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1页
3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2页
3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3页
3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4页
3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与贸易新闻联播,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贸易差额论,比较优势论,相互需求论,要素禀赋论,威廉斯塔福德(英) 早期贸易差额论 1581 托马斯 孟(英) 晚期贸易差额论 1621,亚当斯密(英) 国富论1776 大卫李嘉图(英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约翰穆勒(英) 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 马歇尔(英) 国际贸易纯粹理论 1879,赫克歇尔(瑞典)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919 俄林(瑞典) 城际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美) 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 美国地位的再审核1953,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

2、期及背景 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产生于15世纪,18世纪走向衰落。 其中,以托马斯曼为代表人物。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二、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

3、口。 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重商主义,三、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货币差额论) 严禁金银外流、不允许进口消费性产品;积极吸收金银,不得将货币或金银携带出国境;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 阶段二(贸易差额论) 从管制金银的进出口转变为管制货物的进出口,通过奖出限入来保证出口大于进口,保证贸易顺差,严格进口奢侈品,重商主义,四、重商主义的局限性 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 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3

4、、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在经济思想史上,斯密被尊为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1776年,斯密出版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在该著作中,他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 斯密的思想对国际贸易,乃至整个经济

5、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之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 斯密认为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分工的原因是“自然”形成的。,绝对优势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反之,则不具有绝对优势,而是具有绝对劣势。 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一)前提条件,世界上只有两个

6、国家,并且只生产两种商品; 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每国的劳动力资源在某一给定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且具有同质性,劳动力市场充分就业; 劳动力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两国技术水平都保持不变; 规模报酬不变; 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因此,不用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绝对优势理论,假设现有两国:英国和美国,都生产玉米和小麦,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要素投入,且两国的劳动力数量都是100人。,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二)模型

7、分析,英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比较结果 英国在玉米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所以,两国进行完全的专业化分工生产。,英美两国分工前后生产量和消费量比较,价格的确定(局部均衡分析),英国玉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例是1:1,而现实中这一比例(即价格)会不断变动。其高低取决于国际市场上两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自由贸易时玉米的相对价格(小麦/玉米的交换比例)应在0.2与1.5之间,即贸易前两国国内价格之间。,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 斯密的研究

8、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绝对优势理论只是部分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它解释的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其理论不具有普遍意义。,绝对优势理论,三、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817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在此著作中,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等理论,极大地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

9、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一、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除了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之外,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前提假设与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基本一样。,比较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模型(一)前提条件,一般有三种方式判断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机会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10、,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模型(二)模型分析,英国和美国的绝对劳动生产率,英美两国分工前后生产量和消费量比较,价格的确定(局部均衡分析),英国玉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例是1:1,而现实中这一比例(即价格)会不断变动。其高低取决于国际市场上两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自由贸易时玉米的相对价格(小麦/玉米的交换比例)应在0.5与1.5之间,即贸易前两国国内价格之间。,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一个简单的贸易模型,但它却可能是经济学中最精彩的部分。它提出了相对成本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为后来贸易理论发展和深化指明方向。 各国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能确立自己的比较优势。 把更多的经济情况抽象为静态

11、、不变的。 不能很好的解释当今的贸易格局与各国的贸易政策倾向,比较优势理论,三、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襄阳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襄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相互需求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虽然说明了贸易可以为双方带来好处,但是没有确定利益的分配问题。贸易的实际价格取决于贸易伙伴间的相互需求而非生产成本。相互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相互需求理论,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年)是英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物,李嘉图的追随者,也有人称他是“最后一个古典主义者”。 1848年,他出版了其代

12、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论述了他的“相互需求原理”(Theory of reciprocal demand)。,相互需求理论,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国际交换的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双方才均可获利 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 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另一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则贸易条件越不利于该国,该国的贸易得利越小。,相互需求理论,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穆勒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为基础,解决了国际贸易为双方带来利益的范围问题,发展完善了李嘉图的理论。 穆勒没有坚持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强调双方商品的供求关系。 李嘉图理论是以两国生产单

13、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量不同为出发点的,是一种“比较(劳动)成本”的分析方法;而穆勒理论是以两个国家相等的劳动投入量生产出不同的产品量为出发点的,是一种“比较利益”的分析方法。,相互需求理论,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分析,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842-1924),是新古典学派或称剑桥学派奠基者。他研究了穆勒的国际贸易理论,并在1878年问世的代表作对外贸易纯理论中首先以几何曲线阐释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以一种图解法来说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共同决定国际交换比率。 西方学术界以此作为马歇尔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并称他提出的几何曲线为马歇尔曲线(Marshallia

