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管理中容易忽略的8个小问题学校管理工作纷繁复杂,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实则可能隐藏着影响育人的“大关键”。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工作的头绪,对每一个细节都保持敬畏之心。在关注学校规划与顶层设计这些“大管理”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校园标语、国旗下讲话、学校微信公众号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实则关乎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氛围,更关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要以敬畏规律、尊重常识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管理环节,无论是宏观的顶层设计,还是微观的校园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细致和高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问题一:校园标语,为谁而写?校园标语,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生动展现,它不仅面向校内的教师和学生,也向外传递着学校的形象,吸引着领导、家长及来宾的目光。然而,在众多读者中,标语的核心受众应聚焦于学生。因此,每一句标语都需经过精心雕琢,确保它们既简洁明快,又能直抵学生心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标语产生共鸣,我们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原创”过程。比如,组织一场校园文化标语征集活动,让师生们共同为教师办公室、绿化带、运动场地、教室、食堂等地创作标语。这些标语不仅应体现学校的校园精神和办学愿景,更应贴合校情、师情、生情,真正成为学校发展定位的生动写照。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期待每一句标语都能成为学校文化的独特印记,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充满智慧与启迪的校园环境。问题二:国旗下讲话,讲给谁听?每周的升国旗仪式,是各中小学的传统仪式,而国旗下讲话更是仪式中的重要环节。这场讲话,其核心听众是学生。因此,撰写讲话稿时,需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确保内容简短精练,既有号召力,又口语化,让学生能真正听懂、听进心里。特别是面对小学生时,讲话人更需用心考虑如何让他们听得明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深刻的道理。此外,国旗下讲话的发言人并非局限于校长、主任等领导,也可邀请优秀学生、社会杰出人士等,共同分享他们的故事与经验。例如,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讲述成长历程,通过他们的真实经历,为学生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这样的国旗下讲话,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意义,让学生在每一次升旗仪式中都能有所收获。问题三:学校微信公众号,为谁而办?如今,各中小学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不仅服务于教师、学生,还连接着家长和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因此,公众号的内容必须精心策划,兼顾各方需求。学校微信公众号应贴近一线,关注教师的教学生活,聚焦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捕捉学生校园生活的精彩瞬间。在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我们始终坚持“镜头向下”的原则,发现并推送身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每年,我们会举办“感动淼小”故事征集活动,邀请教师、家长、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等参与;每月,我们也会组织“润·雅”先锋教师宣传,让更多人站在“舞台中央”,展现他们的风采,树立好榜样,传递正能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微信公众号成为了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也成为了展示学校文化、传递教育理念的重要平台。问题四:食堂菜谱,谁来定夺?对于学校食堂的菜谱,各校决策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由校长直接把关,有的由分管领导与总务主任商议,还有的由总务主任与厨师长共同决定。然而,笔者坚信,师生食谱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在师生饮食一致的前提下,更应侧重听取学生的意见,以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菜肴的口味偏好。学校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饮食喜好,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一厢情愿”式的菜谱,不仅难以赢得学生的喜爱,还可能造成食物浪费,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不应以“学生挑食”或“众口难调”为借口来回避这个问题。除了关注食材的选择,烹饪技术同样重要。学校应像重视教学质量一样,重视伙食质量,确保学生吃得饱、吃得好。此外,一些学校实行的校长“陪餐制”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做法。但陪餐不应只是形式,拍照上传便了事。校长应真正参与陪餐,与学生共同就餐,倾听他们的声音,为改善食堂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反馈。问题五:教师备课,手写还是电子?身处信息化时代,电子备课已成为教师们的便捷选择。然而,部分中小学为防教师“取巧”,仍坚持要求手写备课教案,并强调详案的重要性。这种做法或许有其初衷,但实则值得商榷。电子备课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让教师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教法、学法的研究,以及作业设计的创新。即便教师选择在现有电子教案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也并无不妥。毕竟,在教学领域,我们始终倡导“有用的东西”可以共享,这不仅是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教学智慧的传承与发扬。因此,我们鼓励学校在备课方式上给予教师更多自主权,允许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备课方式。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问题六:读书笔记,字数需限定吗?学习是教师的终身使命,读书则是完善自我、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各中小学纷纷倡导教师读书,但部分学校却对教师读书笔记的字数提出了明确要求。读书本应是随性而为、因需而读的过程,附加硬性的笔记和字数要求,无疑使原本愉悦的读书体验变得沉重。教师读书时,摘录佳句、书写心得,是其个性化的表达,应得到尊重和鼓励,而不应被统一规定所束缚。在我分管学校期间,曾尝试组织“十佳”读书笔记评选,但教师参与热情不高。反思后,我意识到读书是个人感悟的过程,难以用统一标准衡量。于是,我转变策略,组织了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们自由分享,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效果更佳。因此,我认为教师读书笔记的字数不应被硬性规定,而应鼓励教师自由表达、分享感悟,真正享受读书的乐趣。问题七:每节课都需要巡视吗?巡课作为管理者了解教学情况的方式,在一些学校被严格执行,每节课都有巡视,并有详尽的记录。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真的必要呢?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首先,对于规模较大的中小学而言,巡课的管理成本相当高。以我曾任职的一所小学为例,每天有144节课,管理人员除了巡课外,还需处理其他课务和事务,精力难免分散。其次,频繁的巡课容易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一节课中,可能有多位管理者轮番巡视,这无疑会对学生造成干扰。实际上,大部分教师都能遵守教学规范,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巡课,发现问题后个别沟通;偶尔进行全面巡课,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由此可见,每节课都进行巡视并非明智之举。管理者应合理安排巡课频次,确保既能了解教学情况,又不会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问题八:提优补差需详尽记录吗?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优补差是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制定详尽的辅导方案,并记录每次辅导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效果,甚至与优差学生的谈话也要一一记录。提优补差往往具有随机性,它发生在课堂或课后的自然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师通常不会提前规划,更难以在每次活动后都进行详尽记录。与其让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记录,不如鼓励他们更深入地与学生互动、研究,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对于其他如“作业设计记录”“家访记录”等,也需审视其必要性。学校管理应侧重于实践,而非制造繁琐的文件和表格。我们应思考:这些记录是否真正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是否存在更有效的替代方式?因此,在提优补差等教育活动中,应更加注重实际效果,而非形式主义的记录。常言道,成败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细节并非琐事的简单累积,而是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看似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老年教育课题申报书
- 2025年高考生物实验知识点复习提纲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3 溶液的浓稀表示(2)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
- 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与答案的深度解析
-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25年中国香酥条白面膨化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知识整合试题及答案
- 财务决策框架试题及答案2025
- 脊柱相关课题申报书
- 国家课题申报书点评
- 2025广东省能源集团西北(甘肃)有限公司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寻甸城乡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笔试信息
- 【MOOC】隧道工程-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四年级语文国测模拟试题 (1)附有答案
- MOOC 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铁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
- 银行保险客户KYC基础信息表
- 吊篮四方验收表
- 抹灰石膏原始记录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第四章级数
- 严重障碍量表SIB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