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_第1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_第2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_第3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_第4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绪言医德如何,十日之间分生死;官德如何,十年之间见治乱;师德如何,百年之间判盛衰。有一句话叫做“素质决定命运〞,这是指人的个体生命而言。就社会开展的全局来看,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决定教育事业的未来,决定一个民族的前途。第一讲职业道德与大学精神一、职业道德的概念解读〔一〕道德的含义及根本功能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道〞和“德〞原本是两个概念。“道〞,最初的含义是指道路,如?诗经?中所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后引申为原那么、标准、规律、道理或学说。因此,“道〞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开展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准那么、标准。在中国伦理史上,把“道〞与“德〞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首推荀况,他在?劝学?篇中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就是说,如果一切都按照礼的规定去做,就算到达了道德的最高境界。在西方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为规那么、标准、行为品质和蔼恶评价等含义。1.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标准的总和。【问题】如何理解道德的含义第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即不同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具有不同的道德要求。第二,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第三,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第四,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标准的总和。关于道德的假设干思考1.道德是人们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才涉及到道德问题。2.人们用“道德〞表达某种情感和行为的应当。“道德的〞即意味着“应当的〞。3.道德、不道德的判断不是以某个人的观念为依据,而是以整个社会的观念为准,因此,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由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尤其是由经济生活决定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的道德意识的变化。4.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意识以协调人际关系,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5.社会用道德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向社会成员发布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指令,道德就同法律一样,成为某种标准,即道德标准。6.为了到达用道德来协调社会关系的目的,社会依靠利用的是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种途径或手段。7.因此在人的社会生活中“道德的〞东西有三类:一是社会或个人关于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的意识和观念,即道德意识;二是社会生活中标准、调节人们行为的道德标准;三是人们所进行的可以用道德与否来进行判断的行为,即道德实践行为。2、道德的开展阶段美国开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依据不同年龄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儿童道德认识开展的阶段模式,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人的道德需要:承担道德义务的需要、实现道德良心的需要、追求道德完善的需要。与此相适应,形成了道德需要开展的三个阶段:3、道德的根本功能从道德的根本功能来看,它表达在:第一,自律功能;第二,教化功能;第三,调节功能。〔二〕职业道德的含义与作用1、职业与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

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标准和习俗的总称,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那么。2、职业道德的作用第一,对开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第二,对提高从业者道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第三,对弘扬社会道德风气具有示范作用。〔三〕职业道德的形成及特点1、职业道德的形成〔1〕原始社会后期——职业道德的萌芽阶段。〔2〕奴隶社会——职业道德的形成阶段。〔3〕封建社会——职业道德的初步开展阶段。〔4〕资本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迅速开展阶段。〔5〕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开展的崭新阶段。2、职业道德的特征〔1〕在范围和对象上,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和对象的特定性;〔2〕在内容和结构上,职业道德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在形式上和方法上,职业道德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4〕在实现方式上,职业道德具有标准性和实践性。二、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视频:?大学精神?〔一〕大学起源与大学精神在欧洲北部,大学的根源要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大教堂学校中找寻。从体制性意义上,可以说大学是巴黎圣母院学校的直接产物,它的校长一个人就有权颁发在本教区内教学的许可证书,并从而控制了大学学位的授予。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在什么时候巴黎不再是一个教堂学校而已变为一所大学,但可以肯定,这种转变在12世纪末以前就已经完成。巴黎大学将1200年定为成立纪念日,这个日子是其获得王室特许状的年头。牛津大学是12世纪后期从巴黎大学分出去的,同样也没有确切的创立时间。剑桥大学成立要稍晚一些。德国的所有大学的成立时间没有一个早于14世纪,公认都是仿照巴黎建立的。到中世纪末期,在欧洲各地至少建立了80所大学。在美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同时期英国学院模式的复制品。但到19世纪后期创立大学时,美国转而以欧洲大陆的大学为典范,从而再一次回到了古代的传统。我们从大学产生的历史中

学到了什么呢?首先,大学不是建筑物或者某种建筑模式。当年清华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是得到大学真经的。其次,大学的历史传承也不表达在教学的形式上和仪式上。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其他东西。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何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开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那么。它是一所大学表达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表现为大学的群体意识,是大学存在和开展的基石,是提升大学办学水平的精神动力。●梁启超为清华书写的大学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蔡元培先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

