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基础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骨骼肌基础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骨骼肌基础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骨骼肌基础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骨骼肌基础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运动系统,本节新授内容 七、 研究肌肉机能的方法 八、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因素 九、 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和方法 十、 发展肌肉力量应注意的问题 十一、发展肌肉柔韧性的方法 十二、发展肌肉柔韧性应注意的问题 十三、体育锻炼对骨骼肌形态结构的影响,上节重点内容回忆 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 一、肌肉的组成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三、骨骼肌的分类 四、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五、肌肉工作术语 六、肌肉的配布规律,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七、研究肌肉机能的方法 1、电刺激法:即在活体的皮肤上,用适当的感应电极刺激肌肉收缩,以确定肌肉机能的方法。 2、扪触法:在被测者作动作

2、时,通过扪触和观察肌肉的收缩情况,来确定哪些肌肉在起作用,从而分析其机能的方法。 3、临床观察法:根据临床上某一肌肉麻痹时机能改变情况来判断肌肉机能的方法。 4、肌电图法:通过测量与记录肌肉收缩时的动作电位的改变情况,来分析肌肉机能的方法。,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七、研究肌肉机能的方法: 5、解剖学分析法:即在尸体或骨架上,根据肌肉的起止点、肌拉力方向和跨过关节运动轴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推算出肌肉机能的方法。(分析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确定肌肉功能。) (1)肌拉力线的概念:指肌肉拉力的合力作用线。(矢量:从动点指向定点。) (2)肌拉力线的确定:从肌肉的起点中心到止点

3、中心连一直线,就是肌拉力线。(见图1)(见图2)(见图3) (3)肌拉力线与运动轴的关系(见图4)(见图5)(见图6)(见图7)(见图8) a.额状轴:从一个关节额状轴后方通过的,使这个关节伸。 b.矢状轴:从一个关节矢状轴外侧或是上方通过,使这个关节外展;从一个关节矢状轴内侧或下方通过的,使这个关节内收。 c.垂直轴:肌拉力线绕垂直轴顺时针方向时,产生旋外动作。 肌拉力线绕垂直轴逆时针方向时,产生旋内动作。 (以上是以右侧肢体为例,如果是左侧肢体相反。)(见图9),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八、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因素: 1、肌肉生理横断面:横切所有肌纤维所得到的断面。 生理横断面

4、肌肉体积肌纤维平均长度(图示1) A、肌肉绝对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 肌肉绝对力生理横断面比肌力 B、比肌力:单位生理横断面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 2、肌肉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长度 (最佳初长度:能使肌肉收缩产生最大力量的初长度)。 3、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强度。(中枢发放冲动的频率) 4、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协调性。(中枢募集运动单位及同步性) (注:解剖横断面:与肌肉长轴垂直所切得的断面) (图示2),九、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和方法: 1、力量素质:是指肌肉收缩能够抵御外界负荷的能力。(素质是指本来的属性) 解剖学依据:肌肉定点和动点互相接近克服一定的阻力矩,这就是肌肉力量的表现。因

5、此,选择力量训练时可采用能使肌肉定点和动点相互接近,并使外力矩方向与肌肉拉力方向相反的练习方法,才能起到增强力量的作用,这种方法称抗阻力练习。,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九、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和方法: 2、发展力量素质的原则: 1)针对性训练原则 2)抗阻力训练原则 抗阻力练习:在力量练习时,必须在肌肉收缩的同时,给予阻 力,以加大肌肉工作的难度,从而提高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 3)匀速训练原则 4)全幅度训练原则 5)全面训练原则,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3、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性方法: A、动力性力量练习法:使肌肉反复做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相互交替的负重练习法(肌肉收缩

6、和放松交替进行)。如单杠引体向上、仰卧推举、俯卧撑等。动力性力量练习是力量训练中最常见的,这种练习可使肌肉、神经之间的调节更协调。与静力性力量练习相比,动力性力量练习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B、静力性力量练习法:只出现肌肉紧张程度增加的练习方法。静力性力量训练是一种单一重复的强度刺激。训练时,肢体静止不动或不发生明显的位移运动,肌肉长度也不发生变化,却处于紧张用力状态。体操运动中的支撑。悬垂和举重等,都属于静力性力量练习。可以动员更多的更多的肌纤维工作,力量大,力量增加快,节省训练时间,肌肉围度增加不大。 C、等同力量练习法:在外加负荷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练习。利用特定力量训练器或自由物体进行力量

