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排水数字化管理系统
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1
1.1项目背景.............................................................1
1.2组织架构............................................................2
2现状调研与分析...............................................................6
2.1设施数据管理现状分析................................................6
2.1.1设施状况及数据普查..............................................6
2.1.2设施监测数据....................................................7
2.2业务管理现状分析...................................................18
2.2.1巡查养护......................................................18
2.2.2防汛应急.......................................................20
2.2.3排水户管理.....................................................20
2.2.4工程建设管理...................................................21
2.2.5管网规划改造...................................................22
2.2.6下穿隧道完好检查...............................................23
2.2.7安全管理.......................................................23
2.2.8热线服务.......................................................25
2.2.9小结............................................................26
2.3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现状分析........................................27
2.3.1排水监控管理系统...............................................27
2.3.2流量液位监测系统...............................................29
2.3.3无线视频监控系统...............................................30
2.3.4泵站监控系统...................................................31
2.3.5天网监控系统...................................................39
2.3.6火灾自动报警联网监控管理系统..................................40
2.3.7小结............................................................40
2.4硬件网络建设现状分析...............................................42
2.4.1基础环境情况...................................................42
2.4.2硬件网络情况...................................................43
2.4.3系统安全情况...................................................45
2.4.4系统管理情况...................................................45
2.4.5小结............................................................45
2.5需求分析............................................................45
2.5.1数据管理.......................................................45
2.5.2业务管理.......................................................46
2.5.3决策分析.......................................................51
2.5.4硬件网络与泵站改造.............................................53
2.5.5小结............................................................54
3系统总体设计................................................................56
3.1建设目标............................................................56
3.2建设原则............................................................57
3.3建设任务............................................................58
3.4项目创新点.........................................................59
3.4.1多源数据的集成管理与综合查询..................................59
3.4.2基于GIS的排水资产管理........................................60
3.4.3业务过程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60
3.4.4监测技术与模拟分析技术的联合应用..............................60
3.4.5多种辅助决策支持手段及应用模式................................60
3.5总体架构............................................................61
4系统综合规划方案...........................................................63
4.1数据普查及管道检测.................................................63
4.1.1数据普查要求...................................................63
4.1.2管道检测要求...................................................65
4.2综合数据库设计.....................................................66
4.2.1数据库设计与建设目标...........................................66
4.2.2数据库总体设计.................................................67
4.2.3基础地形数据库设计.............................................69
4.2.4资产数据库设计.................................................70
4.2.5运营监测数据库设计.............................................71
4.2.6文档、多媒体数据库设计.........................................72
4.2.7数据量估算.....................................................73
4.3业务管理软件规划...................................................75
4.3.1设施信息管理子系统.............................................76
4.3.2管网在线监测子系统.............................................79
4.3.3下穿隧道管理子系统.............................................80
4.3.4管网巡查养护子系统.............................................82
4.3.5防汛应急指挥子系统.............................................85
4.3.6工程建设子系统.................................................87
4.3.7排水户管理子系统...............................................89
4.3.8安全管理子系统.................................................92