14、n Curve)。,相互需求理论,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分析,区分了一般需求与相互需求 一般需求是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 相互需求曲线是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时,一国在既定贸易条件下愿意实现的出口和进口数量的组合点的轨迹。 贸易条件取决于需求的相对数量和相对强度 两国之中随便哪一国的需求愈有弹性,如果另一国的需求弹性不变,则它的输出和输入的数量就愈大,但其输出也就比其输入增加得愈多,换句话说,贸易条件就对它愈不利 提供曲线,相互需求理论,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分析,提供曲线 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与所愿出口的本国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

15、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提供曲线反映的是在不同的国际交换比率或贸易条件下,一国用一定数量的本国商品去交换一定数量的外国商品的点的连线。提供曲线反应了两种商品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动,曲线本身是由一个国家的供给(出口)、需求(进口)曲线合成的。 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提供曲线表明了在一系列相对价格下,一国家为了换得一定量的Y(或X) 商品所愿意提供的 X(或Y) 商品的量。这些进口和出口商品的量是由一国的需求量和供给条件 ( 即生产可能性 ) 所决定的。因而提供曲线既可以看作供给曲线,又可以看作需求曲线。 作为供给曲线,它表明在不同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提供的

16、出口产品的量,如果出口品相对价格上升,该国就会增加出口品的供给;作为需求曲线,它表明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这个国家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如果进口产品相对价格下降,该国就会增加对这种产品的进口。,相互需求理论,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分析,评价 马歇尔关于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的分析也都是建立在市场机制完全作用的基础上的,在供求决定价值(价格)的基础上,弹性是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贸易条件则是交易双方相互需求的强度和弹性大小所决定的,从而贸易利益的分配也因此而决定。由此,马歇尔坚持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的主张。,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商品流向的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17、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一直居主导地位,被广泛接受和推崇。,要素禀赋理论,一、埃利赫克歇尔,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Hecksher,18791952年)于1919年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之影响的著名论文,来解释李嘉图学说中两国之间比较成本的差异问题。 他指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两个国家要素赋予不一样,另一个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只有在这两个前提下,国际间的贸易才会发生。,要素禀赋理论,二、贝蒂尔俄林,贝蒂尔俄林(B.Onlin,18991979)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教授。曾担任国会议员和自由

18、党领袖,二战时期瑞典商业大臣。由于在国际经济关系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接受了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的理论模式称作生产要素比例模式,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模式并列为国际贸易两大基本模式。,要素禀赋理论,三、相关概念 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现在也常加入企业家才能、人力资本等 要素价格: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报酬。,三、相关概念 2、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ies):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19、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要素密集型产品: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越高,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为该要素密集度产品。,要素禀赋理论,三、相关概念 3、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度 要素禀赋:指各国拥有的可以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状况。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衡量,显示各个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或者说是一个国家资源的相对供给量。 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另一种是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要素禀赋理论,四、要素禀赋理论的推导 商品价格的差异是

20、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各国商品价格的差异源于生产商品的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来自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不同 生产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禀赋理论,五、H-O定理 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而便宜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要素的商品。 换言之,劳动丰裕型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丰裕型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理论,六、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

21、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要素禀赋理论,七、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商品在国家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生产要素的流动,拉平各国间的要素价格,弥补国际间要素流动性的不足,减少国际间各种生产要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要素价格差异。 随着贸易开展,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要素禀赋理论,八、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意义 首先,它证明了各国要素

22、价格存在差异,以及在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国际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作为要素国际流动的替代,可以间接地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最终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其次,它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要素禀赋理论,九、罗伯津斯基定理,图中资本增加后要素禀赋点由E变为E,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X、Y两个部门的要素使用比例仍保持原来水平不变。由图可知,X部门产出增加了,而Y部门的产出则减少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要素禀赋理论,十、理论评价 从

23、生产要素、价格、供给、需求等实际问题入手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不仅劳动,而且土地、资本等因素在国际贸易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对各国外贸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要素禀赋理论开辟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后来很多经济学家对要素票赋理论不断验证和发展,出现了里昂惕夫之谜和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 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是一种静态分析。 只强调了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别,忽视了“市场扩张”,而后者正是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素禀赋理论,襄阳市的要素禀赋和区位优势,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是与要素禀赋理论密切相关的。要素禀赋理论提出后被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

