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油田井油藏地质开采设计书_第1页
热油田井油藏地质开采设计书_第2页
热油田井油藏地质开采设计书_第3页
热油田井油藏地质开采设计书_第4页
热油田井油藏地质开采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热油田井油藏地质开采设计书 一、钻井目的及设计依据 钻井目的:热采井陈 29在 处套套破,目前已工程报废,注灰封井。损失地质储量 104t。为了完善蒸汽驱注采井网,提高储量控制和动用程度,建议钻更新油井陈 297,从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 目的层为 22 层,兼顾 23 层, 22 相当于:陈 29段油层; 23 相当于:陈 29 段油层。 设计依据: 依据 二、水平井区油藏地质特征 1、构造特征 本区馆陶组地层产状受基岩古地形的影响,馆下段地层顶面构造形态总体为由南东向北西倾没的单斜构造,构造较为平缓。地层倾角小于 2,各砂层组顶面构造形态纵向上自下而上具有较好的继承性。 :该层总体上表现为南东 藏顶面埋深1315m。局部发育多个正、负向微起伏。陈 286 井区发育小的局部高点;陈 372井区发育小的局部低点。 :该层总体上表现为南东 藏顶面埋深1320m。局部发育多个正、负向微起伏。陈 286 井区发育小的局部高点;陈 37279发育一局部沟槽;陈 239井区为一正向微起伏。 陈 297 井 ,位于陈 373 块 22、 23 层陈 286 砂体构造中高部位(附图 2)。 2 2、储层特征 本区目的层为河道沉积,各小层砂体呈长条状分布,由于河道侧向迁移,使得两个相邻小层部分叠合 ,因而各小层之间隔层不论厚度或平面展布变化都比较大,厚度变化范围 15m,局部具有连通区。 :该层发育 1 个含油砂体,河道主体部位陈 371区较厚,边部较薄,平均厚度 体厚度在 :该层发育 1 个含油砂体,砂体厚度在 均厚度 图 2 调整区有效厚度 ,平均有效厚度 。 平均渗透率一般 1955 3334 10 陈 297 井 ,位于陈 373 块 砂体东部的边部 , 有效厚度 4测:该井钻遇油层叠合厚度为 7m 左右。(附图 3) 3、流体性质 陈 373 块 22 层 油藏原油性质为特稠油, 地面原油密度 面原油粘度 固点 8C。 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一般 400 800s,含硫 凝固点一般 5 25,平均15。原油性质在平面上具有由北到南粘度变大的变化趋势,同一口井纵向上原油粘度由上向下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地层水总矿化度 10661,氯离子含量 6177,水型为 4、地层压力和温度 陈南区馆下段原始地层压力 力系数 于正常压力。地温梯度为 ,属于高温异常,油层温度 66。 5、油水关系 及油藏类型 该区 砂组为受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的岩性构造特稠油油藏。 油藏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 1)区块内断层不发育,油层主要受岩性和构造控制。 3 ( 2)从油藏剖面附图上看出,各小层油水系统不同,各砂层组基本均含油,油层主要分布在 I、 层组内。 没有统一油水界面。 6、储量评价 本次调整加密 算动用含油面积 平均 有效厚度 单 储系数 0 4t/地质储量 287 104t, 陈 297 井 的 单井控制含油面积为 层有效厚度(叠合)取7m,储量为 104t(附表 1)。按 30%采收率计算,104t。 三、开采现状及潜力分析 1、区块开发历程 陈家庄油田陈 373 块馆陶组油藏为薄层特稠油油藏,该块自 2000 年 5 月开始试油, 2004年投入开发,从区块的生产情况看,可分为四个开发阶段: 第一阶段( 2004 年 1 月 12 月)蒸汽吞吐试验阶段。该块常规生产井日产油能力一般小于 5t/d,从 2004年 9月先后对该块不同部位的 5口井进行热力试采。中部开辟了 17573热采试验井组,该区域 50地面原油脱气粘度 25000 层条件下原油含气粘度 600 对比热采井与常规井的开采效果,热采井 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 d,d,含水 日产油比 常规井高 d,峰值单井日油达到 d,热采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采。 到阶段末,开油井 13口,平均单井日产油 d,阶段末综合含水 累积产油 104t,累积产水 104t,阶段采出程度 表 3 第二阶段( 2005 年 ),产能建设阶段。 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在陈373 块有效厚度大于 6m 的区域,设计动用馆陶组含油面积 质储量124610 4t,总井数 113口,钻新井 108口,采用蒸汽吞吐开发,单井配产 8t,建产能 时为保持区块的相对稳产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分 三 年实施。