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电子版教案一、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学的概念。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2.难点理解化学的研究范畴。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精彩的化学实验视频,如"火山爆发""清水变牛奶"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问: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奇妙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是化学的魅力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的世界。2.讲授新课化学的概念讲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举例说明:比如水,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就是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如金属、塑料、陶瓷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性质和用途。讲解: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例如,合成药物、新型材料等。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化学的研究成果?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化学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如古代的陶瓷、造纸、火药等发明,近代的钢铁冶炼、化学肥料的使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新能源开发等领域都离不开化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3.课堂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范畴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探索化学的奥秘。4.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化学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应用,并写一篇简短的报告。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能判断一些常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识别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及识别。2.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如蜡烛燃烧、冰雪融化、钢铁生锈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讲授新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11:水的沸腾操作: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现象:水逐渐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又凝结成水。分析:此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实验12:胆矾的研碎操作: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用杵研磨,观察现象。现象:胆矾由蓝色块状变成蓝色粉末状。分析:此过程中胆矾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讲解物理变化的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如玻璃破碎、酒精挥发等。实验1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操作: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此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实验1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操作: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现象: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溶解。分析:此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讲解化学变化的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强调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如食物腐烂、燃烧等。组织学生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举例说明: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铁的硬度比较大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举例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氧化性等。让学生判断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酒精能挥发。(物理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性质)3.课堂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强调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以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4.布置作业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判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记录下来。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图片,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奇妙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吗?化学实验就能帮助我们揭开这些谜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的世界。2.讲授新课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举例说明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的组成。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提出问题: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作出假设: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提出自己的假设,如蜡烛燃烧会发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设计实验:点燃蜡烛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硬度等,并测量其密度。点燃蜡烛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如火焰的分层情况、温度变化等。熄灭蜡烛后: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如白烟的产生等,并尝试用火柴去点白烟。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收集证据: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解释与结论: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如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现象是否准确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3.课堂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总结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如要全面、准确、客观等。4.布置作业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中关于蜡烛燃烧探究的相关题目。选择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鸡蛋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探究,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如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观看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实验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2.难点药品的取用方法,特别是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连接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化学实验室的视频,展示实验室的布局、仪器设备等,让学生对化学实验室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自走进化学实验室,体验一下化学实验的乐趣呢?但是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实验室的规则和安全知识。2.讲授新课化学实验室规则讲解实验室的各项规则,如遵守纪律、保持安静、爱护仪器设备、节约药品、注意安全等。强调违反实验室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如发生安全事故、损坏仪器等。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介绍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如火灾、爆炸、中毒、腐蚀等。讲解预防安全事故的方法,如正确使用电器、遵守操作规程、熟悉灭火器的使用等。演示一些基本的安全操作,如如何正确处理意外事故(如烫伤、割伤、化学试剂溅到眼睛等)。常见化学仪器的认识展示常见的化学仪器,如试管、烧杯、酒精灯、量筒、滴管、托盘天平、镊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讲解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直观展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基本实验操作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演示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强调"一斜、二送、三直立"。演示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强调"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的取用:演示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注意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等。演示用滴管吸取和滴加液体药品的方法,强调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不能平放或倒置等。物质的加热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如检查灯芯、添加酒精、点燃和熄灭等。演示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强调试管夹的使用、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先预热等。演示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操作,强调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等。仪器的连接演示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强调用水润湿玻璃管等。演示在容器口塞橡胶塞的方法,强调不能把容器放在桌上使劲塞塞子等。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讲解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和方法。演示检查简易装置气密性的操作,让学生观察并理解。3.课堂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化学实验室规则、安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布置作业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中关于实验室规则和仪器使用的相关题目。在家中寻找一些可以替代化学仪器的物品,如用玻璃杯代替烧杯、用吸管代替滴管等,练习药品取用的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感受。三、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对空气成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2.难点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和误差分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那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展示一些与空气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蓝天、白云、人们呼吸等,引发学生对空气组成的思考。2.讲授新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果蔬汁饮料的环保生产与节能减排措施考核试卷
- 农田撂荒复耕方案范本
- 农业气象学2024年农艺师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能建陕西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中国稀土集团总部部分岗位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仑庭院绿化施工方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的实操技能试题及答案
- 租赁设备市场租赁合同执行与监管考核试卷
- 恋爱性格测试题目及答案
- 建筑光纤通信系统安装考核试卷
- 基于“三新”背景下的2025届新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 2024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及解析答案(新课标Ⅱ卷)
- 2024年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0题)
- 应急管理数据标准化与共享
-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 【冲刺版】烟草招聘考试模拟笔试试题(综合能力测试卷)和答案解析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山东省济南市等2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年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上(选择题)
- 最简单高空作业安全免责协议书
- 医疗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