24、广泛接受,有很多学者为证明这一原理的正确性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里昂惕夫从理论上也相信这一结论,可是当他利用大量统计资料来验证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时,却得出了与这一结论完全相反的结果。应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现实相矛盾的现象,这就成了一道人们多年争论不休的难题。因此,理论界称其为里昂惕夫反论,又称为里昂惕夫之谜。,一、瓦西里里昂惕夫,瓦西里里昂惕夫(WLiontief 1906)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创始人。他祖籍俄国,在前苏联受过高等教育并取得学位。1931年加入美国国籍,长期任美国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授。 因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

25、主要著作有:美国的经济结构和投入产出经济学。,里昂惕夫之谜,二、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里昂惕夫在1951年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H-O模型进行了第一次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 他估算了美国进口替代品(import substitutes)的资本/劳动比率,而不是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如果H-O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呈更加资本密集状(因为美国的资本比其他国家相对便宜),但其密集程度仍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里昂惕夫之谜,二、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里昂惕夫之谜,

26、二、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里昂惕夫的计算给他本人和其他人提供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谜”: 1947年美国居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其关键比率(KX/LX)/(KM/LM)仅为0.77,而根据H-O理论,该比率应该远大于1。 这一现实与理论大相径庭的矛盾即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三、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一)劳动力不同质论 里昂惕夫认为在1947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外国工人的三倍,如果我们把美国的劳动数量乘以3,再和国内可用资本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劳动丰裕型国家。但这只是在美国出口商品比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更高时才成立

27、。这一解释并没有被广泛接受,里昂惕夫自己后来也否定了它。,里昂惕夫之谜,三、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二)人力资本论 人力资本就是工人所拥有的能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教育、工作培训健康状况等一系列性状。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的的出口高于其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 和人力资本相关的另一个因素是科学研究对美国出口的影响。科学研究和进步带来的“知识”资本提高了从等量的资源中获得的产出水平。美国的大部分出口商品都是科研和技能密集型的。由此,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在决定美国的贸易模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里昂惕夫在其研究中并没有考虑这些。,里昂惕夫之谜

28、,三、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三)自然资源论 另一个产生偏差的更一般原因是里昂惕夫使用的是两要素(劳动、资本)模型,忽略了其他要素如自然资源(土地、矿藏、森林等)的影响。一种商品如果是自然资源型的,在两要素模型中将其划分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商品,显然是不正确的。 另外,许多生产过程需要使用自然资源,如采矿业、钢铁业、农业等,同时也需要 大量实物资本。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这或许有助于解释美国进口替代产业的较高资本密集度。,里昂惕夫之谜,三、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四)需求偏好论 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着一国的生产和出口产品结构,但需求偏好状况可能会抵消这一趋势。如果一国的丰裕生产要素所生

29、产的产品吸引着国内的需求极大地向这类产品上倾斜,就会使这类原本数量很丰富的产品显得稀缺起来,进而引致这类产品由出口变为进口。比如美国,国内资本要素虽然很丰裕,但国内对资本密集型产品有很高的需求,美国可能就会进口这类产品。,里昂惕夫之谜,三、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五)要素密集转化论 这种论点认为,把某种商品定为资本密集型的,把另一种商品定为劳动密集型的固定不变的划分方法是不妥当的。实际上,某种商品在甲国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在乙国可能就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从这一论点出发,我们就不应把美国农产品的出口简单地说成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里昂惕夫之谜,三、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六)由于美国贸易政策所致 美

30、国的关税政策也是产生里昂惕夫之谜的重要原因。关税实际上就是对进口征税,它减少进口,刺激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克拉维斯(Kravis)在1954年的研究发现,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格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影响了美国的贸易模式,降低了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这对解释里昂惕夫之谜有一些帮助。,里昂惕夫之谜,四、里昂惕夫之谜的评价 里昂惕夫反论所提出的问题,不仅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引起震动,而且还带动起一场持续多年的理论争论和探讨,从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向纵深发展。这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使里昂惕夫反论成为了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它揭示了这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现实的相悖之处。这种

