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3xin.ppt_第1页
第三章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3xin.ppt_第2页
第三章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3xin.ppt_第3页
第三章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3xin.ppt_第4页
第三章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3xin.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比较利益论,19世纪(the classical trade theory)。 第二个阶段:资源赋予论(赫-俄理论),20世纪40年代(the neo-classical school theory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个阶段:赫-俄理论的放大,当代贸易理论,20世纪80年代至今。,第五章 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第一节 资源赋予论 第二节 里昂惕夫反论 第三节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探究性小结 阅读材料 本章练习 练习评价,本章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基本概念:要素供给比例、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里昂惕夫之谜等。 现代

2、(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有何创新?有何继承关系? 运用资源禀赋论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第一节 资源赋予论,一、H-O理论 二、H-O-S理论,讨论,1、为什么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或者说为什么比较优势是产生国际贸易利益的源泉? 2、比较优势的源泉又是什么?,比较优势的源泉又是什么,各国掌握的生产技术(经验)的差异 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具有差别,一、要素赋予论(H-O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故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又称狭义的资源禀赋论要素禀赋论。 解决李嘉图留下的问题: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 对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是

3、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一)作者简介赫克歇尔,伊菲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9),瑞典人,著名的经济学家。1907 年获得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 年1929 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在经济理论方法最主要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他最著名的两篇文章。1919 年发表的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间歇性免费商品(1924)一文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比琼罗宾逊和爱德华张伯仑的早了9 年。,在经济史方面,赫克歇尔更享有盛名。主要著作有:大陆系统:一个经

4、济学的解释、重商主义、古斯塔夫王朝以来的瑞典经济史、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及其它解释、经济史研究等。,作者简介俄林,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瑞典著名经济学家。从师于赫克歇尔,与赫克歇尔一起最早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他们的理论被命名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定理)。贝蒂俄林早年就读于隆德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后来又赴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4 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5年后回瑞典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曾在美国佛吉尼亚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任客座教授。1977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 年8 月于书桌前逝世。,他的研究成果主

5、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1924年出版国际贸易理论,1933 年出版其名著,即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论,1936年出版国际经济的复兴(International EconomicReconstruction),1941 年出版资本市场和利率政策等。,1.模型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同种技术。 3.资源充分利用 4.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5.不完全专业化假设: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只生产一种商品,即假定两国在自由贸易下均生产两种产品。 6.需求结构相同,(二)H-O理论假定前提,本模型排除技术差异,以便从要素禀赋差异考察比较优势。,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不存

6、在闲置的生产要素,如要扩大一种产品的生产,势必吸收另一个部门的资源,造成产量下降,收入水平和偏好不决定贸易类型,只考要素供给差异影响国际贸易。,所有供给者和需求者是市场价格的接收者,产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即使是自由贸易,两国将继续生产两种商品,即没有一个国家是“非常小”的国家。,(三)三个概念、两个问题,生产要素 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 如何确定一国何种要素相对丰裕,何种要素相对稀缺? 如何确定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性质?,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的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三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 该模型中只考虑资本和劳

7、动两种要素。,要素禀赋,要素禀赋表明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判断一国要素禀赋的主要方法有物质定义法和价格定义法。,要素禀赋的物质定义法,若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K,劳动数量为L,则其要素禀赋为(K/L) 若(K/L)乙 (K/L)甲,则乙国是资本丰富,甲国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 例:甲国可用资本为2,可用劳动为5,乙国可用资本为1,可用劳动为2。判断? 甲国为劳动力丰富国家。,部分国家的要素禀赋,美Dominick Salvatore,要素禀赋的价格定义法,如果一国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率)为w,资本的价格(即利率)r,则其要素禀赋可以用劳动的相对价格来表示,即:w/r 若甲国的要素禀赋

8、为(w/r)甲,乙国的要素禀赋为(w/r)乙 ,且有:(w/r)甲 (w/r)乙,则称甲国是劳动丰裕国家,乙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要素密集度的判定方法,假设生产两种产品S和C 1S = 16K + 4L(生产1单位S需要16单位资本和4单位劳动) 1C = 6K + 2L (生产1单位C需要6单位资本和2 单位劳动),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判定方法,1单位S,投入4单位资本需要1个劳动力,生产1单位C,投入3单位资本配备1个劳动力,意味着在给定一定劳动力的情况下,S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 则:若 (K/L)S (K/L)C

9、则S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C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澳大利亚和中国,和德国相比,澳大利亚拥有更多的农业用地,但是资本、劳动力和相对较少。结果,澳大利亚更倾向于生产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的产品,而中国在生产其他要素密集使用的产品方面更具有优势。,以澳大利亚为例,和其他国家相比,澳大利亚拥有大量土地,但是人口稀少,因此,土地相对于工资比较便宜。因此,生产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但却很少使用劳动力的商品比较便宜。 例如,羊毛的生产,养羊需要大量土地,极少劳动力,而羊毛的修剪过程又很简单,因此,澳大利亚的羊毛比一个土地很贵的国家的羊毛更便宜,即便是这个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四)要素供给比例说的分析过程,成本的绝对差异

10、,成本的差异,技术水平的差异,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商品价格不同,国际贸易,要素供给差异,要素需求的差异,要素禀赋的差异,最终产品需求差异,消费偏好差异,收入分配差异,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H-O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国家拥有的要素禀赋相对来说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国都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而进口那些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资料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直至目前,中国对日贸易最大顺差仍然由初级产品贸易创造。2004年中国对日初级产品出口83亿美元,进口仅16.8亿美元,顺差近67亿美元;自日

