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认识燃烧的条件。2、 认识完全燃烧的重要性。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等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2、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教具:酒精、水、棉花、蜡烛、玻璃杯、镊子、木条、煤、酒精灯、微机等。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 :导入:火是一种燃烧现象。
2、火能造福人类, 但如使用不当, 也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使火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我们有必要对燃烧进行一番研究。【展示片 1】【阅读与思考】:有这样一个故事: 南极考察队去南极考察, 在路上遇到了暴风雪, 把火柴丢了。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 没有火柴怎么生火呢?于是, 有一位聪明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如果你是那位科学家,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引导、鼓励。 】【回顾与思考】: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 你曾见过或遇到哪些燃烧的事例,请合作小组把课前自己收集的有关材料交流、讨论,完成下表。【展示片 2】.【事例】观察到的现象镁条的燃烧发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日常生活中
3、燃烧的事例很多,观看有关燃烧的图片。【展示片 3】上述燃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你知道燃烧的特征是什么?能否对燃烧下定义?师生合作从燃烧的现象 (发光、放热)和有新物质生成两方面讨论燃烧的特征归纳燃烧的定义。【展示片 4】:燃烧的定义提问: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情景设置】:【展示片 5】:为什么有时能燃烧, 有时却不能燃烧, 发生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回答。 (引导学从理论假设、实验方法、日常生活经验方面寻找依据。)【实验探究】:( 1) 用镊子夹取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2) 二支燃着的蜡烛,其中一支用玻璃杯罩住,
4、观察。( 3) 用镊子分别夹住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点燃。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比较不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每一个实验,形成正确的认识。【展示片 6】实验 1 的现象是酒精燃烧,而水不能燃烧。结论是燃烧与物质的本性有关。实验 2 的现象是未罩玻璃杯的蜡烛始终燃烧,而罩了玻璃杯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结论是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空气中有氧气) 。实验 3 的现象是木条易点着,煤不易点着。结论是可燃物的燃烧单有氧气还不够,还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引导学生思考联想与启示】得出不
5、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展示片 7】( 1) 为什么煤可以燃烧, 而石头不能燃烧?你还能举出可以燃烧的物质吗?那些物质不能燃烧?( 2) 燃着的酒精灯为什么可用灯帽盖灭?( 3) 为什么镁条常温下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而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能燃烧?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得出结论: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展示片 8】燃烧的条件:( 1) 物质具有可燃性( 2)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设问】:这三个条件能不能缺少其中的一个?分析其中哪些是外因,哪些是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有没有其他方法来验
6、证燃烧的条件?课后拓展:课后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 并请各合作小组交流, 比比哪一组最好。上述燃烧的条件是指一般情况,请同学们思考有没有特殊情况?【展示片 9】生煤炉时要用扇子扇,家里、学校等使用的炉子、锅炉要使用鼓风机鼓风,其中的道理是什么?请带着这一问题完成下列实验。【实验探究】:生生合作完成蜡烛不完全燃烧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引导学生看书,说明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时,氧气充足或不足,燃烧的情况并不相同:【展示片 10】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燃烧快,放热多,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氧气不足,燃烧慢,放热少,可燃物中的碳、 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碳黑颗粒等物质。【思考】:完全燃烧有什么优越性 ?【展示片 11】碳的燃烧:1、 氧气充足:碳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c+o2=co22、 氧气不足:碳 +氧气 -点燃 -一氧化碳(化合反应)c+o2=co观看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图片。【情景设置】:【展示片 12】1、家庭燃气灶一般用气门(用来调节燃气的进气量)和风门(用来调节空气的进气量)来控制燃烧。 若火焰颜色发黄并有少量黑烟产生,这时发生的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怎样操作才能使燃烧恢复正常?2、冬天有人在房间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分包协议书合同
- 车队承包合同
- 足浴店员工劳动合同
- 建设工程采购施工合同
- 商品房合同转让协议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物检疫检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2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武汉东湖学院《医患沟通交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2025年山东济南平阴县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齐鲁理工学院《汽车电机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同济大学简介》课件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DSM-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文献的载体课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解析
-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方案
- 历年中考地理生物变态难题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 解放牌汽车CA10B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