31、揭示起到了两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促使资源赋予论不断进行修正与完善。 另一方面,通过暴露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静态分析的缺陷,带动了其他经济学者对国际贸易中各种经济现象的动态分析,引起了战后各种新的学说和流派的出现,促进了这一领域经济理论的发展。,里昂惕夫之谜,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形成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遇到挑战,国际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无法用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解释,甚至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 。,传统贸易理论之所以出现危机,是因为其理论依据的前提假设在现实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古典比较优势理论,还是新古典的要素禀赋理论,都是以一系列

32、严格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但是,这些假设条件使这些理论对于当今国际贸易中的许多问题无法给予科学圆满的解释,而且如果改变其中的某一些假设条件,就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论。,从20世纪50年代里昂惕夫的质疑开始,60年代的林德和维农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比较优势的新贸易基础。到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出现重大突破。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新古典学派一般均衡分析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完全竞争理论模型”,新贸易理论则可称之为“国际贸易的不完全竞争模型”。,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的产生渊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传统贸易理论已不

33、能令人信服地解释许多重要的国际贸易现象; 二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为新贸易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首先,从解释对象上看,它们分别解释的是不同的贸易现象,前者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后者则着重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其次,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上,而后者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框架,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技术

34、差距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规律现象。项目拟建规模过大,会因市场容量过小导致产品滞销积压;拟建规模过小,会导致原材料、能源的浪费,无法取得最大的效益。 从工业项目角度谈规模,一般是指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衡量生产规模的指标主要有产品产量、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职工人数和固定资产价值等。 规模经济理论就是研究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要求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才能最大地提高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一、相关概念 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增加,每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 规模报酬不变:在最佳的生产规模中,产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

35、,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平均成本不会再因为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规模报酬递减:当生产规模继续扩大时,平均生产成本会因规模过大、管理和合作效率下降而上升。,规模经济理论,成本下降,成本不变,成本上升,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产量,成本,O,规模经济理论,一、相关概念 内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其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由于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使企业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 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 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逐渐完善;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 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

36、得更多的知识积累。,规模经济理论,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这种情况下的国际贸易纯粹是因为行业规模的扩大。由于进入行业的企业增加,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产品价格降低,使得产品能够出口到国外市场。而之所以有更多的产品供出口,是因为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整个行业的产量。在这里,国际贸易的原因不是要素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成本差异,而是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比较成本差异。,规模经济理论,三、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拥有内部规模经济的,更多是处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地位的企业。在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与市场容量有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如果两国国内市场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则

37、大国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X,小国将只能生产完全专业化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规模经济理论,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及其他小家电产品市场上采取的是成本领先战略。格兰仕的规模经济首先表现在生产规模上。据分析,100万台是车间工厂微波炉生产的经济规模,格兰仕在1996年就达到了这个规模,其后每年以两倍于上一年的速度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2000年底,格兰仕微波炉生产规模达到1200万台,是全球第2位企业的两倍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成为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环节。格兰仕规模每上一个台阶,价格就大幅下调。当自己的规模达到125万台时,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

38、的成本价以下。,格兰仕微波炉案例分析,此时,格兰仕还有利润,而规模低于80万台的企业,多生产一台就多亏一台。除非对手能形成显著的品质技术差异,在某一较细小的利基市场获得微薄赢利,但同样的技术来源又连年亏损的对手又怎么搞出差异来?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格兰仕又把出厂价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线以下,使对手缺乏追赶上其规模的机会。格兰仕这样做目的是要构成行业壁垒,要摧毁竞争对手的信心,将散兵游勇的小企业淘汰。格兰仕虽然利润极薄,但是凭借价格构筑了自己经营安全防线。格兰仕微波炉在市场上处于绝对统治地位,低成本领先战略是其发展壮大战略组合中重要一环。,格兰仕微波炉案例分析,一、国际贸易中的不

39、完全竞争环境 完全竞争:是指没有任何干扰和障碍的自由市场竞争,完全竞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大量买者和卖者,他们不能够单独影响市场价格; 许多厂商生产同样的产品,任何买者都不会对一个卖者的产品产生偏好,从而排除了卖者垄断; 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 完全垄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个厂商控制。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而非价格的接受者。,不完全竞争理论,一、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环境 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是同时包含竞争和垄断因素的市场状态。或者说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状态。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理论框架去描述它。但有两种具体市场形

