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包衣技术_第1页
制剂包衣技术_第2页
制剂包衣技术_第3页
制剂包衣技术_第4页
制剂包衣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BSATCN,片剂的包衣,.,吃药片时苦不苦?,回答问题,.,苦?不苦?无味甜,答案,.,包衣,原因,包衣片剂-(素片或片芯)和包衣材料。,.,药片的味觉发生了改变药片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包衣的直接结果,.,一、为什么要包衣?,让良药不再苦口,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改善外观,易于识别,让病员服药时不发生差错,.,从生产工艺方面,隔离作用(配伍禁忌、增加药物稳定性),调节药物的释放(缓释),为什么要包衣?,.,包糖衣包薄膜衣(以种类繁多的高分子材料为基础,)包肠溶衣,二、包衣方法的种类:,.,1)片芯应有最小的脆度和较大的硬度2)衣层均匀、牢固;“衣料”与“片芯”不反应3)崩解时限符合规定4)

2、能长期保存,三、片剂包衣的质量要求,.,四、包衣过程,.,包衣技术重要发展,薄膜衣,糖衣,.,包糖衣工序,.,1.隔离层(3-5层)目的:1)避免包糖衣层时,糖浆被酸性药物水解2)避免糖浆中的水分被片芯吸收隔离层的材料(胶浆):10%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以及1015%的明胶浆。,.,操作:片芯包衣锅内加入胶浆使均匀于片面热风干燥4050重复包数层35层,.,2.粉衣层(15-18层),迅速增加衣层厚度,遮盖片剂原有棱角。主要材料:滑石粉(过100目筛)和糖浆,.,操作:片剂包衣锅内加入糖浆使片面表面均匀润湿撒粉热风干燥304

3、0)重复包数层1518层,关键是层层干燥,.,目的:是片剂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包衣料:糖浆(稍稀),3.糖衣层(10-15层),.,操作:加入稍稀的糖浆,逐次减少用量,操作时每次加入糖浆后先停止吹风,待片剂表面略干后再加热吹风,一般在40左右。,.,为了便于识别和美观在糖浆中添加0.3%食用色素,使片子包上有色的糖衣加入二氧化钛可起到遮光作用,4.有色糖衣层(8-15层),.,操作:开始温度控制在37左右,再逐渐降至室温,包815层。,.,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常用虫蜡,或用川蜡,并掺入2%硅油混匀。,5.打光,.,操作用前需精制,在水浴中加热80100溶解过100目筛除去杂质、

4、冷却后备用,用时粉碎成80目的细粉,可适量加些二甲基硅油作保光剂。,.,包糖衣的生产工艺,目的形成一道不透水的屏障,同时增加片剂的硬度,目的消除片剂的棱角、使片面平整,目的增加衣层牢固性和甜度,使片剂表面光洁平整、细腻美观,目的为了片剂的美观和便于识别,目的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洁美观和表面的疏水性,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衣层,打光,.,下列包糖衣顺序哪一项是正确的A.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色衣层打光。B.粉衣层糖衣层隔离层色衣层打光。C.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衣层打光。D.粉衣层隔离层色衣层糖衣层打光。E.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衣层打光。,?,.,包肠溶衣工艺,片芯,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

5、,打光,肠溶衣层,聚丙烯酸树脂、号,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液,.,包薄膜衣工艺,片芯,成品,喷包衣液,缓慢干燥,固化,缓慢干燥,.,包薄膜衣两种方向,有机溶媒包衣,水溶型薄膜包衣,.,薄膜包衣较糖衣,优势,包糖衣:10小时以上,包薄膜衣:2-3个小时,最长的不超过5小时,.,薄膜包衣较糖衣,粉层厚、增重明显一般为片重的50以上,增重少一般为片重的0.5-3,优势,.,薄膜包衣较糖衣的其它优势,不需要底衣层;坚固,耐破碎和开裂;不影响片芯刻字;对崩解时间无不利影响;过程和物料可以标准化。,.,五、包衣常用材料,.,(一)糖衣物料1)浓糖浆浓度一般为65%75%(g/g),用于粉衣层和糖衣层2)有色

6、糖浆在糖浆中加入食用色素制成(用量0.03%),常用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靛蓝,氧化铁和带色的原料。包有色衣时应由浅到深,.,3)胶浆用作包隔离层,黏合剂。常用15%明胶、35%阿拉伯胶、玉米朊等4)滑石粉用作粉衣料,增量剂,片剂洁白和吸收油。常用不含石棉的滑石粉5)白蜡(虫蜡)打光剂,.,(二)薄膜衣材料,1、成膜材料2、溶剂3、增塑剂、着色剂、遮盖剂,.,1、成膜材料,纤维素衍生物类:羟丙甲纤维素HPMC、HPC优点是胃中溶解,对药物崩解和溶出影响小,成膜性好,薄膜强度适宜等。聚丙烯酸树脂类(聚丙烯酸树脂号):对PH较为灵敏,成膜性能好。乙烯聚合物(聚维酮PVP):成膜坚固,引湿性玉米朊

