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15:课外文言文阅读.ppt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15:课外文言文阅读.ppt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15:课外文言文阅读.ppt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15:课外文言文阅读.ppt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15:课外文言文阅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所选用的文本都很浅显,相当于七、八年级所学过的文言文,其知识内容与课内学过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其命题规律从主题内容上看主要有惜时好学、聪颖才智、传统美德、处世为人、山水游记、勤政为民、反腐倡廉、事理探究等。 命题遵循的原则是从课内走向课外,做到课内外知识的有机勾连,课外命题,课内答案。题量在45题左右,考点、题型与课内基本一致。分值在1015分之间。 从2013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来看,课外浅易文言文阅读命题呈现以下几大趋势:一是对文言文词语的音、义及句义的考查,是永久性内容;二是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已成热点;三是理解性阅读仍为重头戏;四是开放拓展题逐渐介

2、入。,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1、2013台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崔光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 注 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 廊庑:走廊、廊屋。 称力:量力。 过任:力不胜任。,真 题 例 析,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臣 有 两 手 唯 堪 两 匹 所 获 多 矣。,解析本题考查要准确断句

3、,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看哪些词语可以连读。句子的意思是:“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这样我们就知道该怎样断句了。,解析本题考查要结合句意解释加点的词,如第(3)小题中“止”,结合后面的文字,可知是副词“只”的意思,“止取两匹”即“只拿了两匹绢帛”;如果解释为“止步”就错了。,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库藏 溢( ) (2)太后赐百官 绢( ) (3)侍中崔光 取两匹( ),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满,充满,背,只,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_,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的时候,有几个词不要译错:“即”是“就”的意思

4、;“与”是“给”的意思;句末的“焉”,代词,代“他们”;“时人”译成“当时的人们”或“在场的人”均可。,4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 _,解析 “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侍中崔光止取两匹”等句子分别描述了三种不同的表现,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 笑话他们。,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崔光“止取两匹”。,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于太和年间由平城迁都洛阳以后,国家富裕,府库充盈,以致连国库的走廊、廊屋里

5、也堆满了不加覆盖的钱币和绢帛,清点也困难。太后于是将多余的绢帛赏赐百官,让他们自取,量力而行,官员们大都凭自己的力气扛回绢帛。只有章武侯王融和陈留侯李崇,因扛得太多,跌倒伤及踝骨。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绢帛。太后问道:“侍中你怎么只拿这么点?”(崔光)回答说:“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朝廷中人都佩服他的清正廉洁。,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2、2013台州 2013南京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久而俱化 宋 洪迈,解析 本题是四选一型的选择题,采用平时断句的方法,用排除法完成此题,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6、是() A其一块/独无俦 B两下不相/宾接 C宛如同巢/而生者 D今人/呼鹅为舒雁,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D,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 第(1)小题中的“念”是“想到”的意思;第(2)小题中的“怡然”是带“然”字的形容词,即“快乐的样子”;第(3)小题中的“为”作判断动词“是”;第(4)小题中的“遂”是副词,相当于“就”。,想到,安适愉快的样子,是,就,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_ 8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 _ _,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互相接近。,解析 翻译的时候,有几个词不要译错:“是”是代词“

7、这样”;“相”是“互相”的意思;“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解析 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熟悉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文的意思,再在白话文的基础上作分析。通过读文章可知,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主要原因是:世间万物久而久之都会发生变化。,雁和鹅是不同的鸟,但属于同类,因为生活在一起久了,所以能彼此融合。,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世间万物,久而久之都要发生变化,这是事物固有的规律, 无论是有情感的还是无情感的,有知觉的还是无知觉的,都没 什么区别。 我曾经从衢州人郑伯膺那里得到过一对大雁,纯白色,非 常温顺可爱,把(它们)放到云气遮覆的山谷内,也不远飞。没 过多久,其

8、中一只死去,另一只孤独无依。(我)想白鹅和(它的) 颜色相同,二者性情也相似,于是就找来一只(白鹅)来与它做伴。 开始的时候,它们两个根本不相理睬,一遇见就各奔东西,相 背而立,虽然同用一个盆子饲喂谷物,(但二者)也不在一起进食。 (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相互接近。十天过后,(它们)就像 与自己的同类在一起一样,安适愉快。虽然(它们的)体形一个大,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个小,但其他如羽毛的颜色、飞翔的姿态、鸣叫时的叫声都是一样的。时间长了,大雁不知道自己是雁,鹅也不知道自己是鹅了,就好像是在一个巢里出生的那样亲密,(世间万物)久而久之都会发生变化,由此可以得到验证。 现在的人叫鹅为

9、舒雁,或叫家雁,其中褐色的叫雁鹅,雁中 最大的叫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酋长禄东赞上书,说圣上的功劳波及很远, 即使大雁飞在天上也没有这样的速度,鹅就是雁,于是就用黄金铸造鹅敬献(给太宗)。原来雁与鹅是同类啊。,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方 法 总 结,一、断句六大绝招,准确朗读,就要把握“两个原则六大绝招”。 “两个原则”(1)结构原则;(2)意义原则。“六大绝招”如下: (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与所属内容间应停顿。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君子有不战。若夫/淫雨霏霏。 (

10、3)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可/以一战。,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如: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中“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译为“像狗一样”; 中的“山”修饰“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二、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步骤,在考场解答文言文分析综合类试题时,其解答步骤可概括为“三步阅读法”:粗读全文,不求甚解;排除死字,分析关系;扫清障碍,筛选概括。,三、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要领,“读”要有“序”;“想”要有“据”;“析”要讲“理”; “答”要扣“问”。,第15课时 课外文言文阅读,四、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技巧,1“筛选文中信息”的技巧:审清题干,排除干扰;回归原文,揣摩用意;比较遴选,去伪存真;巧用方法,排除为先。 2“归纳主要内容”的技巧: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去伪存真,综合归纳;由此及彼,紧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