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_第1页
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_第2页
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_第3页
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_第4页
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节选)第 2章 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相关理论2.1保险偿付能力基本理论2.1.1 偿付能力的概念关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但从保险公司的基本职能角度出发,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补偿其所承担保险责任的能力。由于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在日常的运行中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对它的监管要求往往不同于一般企业。从资产负债表上看,保险公司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主要由资本金、未分配盈余、总准备金、赔款准备金和保费准备金构成。对于股份制保险公司来说,前三项构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后两项为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负债,也称保险责任准备金 1。一般而言,保险公司的资产应该大于其负债,而且保险公司必须保证其盈余水平不低于一个设定的标准,这个标准通常被称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额度。通常而言,根据不同的管理需求,偿付能力额度可以引申出以下三个概念:1.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它是运用数理科学和精算工具,根据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测算出的该公司为了确保保单持有人利益不受损害所应该具备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2.法定偿付能力额度。它通常也被称为“最低偿付能力额度” ,是由监管机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保险公司设定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是一家保险公司日常运营所必须达到的偿付能力额度,否则监管当局将对该保险公司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3.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它是保险公司通过评估自身的资产负债得出的偿付能力额度,是保险公司实际具备的偿付能力额度。通常而言,外界通过对比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来评价一家保险公司是否具备偿付能力。2.1.2影响偿付能力的因素根据偿付能力的成立公式,即偿付能力边际=资产-负债,可以看出,影响1邓大松.保险经营管理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1:282偿付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1.负债(1)索赔的波动。索赔的波动就是索赔量或索赔额超出正常念经的特殊情况而言。一般在正常年景,索赔量或索赔额是呈恒等分布的,而这里所说的赔款波动仅仅指随机波动。一旦索赔量以及索赔额发生随机性波动,特别是较大的波动,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2)保险未满期责任的分布构成。保险未满期责任的分布构成状况,会对预期赔款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不同险种的保险业务员,由于承保的风险责任的性质、特点不同,表现为赔款波动趋势亦不相同。如承保雹灾、地震等责任的保险,一旦发生承保风险,所造成的赔款波动必然是大幅度的。因此,保险未满期责任中,此类险种业务所占比重大小,将潜在地影响总体赔款波动的趋势。(3)由政治、社会等外部因素变动造成的业务经营的不稳定性,如法律条文的改变导致索赔规定的极大变化等。(4)再保险安排。法定偿付能力边际限制了保险公司在一定的净资产条件下只能经营一定额度的自留保险,以保证其履行赔偿和给付义务。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合理、谨慎地安排好再保险,将超过自留额的溢额办理分保,把公司的承保责任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因此,再保险安排如何,对保险公司特别是规模不大的保险公司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再保险安排不当或分保接受人的偿付能力发生问题,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保险人的偿付能力。(5)巨灾风险。巨灾风险的发生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与前述第 1 项和第 2 项内容有关。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额度的大小以及巨灾风险的再保险安排方式都会影响其赔款的波动程度,从而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造成影响。(6)红利分配。由于寿险公司的许多产品承诺给保险单持有人一定的红利分配,所以寿险公司必须事先考虑对保单持有人的预期红利分配,这必然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2.资产近年来,许多国家的保险公司,不论是经营寿险业务,还是非寿险业务,都越来越重视投资收益。高投资收益的获取,可以直接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边际,而影响偿付能力边际的资产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资产贬值和投资收益的下降。33.其他因素其他因素主要是指人为因素,如逆选择风险、行业内部管理质量差、欺诈行为的出现等。国际上,精算师普遍认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产生较大影响的时被称为关键风险的“C 风险”。根据他们的划分,“C 风险”又分为 C-1 风险、C-2 风险、C-3 风险和 C-4 风险四类 1。1.C-1 风险。C-1 风险亦称资产风险,它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投资、储蓄和抵押贷款等投资方式所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会使保险公司的资本与盈余减少,尤其是流动资产损失会严重影响偿付能力。保险公司控制这类风险的方法为:加强投资风险的评估;大部分可运用资金投资于优质证券;采取稳妥的投资策略,不冒进;等等。2.C-2 风险。C-2 风险又称为定价风险。