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成绩不良的诊断与预防.ppt_第1页
学业成绩不良的诊断与预防.ppt_第2页
学业成绩不良的诊断与预防.ppt_第3页
学业成绩不良的诊断与预防.ppt_第4页
学业成绩不良的诊断与预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业成绩不良的诊断与预防,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马和民,目录,一、从若干现象说起 二、学习成绩研究是一个复杂问题 三、如何分析学业不良问题? 四、在学校层面如何改变学业不良?,一、从若干现象说起,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案例1:学习成绩差竟成“残疾人”,广东省韶关市新丰某村小学,因两学生成绩不好,为不影响学校的教学、升学、教师年度考核,以学校名义出具材料,瞒着学生及家长,办理了残疾人证。 人民法院报7/4/2004,案例2:中国有5000万差生,2001年6月,全国少工委的一项抽样调查,推断出一个骇人的结论:大致每六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 这意味着:在全国近3亿

2、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可能将达到5000万人。 问题是:谁是“差生”?差生的“标签”是谁界定的?他们有权界定“差生”吗?真有那么多“差生”?-,案例3: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疾病,秦某,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秦某父亲是一名装卸工,一心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对秦某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 可秦某贪玩好动,成绩平平,经常遭父亲打骂。冬天,秦父为惩罚儿子,竟然让秦某身穿单衣站在冰天雪地之中持续3小时以上。 秦某因精神长期处于恐慌中,又经常吃不饱饭,从 1997年初开始生病,秦父认为是小孩子装相,迟迟不给治疗,直到1997年4月,秦某的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才被送到医院。,案例4:初三

3、女生因调座位而自杀,15岁的林林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在某中学快班,近期学习成绩下降,老师就将林林从教室前排调到最后一排。想不通的林林跑回家中找出剧毒农药甲胺磷喝下10毫升,随即出现恶心、呕吐、口吐白沫等症状,被家人发现急呼120送往中南医院抢救。 经过三天的抢救,林林脱离了危险。 调座位本是老师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十分敏感,以致孩子走极端。,对现象的反思,一个基本事实:“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论英雄”业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常规,“竞争性的学校制度”无法彻底改变。 进入学龄期后,每个儿童都会受到各种评价,然而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则是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同时也是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

4、重要尺度。 必须研究影响学业成绩的原因 但,这是一个复杂问题!,二、学业成绩研究是一复杂问题,学习发生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就其内容而言,涉及知、情、意、行各个领域,这是一个复杂问题域;就其结果言同样复杂,表现为外显的或内隐的变化。 人类的“系统学习”发生于学校教育情境中,故学什么?为何学?怎样学?学得怎样?等问题就构成了一个庞杂的问题域。 这里我们进入了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如何进行学习评估?,1、学习评估的内容,学习评估也叫“学力评估”,表示“个体在学识上达到的程度,反映个体所获得的实际知识与能力的水平”。 对学力的理解不同,影响到对学习结果的判定。较流行的是分类评估: 认知领域(

5、知识、理解力、解决问题能力)、 技能领域(语言、操作、运动、作品、音乐等) 情感领域(态度、兴趣、习惯、鉴赏)等。,学习评估的指标与方法,如何评估学习的结果?主要有两大类指标: (1)成绩:反映学校中“系统学习”的结果。历史最久、影响最广。 其评估方法主要有二:评分(定量的)、评语(定性的)考试、考查、测验 (2)智商:反映个体的智力高低。 其评估方法主要是:智力测验。“多元智能”。 (3)还有其他的如“情商”反映个体的社会生存技能,涉及态度、情感、自我控制与调节等方面。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勒维,成绩评估的分类,以成绩为标准的分类是最广泛的。 大致流行以下几种分类标准: 优生与差生 学业