40、态常常成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研究的对象: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理论,一、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环境 垄断竞争:是竞争与垄断两种力量混合的市场形态且这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市场形态。垄断竞争市场条件是: 产品的差异性。产品差异能确保厂商对其特有的产品拥有垄断地位;同一行业的差别产品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厂商必须面对本行业其他厂商的竞争。 厂商数目较多。厂商对自己的产品的价格有一定控制力量,但因竞争存在又不能相互勾结来控制价格。 厂商进入和退出比较容易。,不完全竞争理论,一、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环境 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厂商提供某一行业的大部分产品,这几家厂商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占较大的份额,

41、对市场价格和产量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寡头垄断是竞争与垄断混合的市场形态,与垄断竞争不同的是:厂商数目更少,产品未必都是差异产品。 寡头垄断中,价格并非由市场供求决定,但也不是像完全垄断中由个别厂商独自定价,厂商的价格相互依存,既要考虑消费者的反应,又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不完全竞争理论,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数目有限,且每个厂商的产品是有差异的,产品的差异是垄断厂商竞争的重要方式。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市场的进入受到限制,垄断厂商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成为价格的影响者或操纵者。 垄断厂商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内部规模经济,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不完

42、全竞争理论,好莱坞经济学 外部规模经济,娱乐业在1994年为美国在海外取得超过80亿美元的收入,美国制作的影片和电视节目在世界各地上映,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好莱坞财政收的支柱之一,尤其是动作片,在海外的收入经常比在美国本土高。 一部主要针对法国或意大利市场的影片,由于法国和意大利的市场规模比美国的要小很多,因此制片中不可能达到大部分美国影片那样的预算要求。因而来自这些国家的影片主要是戏剧和喜剧,但又常常无法负担配音和字幕的费用。然而美国影片却能只借其恢宏的制作和壮观的特技效果而超越语言的障碍。,好莱坞经济学 外部规模经济,美国在娱乐业中霸主地位的形成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娱乐公司在好莱坞的大量集中

43、。虽然最终产品是由电影制片厂和电视网所提供的,但它实际上是自由独立制片人、演员挑选及演员的代理人、法律公司和特技效果专家等等诸多方面构成的复杂网络共同努力的结果。影片结尾通常列出参与电影制作人员的名单,每个看过这些名单的人都会明白电影制作对劳动力市场共享的需求。每部影片都需要一支巨大但临时性的工作队伍,它不仅包括摄像师、化牧师,还包括音乐家、特技演员和一些神秘职业如领班和包工头(自然还有男女演员)。,有规模,才能有效益,产业集群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下的规模经济,一、理论背景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有些国家的优势表现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上,

44、有些国家的优势则表现在土地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人们在对现代国际贸易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中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在这类贸易中,一个国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业部门产品的情况比比皆是。,产业内理论,二、产业内贸易的定义 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是指各国以不同的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的交换,如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交换。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指各国彼此交换同一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即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行为。产业内贸易并

45、不是广义上的工业部门内贸易,而是相当具体的工业部门内进行相互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三、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产品的流动具有双向性。产业间贸易对象的流动是单向的; 产业内贸易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这是由他们属于某一具体的产业部门的属性所决定。这一特点预示着,产业内贸易往往不是因为生产能力和成本上的优劣,更主要的是出于产品差别、规模经济的原因。,产业内贸易理论,四、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 IIT)来衡量。,IIT越接近1,表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

46、越高; IIT越接近0,表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低。,产业内贸易理论,五、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产品的差异性 由于进行国际贸易的各国企业通常不是处于纯粹竞争的条件下,而是处于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因而使各国的产品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消费结构的相似性 各发达国家间的收入水平比较接近,从而使其需求偏好很相似,同种类型的产品在A国需求量很大,在B国也有众多的消费者 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理论,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 产业内贸易,1965年以前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税保护使加拿大成为一个汽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进口不多出口也少得可怜。加拿大汽车工业被美国汽车工业的几个大厂商所控制。厂商发现,在加拿大大量建立分散

47、的生产体系比支付关税要划算。加拿大汽车工业实质上是美国汽车工的缩版,大约为其规模的1/10 但是,这些美国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也发现小规模带来的种种不利。一部分原因是在加拿大的分厂比其在美国的分厂要小;但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美国的工厂更加“专一”集中精力生产单一型号的汽车或配件。而加拿大的工厂则不得不生产各种各样不同的产品,以至于工厂不得不经常停产以实现从一个产品项目向另一个转换,不得不保持较多的库存,不得不少采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等等。这样加拿大汽车工业劳动生产率比美国的要低大约30,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 产业内贸易,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通过努力在1964年同意建立一个汽车自由