4.3.9设备管理子系统.................................................94
4.3.10综合受理子系统.................................................96
4.3.11用户权限子系统.................................................98
4.3.12办公自动化...................................................102
4.4监测与模拟综合应用规划............................................105
4.4.1排水管网模型构建..............................................105
4.4.2监测数据分析评估..............................................107
4.4.3排水管网模拟分析与应用........................................108
4.4.4模型分析子系统..............................................111
4.4.5模型应用系统..................................................114
4.5综合信息展示子系统................................................119
4.6硬件支撑平台规划及系统集成........................................120
4.6.1管网在线监测平台设计..........................................120
4.6.2网络平台概要设计..............................................128
4.6.3服务器及存储平台设计..........................................132
4.6.4安全平台概要设计..............................................136
4.6.5系统管理平台设计..............................................138
4.6.6综合受理中心系统设计..........................................139
4.6.7UPS电源设计..................................................141
4.6.8泵站现场硬件改造..............................................141
5项目概预算及实施计划......................................................146
5.1项目概预算.........................................................146
5.1.1投资估算原则..................................................146
5.1.2投资估算依据..................................................146
5.1.3预算表.........................................................147
5.2实施计划...........................................................167
5.2.1第一期实施计划(2014年2月10日-2014年12月31日).......167
5.2.2第二期实施计划(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170
5.2.3第三期实施计划(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72
6系统运行维护...............................................................175
6.1人员构成...........................................................175
6.2运行维护工作内容..................................................175
6.2.1系统的日常例行操作............................................176
6.2.2硬件网络维护..................................................176
6.2.3数据维护......................................................177
6.2.4代码维护......................................................177
6.2.5软件维护......................................................178
6.2.6监测设备维护..................................................178
6.2.7运行维护机制..................................................180
6.3运行维护管理制度..................................................180
6.4运行维护费用......................................................181
7项目效益及风险分析.........................................................183
7.1项目效益分析.....................................................183
7.1.1环境效益......................................................183
7.1.2经济效益.....................................................184
7.1.3社会效益.....................................................185
7.2项目风险分析.....................................................185
7.2.1关键技术、核心问题的风险.....................................185
7.2.2其他不可预见性因素分析........................................187
8结论与建议.................................................................188
8.1结论...............................................................188
8.2建议...............................................................189
附录1雨水口参数表..........................................................190
附录2检查井参数表..........................................................192
附录3排放口参数表..........................................................194
附录4溢流堰参数表..........................................................196
附录5调蓄设施参数表........................................................197
附录6截留设施参数表........................................................199
附录7泵站参数表............................................................200
附录8管道参数表............................................................202
附录9检查井检测数据要求....................................................204
附录10雨水口检测数据要求...................................................205
附录11管道检测数据要求.....................................................206
附录12缺陷登记分类表.......................................................207
附录13结构性缺陷名称、代码、等级划分及分值(1).........................208
附录14结构性缺陷名称、代码、等级划分及分值(2).........................209
附录15功能性缺陷名称、代码、等级划分及分值................................210
附录16操作状态名称和代码...................................................212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城市排水管网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维护城市环境的“静脉”,其基本功能
