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3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3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3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3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3.3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3自然灾难中的自救与互救课时演练·促提升1.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面②在影剧院,应快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快速远离高层建筑、墙壁、桥梁等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假如不能马上出去,应选择坚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排椅下;在室外,要找寻空旷地带,避开危急物。答案:D2011年10月28日土耳其东部里氏7.2级地震发生100小时后,一名生还者在受灾最严峻的凡省埃尔吉斯市被救援人员救出。据此完成第2~3题。2.有关家庭防震避震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A.明确疏散路途和避难地点B.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坚实处C.打算避难和营救物品D.适时进行家庭应急练习3.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③先救“生”,后救“人”④要留意爱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解析:第2题,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可有效地减轻地震灾难造成的损失。第3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答案:2.B3.C我国自然灾难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难发生的过程中,要驾驭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完成第4~5题。4.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③救上船或陆地④送医院抢救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5.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A.抱紧电杆B.躲在巨石之下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命解析:抢救溺水者首先要把其救到岸上去,清除口、鼻内异物才有利于排水,紧急救助之后再送医院。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急太大,游泳难度系数高。答案:4.D5.C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7级,广东全省进入防风Ⅰ级应急响应状态。结合所学学问,完成第6~7题。6.接到超强台风“威马逊”预警后,预料台风登陆范围内的居民应()A.驾船出海,避开强风将船舶吹到陆地上B.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C.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视察台风风速的变更D.加固部分建筑物7.接到超强台风“威马逊”预警后,若某大型货轮正航行在台风将要经过的海疆而不能刚好靠岸,船长应要求海轮马上()A.滞航B.适当变更航线C.穿过风和日丽的台风眼D.返航解析:第6题,接到台风预警后,人们不应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室内的居民不应靠近窗户,尤其是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玻璃碎片损害。第7题,“将要经过的海疆”是关键信息,因此不能滞航;台风眼四周是强风、暴雨区,不能穿越台风眼;返航没有必要,增加运输成本。答案:6.D7.B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遭受突然发生的洪水时,要尽量逃向高处B.震后互救应先易后难C.假如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打算好防风用品D.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顺着滚石方憧憬山下跑解析: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憧憬山下跑。答案:D我国某校一地理爱好小组于“五一”期间进行野外考察,被突发的自然灾难困于山区,由于通信中断,火源丢失,该小组欲利用凹型火盆取火谋求火源,点燃篝火向空中的搜寻飞机报警,以谋求救济。读图,完成第9~11题。9.当图中所示自然灾难发生时,小组成员的最佳逃命方式是()①若正处平房,可快速逃到室外②若正在行驶的车辆中,应加速离开危急的区域③若正处楼房,应快速用绳索下楼逃命④若正处街道上,应护住头部,远离楼房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 D.①④10.该小组成员在灾难发生后,主动进行救援活动,在救援过程中,他们发觉甲、乙两所学校受到的破坏程度不同,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可能的缘由是()A.甲距离灾难发生的源地较远,乙距离灾难发生的源地较近B.甲处受到的破坏能量大,乙处受到的破坏能量小C.甲处位于断层,地质基础好;乙处位于台地,地质基础差D.甲处建筑物质量高,乙处建筑物质量低11.下图所示的取火方式,可能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第9题,地震发生时若在平房内,可以快速逃到室外;若在行驶的汽车内,应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旁边,地震过后再下车;若在楼房内,可躲在床、桌子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若在街道上,应护住头部,避开高大建筑物。第10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距离并不远,破坏程度的差异只能是建筑物质量的差异。第11题,要获得好的取火效果,应当使火盆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答案:9.D10.D11.A受台风“威马逊”影响,正值雨季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连降暴雨。2014年7月21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芒海镇吕尹村发生泥石流灾难,造成13人死亡,7人失踪。图1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命示意图,图2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途)。读图,完成第12~13题。12.该地泥石流发生的主要缘由有()①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②暴雨导致岩体倒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③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缘由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干脆缘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2中O点,合理的逃命线路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2题,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陡峻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大量的水流。第13题,遇见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不要沿着或穿越泥石流跑。答案:12.A13.B冀东地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完成第14~15题。14.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觉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A.a B.b C.c D.d15.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平安的地点是()A.a B.b C.c D.d解析:第14题,冀东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峻,地形平缓的丘陵一般都开垦为耕地。图中只有c处地势陡峻,林木茂密,不易被人类破坏。第15题,a处等高线稀疏,地形比b、c两处平坦开阔,便利学生宿营且平安;d处位于山顶,易遭大风、雷电攻击。答案:14.C15.A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别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材料三: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命示意图。(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缘由。(2)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积累区的游客,应当如何正确逃命?(3)由于横断山区地质灾难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当留意哪些问题?解析: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缘由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质、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泥石流顺地势下流,逃命应向垂直于河道的高地跑。横断山区地质灾难密集,工程建设要加固以应对地震的频发,同时应当尽量不要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带施工。答案:(1)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流水汇合;断层发育,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破坏严峻等。(2)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快速向垂直于河道的高地跑,始终跑到平安的高度。(3)大型工程建设要加固,要有防震结构;尽量不要在简单发生泥石流的地段施工。17.在灾难事故死亡的人中,马上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死亡者属于“丢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推断下列在灾难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内容。第(1)题,①为顺泥石流方向跑,不正确;②为山崩时藏在大石后,正确;③为发生火灾时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正确;④为发生水灾时离开桥梁,正确;⑤为地震时抱头屈膝躲在屋梁下,不正确;⑥为地震时躲避在墙角,头顶棉被,正确。第(2)题,结合图中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答案:(1)①不正确,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跑会被掩埋。②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