到 2007 年新井全部完钻投产,平均单井钻遇油层 3 层 373 区块的达 4 到注蒸汽开发条件的 80口热采井初期平均单井产能达到 d。在开发中,由于油稠,采用空心杆掺水工艺开采。到 2007 年底,该 块共有油井 128 口,开井118口,日产油量 477t/d,含水 单井日油 d,阶段产油 104t,平均采油速度 阶段采出程度 阶段注汽 104t, 第三阶段( 2008 年 ),稳产高产阶段。阶段末,共开油井 121 口,日产油量 460t/d,含水 平均单井日产油 段产油 104t,平均采油速度 阶段采出程度 阶段注汽 104t, 第四阶段( 2010 年 产量递减阶段。由于该块层薄、油水关系复杂、原油粘度大等因素,多轮次后出现了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的问题。产量大幅下降,由 460t 下降到目前的 233t,含水上升到 阶段末,共开油井 106口,平均单井日产油 段产油 104t,阶段采出程度 阶段注汽 104t,阶段油汽比 2、区块开发现状 至 2013年 10月,陈 373块共有油井 147 口,目前开油井 115口,日产液水平 3158t/d,日产油 329t/d,平均单井日油水平 d,综合含水 累计产油 104t,累计产水 104油速度 采出程度 累计注汽 625 井次,累计注汽量 104t,累计油汽比 均动液面672m,井网密度 /距 175m,单井控制地质储量 104t,地层压降 3、目的层开采现状 至 2013年 10月,陈 373块 1口,目前开油井 61 口,日产液水平 1602t/d,日产油 208t/d,平均单井日油能力 d,综合含水 平均动液面 734m,累计产油 104t,累计产水 104油速度 采出程度 累计注汽 175井次,累计注汽量 104t,累计油汽比 网密度 /井控制地质储量 104t,地层压降 前处 5 于“低采出程度、高含水”的开采现状。 4、目的层邻井开采现状 陈 297 井周围,有 5 口同层生产井,其中陈 29为 2006 年 12月投产,初期日液 油 水 55%,目前该井报废,累采油 311井 2003 年 10月投产,一直冷采,初期产量为日液 油 水 目前供液差,待防砂作业,累采 吨;陈 29006 年 12月投产,该井初期产量为日液 15t,日油 水 51%,已吞吐 7周期,目前日液 油 水 66%,累采 吨;陈 31 2013 年 6月投产,该井初期产量为日液 油 水 85%,目前日液 油 水 累采 吨;陈 27 2007 年 1 月投产,该井初期产量为日液 油 16t,含水 已吞吐 7周期,目前日液 油 水 累采 28007年 1月投产,该井初期产量为日液 油 水 已吞吐 5周期,目前日液 油 水 累采 表 3)。 5、潜力分析 该井区东部储量落实,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井区西部直井投产目的层有效厚度 7m 左右,储量落实程度较高。陈 297 井区控制含油面积 油地质储量 104t。 6、靶点数 据 井口坐标:纵座标( X) 4174712,横座标( Y) 20631238。 靶点:纵座标( X) 4174480,横座标( Y) 20631450;靶点垂深 1270m,完钻垂深 1320(不包括补心高)(附表 2)。 7、投产层位 预计该井钻遇 4 个油层,投产目的层 23。 6 四、热采井产能预测 1、综合时率 新井取陈家庄油田稠油蒸汽吞吐综合时率 生产时间 250 天。 2、年生产周期 根据 陈家庄油田稠油蒸汽吞吐 主体热采井实际生产情况,单井 1 个周期平均生产 月, 年生产周期为 , 考虑地面注汽作业以及配套完善等因素,综合考虑取单井一年吞吐 1 个周期。 3、新井日产油能力 直斜井采用马克斯兰根海姆公式: ( ( )/( t) 式中 垂直井单井产能, t/d 油藏有效厚度 , m 孔隙度 , 小数 初始含油饱和度 残余含油饱和度 取 720 左右 油层的热容 t 蒸汽温度与油层温度之差 有效厚度取 藏孔隙度取 32%,初始含油饱和度与残余含油饱和度之差取 层比热取 汽温度与油层温度之差为 130,直井单井日产油能力为 根据周围直井投产后前三年平均单井日油能力为 5t,结合陈南热采直斜井实际生产状况,因此确定陈 297 井第一年平均产能为 5t/d。 4、新井年递减率 统计陈家庄稠油蒸汽吞吐投产时间较长热采井递减情况,月递减为 右,折 算年递减率在 右 ,符合指数递减规律 ; 综合陈 373 块 年的开发,确定新井 吞吐年递减率综合取值 15 20%。 7 2 0 0 6 年新井日油能力递减曲线y = 0 20 30 40 50 60月份日油能力图 2 陈 373 块 2006 年投产新井日油递减曲线 五、蒸汽吞吐注采参数 1、注汽强度 注入油层内的蒸汽携带热量,在蒸汽吞吐过程中一部分损失到底层、盖层和隔夹层中,另一部分残留在距井眼较远的热缘部位。所谓优化的合理注汽强度,应能提供充分加热油层体积所需的热量,同时又不至因注汽量过大而造成过多的热损失。