●陈寅恪定义的大学精神第一要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二〕大学理想与大学精神【案例】南方科技大学的小楼和大师

——校长朱清时和理想大学精神追求2021年12月24日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该通知,同意筹建南科大,学校代码为14325。2021年1月,教育部已经正式发文,批准南科大筹建。预计首期工程2021年竣工。2021年2月2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工作。在答复本报记者提问时,教育部发言人续梅表示,对创办南方科技大学并进行高等教育的一些改革、探索,教育部是积极支持的态度。不过续梅在答复时没有特别针对南方科技大学没有获得招生许可证的问题。筹办三年多后,仍未获得“招生许可证〞,南方科技大学去年年底作出决定:拟自主招生并推出其首期实验班,如果学生最终不能获颁教育部认可的文凭与学位,南方科大将自发文凭与学位。2021年3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首批45名新生入学。视频:?南方科大45名学生集体放弃高考?〔三〕大学传统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培育,既是对历史传统的一种积淀和传承,又是对当下现实的一种批判与创新。大学精神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中实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通。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在特定民族文化的熏陶中产生和延续的。传统西学教育的大学精神表现在:

传统中国教育的大学精神表现在:

【问题】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三、大学使命的道德蕴含

〔一〕什么是大学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效劳成为现代大学的三大主要职能。现代大学一定要使学生和公众都理解大学最终和最根本的使命应该是什么,大学不单纯是提供获利的计策和就业单位的场所,而是要激发他们理性的光辉和力量,培养他们坚持长远地、全面地看待个人、社会与历史的开展所需要的能力。现代大学最终要让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养成人类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科学与文明精神,从而具备理性的力量。现代大学通过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最终能够寻求到全民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寻求全社会命运之根本。〔二〕当代我国大学使命的根本内涵〔三〕大学意义与大学使命1、大学意味着师生的对话;2、大学意味着生命的进步;3、大学意味着智慧的孕育;4、大学意味着人生的境界。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启迪青年学生的求知心态,促使他们学会思考、精神成人。爱默生曾经怀着怜爱的心情恳求一切与培养年轻人有关的机构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让年轻人变得优秀〞!第二讲教师职业与道德要求一、教师职业的角色特征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标准及其角色扮演的觉察、认识、理解与体验。教师角色意识包括三个根本结构:一是教师对角色地位的认识与理解;二是教师对角色标准的理解与把握;三是教师对角色扮演的认识与体验。〔一〕教师职业的主要角色1、社会的代言人;2、文化的传播者;3、学生的引路者。〔二〕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1.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教育活动的示范性;2.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3.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教育影响的滞后性;4.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综合性〕。二、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一〕教师职业的存在状态〔即3种:生存型、享受型、开展型。P40-43,略〕〔二〕教师职业的价值内涵1、教师职业充盈着自由的快乐;2、教师职业内含着创造的幸福。推荐:?智慧型教师的诞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是“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研究丛书〞之一,作者是广西师范大学的女教授王栴。〔三〕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1.教师应成为学者和专家——既是学科知识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