6、成绩优良、中等与不良 学业成功与学业失败 也有一些其他分类,(1)优生与差生,这是使用率最高,同时又是最富歧义的分类标准。有广、狭两义。 以“差生”的广义界定为例,可从不同层面分析: 行为角度:偏差、不良、越轨、违法犯罪等 性质角度:特殊、问题、学业困难学生等 表现角度:后进生、难教生、无能生等 特征角度:单差生、双差生等。,广义的“差生”实际上涉及三类: “成绩差生” “品德差生” “纪律差生” 狭义的“差生”是指“学业不良”,也分三类: 智能发展迟缓所致的学业不良 一般性学业不良 暂时性学业不良,(2)成绩优良、中等与不良,这是用于一般描述学习成绩表现的术语,在国内外研究文献中使用频率很高

7、。 两者间还存在“学业成绩中等”的类别。 学业不良的征候: 缺乏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 对较难的学习任务持消极态度 不愿评价自己的成绩 不能掌握概念和规则等 在性格上表现为退缩等,(3)学业成功与学业失败,这也是一对充满歧义的概念。原因在于“成功”与“失败”涉及多种主、客观标准 例如:学生个体的预期目标、教师的工作目标、学校的期望目标、社会文化目标(如同“学历=成功”、“考试落第=学业失败”)、家长的心理目标(依据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而变化)等 这意味着“学习成败”的判断,同样缺乏一种共通的标准。 此外,还有“学业障碍”、“学业困难”、“学习落后”等,小 结,关于成绩评估的分类,尽管存在多种

8、标准,但使用“优良”、“中等”与“不良”的分类比较客观,也符合国际通用的规则。 必须明确的是:很难找到一种十分客观、公正、符合个体事实的成绩判断标准。尤其是很难找到一种能够测定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标准。 其原因除了测量工具本身问题等之外,还与学业成绩的特性有关。,学业成绩的特性,“累积性”:长期评价的后续反映。 “相对性”:既见于个体的纵向比较、也见于横向比较、更见于国际比较。 “可逆性”:期望效应、标签论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 “社会性”:“文化差异论”、“文化剥夺论”等。,应认识到成绩评价中存在的若干疑问,难以识别显性、隐性;或真性、假性的学业成绩,尤其在界说“学业不良”或“学业失败”

9、时更应谨慎。 关注成绩预报的准确性问题,“高分低能”现象、“女生优势”现象,或许也是对现行判断标准的批判。 难以测定实际的教育结果:考试内容大多为认知性,而对那些创造性、建设性、批判性的精神与才能,社会认识、分析与解读能力等教育结果比较难以测定。,难以测定个体的潜在能力或发展趋向:个体认知与才能的多样性、个体认知与才能发展的阶段性等特征,往往是现行标准所难以判别的。 结论:对学业不良的表现、原因、对策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均应持审慎的态度、科学的精神。,三、如何分析学业不良问题?,学业不良研究的三个方向 学业不良的诊断需要多维视野 改变学业差异的策略也往往是不同的,(一)学业成绩的心理学研究

10、,心理学中标准化测验运动的发展,尤其是IQ测验、学业成绩测验、学术能力倾向测验的兴起,意味着学业不良问题开始成为一个学术问题。 19世纪以来,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学业不良问题主要关注学生、教师的个体特征,(1)学生个体特征与学业成绩,分析变量主要涉及:智力差异、认知结构、人格特征。 智力差异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1950年代之前,智力差异构成了学业不良的主要解释。 智力差异又是如何产生的?这涉及到绵延一个多世纪的“遗传论”与“环境论”之争,尚未达成共识。,智力差异的成因,1、遗传决定说: (英)高尔顿(早期代表)的孪生儿研究 (英)伯特(1966)孪生儿研究80% (美)詹森(1969)孪生儿研究8

11、0% 2、环境决定说: (美)华生(1920年代):“给我一打健康儿童,让我可以在完全控制的环境中去培养,我能使任何一个儿童变成任何一种人物。” 3、UNESCO的结论是智力的遗传性在40-70%间,小结:关于智力差异的成因,总体而论,以下观点是可以被接受的: 遗传与环境在智力差异成因中共同起作用 遗传与环境各自贡献率的大小,主要是在孪生儿研究中得出,缺乏全面性 尽管某些心理特征的遗传性很强,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因素不能改变之 智力的群体差异研究,所证明的更多是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更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怎样的环境因素导致了智力差异!,智商与学业成绩的关系,1950年代,盛行的是关于IQ与学业成绩的

