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加图片)新32课时.ppt_第1页
婚姻法(加图片)新32课时.ppt_第2页
婚姻法(加图片)新32课时.ppt_第3页
婚姻法(加图片)新32课时.ppt_第4页
婚姻法(加图片)新32课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婚姻家庭法理论基础 第二章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 第三章 亲属关系,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一)(二) 婚姻登记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章婚姻家庭法理论基础,第一节婚姻家庭法的概念、性质和社会功能 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 第三节婚姻家庭法概述,第一节婚姻家庭法的概念、性质和社会功能,一、婚姻家庭的概念 (一)婚姻的概念 婚姻的特征 、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 、男女结合的目的是为了确立夫妻关系 、男女两性的结合要符合一定的社会要求,婚姻:是男女双

2、方以确立夫妻关系为目的,以彼此之间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结合。 (二)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其成员之间互享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的亲属团体 二、婚姻家庭的性质 (一)自然属性:即婚姻家庭赖以产生的自然条件以及婚姻家庭关系中所固有的自然规律。,(二)社会属性:指婚姻家庭的形态和内容上表现出来的社会要求 四、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 (一)生物功能 (二)经济功能 (三)感情交往功能 (四)教育功能,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一、婚姻家庭制度的概念与性质 、概念: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并被社会规范所确认的婚姻家庭形态。 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婚姻家庭制度是泛指群婚制出现以后各种两性与血缘关系,包括群婚制

3、、对偶婚制、个体婚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狭义的婚姻家庭制度:仅指个体婚形成以来的婚姻家庭制度。 、性质上层建筑的范畴 二、婚姻家庭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血缘群婚 、群婚制(集团婚姻) 亚血缘群婚,、对偶婚制 (二)阶级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一夫一妻制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第三节婚姻家庭法概述,一、婚姻家庭法概念 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一)调整对象的范围:婚姻关系与家庭关系 (二)调整对象的性质: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 三、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特点P,四、婚姻家庭法的地位 (一)与宪法的关系 (二)与其他民事

4、法律的关系 (三)与行政法的关系 (四)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五)与刑法的关系 (六)与国际私法的关系,五、婚姻家庭法的历史沿革 (一)诸法合体时期的古代的婚姻家庭法 (二)建国后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沿革 、1950年的婚姻法婚姻家庭领域的一场革命 ()关于法定婚龄,()无表兄妹间禁止结婚的规定 ()禁止纳妾与童养媳 、1980年的婚姻法 ()基本原则的变化 ()关于法定婚龄 ()增加了表兄妹间禁止结婚的规定,、现行的婚姻法 ()关于法的名称 ()夫妻财产制 ()家庭暴力 ()离婚的法定标准有了示例 ()离婚时的经济补偿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第二章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一、婚姻自由原则 (一)

5、婚姻自由原则的概念与内容 、概念 、内容 ()结婚自由 ()离婚自由 (二)婚姻自由应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三)婚姻自由原则的贯彻 、禁止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及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二、一夫一妻原则 (一)含义 (二)一夫一妻原则的贯彻,禁止重婚 ()重婚的含义 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婚姻关系 ()重婚罪与重婚行为 重婚罪: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构成重婚罪的一定有重婚行为,有重婚行为的不一定构成重婚罪,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概念 ()完善 (三)其他的婚外两性关系 通奸 网恋与网婚 关于

6、精神恋爱 wmv夫妻忠诚,生育权.wmv,三、男女平等原则 、含义 、具体表现 四、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一)含义 、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保护儿童合法权益原则 .wmv残缺的童年.wmv 、保护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空巢家庭丁克家庭核心家庭 .wmv老子儿子和房子.wmv 关于精神赡养 ()精神赡养的含义 ()精神赡养的执行,父母子女关系:外国:接力式;我国:反哺型 (二)该原则的贯彻 、禁止实施家庭暴力 、禁止家庭成员之间虐待与遗弃 五、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一)含义2002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7、 第十八条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二)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提高人口质量的要求 六、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第三章亲属关系,第一节亲属在法律上的分类 第二节亲系和亲等 第三节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第一节亲属在法律上的分类,一、亲属的概念 、亲属与家属 、亲属与家庭成员 二、亲属的分类 (一)我国古代对亲属的分类 明清以前:宗亲与外亲 明清以后:宗亲、外亲与妻亲,祖父母外祖父母 叔(婶)伯(母

8、)姑(夫)父母姨(夫)舅(妈) 子子子(自己)子女子子 妻子女婿 子女子女 父母,(二)当代亲属的分类 、以亲属发生的原因为标准进行分类: ()配偶 自然血亲P43 ()血亲 拟制血亲-P43,()姻亲-P44 、亲属分类的其他标准 ()以行辈为标准分为:长辈亲属、晚辈亲属与平辈亲属 ()以亲疏远近为标准分为:近亲属与其他亲属,第二节亲系与亲等,一、亲系 (一)直系亲与旁系亲-P47 (二)父系亲与母系亲 (三)男系亲与女系亲 二、亲等-P54-56 (一)罗马法亲等制-p54 (二)寺院法亲等制-p55 (三)我国世代亲属计算法p-56,自己与祖父母 自己与叔伯 自己与唐兄弟,祖父母外祖父母