48、贸易区。这一举措使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这些厂商在加拿大各子公司大力削减其产品种类。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及就业水平并没改变。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型号,另一方面向美国出口加拿大仍生产的型号。在自由贸易前的l962年,加拿大出口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然而却进口了5.19亿美元的汽车产品,但是到1968年,这两个数字已分别成为24亿美元和29亿美元。换而言之,加拿大的进口和出口均大幅度增长。,一、理论背景 要素禀赋理论在考察国际贸易的原因时,假定两个国家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但在现实中各国使用的技术确实存在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是动态变化的。 为了

49、解释在技术变化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的起因和贸易模式,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技术差距原理率先给出了解释。,技术差距理论,二、主要内容 由于对专利和商标的保护,新产品和新工艺使得技术创新国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居于垄断地位,成为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等于新产品技术成熟并且被进口国的生产者获取后,他们就会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模仿生产并出口该产品,甚至出口到技术先进的发明国。 与此同时,最早的技术发明国也许已经开发了更新的产品,采用了更新的工艺和技术。于是新一轮的技术差距又产生了。,技术差距理论,三、深入分析 从创新国对新产品的开发,到模仿国对新产品的消费和模仿,会存在一个时间上的滞后。这种滞后

50、可以分为消费者的需求滞后(Demanding Lag)和生产者的模仿滞后(Imitation Lag)。 模仿滞后时间需求滞后时间:先进口再自行生产 需求滞后时间模仿滞后时间:不会产生贸易,技术差距理论,四、理论意义 战后,日本引用“引进、模仿、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较快地缩短了其与创新国的技术差距(模仿时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因此,探讨技术差距模型的内在机理,可以为落后国家发挥后发优势提供有益的借鉴。,技术差距理论,一、理论背景 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着世界各国在对外贸易中的状况与地位,这种影响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密切相联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兴与衰,而不是指产品自然属性逐渐

51、失效的过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1966年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循环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该理论强调了产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比例各不相同,因此各国在生产该产品时的比较优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二、雷蒙德弗农,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 1931出生,是美国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最多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有着二十年在政府部门任职的经历,还在短期内从事过商业。从1959年开始,他在哈佛大学任教,是克拉维斯狄龙学院的国际问题讲座教授。 雷蒙德弗农于1968年在他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

52、中首次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由此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主要内容 指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在不同国家间的延续,该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也在不同国家间交错进行和发展着。这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虽然在美国结束了,但在其他国家中还在继续着和发展着。产品创新首先出现在技术水平最高的美国,然后被发展水平接近的西欧国家所学习和模仿,继而又被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所学习和模仿。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就是这样一波接一波地从创新国向其他国家扩散和转移,新产品的消费也逐渐在更大的范围里被各国所接受。,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四、图形分析,四、图形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

53、)导入期的营销策略, 定价:全新产品,替代品少时,因为其研制投入的回收期不确定,往往用撇脂战略;但因利润空间大,容易吸引新的进入者,应做好防御准备。 快速渗透策略:时机选择很重要,为了抢占消费者的心理位置、市场规模大、规模经济性强、先动优势明显、竞争对手容易跟进、企业选择成本领先战略时,宜采用此战略。 缓慢撇脂战略:这一战略的假设条件是:市场的规模有限;大多数的市场已知晓这种产品;购买者愿出高价;潜在竞争不迫在眼前。,(二)成长期的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改进产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以继续地保持产品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吸引力;企业积极地发现新的细分市场,并进入之。 价格策略:如果市场上消费者是价格敏

54、感型,选择一个适当的时候降价,以使另(或下)一层次的消费者能加入购买,扩大产品占有份额和增加销售量。 渠道策略:为适应购买快速增长,应及时建立新的分销渠道。 促销策略:企业的广告目标,应从介绍和传达产品信息转为说服和诱导消费者接受和购买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改良,特点样式改进,价格分销,营销组合改进,广告促销,增加每次使用量,转变非使用者或寻找新用户,扩大品牌使用人数,市场改进,增加使用次数,增加顾客的产品使用率,争取竞争对手的顾客,进入新的细分市场,(三)成熟期的营销策略,观点:衰退期不是一定就退出,营销策略一般取决于企业的市场份额大小。,(四)衰退期的营销策略,J牌小麦啤酒 产品生命周期延