12、关系问题。 结论是:IQ并不代表学业成绩 IQ仅与学业成绩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这意味着IQ只是影响成绩的一个因素,绝非唯一因素,也非主要因素。 随之兴起的认知心理学,强调了认知、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影响成绩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195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对学业成绩作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影响成绩的因素涉及两大类: 认知因素:认知结构、认知发展水平 非认知因素:动机、人格特征、教师特征、班级集体特征等。 主要成果 1、“认知结构”(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是影响学业成绩的主因。同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学业成绩的研究领域,动机与学业成绩,心理学特别强调直接指向学业成绩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一般围绕三个问题

13、研究学习动机:引发某种行为的起因?引发目的的起因?引发持续追求行为的起因? 最著名的动机理论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麦克勒伦等人的“成就动机”论:区分了追求成功的需要;避免失败的需要。两者均与成绩有关,3、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论:他强调了激发学习动机,至少应包括:认知内趋力、自我提高内趋力、附属内趋力。 并认为:这三种内趋力在个体身上的表现随年龄、性别、家庭、人格特征等不同 。在不同个体、个体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其学习成绩的内趋力是不同的 例如:即使同为“附属内趋力”,儿童期以“父母或教师”的赞许为重;青少年期“同伴赞许”构成一种重要的附属内趋力。,(2)教师特征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主要包括:

14、 A、教师认知特征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B、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C、教师期望水平对学生成绩的影响,A、教师的认知特征与教学效果,教师认知能力最最突出的指标之一,一度被认为是IQ。但是关于教师的IQ与成绩的关系,大多数研究表明,一方面,教师的智力与教学效果之间并不存在高相关;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学工作要有一定的IQ水平。 这说明,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复杂劳动,教师认知因素中还有其他特征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教师的知识准备与教学效果,根据常识,教师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但1950年代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并无显著正相关。 关于教师知识准备程度及质量,与其教学效果之

15、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只有较低正相关。 结论是:与教师的IQ一样,教师的知识准备也存在一个最低的临界线问题。 那么,还有哪些认知特征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l教师专业的特殊能力,新近的研究表明,教学工作需要一些特殊能力,主要是: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学生成绩之间有比较高的正相关。 启示:在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知识中,实际上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最为重要。,B、教师的人格特征与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教师人格特征: (1)教师基于真诚的同情性 教师需要把教学工作看成是一项“人心工程”,成为激励学

16、生的创造者和激励者。 教师的创造和激励力量的源泉是真诚,诚以待人,关爱学生。 例如:真诚地欣赏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真诚地提出批评。这是一种真正平等的“对话”或“交流”的关系。,(2)教师对学生充分的信任,师生之间存在着“制度性冲突”:控制、被控制;树立与抵制权威;管理与被管理- 但这种“制度性冲突”可以经由人际关系的协调,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教师的协调而产生变化,这里一个重要变量是“信任”。 当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于接受教育就不会反感。在师生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才可能有真正平等的对话。 信任的取得并不取决于教师的意图,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表达与行动。,(3)有助于学业成功的教

17、师人格特征,教师良好的人格特征对学习的基本作用表现为“促进”,即: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积极态度;缓和焦虑感;提高学习能力等。 研究证明:正强化有促进作用,负强化有消极影响。 良好人格特征的核心有三: 真诚与同情 理解学生 与学生友好相处,C、教师期望水平与学业成绩,教师期望效应:案例(罗森塔尔等的课堂中的皮格马里翁) 教师期望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映。表现主要有三: 为学生创造亲切的心理气氛。 提供正强化的反馈效应,教师通过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批评等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向学生输送经过归因的信息,使之产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从而作出特定的行为反应。,