它来源于保险公司预定的死亡率、发病率、费用率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使产品定价发生较大偏差。发生 C-2 风险会使保险公司的负债增加,资本和盈余相应减少。这类风险的控制方法为:对死亡率、发病率进行实际评估;严格进行核保和再保险;控制营业费用;科学地设计保险产品并给出合理定价。3.C-3 风险。C-3 风险即利率风险。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利率的波动,使保险公司蒙受投资损失。例如,利率上身时,因与银行、证券等其他投资行业比较,客户会退保;利率下跌时,又会造成债券和抵押贷款较低的回报率。对这类风险的控制是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4.C-4 风险。C-4 风险也称一般管理风险。这类风险来源于公司扩展带来市场风险、税法的改变、保险欺诈、管理失误、法律诉讼等。这类风险可以通过高素质、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及其准确的判断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来控制。2.2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相关理论2.2.1 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概念及意义所谓偿付能力监管,即国家通过立法对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保险企业有足够偿付能力,促使其正常经营和发展,并保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利益 2。1陈兵.保险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28.2魏迎宁.简明保险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91.4由于保险公司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承担着被保险人的发生保险事故而引发的赔偿或给付责任,失去偿付能力的保险公司可能致使被保险人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所以就产生了要求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特殊需要。偿付能力综合反映保险公司总体经营水平,偿付能力监管则是保险公司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险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核心和焦点。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主要意义是:1.偿付能力监管是保单持有人利益的重要保障保险的基本功能是经济补偿,保险公司承担着对被保险人的给付或赔偿责任。保险公司能否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有能力履行给付或赔偿保险金的义务,关键在于保险公司是否具备相应的偿付能力。由于在保险交易中投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具有信息不对称,其不能有效的衡量或监视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保护。所以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监管可以增强保险公司履行对被保险人赔偿或给付责任的可靠程度,进而保障被保险人的相关利益。2.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偿付能力代表了保险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决定着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关系到保险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因此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监管,既可以提升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又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管理风险的能力。另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能够促使保险公司不断的需求资本金的扩充,进而扩大自身的业务规模,促进保险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3.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障保险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重要手段由于保险以大数法则为经营原理,具有经济补偿的基本功能,因此被称作“精巧的社会稳定器” 1,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保险公司具备充足的偿付能力是其履行社会稳定职能的重要保证,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其保险业承担的社会稳定作用就越大,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2。由于保险业属于高负债经营行业,自有资本比例很低,所以当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出现问题时,将会损害社会中众多被保险人的利益,从而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形成威胁。因此,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障保险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重要手段。1郝演苏.保险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6.2杨柳.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52.2.2 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内容1.偿付能力额度监管偿付能力额度监管历来是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核心内容。如上文所述,按照不同的管理需要,偿付能力额度分为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和法定偿付能力额度。从实践的角度看,不同国家关于偿付能力额度的监管一般都采用双重标准,并且在对偿付能力额度的评估上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不得低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否则将会受到保险监管机构的制裁。2.日常监管日常监管是指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资本金数额、保险条款和费率、投资数额及范围、准备金的提存状况、再保险情况等进行的监管。