9、 叔(婶)伯(母)姑(夫)父母姨(夫)舅(妈) 子子子(自己)子女子子 妻子女婿 子女子女 父母,练习题:王明与姨妈家的表妹刘丽按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及我国的世代计算法分别属于几等亲旁系血亲,按我国1950年的婚姻法及现行婚姻法是否属于禁姻亲范围?为什么?,第三节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一、亲属关系的发生 (一)配偶因男女结婚而发生 (二)血亲 、自然血亲因出生而发生 、拟制血亲 ()养亲关系基于收养而发生 ()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此种拟制血亲关系的成立要有两个条件: 继子女的生父或生母与继母或继父结婚为前提 继子女与继父母间必须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事实 (三)姻亲是

10、因婚姻的联系而发生,二、亲属关系的终止 (一)配偶因婚姻关系的终止而终止 配偶一方死亡 婚姻关系的终止原因 离婚 (二)血亲终止的原因 、自然血亲因死亡也仅因死亡而终止,、拟制血亲的终止 ()养亲的终止 A、一方死亡 B、收养关系解除 协商解除与裁判解除 ()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之间 A、一方死亡,B、继父或继母与生母或生父离婚时,对继子女的抚养权应如何确定?(父母子女关系是否解除?) 婚姻法案例继父母子女关系.doc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第条规定:,“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或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应由生父母抚

11、养” 继子女未成年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生母或生父与继父或继母离婚时,继父或继母不愿继续抚养的,必须由生母或生父抚养继父母子女关系解除,生母或生父与继父或继母离婚时,生父母不愿抚养子女,继父或继母愿意继续抚养时,拟制血亲仍然存在 生母或生父与继父或继母离婚时,生父母与继父母都愿意抚养时,综合双方的抚养能力与抚养条件,从维护子女合法权益及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出发,确定子女由哪一方抚养,继子女已经被继父母抚养成年的,生母或生父与继父或继母离婚的,继父母子女关系仍然存在 C生母或生父与继父或继母虽未离婚,但继子女被未与之共同生活生父或生母领回抚养的,则拟制血亲关系终止,(三)关于姻亲 姻亲关系是否因夫

12、妻离婚或一方死亡而终止,各国法律规定不尽一致: 不消灭主义德国 有条件消灭主义日本 我国 三亲属的法律效力,第二编 婚姻法,第四章 结婚法 第五章 夫妻关系法 第六章 离婚法,第四章 结婚法,第四章 结婚法,第一节结婚法概述 第二节结婚的条件(实质要件) 第三节结婚的程序(形式要件) 第四节事实婚姻 第五节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第一节结婚法概述,一婚姻的成立及其效力 (一)婚姻成立的概念 (二)婚姻成立的效力 二婚姻的成立要件 婚姻的成立要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一)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 (二)必要要件与禁止要件 三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结婚制度的立法原则 事实婚主义形式婚主义 (二

13、)结婚制度的历史发展 个体婚形成初期的结婚方式,()掠夺婚 买卖婚 ()有偿婚互易婚 劳役婚 ()无偿婚:赠与婚收继婚强制婚 我国古代的聘娶婚,据史书记载,聘娶婚始于伏羲,大备于西周,形成一套完备的礼仪程序“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婚 近现代的共诺婚,(三)现代结婚法的发展趋势 放宽结婚条件,减少结婚障碍 简化结婚程序 缓和无效婚姻和和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 确认事实婚姻具有法律效力,第二节结婚的条件,一结婚的必要条件 (一)结婚的当事人必须有结婚的合意 含义: ()要求男女双方自愿而非一厢情愿 ()要求是本人自愿而非父母或其他人的意愿 ()要求婚姻当事人完全同意,而不

14、是勉强同意,结婚合意的瑕疵 ()无表意能力 ()胁迫意思表示不自由 ()意思表示错误 A同一性认识错误 B人身性质认识错误动机错误 ()虚假结婚,(二)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法定婚龄的确定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地理环境与气候 ()社会因素 结婚年龄与晚婚年龄的关系 对法定婚龄的一些变通规定,是一些部门对本部门的一些特殊群体结婚年龄的限制 二结婚的禁止要件 (一)禁止重婚 (二)禁止一定范围内的亲属结婚 基于优生学的要求 基于伦理道德的要求,关于拟制血亲与姻亲 拟制直系血亲 拟制血亲 拟制旁系血亲 直系姻亲:儿媳公婆女婿岳父母 姻亲 旁系姻亲,(三)禁止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结婚 现行婚姻法的规