——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

——既博学多识,又才思敏捷2.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即教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管理与研究相结合,研究必有反思。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反思才是成功之母。研究和反思是教师成长和成熟的捷径,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持续进步的根底。3.教师应成为美的表达者和创造者这是对教师要求很高的精神境界,也是教师的最高价值追求。——从平凡的教学活动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崇高;——以良好的教师形象表达教师职业的优美;——在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实现内心的审美愉悦。三、教师职业的道德责任教师职业的责任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教育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的工作也是意义非凡。教师承担的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责,这种社会职责由法律所规定、被社会所公认,教师不能玩忽职守或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其次,就教师个人而言,从进入教师职业领域开始,教师就能感受到一种生命中应要“承受之重〞的意义。教师以个人的方式去理解和实践这份意义,这种个人责任与教师生活密切相关。〔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1、“师范精神〞的传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含义——“学为人师〞就是要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在学问上足以为人之师,有能力向他人传授知识,启导来学;有能力为人释难解惑,将其引领进入豁亮澄明的境界;“行为世范〞就是要在道德情操、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方面,以身作那么,以己示范,成为他人生活的引路人,成为世人效法的典范。孔子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他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为忧,认为道德应该成于内,但更应该行于外。颜渊赞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2、“为人师表〞的表达“师表〞就是表率、典范的意思。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典范,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第一,为人师表,表达了教师在品德学问上要给人们做出典范;第二,人为师表,源于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表达出严格的自我要求;第三,为人师表之所以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源于教师努力追求内在思想情操和外在行为文明的完美统一。3、“言传身教〞的要求“言传身教〞的含义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和?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我们在理解“言传身教〞含义的根底上,更要倡导和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二〕教书育人,依法从教1、“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定“教书育人〞——教书必须育人才能表达身教重于言教,教书表达技艺,育人表达品德,知书要达理,有德又有才。知书不达理,有才而无德既是对教育功能曲解,更是对教育本质的误读。首先,教书和育人并非是彼此别离,互不相干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其次,教书本身确实包含着育人的意义,教好书确实是育人的根底。但是,如果按照教书可以自然而然的做育人工作这样的指导思想进行教书育人活动,这种“育人〞往往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被动的,因而常常落空。第三,“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因为“教书〞是我们的职业,对这种职业的要求是“育人〞,就是要求我们在“教书〞的过程中“育人〞——培养“高素质的人〞。2、“依法治教〞的本质要求“依法从教〞——既是做一个合格社会人的根本要求,更是当教师的道德底线和最低入门条件。“依法从教〞的本质要求,既是以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以德治国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说:“依法从教〞要求,就要对教师的违法现象说不,对教师的违德现象同样说不。首先,要强调对人的开展性的关注。其次,要强调维护教育公平。〔三〕尊师重道,敬业乐群【问题】高校教师敬业爱岗有

哪些具体要求:一要敬业〔是教师对社会责任的认同〕;二要勤业〔是教师治学态度的表达〕;三要创业〔是教师对教育活动创造性的追求创〕;四要乐业〔是教师愉悦境界的展示〕。第三讲高校教师与师德建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的概念: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标准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那么,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根本要求。视频:?武汉一高校签“师德合同〞老师“吃请收礼〞就下课?一、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高校教师肩负着弘扬和开展先进文化、推动先进生产力、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崇高使命,其职业的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所以,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德为师本,无德无以为师〞的观念是不会过时的,它必然还会随着时代的开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对于推进教育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一〕 高校师德建设的依据这是因为——1、大学具有“高深性〞的特点;2、大学具有“专门性〞的特点;3、大学具有“前沿性〞的特点。〔二〕 高校师德建设的目的1.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2.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开展。3.实现高校教师的全面开展。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一〕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1、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到达何种成就的向我和追求。教师职业理想〔或称事业理想〕是在对教育的历史使命、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的根底上产生的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抱负和追求,是理想的一种具体内容和形式。具体而言,它指的是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向往,也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追求的事业成就或奋斗目标。2、教师职业伦理〔1〕什么是伦理A.什么是“伦〞?“伦,从人从仑〞。许慎?说文?:“伦者,辈也〞,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孟子?作注云“伦者,识人事之序也〞。后专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B.什么是“理〞?“理〞的原义作动词,是“治玉〞之意。含打磨、雕琢之意。?战国策?中有这样一句话:“玉之未理者为璞……,玉虽至坚,治之得其鳃理以成其器〞,后来变成名词,指人伦之理。C.“伦理〞连用其义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及处理这些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那么〔理〕。伦理具体表达父子有亲父慈子孝君臣有义君仁臣忠夫妇有别夫能妻贤长幼有序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汝诚吾信〔2〕“理〞从何来?“理〞有何用?A.“理〞〔责任义务〕从何来?——源自于我们所居的伦〔角色〕我们所居的“伦〞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天然产生的,自己无法选择的,一旦构建就不能改变。一种是后天构建的,自己可以选择构建,也可以选择不构建。B.“理〞有何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3〕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二者的联系:“为人之理〞就是“为人之道〞,将“为人之道〞内化就成“为人之德〞。B.二者的区别:一是伦理强调关系,道德强调个体。二是伦理的义务是双向的,道德的义务是单向的。三是伦理是客观法〔规那么〕,道德是主观法〔规那么〕;伦理是他律的,道德是自律的。四是伦理是对人们行为应当理由的说明,道德是对人们行为应当境界的表达。〔4〕什么是职业伦理职业伦理是关于从事某种职业的群体或个人的一些总体性的价值要求。不同职业道德主要是对某一职业的从业者个体的特殊要求这样的特点,职业伦理那么是某一职业的从业者对具有总体性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遵循。职业伦理所具有的这种总体性特点,与职业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形成了对照。〔5〕什么是教师职业伦理教师职业伦理,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标准的总和。教师职业伦理为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出了一个社会的底线规那么要求,凸显了教师德性与社会规约的一致。“教育事业是一项伦理的事业〞。〔6〕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构成:一是教师善;二是教师公正;三是教师责任感。3、教师职业技能