是及时排除城市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天然雨水,使城市保持清洁。作为城市水
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城市排水管网起到水量调蓄渠道的作用,避免污水和雨水在城市
内累积,与山地排洪沟、城市内湖泊和内河、防洪堤坝一起消减积水与洪涝灾害对城
市的威胁。同时,城市排水管网也是城市水环境污染与净化的平衡渠道,其通过水流
将污染物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设施,避免大量污染物集中排入水体而对环境造成难
以恢复的破坏。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雨水回流速度、排放方式较之以前也有了较大改变,原有排水管网能否适应城市的
快速发展成了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中心城区即指绕城高速以内的部分,包括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五
个区,2002年以前,由于雨污不分,占日排污总量一半多的生活污水在未经任
何处理的情况下就由雨水口全部排入河道,造成市内30余条河流
污染。为改变污染状况,从2002年开始实施城区雨、污水分流整治工程,
共耗时近2年、斥资3亿元,基本改变地下雨、污水合流现状。目前运行的城区
雨污分流系统可分为两个并列的系统一一雨水排放和污水排放系统。
2006年,启动了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于2007年底,实现中心城区600多平方
公里内管线的普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排水管网的建设也越来越快。据
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心城区雨、污水管网总长4800公里,其中
雨水管网2450公里,污水管网2350公里;雨水、污水检查井共计15万座;雨
水收水口11万座。由此可见,排水系统规模庞大、构造复杂、设施繁多,日常管
理十分不易。然而,目前排水管网基础设施的资产管理数字化程度仍然较低,管理
水平无法跟上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落后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基础设施的运行效
能和养护效率,且无法科学指导事故预警和抢险工作,因此,要满足目前排水管理
工作的需求,关键在于提高排水管网管理的数字化水平。
2013年,被列为首批20个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顺应国家智慧城市
创建,智慧成都的核心建设点之一就是建设智慧水务,利用水务物联网技术更加高
效的管理城市水资源。同时,信息网络技术和新一代的智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
智能传感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兴起也为实现排水系统管理的
数字化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行业角度看,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模式正在不断升级,国内外排水行业数字
化管理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一、纸图与简单计算机管理模式;二、基于
GIS的管理模式;三、基于监测和模拟的综合管理模式;四、基于可靠性分析的
高级管理模式。
第一阶段为纸图与计算机管理模式,主要基于纸图和Excel、CAD等简单工
具进行管理,整个行业处于非数字化和无组织的底层数字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缺
点是管网信息分散,不便于管理者纵观全局,且由于经常翻看,图纸破损非常快,
同时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造成图纸变形进而影响图纸精
度,对管网资料的完好保存造成重大隐患,对后期图纸维护造成资金和技术上的双
重压力;
第二阶段为基于GIS的管理模式,这一阶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地图的
集成管理,体现地理特征、实现了基本的地图显示和查询功能,但是未对模型模
拟进行研究,无法辅助管理者进行规划方案评估;
第三阶段为基于监测和模拟的综合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综合集成GIS和专业
模型的优势,实时采集管网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模拟,对管网运营控制
提供科学决策平台。这是当前国内发展的主流模式;
第四阶段为基于可靠性分析的高级管理模式,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体现管
网与土地利用的空间差异性和关联关系,利用大规模计算技术深度挖掘管网特
性。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尚处在第一和第二阶段,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已处
于第三阶段。排水行业的发展也已经经历了第一、第二两个阶段,在当前经济投
入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下,立足于第三阶段一一国内主流水平,建
立基于监测和模拟的综合管理模式并向第四阶段进行发展是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
和必然选择。
本项目利用智能传感网、高性能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主流技术,基于“排水
一张图”的整体蓝图,建设“智慧排水”的成都模式已成为当前排水行业管理发展
的必然,对于排水设施管理处整体决策能力和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促进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创建
“智慧城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组织架构
排水设施管理处是隶属于水务局的公益型事业单位,成立于
2006年,编制人数443人,现有在职职工512人,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主
要职能为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排水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负责城市排水管网、中水回用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城市下穿隧道的日常维护和管
理,编制排水设施常年维护计划和重点整治计划,报上级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城
市排水设施的防洪及抢险救灾工作,收集整理城区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相关资
料,完成市水务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目前排水设施管理处主要承担中心城区
1670余公里雨污水管道(雨水管道970余公里,污水管道690余公里)、5.4万余
座雨污水检查井、40座下穿隧道(包括3座人行下穿、1座人行通道)及45座
下穿隧道排涝泵站的综合管理任务,以及中心城区防洪应急抢险工作与中心城区
雨污分流及水环境治理工作。
排水设施管理处组织架构如图1-1所示,其下设办公室、计划材料科、设施设
备管理科、排水监管科、技术科、工程管理科、组织人事科、审计监管科、财务科等
9个科室;城东管理所、城西管理所、城南管理所、城北管理所等4个
基层管理所,共计13个内设机构。每个机关科室的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办公室
负责工作目标、文件、会务、机要、文档管理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负责信
息、信访、保密、政务公开处理管理工作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稳工作;负责后
勤、行政车辆及行政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及领导批示;负责对内协调和对外联络工作;负责协会日常事务工作;完成上级
交办的其他工作。
(2)计划材料科
负责常年维护计划和重点维护计划编制申报工作,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
督;负责常年维护、重点维护及其他工程建设预算编制(审核)工作;负责物资
材料计划编制、采购组织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全处的经营管理工作;负责综合统
计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3)设施设备管理科
负责排水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应急抢修的组织指挥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巡视