15、定 2003年10月1日之前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禁止性规定 2003年10月日之后婚姻登记条例:授权性规定 如何理解法律规定? 关于“强制婚检”,第三节结婚的程序,一当事人建立婚姻关系,为何必须履行法定程序呢? 二建国后,为什么我国采用登记制,而非沿用几千年的仪式制? 登记制是建国初期国家推行新的婚姻制度的迫切需要 登记制较仪式制有更强的公示力和保护功能,作业: 下载并阅读婚姻登记条例,并回答以下问题: 婚姻登记机关 婚姻登记员 结婚登记的具体程序,三我国的婚姻登记婚姻登记条例 婚姻登记机关 婚姻登记员 结婚登记的具体程序 ()申请 A申请机关 B申请时提交的材料,()审查 ()登记 婚姻法案例

16、结婚证.doc 复婚登记 结婚证离婚证的补发,婚姻登记条例第17条:结婚证或离婚证遗失或毁损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薄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后,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离婚证,三婚约 (一)婚约概念 (二)婚约在历史上的发展 古代社会的婚约早期型婚约 近代社会的婚约晚期型婚约 我国关于婚约的规定 ()古代的规定,()近现代的规定对婚约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关于婚约所产生问题的处理,第四节事实婚姻,一概念 二事实婚姻盛行的原因 (一)传统习俗的影响 (二)婚姻登记的不便 三我国对事实婚姻的态度(2

17、001年修订婚姻法之前) (一)三个阶段,1986年3月15日民政部颁布婚姻登记办法之前 1986年3月15日1994年 2月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之前 1994年 2月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之后规定不登记不保护的制度,(二)两种态度 尽管事实婚姻是违法的,应当受到法律制裁,但在一定时期内承认其效力是切合实际的 1994年 2月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之后一律实行登记婚主义,四我国现行法对事实婚姻的态度 婚姻法第条: 司法解释(一)第条,第五节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一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立法原因 二无效婚姻制度 (一)无效婚姻的概念和范围 概念 范围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二)确认婚姻无效的程序 请

18、求权人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 申请机关人民法院 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时效,(三)婚姻被宣告无效的法律后果 婚姻法第13条的规定: “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 婚姻法案例重婚无效.doc 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处理 无效婚姻当事人所生育的子女 婚姻法案例无效婚姻.doc 三可撤销婚姻制度 (一)概念 (二)请求撤销的程序,申请人受胁迫一方当事人本人 申请机关 ()依行政程序撤销婚姻登记机关 ()依司法程序撤销人民法院 时效 ()时效起算点 ()时效性质,婚姻法案例可撤销婚姻.doc 婚姻法案例借用他人名义未达婚龄.doc 婚姻法案例是否构成重婚.doc .爱的迷途,婚姻法.wmv,爱的迷途,婚生

19、子女的推定婚生子女的否认 非婚生子女的认领(自愿认领与强制认领),第五章夫妻关系法,第一节夫妻关系法概述 第二节夫妻人身关系 第三节夫妻财产关系,第一节夫妻关系法概述,一、夫妻关系的立法沿革 (一)古代社会的夫妻一体主义 (二)近代的夫妻别体主义时期 (三)现代发从形式上的平等向实质上的平等过渡 、彻底修改和废除夫妻不平等条款,确保夫妻独立的人格尊严和自由,、注重夫妻实质上的平等 二、我国婚姻法对夫妻关系的规定 、夫妻间人身权利义务平等 、对夫妻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对子女有平等的亲权与监护权 、相互间有平等的抚养义务与继承权 、离婚权平等,第二节夫妻人身关系,一:夫妻人身关系概念 夫妻双

20、方与人身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夫妻人格、身份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我国婚姻法的规定 (一)夫妻姓名权 (二)夫妻的人身自由权,(三)夫妻的婚姻住所决定权 (四)夫妻忠实义务宣言性、倡导性的规定 (五)夫妻的生育权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丁克家庭的出现 、丈夫的生育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wmv夫妻忠诚,生育权.wmv 关于夫妻生育权之争的三种观点: ()夫妻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生育权,协商确定是否生育及何时生育,()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女性必然是生育的主角,在避孕及人工终止妊娠手段日益先进的今天,生育的最后决定权必然落在女性手中,

21、()有人认为对生育权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理论界应对此问题深入探讨,有关部门应开展对此的专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再作定夺目前可通过订立婚前协议的方法来避免婚后对此问题产生争议,、无配偶女性的人工生育问题 2002年月27日,吉林省审议通过并随后施行了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全国率先规定独身女性可生育子女 ()制定完善过程 “达到法定婚龄,决定终生不结婚的人员,采取辅助技术手段,可以生育一个子女”,()立法理由 ()观点之争 (六)夫妻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新形式下,应当对生育权如下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生育权的本质内容是什么? 生育权的主体范围如何? 生育权如何行使和实现? 立法如何对生育权加以保护