【问题】高校教师应怎样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第二,要懂教育规律。要懂教育就要学习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德育学等方面的知识。第三,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4、教师职业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同时也是个人的道德品质。职业人格是一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教师职业人格,是指教师作为职业活动的主题,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行为倾向性,它是由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总体构成的。【案例】1997年12月5日9时45分,陕西径阳发生4.8级有感地震,西安市在同一瞬间震颤。某大学校园四楼的一所教室。一位白发的老教授正在给学生讲课。大楼摇了一下,所有的学生连同教授的身体摇了一下。教授的心一惊:“可能是地震。〞开口时却说:“同学们有序离开教室,到教学楼前的空地集合。〞学生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鱼贯而出。另一间教室里,一位打扮入时的女教师正在给学生讲?人生哲理?。大楼摇了一下,女教师大惊,喊了一声:“地震啦!〞率先冲向门口。至于她身后的学生如何乱作一团,她不得而知,只感到一股强大的人力推挤着她向下奔……所有的人都集中到楼前的空地上,学校领导清点人数:只有老教授未下来。正在这时,老教授出现在楼口,镇静得好似什么也没发生过,同学们一齐欢呼冲上来围住了他。细心的人发现:他手里还提着一双高跟鞋——那是女教师为便于逃跑踢脱在楼道的。事后清查得知:老教授和他的学生全部安然无事,而女教师的那个班,有三名女生扭了脚,一名女生跑掉了鞋。地震给学生上了一课,让他们学到了大学四年乃至一生都不易学到的东西:危难时刻,彰显人格。〔摘自?中外期刊文萃?第9期,霍忠义〕孔子提出“君子怀德〞,意思是做老师的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人格的核心就是仁、智、勇。即孔子所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孟子提出“大丈夫〞和“浩然正气〞,成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便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国传统教育观认为,理想人格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来实现的。其理论根底是对人性的认识。这种人格教育,对人的教化作用是持久的,强有力的。〔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外延1.通过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表达大学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效劳社会的职能,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开展。2.通过加强师德建设,表达大学教育活动对高校教师道德的要求,使教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关心学生、尊重同事、团结协作、共同开展。三、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

〔二〕 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第四讲高校教学工作的道德标准一、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即为道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主要表达其社会意义,离开社会意义,教学的道德意义就是狭隘的,不全面的。以高尚的师德去教书育人就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具体表现在:〔一〕教学本身就是一项道德活动;〔二〕教学内在地包含道德价值;〔三〕教学能提升师生的人生境界;〔四〕教学活动能沟通师生的心灵。二、教学工作的道德要求1、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道德要求;2、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道德标准;3、教学过程的推进遵循道德原那么;4、教学手段的运用依照道德标准;5、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道德价值。【案例】大学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打劫银行企划书〞据2021年3月20日?信息时报?报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的何老师,在3月上旬的一堂根底写作课中,同学们学习了撰写企业方案书的理论,随即就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写一份打劫银行的企划书。要求学生制定“打劫银行〞方案,7分钟完成打劫。这一作业引起了较大的社会争议。但是何老师表示:这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用过的教育手法,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力,而学生们那么普遍反响作业题有创意,能从中得到启发。由于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判断力,不会轻易盲从和模仿,因此并不存在道德方面的问题。三、教学活动对高校教师的品质要求(一)爱与责任〔二〕公正与职业良心〔三〕平等与尊重〔四〕宽容与节制视频:?清华大学一教授论文被指存在抄袭?〔一〕高校教师的研究职责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四个凸显〞〔凸显探索创新、社会责任、自我开展、人才培养的四方面意义,P99-101;略〕第六讲高校社会效劳的道德标准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提出了大学教育应当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开展效劳的理念。时至今天,社会效劳同培养人才、开展科学一起构成为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这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虽然有所不同,但社会效劳作为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是所有高校利用自身智力资源优势为社会做出直接奉献的有效途径。一、高校教师社会效劳的内涵及道德意义2.高校教师社会效劳的开展阶段第一阶段:“地下活动〞阶段第二阶段:“半公开〞阶段第三阶段:“公开化〞阶段〔二〕高校教师社会效劳的道德意义二、高校教师社会效劳中的道德要求〔一〕老实守信;〔二〕公平公正;〔三〕讲求效率;〔四〕乐于奉献。三、高校教师社会效劳中的关系应对第七讲高校教师人际关系中的