18、(二)学业成绩的社会学研究,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学习成绩问题,主要涉及:功能论、冲突论。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1)理论解释:功能论解释,功能论者特别关注“处境不利学生”学习不良问题。其观点主要有二: 1、校内因素(教师、课程、能力分组等)对成绩并无太大影响。 2、“校外因素”(不同群体的社会文化差别、社会经济地位差别、儿童早期环境差别、智力的群体差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最大 功能论观点在解释群体性的成绩差异方面是有有力的,这再次说明:影响成绩的因素十分复杂。,冲突论解释,冲突论与功能论正好相反 强调“校内变量”对成绩的影响:认为“校内变量”存在“文化偏见”,正是这种“文化偏见”导致学生学业

19、成绩差异,并特别不利于社会低层学生的学习。 他们相信: 1、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降低处境不利学生的成绩。 2、学校文化不利于处境不利者的学业表现,两种理论为何结论如此不同?,原因之一是理论视角的差别:关注结构-功能关系;关注群体冲突 另一原因是研究方法与资料的差别:功能论的证据主要来自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采用了“客观指标”(如家长职业、家庭社会地位等);冲突论的证据来自小规模的实地研究,采用了“主观指标”(如亚文化差别、教师偏见等) 故两种理论在揭示学业不良问题上仍然可以相互并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教育社会学者特别强调:除智力因素之外,在诸多因素中,首推家庭社经背景。 低社会地位家庭的

20、孩子,学业成绩不如高社会地位者。,因果模式:Bernstein认为:社会阶层不同,家庭社会化形态不同,出身于低社会地位家庭的学生在面对学校教育时便发生相对劣势的现象。 中上阶层家庭:偏向个人取向家庭,其沟通方式倾向于开放型沟通系统,语言方式为精致型编码。,中下阶层:地位取向家庭,其沟通方式倾向于封闭型沟通系统,语言形式倾向于限制型编码。 学校教育所用的语言形式偏向于中、上阶层所熟悉的精致型编码,来自中下阶层的学童首先遭遇的是:语言适应、思维适应进而是文化适应困难,因而可能造成学校教育失败(Bernstein,1977)。,W.B.Dockrell对苏格兰40个小学生进行社经地位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21、之研究,结果发现:社经地位与英语商数(English Quotient)相关达0.44。而这种相关性,可说是语言形式差异的结果。 阶层间语言形式差异可能造成语文成就差异, 语文成就差异进而又影响其整体的学习结果?,Mincer(1957)的研究发现:语词是其它能力的最佳预言家。 他主张:当社会变得越复杂,语词技巧的需求就越增加,语言是建构个人一般知识的主要媒介。 因为语文所代表的不仅是读、写、听、说的能力,更具有个人情感与理智的深层意义。,语文成绩与其他学科的关系,Jensen(1980)主张:智力测验中的词汇测验比其它项目的测验与IQ有更高度的相关。 台湾张慧敏(1993)研究发现:语言理解

22、能力较差、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弱者,其数学成就亦较低。 台湾颜银和(1992)对台中市忠孝国小六年级学生所作之研究亦发现:语文成绩与数学、社会、自然之间的相关分别为0.638、0.666、0.61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别除了导致语文成就差异,其影响学业成绩机制中还有两个主要变量: 家庭社会化过程 :家庭所处阶级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型态,而这种社会化型态,造就了儿童的价值观、动机、态度,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 家庭“文化资本”的差异 :Bourdieu认为:高社经地位家庭有较高程度文化资本的利用情形。此资本被用于投资在子女的教育上,因而使其子女获得教育之利也有不同,其学业成就必然有异。,根据教育

23、社会学的研究: 预测学业成绩的最佳变量依次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商、学习态度、性别、地区、母亲就业,家庭文化设施等。,总之,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一个家庭社经地位差异造成学业成就差异的因果模式: 阶层间语言方式的差异造成学生在学校经验上的差异。 阶层差异亦反映其所处阶层的文化、生活、行为、价值观与文化资本的差异,而这诸多差异在不被学校教育认同的情况下,使学生的学习遭受挫折,影响可及教师的态度、学生个人的学校经验、学习动机、态度等,对其学业成就产生极大之影响。,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是个人资本累积的场所;教育成就是个人获得向上流动的重要条件。 学校教育要能担负起这众人寄予厚望的角色,重要的是将家庭