22、?,三、关于夫妻人身关系的立法完善 (一)同居义务之争 何为同居? (二)日常家事代理权 、概念 、我国法律对此无明确规定原因 ()立法传统,()文化传统等现实国情 ()日常家事代理权的出身 、立法应对此明确规定的理由,第三节 夫妻财产关系,一、夫妻财产制 (一)概念 (二)夫妻财产制的种类 从时间发展顺序分类: 1、古代社会财产制吸收财产制; 2、近现代社会的夫妻财产制,(1)按夫妻财产发生的根据分为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 法定财产制:是指在婚前和婚后均未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或所作约定不明确时,依照法律规定直接适用的财产制,约定财产制:是指法律允许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婚前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

23、得的财产的所有权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对第三人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分割等事项作出约定,从而排除或部分排除法定财产制适用的制度,(2)按夫妻财产制的内容可分为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剩余共同财产制、联合财产制和统一财产制 吸收财产制 统一财产制 联合财产制 共同财产制 分别财产制 剩余共同财产制,统一财产制:是指婚后除特有财产外,将妻的婚前财产估定价额,转归丈夫所有,妻则保留在婚姻终止时对此项财产原物或价金的返还请求权 联合财产制:又称为管理共同制,指婚后夫妻的婚前财产及婚后所得财产仍归各自所有,但除特有财产外,将夫妻财产联合在一起由夫管理,共同财产制:是指婚后除特有财产外,

24、夫妻的全部财产或部分财产归双方共同所有,婚姻关系终止时加以分割 依共有范围不同,又分为:一般共有制,动产及所得共有制,所得共同制,劳动所得共同制等,分别财产制:是指夫妻婚前及婚后所得的财产均归各自独立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 剩余共同财产制:又称延迟共有制,是指夫妻对于自己的婚前财产及婚后所得财产各自保留其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收益权及有限制的处分权,夫妻关系终止时,以夫妻双方增值财产的差额为剩余财产归夫妻共享,特点为:夫妻财产分离盈余共享 吸收财产制 统一财产制 联合财产制 共同财产制 分别财产制 剩余共同财产制 (三)夫妻财产制的发展趋势,夫妻特有财产:又称夫妻保留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后实行共同

25、财产制的同时,依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 法定的特有财产我国婚姻法第18条()关于法定特有财产的范围P134 约定的特有财产,(四)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夫妻财产制 1、法定财产制婚后所得共同制 (1)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 (2)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 (3)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婚前财产 (4)夫妻个人财产 夫妻婚后特有财产 婚姻法案例夫妻财产分割.doc,2、约定财产制 (1)概念 (2)约定财产制的内容 (3)约定财产制的有效条件 (4)约定的时间和变更 (5)约定财产制的效力 (6)约定财产制的终止 wmv夫妻财产:经济与法.wmv,二 夫妻间互相扶养的义务 三 夫妻有

26、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四 夫妻债务的清偿 (一)共同债务: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1 购买共同生活用品 2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生病支付的费用,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支付赡养费抚养费(直系姻亲及旁系姻亲) (二)个人债务 1 婚前债务 2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赌博及吸毒所欠债务 3 为个人特有财产所生之债务 婚姻法案例夫妻财产关系.doc,第六章 离婚法,第一节 离婚法概述 第二节 协议离婚 第三节 裁判离婚 第四节 离婚的法律后果,第一节 离婚法概述,一、婚姻终止的概念与原因 (一)婚姻终止概念 (二)婚姻关系终止的原因 1、配偶一方死亡 2、离婚 二、离婚的立法原则 (一)禁止离婚主义立法

27、原则,(二)许可主义离婚原则 1、专权主义离婚原则 2、限制离婚主义原则 1、有则主义离婚原因:是指一方具有了足以妨碍婚姻的过错时,如重婚、虐待、通奸、遗弃等过错时,另一方基于此提出离婚,才准予离婚,且仅无过错方有权提出离婚,有过错方不准提出离婚,所以此原则又称过错原则。,2、目的主义离婚原因:指以不可归则于任何一方但却客观存在着妨碍婚姻目的实现的事实为法定离婚理由。如一方失踪、生理缺陷等。 3、破裂主义离婚原因:指以夫妻感情无可挽回的破裂为离婚的法定理由。夫妻一方或双方以此为由诉请离婚的,人民法院确认婚姻关系确已破裂,就应判决离婚。,3、自由离婚主义原则 三、我国离婚制度的发展 (一)我国古

28、代的离婚 1、法定弃妻 (1)不顺父母,去 婚姻法案例钗头凤.doc,(2)无子,去 (3)淫,去 (4)妒,去 (5)有恶疾,去 (6)多言,去 (7)盗窃,去,2、协议弃妻 3、强制弃妻义绝 4、官府断离呈诉离婚 (二)国民党政府民法亲属编的离婚制度 (三)新中国的离婚制度 当代我国离婚的基本精神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四、我国现行的离婚制度 (一)离婚的概念 (二)离婚的特征P143 (三)离婚于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的区别P144 (四)离婚与别居制度的区别P146-147,第二节 协议离婚,一、何为协议离婚 二、协议离婚的条件 三、协议离婚的程序 四、关于假离婚与骗离婚的问题,第二