55、长策略,国内某知名啤酒集团针对啤酒消费者对啤酒口味需求日益趋于柔和、淡爽的特点,积极利用公司的人才、市场、技术、品牌优势,进行小麦啤酒研究。2000年利用其专利科技成果开发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J牌小麦啤。这种产品泡沫更加洁白细腻、口味更加淡爽柔和,更加迎合啤酒消费都的口味需求,一经上市在低迷的啤酒市场上掀起一场规模宏大的J牌小麦啤消费的概念消费热潮。,J牌小麦啤的生命同期各个阶段走势 J牌啤酒公司当初认为,J牌小麦啤作为一个概念产品和高新产品,要想很快获得大份额的市场,迅速取得市场优势,就必须对产品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J牌集团把小麦啤定位于零销价到2元瓶的中档产品,包装为销往城市市场的500M

56、L专利异型瓶装和销往农村、乡镇市场的630ML普通瓶装两种。合理的价位、精美的包装、全新的口味、高密度的宣传使J牌小麦啤酒2000年5月上市后,迅速风靡本省及周边市场,并且远销到江苏、吉林、河北等外省市场,当年销量超过10万吨,成为J牌集团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上市初期准确的市场定位使J牌小麦啤迅速从诞生期过渡到高速成长期。,J牌小麦啤酒 产品生命周期延长策略,高涨的市场需求和可观的利润回报使竞争都也随之发现了这座金矿,本省的一些中小啤酒企业并不顾自身的生产能力如何纷纷上马生产小麦啤酒。一时间市场上出现了五六个品牌的小麦啤酒,而且基本上都是外包装抄袭J牌小麦啤,酒体仍然是普通啤酒,口感较差,

57、但凭借1元左右的超低价格,在农村及乡镇市场迅速铺开,这很快造成小麦啤酒市场竞争秩序严重混乱,J牌小麦啤的形象遭到严重损害,市场份额也严重下滑,形势非常严峻。J牌小麦啤出因此而从高速成长期,一部分市场迅速进入了成熟期,销量止步不前,而一部分市场由于杂牌小麦啤酒低劣质量的严重影响,消费者对小麦啤不再信任,J牌小麦啤销量也急剧下滑,产品提前进入了衰退期。,J牌小麦啤酒 产品生命周期延长策略,J牌小麦啤的战略抉择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是依据波士顿理论选择维持策略,尽量延长产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最后被市场的自然淘汰,还是选择放弃小麦啤酒市场策略,开发新产品投放其它的目标市场?决策者经过冷静的思考和深入的市

58、场调查后认为:小麦啤酒是一个技术壁垒非常强的高新产品,竞争对手在短期内很难掌握此项技术,也就无法缩短与J牌小麦啤之间的质量差异;小麦啤酒的口味迎合了当今啤酒消费者的流行口味,整个市场有较强的成长性,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J牌小麦啤酒 产品生命周期延长策略,J牌小麦啤的战略抉择 所以选择维持与放弃策略都是一种退缩和逃避,失去的将是自己投入巨大的心血打下的市场实在可惜,而且研发新产品开发其它的目标市场,研发和市场投入成本很高,市场风险性很大,如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营销策略,提升J牌小麦啤的品牌形象和活力,使其获得新生,重新退回到成长期或直接过渡到新一轮的生命周期,自己将重新成为小麦啤酒的市场

59、引领者。,J牌小麦啤酒 产品生命周期延长策略,一、理论背景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发生贸易的原因是比较优势的存在,比较优势是以相对生产成本的差异为基础的,而后者又被要素价格所决定。按这种理论,大量的国际贸易似乎应该发生在技术先进、资本丰富的发达国家与劳动力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呢?瑞典经济学家林德用偏好相似的论点解释了上述情况。,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二、主要内容 国内的需求结构决定着一国的出口贸易结构 决定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实际需求; (2)喜爱偏好; (3)收入水平。 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偏好就越相似 两国的需求偏好越相似,发生贸易的机会就越大,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二、主要内容 林德指出,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需求结构存在重叠之处,可能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