巡查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负责机械设备、生产车辆等固定资产的管理及配置工
作;负责安全、消防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设施定期考核工作;组织日常维护项目的
验收工作,负责日常维护经费的审核工作;负责城市防洪排涝的组织指挥和调度工作;
负责下穿隧道综合管理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汛期隧道专项信息的收集报告工作;负责维
护、应急抢险等设备计划的编制和配备工作;协助办理新、改、
扩(占)设施的交接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4)排水监管科
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排水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负责
《城市排水条例》执行情况的指导监督工作;负责排水设施巡视巡查和排水运行
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协助违法违规排水行为的查处工作;负责水环境治理的
指导、协调和组织工作;负责雨污分流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实施;协助排水许可的办
理工作;组织实施排水运行管理定期考核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5)技术科
负责中心城区排水设施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数据处理和建档工作;贯彻
落实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编制制定处内专项技术标准;组织编制重点维护
等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审核日常维护工程和其他工程项目技术方案;承担新、改、
扩建设施接收技术资料审核、归档等工作。组织新、改、扩(占)建设施的检测、
移交工作;承担管网检测资料整理建档工作,负责在线监测管理工作;组织排水设
施运行状况分析和安全评估工作;提出排水设施改进、完善规划意见;参与市政等
建设项目排水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查工作;负责技术干部的业务管理和技术培训工
作;负责监控系统管理、维护工作;负责技术创新的组织、指导工作;完成上级交办
的其他工作。
(6)工程管理科
拟定工程建设和重点维护项目质量管理、文明施工等保障措施并监督实施;
负责组织日常维护、重点维护和其他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及组织、实施工作;
负责建设项目的统筹协调工作;负责重点维护项目经费决算审核工作,负责其他
项目工程决算审定申报工作;负责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的审查工作;组织重点
维护项目验收工作;负责其他工程项目初验、报验收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
作。
(7)组织人事科
负责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党组织建设工作及职工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人
事管理和机构编制工作;负责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及聘任工作;负
责工资、社会保险、劳动保障、劳动安全的管理工作;负责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
作;负责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及全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训工作;负责工、团、青、
妇等工作、承担职代会日常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8)审计监管科
负责财务、固定资产、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工
作;负责全处纪检监察工作;负责落实党内监管制度和廉洁自律规定的监管工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9)财务科
负责编制部门预算和财务决算编报工作;负责日常维护和重点整治经费和固
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全处财务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排水设施管理处
机关科室(9个)基层管理所(4个)
设
排
组
审
施
H工
水
织
计
设
办
技
财
划
程
公
监
人
监
术
务
备
材
管
室
科
科
管
事
管
管
料
理
科
科
科
科
科
理
科
图1-1排水设施管理处组织架构图
2现状调研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排水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2014年2月10日到
2014年3月5日期间多次对排水设施管理处技术科、工程管理科、计划材料科、设
施设备管理科、排水监管科、城东管理所、城北管理所、城西管理所等部门进行实
地调研和交流,调研内容涉及设施数据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硬件
网络建设等方面。基于调研内容分别对设施数据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
用、硬件网络建设现状进行评估和分析,同时确定相应的需求,为建设方案的设计和
实施提供依据,以保证方案的适用性。
2.1设施数据管理现状分析
2.1.1设施状况及数据普查
2002年开始雨污分流工程,并于2006年启动了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到2007年底,实现了中心城区600多平方公里内管线的普查,形成了普查数据
库。截至2013年底,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总长约4800公里,其中雨水管网
2450公里,污水管网2350公里,检查井15万座,下穿隧道泵站59座。
截至2013年底,排水设施管理处所管辖的排水管网共1670公里,下
穿隧道共有40座(包括3座人行下穿和1座人行通道),每座下穿隧道都设有泵
站和雨水管道,并有独立出口,其中下穿隧道泵站共45座。
排水设施管理处所管辖范围内排水设施数量详细统计见下表:
表2-1截至2013年底排水设施管理处所管辖范围内排水设施数量统计表
下穿
下穿截流限流闸门其他材
名称排水管网隧道检查井倒虹管闸槽井
隧道墙管井质管道
泵站
54212
数量1670公里40座45座40处20处29处10座2座29条
座
目前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排水管网建设受地势的影响,致
使部分污水管道存在负压状态,为了摸清污水管道带压状况,从2008年开始,
排水设施管理处每半年进行一次污水管道带压运行状况调查,并形成相应的调查
表,如下表所示。调查按照城东管理所、城西管理所、城北管理所、城南管理所管养
范围分别进行,主要调查管养范围内全部污水管道带压运行状况以及关键节点水位
状况,具体包括污水厂配套干管节点、一环路污水管节点、二环路污水管节点及辖
区内的其他污水干管节点的水位状况。
表2-2污水管道压力运行情况调查表
污水管道压力运行情况调百去
2.1.2设施监测数据
2.1.2.1管网流量、液位监测
2012年,排水设施管理处建设完成管网流量液位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排水
管网流量、液位等数据的在线监测和分析,以及时掌握排水管网实际运行状态。
所管辖的1670公里管网共设有监测点位51个,其中流量计12台、液位计
36台、雨量计3台。采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云计算中心服务器,然后从云计
算中心再传送至排水设施管理处指挥中心。具体监测点位信息及当前状态如下表
所示,可以看到目前由于监测设备缺乏专业队伍进行维护,大部分监测设备的实
时数据无法采集,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表2-3管网监测点位信息及当前状态一览表
所属区监测类
序号站点名称监测设备设备型号工作状态
域型
1一环路与华科北路交口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2一环路东五段九眼桥闸门井东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3三色路(二厂进厂段)东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4二环路东五段与静居寺交点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5二环路南一段溢流口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6天仙桥南街(北)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7天仙桥南街(南)东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8新南下穿下游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9武侯污水厂进厂段东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10第一污水处理厂进厂段东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11跳蹬河北路(四厂进厂段)东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12锦江下穿上游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13东风路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14五块石下穿隧道东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15人南四段桐梓林南路路口东所流量计Floada902哈希未收到数据