29、节 协议离婚,一 协议离婚的概念 二 协议离婚的实质条件-P159 婚姻法案例代理离婚案.doc 三、协议离婚的程序-协议离婚的形式要件(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 (一)申请 1、申请人夫妻双方,2、申请机关婚姻登记机关(与结婚登记同) 3、申请时提交的材料 (1)内地居民应出具的证明材料 本人的户口薄、身份证 本人的结婚证 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2)港、澳、台居民除了上后两项外还应提交有效通行证、身份证 (3)华侨、外国人除了上后两项外还应提交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国际履行证件,(二)审查 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1、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2、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

30、为能力人的 3、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三)登记 四、关于虚假离婚的问题 (一)假离婚、骗离婚效力学者观点 1 实质要件说 2 形式要件说 3 区分情形说-P163,(二)我国关于虚假离婚的效力的法律规定 1 1994年2月婚姻登记管理条理规定-P163 2 2003年10月婚姻登记条理规定,第三节 裁判离婚,一、裁判离婚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二、诉讼外调解 三、裁判离婚的程序 四、离婚诉权的限制 五、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第三节 裁判离婚,一、裁判离婚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一)概念 (二)适用范围 婚姻法第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诉讼

31、外调解 (一)概念,(二)诉讼外调解结果有三: 1 调解和好 2 调解达成离婚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取得离婚证 3 调解无效,法院起诉,三、裁判离婚的程序 (一)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二)离婚诉讼中的调解 诉讼中的调解结果有三: 1、双方和好(不要求离婚),由原告撤诉,终止诉讼或将和好协议记录在卷,终止离婚诉讼,2、达成离婚协议,人民法院按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婚姻关系终止 3、调解无效时有人民法院判决 (三)裁判离婚的判决 两种情况,1、审理查明双方感情以破裂,调解无效的予以判离,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一并作出处理 2、对感情尚未破裂,不符合

32、法律规定离婚条件的,应当判决不准离婚。 四、离婚诉权的限制 婚姻法案例军婚保护.doc,(一)对军婚的特殊保护 婚姻法第33条:现役军人要求离婚的,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1 适用范围:只适用于非军人一方向现役军人提出离婚一种情况。 2 现役军人P236,3 何为“重大过错”-P169 综上所述,我国婚姻法对军婚的态度是; 1、对军人有重大过错,军人配偶(非军人)起诉离婚,法院查证属实的,可判决准予离婚。(不以军人同意为条件),2、对军人一方无过错或虽有过错但不构成重大过错的,军人配偶(非军人)提出离婚,而军人不同意的,一般情况下,法院劝说军人配偶珍惜与军人的婚姻,判决不准

33、离婚。但如果经劝说,军人配偶仍要求离婚的,法院查明双方确无感情的的情况下,可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作通军人工作,经军人同意,判决准予离婚。,(二)对男方离婚请求权的特别限制 婚姻法第34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两种例外情况: 1、女方在此期间提出离婚的不受此限制,2、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也不受上述条文限制 (1)一种情况为女方怀孕或所生子女系与他人通奸所致 (2)双方确有不能共同生活的重大紧迫事由,(三)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 “判决不准离婚及调解和好的离

34、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有起诉的,不予受理。” 1、原诉中被告提出离婚的不受此限制 2、有新情况、新理由的不受此限制。,五、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 (一)含义P172 (二)我国婚姻法准予离婚的法律原则 1、离婚法定条件的概括性规定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 (1)夫妻感情确已破裂,A、看婚姻结合的基础 B、看婚后感情状况 C、看离婚原因 D、看夫妻关系现状及有无和好可能 (2)调解无效程序性要件,2、离婚法定条件的列举性规定 (1)重婚的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A、重婚的婚姻法案例重婚离婚.doc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

35、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婚姻法案例赌博离婚案例.doc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 A、客观上存在夫妻分开生活的事实,双方不尽夫妻义务,不以夫妻身份共享婚姻生活。 B、主观上是因感情不和。 C、分居须满2年,(5)一方被宣告失踪的,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6)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P180,第四节 离婚的法律后果,一、夫妻身份关系的消灭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三、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教育 四、离婚时尽义务较多一方的补偿请求权 五、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的经济帮助权 六、离婚损害赔偿,第四节 离婚的法律后果,一、夫妻身份关系的消灭 1、配偶身份关系消灭 2、抚养义务终止 3

36、、法定继承人资格丧失 4、有再婚的权利 5、姻亲关系消灭,二、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婚姻法案例夫妻离婚分割财产.doc (一)分割范围夫妻共同财产 (二)分割的原则 1、男女平等的原则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三)分割方法实物分割、价金分割、价格补偿 婚姻法案例女友名购房离婚房跟人走.doc 婚姻法案例联名购房分手如何分.doc,三、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教育 (一)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 1、养父母子女不因养父母离婚而解除 但有两种例外情况:,(1)如果养父母离婚时,经生父母及有识别能力的养子女的同意,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的,可依法解除收养关系(养子女未成年时) (2)可以变更收养关系,由养父或