7、训练。负荷恒定,阻力因力臂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可提高短跑、投掷、跳跃等项目的运动成绩;增加瘦体重和肌肉体积等。 D、递增力量练习法:训练中每组负荷递增,训练的密度和强度较大,对肌肉的刺激大,可快速提高肌肉力量。,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十、发展肌肉力量应注意的问题: 1、近固定练习与远固定练习相结合。 2、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相结合。 3、克制性工作练习与退让性工作练习相结合。 4、发展大肌群力量与发展小肌群肌肉力量相结合。,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十一、发展肌肉柔韧性的方法 1、柔韧性:是指肌肉、腱、韧带等软组织能被拉伸的程度。 2、发展柔韧素质的原则: 1)

8、准备活动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动静结合原则: 4)交替进行原则: 5)重复利用“被动不足”原则:,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3、发展柔韧性的方法: A起止点扩展法: 例1、振臂扩胸可发展上肢屈侧及胸部软组织的柔韧性。 例2、垒木压腿可发展股后肌群及其软组织的柔韧性。 B惯性冲击性拉伸:利用肢体快速摆动时的惯性,对软组织进行快速有力拉伸 例1、手持重物做振臂运动可发展肩部及胸部软组织的柔韧性。 例2、快速向前做踢腿运动可发展股后肌群及软组织的柔韧性。 C肌牵引慢拉伸:利用肌肉收缩对与对抗肌类似的肌肉或软组织 缓慢地拉伸,以发展其柔韧性的方法。 例1、正控腿可拉伸股后肌群及其

9、软组织。 例2、燕式平衡可拉伸大腿前群肌肉及软组织。 D退让性重力牵引拉伸:利用重力的作用,而使被牵引部位的肌 肉及软组织被拉伸。 例1、跪撑后倒,滑步劈腿等动作就属于这一类。,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十二、发展柔韧性应注意的问题。 1、时机:应在每次训练课的最后进行。 2、力量训练后期应有柔韧性练习内容。 3、进行柔韧性练习,在负荷的作用下,必须有持续时间的存在。 4、必须运用“超负荷”的原则进行练习。 5、运用“全幅度练习法”进行练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柔韧性练习的效果。,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十三、体育锻炼对骨骼肌形态结构的影响: 1、可使肌肉体积增大;不同项目

10、、效果不同、其中力量练习效果最好。 2、可使肌肉内的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意义:可为肌肉收缩提供更多的ATP,以适应速度耐力的需要。 3、可使肌肉中的脂肪减少。 意义:可有效地提高肌肉质量及肌肉收缩效率。 4、可使肌肉内的某些结缔组织增多,如腱和韧带的增粗,三种膜增厚等。 意义:可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抗拉强度。,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5、可使肌肉中的某些化学成份发生变化: 例1肌动球蛋白的增多,可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ATP酶的活性,加快对肌肉的供能速度。 例2肌红蛋白含量的增多,可提高肌肉内氧的储备量和有氧代谢的能力。 例3可使肌肉的水份增多,从而扩大氧化反应的

11、场所,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 例4肌糖元含量的增多,可有效地提高肌肉持续工作的能力。 6、可使肌肉中毛细血管增多,迂曲程度增大,从而加快代谢过程。 7、可使参加活动的肌纤维数量增多。 原因:体育锻炼可有效地改善神经活动对机体的控制过程,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旋内,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旋外,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解剖横截面积:与整块肌肉纵轴(长轴)相垂直的横断面叫解剖横截面积。 (不一定横切到所有的肌纤维。) 生理横截面积:横切整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得到的横断面叫做生理横截面积。 (必须横切到所有的肌纤维),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 肌肉基础理论,思考题与参考书 1、举例说明力量练习的原则有哪些? 2、联系实际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