根据陈家庄薄层稠油蒸汽吞吐效果结合数模计算,合理注汽强度选170t/m 左 右。 2、排液量 合理排液量是与油层的供液能力相匹配的最大排液量,以有利于油层趁热快采,提高热能利用效率。考虑稠油趁热快采特点,结合数模预测,推荐陈 297 井,初期合理的采液量 40t/d,平均配产液量 20t/d, 后期根据地层能量状况可适当调整至 20t/d. 六、井控参数 ( 1)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井口坐标: 纵座标( X) 4174712,横座标( Y) 20631238 ,周围棉田。 ( 2)邻井油气显示和复杂资料 8 井控附表 1 老井及邻井油气电测解释成果表 序号 井号 靶点距本井距离 m 方 位 度 层位 井段 电测 解释 备注 1 16 层 2 03 油层 3 32 层 井控附表 2 邻井分层系压力变化情况表 序号 井号 层系 原始地层压力 目前地层压力 压力系数 位于设计 备注 方位( ) 距离(m) 1 16 2 10 3 02 928 根据本区压力分布,目的层及以上层压力梯度分布见下表(表 3) 井控附表 3 目的层及以上层压力梯度分布情况表 深度 m 825 1019 梯度 压力 3)有毒有害气体预测 距本井 1000 米范围内无井钻遇 体。 七、施工要求 1、完钻原则: 定井深完钻。 2、测井要求: 自 1000m 进行电测,测井系列按照(附表 4)。 为进一步提高对 陈 373 块多轮次吞吐后期压力场、温度场 的认识, 为下步蒸汽驱做准备,建议 在 该井增加 井。 9 3、完井要求:根据油藏特征、开发方式、防砂方式和作业要求,级 用抗高温水泥固井,水泥返至地面。 4、油层保护:钻井过程中应采取油层保护措施,避免油层污染。泥浆性能: ( 1) 失量 5液对地层、流体、岩石配伍性良好。 ( 2) 在不影响安全 钻进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泥浆密度。建议钻井液密度为:建议采用聚合物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钻井液密度 ( 3) 对泥浆进行四级过滤,降低泥浆中无用固相颗粒含量。 ( 4) 利用屏蔽暂堵剂保护油层。 10 八、附表: 附表 1 陈 373 块 储量 104t 油井 开井数 口 日液 水平 t 日油 水平 t 单井日油能力 t 综合 含水 % 水井 开井数 口 日注 水平 产 油量 104t 累计 产油 104t 累计 产水 104出 程度 % 采油 速度 % 287 42 883 99 表人:孟庆丽 审核人:林洁 附表 2 陈 373 块陈 297 井设计参数表 井号 井别 位置 设计主要 目的层 预计厚 度 (m) 初期日油 (t) 初期含 水 (%) 控制面积 (控制储量 (104t) 新增可采储 量 (104t) 设计井 深 (m) 预计投资 (万元 ) 陈 297 油 靶点位于陈 7米 5 80 420 表人:孟庆丽 审核人:林洁 11 附表 3 陈 297井区邻井生产状况表 井号 生产层位及井段 生产时间 工作制度 日产液(t) 日产油(t) 含水(%) 动液面(m) 累产油(104t) 累产水(104t) 邻井生产情况 2+3 7* 6 02 前 57* 40 3 12797*4*1 65 前 57*4*1 3 30 2+3 7*86 7* 2+3 7* 38 34 7* 2+3 7* 15 1 201 7* 6 868 填表 人:孟庆丽 审核人: 林洁 12 附表 4 陈 297井测井系列 基本 系列 测 井 项 目 比例尺 备 注 名 称 代号 组合 测井 高分辨率感应 补偿声波 自然伽玛 补偿中子 岩性密度 自然电位 微 电 极 井 径 4 米 R P :200 标准 测井 自然伽玛 自然电位 米 井 径 井斜及方位 P :500 测量井段:由井底 测至表层套管鞋 固井质量检查测井 声波幅度 声波变密度 自然伽玛 磁定位 R :200 测量井段:由人工井底测至水泥返高以上 50 米 填表人:孟庆丽 审核人: 林洁 13 九、附图: 附图 1 陈家庄油田陈 373 块 22层方案部署图 制图人:孟庆丽 审核人: 林洁 14 附图 2 陈家庄油田陈 373 块 22砂层组顶面微构造 制图人:孟庆丽 审核人:林洁 15 附图 3 陈家庄油田陈 373 块 22砂层组小层平面图 制图人:孟庆丽 审核人: 林洁 26242425222330373312916 附图 4 陈家庄油田陈 373 块 22层有效厚度图 制图人:孟庆丽 审核人: 林洁 17 附图 5 陈家庄油田陈 373 块陈 297 井周围 22层井现状图 制图人:孟庆丽 审核人: 林洁 - 13 5- X 56- X 59- - 3- C 21 91 3 2- - 7- X 537- 1- - 71 2 4- 6C 25 137 9- X 65- 1- X 732 4- - X 58- X 60 40 7 9- - 5 7- X 691- X 73 5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