11、本进口工业制成品411.1亿美元,出口365.8亿美元,逆差45亿美元。试用H-O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解释这种现象。,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曲线,乙国的PPF,甲国的PPF,S产品(资本密集型),甲国是劳动丰裕度国家,且C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甲国的PPF比乙国的PPF要平坦,而且在横轴方向上扩展较宽,这反映甲国可以比乙国生产相对更多的C。,C产品(劳动密集型),(五) H-O 定理的几何说明:甲乙两国,B,甲国将出口C到乙国,并从乙国进口S,其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上的点E;乙国则相反,乙国将出口S到甲国,并从甲国进口C,其最终消费组合为与C点重合的E点。由于E点和E点在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因此,

12、贸易后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得到了提高。,B,A,EE,S,C,S,(PC/PS)甲,乙,甲,甲国商品C的相对价格,乙国商品C的相对价格,贸易后商品的国际均衡相对价格,G,F,(PC/PS)乙,甲,乙,(六)H-O理论评价积极意义,HO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一理论更接近国际贸易的现实,从生产要素、价格、供给和需求等时机问题入手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其次,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李嘉图的理论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 按照HO定理决定一国的贸易模式,能够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H-O理论评价局限性,HO众多的假定条件使得该理论存在极大的局

13、限性。 分析过程引入价格或货币因素,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二、H-O-S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国际贸易使生产要素的国际价格趋向于相等,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Samuelson,1915年-)在1948、1949、1953年先后在三篇论文中对要素价格均等化作了数学证明,指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故这一理论合称为赫-俄-萨(H-O-S)原理。,萨缪尔森简介,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谬而森(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于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20岁时,以GPA为A的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文学学士(B.A.)

14、学位;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学位。,1958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1948年,在HO定理的基础上,得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命题,并对此进行了论证。,萨缪尔森的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的基础(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1947.)、经济学(Economics,1948.)、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Liner programming and Analysis。,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分析,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力需求增加,需求强,劳力价格上升,资本需求增

15、加,需求弱,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力需求减少,资本需求减少,需求弱,需求强,资本价格下降,中国劳动力丰裕,劳动力价格均等化,劳力需求增加,资本需求增加,美国资本丰裕,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弱,需求强,劳力需求减少,资本需求减少,需求强,需求弱,劳力价格下降,资本价格上升,资本价格均等化,H-O-S定理内容,自由贸易不仅会使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所有的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土地)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率(租金),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发达工业国家制造业的每小时工资与美国的比率

16、(%),美Dominick Salvatore,“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限制条件,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 各国生产的产品不相同,使用的要素也有差别 使用的生产技术常常是不同的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 国际贸易存在各种成本 这些现实中的限制条件导致国际贸易无法使商品的价格在各国达到统一,因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未能达到统一。,本节思考题(1),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它们没有什么资源是丰裕的。它们的资本和土地都不丰裕。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里,甚至连劳动也不丰裕。分析上面这段话。,第二节 里昂剔夫之谜,一、里昂惕夫之谜

17、 二、对谜的解释,一、里昂剔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根据H-O理论,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资本丰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更大,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更大。违背了H-O模型的结论。,里昂惕夫简介,列昂惕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Wassily Leontief,1906-1999)(投入产出经济学创始人。1953年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73年诺奖得主)在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其结果引发了持续一代人富有成效的争论。,Wassily Leontief,

18、 1906-1999,实证检验的逻辑,如果H-O理论正确: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大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即:(K/L)X/(K/L)M1,实证检验结果:美国数据,资料来源:转自海闻、P.林德特等国际贸易,P9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问题出现,为什么里昂惕夫和其他几位经济学家根据美国1947、1951、1962等年份的进口处数据做的实证研究发现美国竟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二、对谜的解释(1),劳动力不同质论: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是因为各国的劳动力不同质。所以,美国是劳动力丰

19、裕的国家。或者产品包含了实际上更多的劳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二、对谜的解释(2),技能和人力资源说:劳动可区分为非熟练劳动和熟练劳动,熟练劳动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训,在这些劳动力投入的背后,实际上是大量的资本投入。所以,出口产品中加上投入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其实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例:中美教育投资对比,1983年美国教育 投资为2265亿美元;1990年 增至3530亿美元,占GDP总量的6.8%;2002年增至7450 亿美元,占GDP总量的7.4%。目前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多的国家。美国 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80%。 我国上世纪末在2.5%-2.3%之间, 2003年3.28%,

20、2006年不到3%。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 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二、对谜的解释(3),需求偏好论: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着一国的生产和出口结构,但需求偏好状况可能会抵消这一趋势。如果两国消费者偏好有很大不同,需求方面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生产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那么,国际贸易的流向将与赫-俄理论的结论完全相反。,二、对谜的解释(4),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说: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说,例如,农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授予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美国则应看做资本密集型产品,

21、因为美国农业生产中,花费在农业机械、农药以及社会性服务上的投资相当大,但是花费的人力不多。,二、对谜的解释(5),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的结论受到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影响。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动要受贸易参加国关税及非关税的限制,这就使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前提下H-O理论不能成立。,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若美国进口商不受到限制的话,其进口品中资本与劳动的比率将比实际情况要低5%。,二、对谜的解释(6),自然资源说:美国学者凡涅克在1959年指出,里昂惕夫进行研究时,只局限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影响。 实际上美国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包含了大量资源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简评,投入产出分析法开辟了用统计数据全面检验贸易理论的道路。 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本章思考题(2),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