一般而言,只要保险公司的上述项目适当、公平、合理,保险公司就能够在没有巨灾发生的年份维持其偿付能力,即有足够的资金承担赔偿与给付责任。2.2.3 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措施1.偿付能力监管的报告制度为了保证保险监管机构的各项监管内容信息的准确和完备,以便监管机构准确地评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各国均建立了严格的偿付能力监管的报告制度。一般来说,保险偿付能力的报告制度主要包括报告的频率、形式、对象和内容等方面的规定,其目的是确保被保险人的利益不受损害。2.偿付能力监管的检查制度一般而言,检查制度包括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 1。由于现场检查具有高效性和直接性,因此它对于不成熟的保险市场显得非常重要;而成熟的保险市场更多的采用非现场检查,保险监管机构通过分析各种监管报表就可以对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状况有较准确的把握。但总的来说,各国和地区为了达到最佳的保险监管效果,通常搭配使用以上两种检查制度。2.2.4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类型笔者从历史的角度将世界各国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大体分为三种类型:欧盟型、美国型和原日本德国型。1.欧盟型:属于这种监管类型的国家有欧盟各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该类型的特点是偿付能力的监管重点为偿付能力额度的监管,监管1邢彬,黄俊星.国际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比较及发展趋势研究J.保险研究,2011(7):73.6机构不对保险公司承保和投资业务进行直接的干预。此外,监管机构间接地进行日常监管,对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评估十分严格。2.美国型:属于这种监管类型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等。该类型的特点是监管机构既对保险公司的费率、条款实行监管,又监管偿付能力额度,即两个层次上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在这种类型的监管中,监管机构主要通过分析各类监管报表和现场检查来实现对偿付能力的监管,采取的主要手段有保险监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追踪系统,风险资本要求和现金流量分析 1。3.原日本德国型:研究表明,新保险业法颁布之前的日本和同时期的德国属于这种类型。该类型的特点是除一些特别险种外,保险市场执行统一的保险费率和保险条款,禁止保险市场进行价格竞争,监管机构主要执行日常监管,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不属于保险监管的内容。不过目前日本、德国已分别转变为美国模式和欧盟模式。第 3章不同国家或地区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的介绍3.1欧洲 Solvency监管20 世纪 70 年代,欧洲提出保险机构偿付能力的资本监管要求。1994 年,为促进形成和发展贯通欧洲的大保险服务市场,加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保护,欧盟出台了第三代保险法令,并于 2002 年配套推出了 Solvency监管框架。但由于部分欧盟成员国认为该体系设定的最低资本门槛过低,纷纷进行补充和细化,导致欧洲各国对偿付能力的监管要求参差不齐,影响到欧洲单一市场的巩固和运行。同时,在执行过程中,监管部门逐渐意识到 Solvency存在评估方式过于简单、新型风险类型认知评估不足等缺陷,要求构建更为全面、严谨、动态的风险评估体系,以充分考虑和评估保险机构的整体财务状况、行业发展动态、风险管理、金融技术发展、国际财务报告和审核标准等因素,Solvency 监管框架应运而生。2003 年 4 月,欧盟保险委员会(European Insurance Committee)会议确定了偿付能力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004 年至 2005 年间,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三次邀请各成员国就新偿付能力系统方案向欧洲和养1肖海.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7老金监管委员会(CEIOPS)提出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CEIOPS 开展了大量的内部讨论,也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广泛交换了意见。2007 年 7 月,欧洲委员会采纳了偿付能力提案,2008 年 2 月通过了该提案的修改版。同时,CEIOPS 分别就准备金计量、技术规范明细、运行风险等问题进行了五次定量影响研究(QIS) ,形成数据资料用于指定实施细则。第五次定量影响研究(QIS5)开始于 2010 年 7 月,CEIOPS 对标准公式进行终稿校验,修改定稿的 Solvency已于 2011 年 10 月提交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 ,预计可于 2012 年 10 月正式实施 1。作为一种创新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Solvency的启动必将引领新时期国际保险监管的改革与发展潮流。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国现行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直接借鉴了 Solvency的相关规定,二者渊源颇深。Solvency 在经济原则的基础上,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衡量,强调对风险进行持续性的评估测量,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资本要求。在制度设计上,及关注单个保险公司的认可资本、认可负债、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个体指标,又充分考虑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行业风险防范、行业整体偿付能力、保险市场竞争秩序等层面问题;在充分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利益的同时,注重优化保险资源配置和鼓励保险创新。研究发现,SolvencyII的设计框架类似于BaselII的三支柱框架 2,包括支柱一“定量要求”、支柱二“定性要求”和支柱三“市场约束” 3,下文将分别对三支柱框架进行介绍和分析。3.1.1 第一支柱:定量要求Solvency的第一支柱主要涉及 6 个方面的数量标准要求:资产和负债、技术性准备金、自有资金、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CR)、最低偿付能力资本要求(MCR)和投资。(1)资产与负债的估值原则。即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定义的公允价值为估值基础。