16水碾河下穿隧道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正常
17红星路下穿隧道北段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18红星路下穿隧道南段东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19一环北四段府青立交变径点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20一环路东二段与新鸿路交点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正常
21一环路北一段西北桥头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一环路北三段小沙河排洪渠
22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左岸
一环路北四段解放路口下游
23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内侧
24二环路与解放路交点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25北郊干管马鞍东路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26大天污水厂进厂段(东侧)北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27大天污水厂进厂段(西侧)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28太升桥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29龙潭污水厂进厂段北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30昭觉寺横街北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31二仙桥下穿泵站北所雨量计无武汉新普惠未收到数据
一环路南三段与人民南路交
32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界处
二环路西一段与武侯大道交
33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点
34同和路蜀汉路口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正常
35江安河污水厂进厂段西所流量计sigma940哈希未收到数据
36锦里东路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37青羊大道过清水河前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正常
38中医学院下穿隧道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39二环路光华下穿隧道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40二环路新光路口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41同和路下摸底河前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42文翁路雨水排放口(东)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43文翁路雨水排放口(西)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44武侯大道下穿隧道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45祠堂街西所液位i卜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46紫荆西路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47羊市街下穿隧道西所流量计Floada902哈希未收到数据
48草金路下穿隧道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49衣冠庙方涵进入火烧堰前西所液位计Sonicsens豪迈未收到数据
50光华大道下穿泵站西所雨量计无武汉新普惠正常
51羊市街下穿隧道(附近)西所雨量计无武汉新普惠未收到数据
2.1.2.2下穿隧道设施监控
排水设施管理处目前管理的下穿隧道40座,其中3座人行下穿、1
座人行通道,剩余36座均为车行下穿。此外,还有1座即将移交管理的车行下
穿隧道。各隧道内设施监控现状参差不齐,下穿隧道设施监控信息包括隧道照明、隧
道通风、隧道消防、隧道信息播报、语音通信、隧道视频监控、隧道道闸、卷帘
门、隧道网络通信、泵站系统等信息,下穿隧道具体信息收集情况如表2-4所示。
排水设施管理处下辖排水泵站均为下穿隧道泵站,以雨季排涝、保证道路通
畅为主要目的,从保证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角度,在部分泵站内实现了对以下参
数的监测。
(1)雨量
实时掌握泵站所在片区的降雨信息,提高下穿隧道排涝泵站应急响应能力。
(2)集水井液位
集水井液位是排涝泵站运行控制的重要参考信息,根据集水井液位情况,按
需启闭提升泵。
(3)温度、湿度
监测下穿隧道泵站的工作环境,为设备周期性养护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4)泵电压电流
泵电压电流是关键设备运行工况的重要指示参数。
(5)CO等气体含量
监测长距离下穿隧道的毒性气体含量,保证行车人员的安全。
以上监测参数仅作为泵站现场设备控制的参考,并未实时上传至排水设施管
理处。
《排水数字化管理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表2-4下穿隧道收集信息一览表
序信息播语音通隧道视频隧道道闸、泵房有无
地道桥(隧道)名称所在道路穿越道路照明系统通风系统消防系统所属管理所
号报系统讯系统监控系统卷帘门(座)中控室
时间控制器有消防系仅有配电
有流风机
控制船槽照统,报警房和泵房
总府路、共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中外儿童文学名著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剑桥商务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电工电子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教科所2025届高考原创信息试卷历史试题(七)含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海安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周周测(2)数学试题含解析
- 九江市德安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晋中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最后冲刺模拟(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宁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生物试题三模卷含解析
- 上海市杨浦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教案 新人教版
- 防性侵安全教育课件
-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项目七质谱法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北京市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 职业技能大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赛初赛理论知识考试及答案
- 2024年全国高考日语试卷(新题型)(含答案与解析)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 文言文二则》2024年同步练习卷
- 报销单据明细表Excel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低空监视雷达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学习《吴军阅读与写作》 (50讲 )
- 房产证代办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