37、养母一方收养。(但要符合我国收养法的规定,不得侵犯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2、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 (二)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变更 1、子女抚养直接抚养的确定 (1)双方协议 (2)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判决 首要原则: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A、哺乳期内的子女的直接抚养P204 B、哺乳期后子女的直接抚养 2、离婚后子女直接抚养的变更 (1)协议变更 (2)一方要求变更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A、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患有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抚养子女,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的 B、子女10周岁以上,有识别能力的,愿意随另一方生活,另一方有抚养能力的。 3、离婚后

38、子女抚养费的负担,(三)不直接抚养子女方的探望权婚姻法案例子女探望权.doc 1、探望权的概念和特征P206-207 2、探望权的行使 3、探望权的中止和恢复P209,四、离婚的补偿请求权 (一)概念和性质 (二)补偿请求权的条件 1、夫妻分别财产制下 2、主张补偿请求权的一方尽了较多的家庭义务,五、离婚时的经济帮助权P194 (一)含义 (二)适用条件 1、要求帮助一方自己有困难而自己又无力解决 2、提供帮助一方自己有负担能力 3、经济帮助仅限于离婚时 4、不考虑过错因素,六、离婚损害赔偿 (一)离婚损害赔偿的立法背景及意义 1、弥补现行立法空白,完善婚姻法 2、建立离婚损害赔偿,是新形式下

39、保护离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有利于制裁重婚、姘居、家庭暴力等过错当事人的行为 3、建立该制度是司法上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需要。,(二)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1、一方必须有法定严重过错 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2、另一方无过错,3、必须是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从而给无过错方造成损害 (1)因离婚而发生的连带请求权 (2)损害包括物质损害及精神损害 (三)离婚损害赔偿的行使 1、权利的主体必须是夫妻 2、请求权的行使期限,(1)符合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40、。,(2)符合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无过错方(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二审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另:对一方侵犯他方财产共有权的处理P190,第三编 家庭成员法,第七章 家庭成员关系法 第八章 收养法,第七章 家庭成员关系法,第一节 父母子女关系法 一、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 专题:亲权与监护 二、 婚生子女 三、 非婚生子女 四、

41、继子女 五、人工生育子女 第二节 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一、祖孙关系 二、兄弟姐妹关系,第一节 父母子女关系法,概述: 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父母子女关系的立法演变 (一)世界各国父母子女关系的立法演变 私有制社会,亲本位 近现代社会开始注重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 现代社会子女最大利益原则,(二)我国父母子女关系立法演变 1、古代社会 家父权为中心 2、近代,国民党民法典亲属篇注重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 3、1950年,婚姻法确立了保护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和父母子女间平等的相互抚养的权利义务关系,4、1991年颁布,1992年1月1日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及1991年12月29日我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以此

42、为契机,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开始从一般的保护儿童权益向“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发展。 5、2001年修订后婚姻法体现了“子女的最大利益原则”精神,一、我国婚姻法 关于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规定,(一)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的义务 1、抚养义务 2、教育义务 3、对不履行抚养教育义务的强制措施 (二)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有管教、保护的义务 关于父母的损害赔偿责任,关于 亲权与监护 一、亲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亲权的内容 三、亲权的丧失 四、亲权与监护的关系 五、我国亲权与监护制度的完善,一、亲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亲权的概念 (二)亲权的特征 1、亲权是基于身份依法律规定当然发生 2、未成年子女为亲权对象 3、亲权

43、具有权利义务的双重性,二、亲权的内容 (一)父母对子女人身上的权利义务 1、法定代理权和同意权 2、惩戒权 3、居所指定权 4、子女返还请求权 5、职业许可权 (二)父母对子女财产上的权利义务,三、亲权的的丧失、恢复和消灭 (一)亲权的丧失:是指亲权人因法定原因而丧失行使亲权的资格 1、判决宣告丧失亲权-因剥夺而丧失 2、当然丧失-P261 (二)亲权的恢复 是指丧失亲权的人在法定条件下重新获得亲权,(三)亲权的消灭 是因一定事由发生,亲权因此无必要行使或不能行使而消灭。 四、亲权与监护的关系 (一)联系:共同构成对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监督、保护的完整制度,(二)区别 1

44、、基础关系不同:亲权的行使以亲子关系为基础,而监护人和被监护人没有这种特定的人身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 2、对子女财产的权限不同:法律关于亲权人对子女财产进行处分的限制较为宽松,并多享有对该财产的用益权,监护人则受到严格限制,并不享有对被监护人财产的用益权,3、监护人因其监护有请求报酬的权利,而亲权人则不得因行使亲权而索酬 4、权利取得条件不同:亲权人因亲子关系自然取得对未成年人的亲权,只有在某些法定条件下才受到限制 5、行使亲权一般不需要设专门的监督机构;但监护人行使监护权须受家庭法院或监护当局或其他监护监督人的监督,6、监护人在监护开始时就必须对监护人的财产开出清单 ,并受监督机构监督,而亲权