(2)技术性准备金(Technical Provisions) 。其估值方法为保险公司的退出值,即保险公司即刻转移所有合同的权利义务所需付出的金额,包括合同的各种及隐含期权的价值 4。负债分为可套期风险的负债和不可套期风险的负债,前者的价值根据相关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予以确定,后者的价值分为最佳估计1 CEIOPS. SolvencyCalibration PaperR.2010:1-2.2Overview Of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R.BIS. 2003:1.3瑞士再保险.偿付能力指令:欧洲保险公司的整合风险监管框架.2006(4):8.4QIS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 2010:20-23.8和风险边际两个部分,且两个部分的准备金应分别计算,其中风险边际可根据市场价值或者监管机构的谨慎要求予以计算 1。(3)自有资本(Own Funds)。欧盟第五次量化分析(QIS5)将保险公司的自有资本分为第一层次(Tier 1)、第二层次(Tier 2)和第三层次(Tier 3),三个层次的自有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依次递减。此外,欧盟还对保险公司三个层次上的自有资本占偿付能力资本和最低偿付能力资本的比例进行限制。例如,规定要求第一层次自有资本占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CR)的比例至少为50%,第三层次自有资本占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CR)的比例不得高于 15%;用来满足最低偿付能力资本要求(MCR)的资金仅限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自有资本,并且第一层次自有资本所占的比例不得低于 80%2。(4)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CR)。SCR 的计算采用风险值法,目前包括的风险项目有市场风险(market risk) 、信用风险(counterparty default risk) 、承保风险(underwriting risk) 、无形资产风险( intangible assets risk)以及运营风险(operational risk) ,模型的置信度设定为 99.5%3,时间为一年。也就是说,要求公司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在任何不利事件的影响下,仍有99.5%的概率能够保证其偿付能力所需持有的资本 4。(5)最低偿付能力资本要求(MCR) 。MCR 计算模型是一个以 SCR 的 25%为底部、SCR 的 45%为顶部的线性模型,此外该模型还有绝对底线的要求(AMCR),非寿险企业的 AMCR 为 220 万欧元,寿险和再保险的 AMCR 为 320 万欧元 5。(6)投资规则。Solvency 没有对保险企业投资领域及数额比率做出具体的限制,而是统一规定所有投资均遵从“谨慎人”原则,在最大限度地保障保单持有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资产负债的匹配与风险的分散。3.1.2 第二支柱:定性要求(1)监管审查。Solvency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治理系统、风险管理、连续性测试、压力测试等,审查范围几乎涵盖保险公司的各个方面。在监管审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保险公司存在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内部模型不足、面临的特定风险未反映在模型中等问题,那么监管机构有权敦促保险企业采取预防性与纠正性措施予以消除。此外,Solvency要求保险公司对于内部1QIS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 2010:52-54.2QIS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 2010:304.3CEIOPS. Summary of CEIOPS Calibration Work On Standard FormulaR.2011.5-6.4QIS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 2010:95-96.5QIS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 2010:287-288.9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审查必须遵守外包有关规定,确保其对外包业务的有效控制。(2)公司治理。明确公司治理是监管审查的重点。并要求合格的治理系统应有透明的组织构架、适合且恰当的关键员工、高效的信息系统、清晰的权责界定,并符合保险企业所经营的业务种类及规模。(3)风险管理。要求保险企业应根据其规模和经营特征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关的风险管理机构,加强对保险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评估和测量,保证监管机构资本标准模型的有效性,并有序建立与其特定风险特征相一致的内部模型,注重模型参数有效性的检验,关注长尾风险对内部模型有效性的影响。建立起风险及偿付能力评估程序,衡量和评估保险企业总体偿付能力。3.1.3 第三支柱:市场约束(1)公开披露。要求保险企业必须在年报中简明扼要地披露其偿付能力及财务状况,包括业务性质及绩效描述,治理系统及其充足性概况,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暴露、风险集中、风险敏感性及采取的各种风险缓和措施,企业资产、技术性准备金及其他负债的估值方法及数额,保险企业自有资金的结构与数量及变化情况,MCR 与 SCR 数额,使用内部模型计算 SCR 与使用标准模型计算的差额。(2)监管报告。要求保险企业向监管机构递交的以监管为目的的报告应涵盖任何对监管者决策可能产生影响的信息。至少应包括计算 SCR 所需了解的保险企业治理、风险管理系统、资本结构、以计算偿付能力为目的的估值原则等方面。此外,监管机构有权要求保险企业提供任何其认为可能影响其作出正确判断的信息。(3)特定报告。规定 CEIOPS 信息披露来源于成员国各保险监管机构,各成员国保险监管机构负有向该委员会报告本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情况义务。3.4 美国偿付能力监管美国关于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研究与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完善成熟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美国对保险业的监管是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进行的,并且两者的职能范围较为清晰: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保险计划的制定、直接的行政监管等;各州设立的保险监管部门保险监管局则主要侧重于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资10产负债比例等业务的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