24、社经不利这一重大因素加以弭平,如此,学校教育在平衡阶层差异上,才具有价值。 这也是研究教育学的价值和功能所在!,(三)学业成绩的标签论解释,1970年代兴起了一种专注于从微观角度解释学业不良的理论,并以“人际互动”的视角切入师生关系,从而构成了解释学业不良的一种新理论:“标签理论”。 标签论强调:学业不良或学业失败皆源于教师的“贴标签效应” 这一理论特别突出了“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正式的、非正式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问题。,标签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学生为何被贴上某种标签? 谁把他们贴上标签的? 标签的形成过程怎样? 教师的“标签类型”有哪些? 标签效应与学生某种身份的关系怎样

25、? 贴标签的影响后果怎样?,标签论对学业不良的解释方式,教师的“标签来源”:首先是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其次是学生的前期背景变量(性别、家庭、过去的档案、外表等) 教师的“标签类别”:聪明与愚蠢、诚实与捣乱、品德优良与不良、差生与优生等 教师的标签会因师生的持续互动有部分改变,教师评价所产生的“标签结果”,最终构成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 长期不变的评价与标签,已经由此产生的特定交往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自我评价、动机、抱负等,最终构成他们在学校中的行为表现。,四、在学校层面如何改变学业不良?,教师应注意不同类型的学业不良问题 教师应注意不同阶段的学业不良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在学校取得更多的成功:若干

26、策略 班级中开展学习差异分层研究,(一)应注意不同类型的学业不良问题,“学业不良者”在学校里经常遭遇失败经历,最终令人惋惜地沦为“学业残疾人”、并累积为差生、后进生等。 他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如何才能帮助他们呢? “学业不良者”大致可分三大类: 发育迟缓者 学习迟钝者 未尽力发挥者,1、发育迟缓者,他们并不存在生理疾病或智力障碍,只是比大多数孩子的生理成长过程缓慢一些。 如爱因斯坦、马克.吐温等许多名人很晚才学会说话。表明社会中存在这样的“发育迟缓者”。 带出的新问题是:早期学习是否有利? 现实中,可发现有些孩子的“学业不良”,并非其天分不够,而是因为他们入学太早。他们会受到其他同学的鄙视和讥笑

27、。渐渐地,他们会怀疑自己在哪个方面出了问题,最终失去对学业的信心和兴趣。而悲剧在于,一个人心中的自我形象很容易被摧毁,但要重建起来却非常困难。,2、学习迟钝者,他们的智商往往在70-90分之间,按国际通行标准并非弱智孩子(70分以下),但低于正常智力水平(90分以上)。 这类孩子比发育迟缓者更多。 在许多方面,这类孩子是最不幸的。他们几乎没有机会享受得高分的激动,很少有可能得到老师的垂青。 此类学业不良的学生,常常成为学校里的“弱势群体”,问题在于人们对学习迟钝者却没有给予这样充分的理解,更未施加相应的教育对策。,3、未尽力发挥者,他们是可以完成学业而在学校里不成功的孩子。他们智商不低,但成绩

28、很低。 他们缺乏自律能力,不能持久地刻苦学习。 这些人并非是固定的。可能在某个阶段,学业优良者也会成为这一类。 调查表明,国内大约75%的学生在初一到高一的某个阶段都出现过学业滑坡。 但学校、家长有可能对他们作简单化的处置,结果可能使部分学生变成真正的学业不良者。,(二)应注意不同阶段的学业不良问题,学生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要经历四个台阶:三年级、五年级、初二、高一,不同阶段情况可能不同。 教师应密切注意下述 注意学习能力问题 注意学生情绪 注意学习动力和方法,学习能力不足,在不同阶段应分析学生学习能力问题: 例如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和自觉性、注意力的要求,在这四个关键期中,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 因而必须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注意学生的情绪,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例如:压力、人际关系、对老师不喜欢、和家长逆反、被批评、考试受挫等等,这就需要调节孩子的情绪。,注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方法,在不同阶段,有些学生的学习动力可能会出现暂时的缺乏;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