45、则不需要。 五、我国亲权与监护制度的完善 婚姻法案例民通监护表格.doc,我国的大监护制度的弊端: 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一)法律规定与现实情况不符 婚姻法案例监护案例1.doc,民法通则第16条第2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亲属、朋友。 (二)对未成年人利益保护不全面,(三)子女对父母有赡养辅助的义务 1、赡养辅助的主体 2、赡养辅助的内容: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安慰 3、对不履行赡养义务者的强制措施 wmv今日

46、说法-冰封的亲情_283039.wmv 四、子女应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 五、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二、 婚生子女,(一)婚生子女的概念和要件 1、婚生子女的概念 2、婚生子女的要件 婚姻法案例婚生子女的否认与准正.doc (二)婚生子女的推定 根据各国立法,对子女的婚生推定主要有三种原则和方法:,1、受胎说:以子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所生为标准.包括两种情形 (1) 子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并出生 (2) 子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但在离婚或丈夫一方死亡后10个月内出生. 不包括婚前受胎,婚后出生者,2、出生说:以子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生为标准,而不管是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包

47、括两种情况: (1 )婚前受胎,结婚后出生 (2) 婚姻关系中受胎,婚姻关系中出生 不包括婚姻关系中受胎,婚姻终止后出生者,以受胎说为原则,以出生说为补充 3、混合说 以出生说为原则,以受胎说为补充 按混合说,婚生子女推定后,婚生子女包括三种:,(1)子女系在婚姻关系中受胎,并在婚姻关系中出生者 (2 )子女在婚前受胎,但在父母婚姻关系存续中出生者 (3 )子女系在婚姻关系中受胎但在父母婚姻关系终止后(离婚或配偶死亡)出生者 wmv今日说法-落雪的那个冬天_283183.wmv,(三)婚生子女的否认 1、否认原因 2、否认权人 最初专属于丈夫 现在,除丈夫外,母亲、子女甚至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都

48、有权提出 3、否认权的行使期限 wmv亲子关系:经济与法.wmv,三、 非婚生子女,(一)非婚生子女的概念 (二)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和准正 1、外国法中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 (1)非婚生子女认领 单独行为的自愿认领 自愿认领 以同意为条件的自愿认领,强制认领 (2)非婚生子女的准正P235 概念 因生父母结婚而准正 准正的形式 因法院宣告而准正,2、我国婚姻法应建立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 婚姻法案例婚生子女的否认与准正.doc,四、 继子女,继父母子女的关系有两种: 1、形成事实上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之间为拟制直系血亲关系 2、未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间为直系姻亲关系,五、人工生

49、育子女,婚姻法案例人工生育子女.doc 同质人工体内受精 (一)人工体内受精 异质人工体内受精 (二)人工体外受精(试管婴儿) 同质体外受精 1、妻卵体外受精 异质体外受精,用丈夫的精子 2、捐卵体外受精 第三者捐助的精子 捐卵同质受精 (三)胚胎移植 捐卵异质受精,(四)代理母亲代孕网站 婚姻法案例人工受精子女离婚案.doc 婚姻法案例通奸生子离婚抚养.doc,六、其他家庭成员关系,(一)祖孙关系 1、祖孙间的抚养、赡养具有补充性质婚姻法第28条规定 2、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财产有继承权继承法规定 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 第一顺位:配偶、父母、子女 第二顺位:兄弟姐妹、祖父母、

50、外祖父母 (二)兄弟姐妹关系P302,第八章 收养法(自学),一、收养的概念和特征 收养与公养、寄养、抚养、干亲区别开。 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三、收养关系成立条件(1992年4月1日收养法施行后,该法与1998年11月进行修订) (一)实质要件 1、一般收养的实质要件P275-278,2、特殊收养的实质要件P278 (1)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 (2)收养孤儿、残疾儿童、弃婴、弃儿 (3)收养继子女 (4)收养成年人P280 (5)隔代收养,(二)形式要件 1、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之前,只要存在事实收养关系,即认定收养关系成立 2、1992.4.11998.11.4之间,收养关

51、系成立的形式有三种:P281 3、1998.11.4收养法修订后统一规定收养关系成立统一向民政部门登记 收养登记的具体程序为:申请审查及公告登记,四、收养的效力P284 五、收养关系的解除 (一)解除的方式 (二)解除的法律后果,第四编 继承法,第九章 继承法概述 第十章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第十一章 遗产的处理,第九章 继承法概述,第一节 继承概述 第二节 继承权 第三节 继承法,第一节 继承概述,一、继承概念和特征 (一)继承概念:是指将死者生前所遗留的财产依法转移给继承人所有的法律制度。 (二)特征 张某(男)、妻子李某,儿子张甲、张乙,家里有房屋两栋,承包林地一块,储蓄6万元,自养家禽

