铝项目和北海供热中心一期工程已正式竣工投 产。今年仍将投资 80 余亿元开工建设高硅 变性铝基复合材 料、公共供热中心二期工程等项目,年内 2 条 100 万吨高硅 变性铝基复合材料生产线将具备生产条件。其 带动的下游产 业中,河北立中集团、创新集团、新安凯集 团等铝产业深加 工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北海整个铝产业链 条体系初步形成。 周边沿海县区产业也基本趋同,对于滨州 经济发展全局来讲, 既不利于整个北部沿海开发,也不利于大的 产业体系形成。 三、进一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建议 11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经济中心,推进 率先发展” 总体要求, 针对“ 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采 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针对以上 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由海洋渔业部门为用海项目办理海域使用证,协调 相关部门试行“海域直通 车” 制度。用海 项目可以凭海域使用 相关手续进入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其中以土地审批手续为前 置条件的,可用海域使用相关手续替代。即发改、住建、规划 等部门,制定“在填海造地形成的区域内经规划许可的建设 用海项目,在海域使用权证书换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前,可依 据海域使用预审意见和海域使用权证书办理基本建设项目 立项、审批、开工、监督、验收、登记等相关手续”的政策,以 解决用海项目在海域管理方面的合法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