7、:防引湿,.,2、溶剂,用来溶解包衣材料和增塑剂常用乙醇、丙酮,.,增塑剂,增加包衣材料可塑性水溶性:常用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非水溶性:常用柠檬酸三乙酯、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单甘油酯、玉米油、液体石蜡,3、附加剂,.,着色剂固体物料,着色剂作用是遮盖片芯的底色,增高美观强度,增加产品识别能力。固体物料防止物料黏连。,.,释放速度调节剂(致孔剂),在薄膜衣材料中加入蔗糖、氯化钠、表面活性剂、PEG等水溶性物质时,遇到水时,水溶性物质迅速溶解,留下一个多孔膜作为扩散屏障。薄膜材料不同,调节剂的选择也不同。乙基纤维素(EC)通常与羟丙甲纤维素(HPMC)或聚乙二醇(PEG)混合使用可产生致孔作用,.

8、,(三)肠溶衣物料,1、聚丙烯酸树脂号、号、号2、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3、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4、聚乙烯钛酸酯(PVPP),.,可作为肠溶衣的高分子材料是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B聚丙烯酸树脂号C聚维酮(PVP)D羟丙基纤维素(HPC)E丙烯酸树脂号,?,.,薄膜衣的处方介绍,氧化铁红5.5kg蓖麻油720l羟丙甲纤维素3.3kg二乙酯1500lIII号树脂0.9kg95乙醇120kg吐温80450l纯化水48kg,增塑剂,增塑剂,着色剂,成膜材料,成膜材料,溶剂,溶剂,表面活性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乙酰水杨酸268g对乙酰氨基酚136g咖啡因33

9、.4g淀粉266g淀粉浆(17%)q.s滑石粉15g轻质液状石蜡0.25g,主药主药主药稀释、崩解粘合剂润滑剂,粉衣料润滑剂,增塑剂,.,感冒通片薄膜衣液处方:聚丙烯酸树脂0.47g羟丙甲纤维素0.94邻苯二甲酸二乙酯0.26ml蓖麻油0.26g滑石粉0.82g二氧化钛0.68g乙醇32.7g纯化水10.5g亮蓝0.026g,成膜材料,成膜材料,增塑剂,增塑剂,溶剂,溶剂,着色剂,润滑剂,蔽光剂,.,六、包衣机设备与方法,.,包衣的方法与设备,(一)包衣方法,滚转包衣法流化床包衣法压制包衣法,.,1.滚转包衣法(应用最广)片芯+包衣液加热干燥组成:包衣锅、动力部分、加热器、鼓风、吸尘设备转速:

10、一般2040r/min,.,.,.,高效包衣机,.,2.流化床包衣法,片芯流化,包衣液喷雾;原理与流化喷雾制粒相似,.,.,3)压制包衣法,.,总结:片剂包糖衣的操作原则是“少量多次、层层干燥”,.,包衣过程中关键控制点,.,一般薄膜包衣发生问题时,通常是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片芯质量不好包衣处方不佳包衣过程有误,包衣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色泽不均,.,桥接,.,粘连,.,片面磨损,.,桔皮样粗糙,.,开裂,.,剥离,.,外观应片型一致、表面完整光洁,边缘整齐、色泽均匀,字迹清晰硬度与脆碎度脆碎度1.0%含量均匀度指小剂量片剂中每片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取10片进行测定,六、片剂的质量检

11、查,.,片重差异取药20片,测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1倍。对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重量差异的检查。平均重量重量差异限度0.30g以下7.5%0.30g或0.30g以上5%,.,崩解度(崩解时限):吊篮法检查。其中压制片(素片)为15min。糖衣片为60min(素片的4倍)。薄膜衣片、含片为30min而肠溶衣片在人工胃液中2小时内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等,在人工肠液中1小时内需全部溶散或崩解并通过筛网。溶出度释放度,.,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普通片剂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A15分钟B30分钟C60分钟D20分钟E10分钟,.,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是A装量差异B硬度和脆碎度C崩解度D溶出度E含量,.,七、片剂的包装与贮藏,包装多剂量包装材料及方法玻璃瓶(管):化学惰性,价廉易得;防水、防空气塑料瓶(管):不易破碎、质量轻塑料袋、塑料膜:价廉,便于识别和应用,密封性差,.,单剂量包装材料及方法泡罩式包装窄条式包装,贮藏片剂应密封贮藏,防止受潮,发霉,变质一般应放在阴凉(20以下)、通风、干燥处贮藏,.,包薄膜衣常用的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