道德标准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系统的一个特殊横截面,受社会关系制约。人际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标志着人与人之间亲近性、融洽性、协调性的开展水平和现实状况。教师扮演的角色首先是社会中的一员,其次才是职业角色。因此,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利于教师的开展。一、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标准师生关系是教师的主要人际关系,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每天都要跟各式各样的学生接触往来。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促进或阻碍教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其效果。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一〕高校师生关系的概念和特点1、高校师生关系的概念〔P129〕〔1〕师生间的教学关系〔2〕师生间的情感关系〔3〕师生间的伦理关系〔4〕师生间的人际关系2、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P131〕〔1〕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更强;〔2〕高校师生的关系是一种独立与协作的关系;〔3〕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与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4〕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二〕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P132-133〕1、师生不同思想观念的制约和影响;2、高校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制约;3、师生年龄“代沟“的影响;4、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自身的一些不当行为的影响。〔三〕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问题】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有哪些?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师生关系道德调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教育活动无法进行。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3〕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第二,热爱、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在对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开展学生的个性是尊重学生的另一重要方面;还要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第三,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教师要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有任何的挖苦、挖苦、辱骂甚至体罚学生的行为;要公正地对待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特点的每一个学生,不得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地狱、相貌以及与教师个人之间的关系为由偏袒或歧视某些学生。第四,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只能贻害学生。严格教育学生应当全面地科学地要求学生,要遵循以下原那么: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第五,为人师表,以身作那么。教师要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师德标准的要求,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案例】大学教师能否与

在校学生谈恋爱?据2006年4月5日?武汉晚报?:2006年4月4日,武汉某高校做出决定,解聘一名任课教师,理由是他与女学生谈恋爱,此举在武汉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据悉,这名教师2003年7月应聘到该校从事教学工作,经校方查实,该教师从去年11月开始,利用工作之便,与女学生谈恋爱。而该校去年明文规定,“教师不准与学生建立恋爱关系〞。根据该规定,校方经过查证,最后决定将这名教师解聘。有学生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只要双方是真心相恋,并无不妥,但有老师表示反对,“师生恋〞虽不违法,但容易让学生在价值形态上产生扭曲。该校有关负责人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教师师德、师风最根本的要求,“师生恋〞有违师德要求。二、高校教师集体关系的道德标准〔一〕高校教师集体关系的特点1、教师集体中的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2、教师集体中的个体具有更加鲜明的独立性;3、教师集体中的个体具有价值目标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二〕高校教师集体关系

产生矛盾的原因:1、教师劳动的分工;2、教师存在着个体差异,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3、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和利益分配上存在着差异;4、“文人相轻〞思想的影响。〔三〕高校教师集体关系的道德要求1、团结协作,同侪互助;2、关心集体,尊重同事;3、有益竞争,共同开展;第八讲高校师德修养的根底一、师德修养的特征〔一〕师德修养的含义修养的含义:修就是整治、提高、提炼;养就是培养、涵育、锻炼。就是人的修身养性以及培养锻炼的功夫,人的修养又以思想觉悟修养、政治意识修养、道德品质修养为根本内容。师德修养,就是指教师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教师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到达的教师道德境界。〔二〕高校师德修养的特点有三个特点:1.是以教师自身为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