52、、家畜若干。,1、财产继承发生原因具有特定性:公民死亡是继承发生的法定原因 2、继承的主体范围具有限定性:必须是一定亲属范围内的自然人 3、继承的客体范围具有限定性:公民个人合法财产 4、继承的法律后果具有权利的变更性,二、财产继承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继承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方式:分为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 (二)根据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财产权利义务的范围,继承可分为:有限继承与无限继承,(三)根据参与继承的人数:分为共同继承与单独继承 (四)根据继承人参与继承时的地位:分为本位继承与代位继承 本位继承:继承人基于自己地位,在自己原来的继承顺序上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

53、。,婚姻法案例代位继承.doc 代位继承:指在法定继承中,应直接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顺序者死亡时,由其晚辈直系血亲代其地位的继承。11条 三、继承法律关系 (一)继承法律关系的概念 是指由继承法规范所调整的民事主体之间因自然人死亡,对其个人财产进行继承而发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二)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 1、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 (1)认为主体是继承人与被继承人 (2)认为主体是继承人与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法人与其他组织 2、继承人概念与条件 概念: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依法取得继承权,能够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人。,继承人的条件: (1)继承人须为继承开始之时生存之人 (2)继承人须为位居继承顺序

54、者 (3)继承人须未丧失继承权者 (三)继承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继承法律关系的客体:继承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遗产,第二节 继承权,一、继承权的概念 是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与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的指定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一)继承权一词有两方面的含义: 婚姻法案例代位继承.doc 1、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继承期待权 2、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继承既得权,(二)由继承期待权转变为继承既得权的条件: 1、被继承人死亡并留有遗产 2、继承人没有丧失继承资格 二、继承权的取得 (一)继承权取得的根据 1、基于婚姻关系取得继承权,2、基于血缘关系取得继承权:自然血亲与拟制血亲 3、基于抚养关系取得

55、继承权12条婚姻法案例儿媳女婿.doc (二)继承权的行使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继承人可以独立行使继承权,不受他人干涉与妨碍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继承人的继承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3、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继承人行使继承权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而且规定法定代理人无正当理由不得作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 三、继承权的放弃 是指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以明示方式作出的不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一)继承权放弃时间上的要求: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 (二)意思表示的方式:以明示的方式作出表示 (三)继承权放弃的限制 1、放弃继承权并不意味着继承人可以因此不赡养

56、父母 2、继承人放弃继承权,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四、继承权的丧失 (一)继承权丧失的概念:又称为继承权的剥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剥夺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二)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理解这一条应注意两个条件: (1)继承人实施了杀害被继承人的行为 (2)继承人主观上须具有杀害被继承人的故意。 在以下情况下不丧失继承权: 1、继承人出于正当防卫行为导致被继承人死亡的 2、过失或意外事件而致被继承人死亡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主观上目的必须是为争夺遗产 客观上杀害的对象必须是其他继承人 3、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

57、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构成遗弃的条件: (1)被遗弃的对象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2)继承人有能力尽抚养义务而拒不履行,4、伪造、篡改、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应具备三个条件: (1)主体上,伪造、篡改、销毁遗嘱的行为必须是由法定继承人一人或数人实施的 (2)主观上要求是故意为上述行为 (3)客观上必须是继承人实施伪造、篡改、销毁遗嘱的行为,并且情节严重婚姻法案例伪造遗嘱.doc,(三)继承权丧失的确认 继承权丧失的方式,立法例基本上有两种: 1、继承人继承权自然丧失,无需被继承人作出意思表示 2、需要采取一定的形式或经司法程序确认 我国采取折衷的方式,(四)继承权丧失的效力 1、继承权丧失的时间效力

58、 2、继承权丧失对人的效力 (1)继承权的丧失具有特定性,即使丧失了对特定人的继承权,继承人仍享有对其他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权,(2)继承权丧失后对晚辈直系血亲的效力(有关代位继承的问题)婚姻法案例代位继承.doc ()对第三人的效力 A、第三人恶意的应返还财产给其他继承人 B、第三人善意 有偿的无需返还;无偿的应予返还,四、继承权的保护 (一)继承权恢复请求权的概念和行使 1、概念 2、行使 (1)行使途径:一般有三种途径 A、向继承权的侵害人直接提出恢复请求 B、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有关单位提出调解请求,C、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行使时间 A、继承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时两年内起诉 B、在继承人不知道或无法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情况下,继承人有权自继承开始之日起20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保护其继承权的诉讼,C、自继承开始之日起18年至20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20年之内行使,超过20年不得再行提起诉讼。 五、受遗赠权与酌情分得遗产权 (一)受遗赠权 1、概念:是指国家、集体组织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享有的接受死者生前在遗嘱中所遗赠财产的权利,2、特征(与继承权相比有如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