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古诗三首示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内容: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通过朗读、赏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示儿》,学生能够感受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培养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反复朗读和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诗词朗读和背诵。他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诗词格律知识,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识别并理解常见的古典文化元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古诗词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喜欢通过声音感受文学之美。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倾向于通过朗读来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偏好通过文字分析来探究诗歌的深层意义。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示儿》时,可能会遇到对古代语言和表达方式理解困难的问题。例如,对诗句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历史典故以及诗中蕴含的情感不易把握。此外,学生在理解和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时,可能会因为自身生活经验的局限而感到抽象和难以共鸣。因此,教学中需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体验来加深理解。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示儿》相关的图片、历史背景介绍视频以及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以丰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诗歌内容、重点词句及讨论引导。
4.教室布置:设置安静的阅读区域,便于学生自主朗读和思考;同时,安排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交流心得。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展示一幅描绘古代战争的图画,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引出爱国主义主题。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古代爱国诗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爱国诗词的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陆游及其生平,为学习《示儿》做铺垫。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朗读诗歌:教师范读《示儿》,学生跟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理解诗意: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3.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体会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1.诗歌背诵: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句诗句进行背诵,其他组员进行听写,检验背诵效果。
2.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根据《示儿》的意境,创作一首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歌。
3.诗歌表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诗句进行表演,如扮演王师北定中原的场景,以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举例回答:学生讨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话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回答举例: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以及对先人的怀念和告慰。
2.举例回答:学生讨论《示儿》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有哪些?
-回答举例: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3.举例回答:学生讨论在学习《示儿》这首诗时,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回答举例:我们可以从诗人的爱国情怀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示儿》这首诗的爱国主题。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如诗歌的意境理解、情感体验等,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陆游的其他诗作,拓宽知识面。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示儿》这首诗的爱国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整个教学流程用时不超过45分钟。知识点梳理1.诗歌背景知识
-陆游的生平简介及其文学成就
-《示儿》的写作背景,包括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和陆游的个人经历
2.诗歌内容分析
-诗歌的结构:四句诗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诗歌的主题:表达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重点词句分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告乃翁”等词语的含义
3.诗歌艺术手法
-意象运用:如“北定中原”的意象,象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情感表达:通过“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王师北定中原日”与“家祭无忘告乃翁”,突显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与现实的矛盾
4.诗歌情感体验
-爱国情怀: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
-思念之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悲壮之情:在逆境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坚守
5.诗歌阅读方法
-朗读: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意境
-赏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比较:将《示儿》与其他爱国诗歌进行比较,加深对爱国主题的理解
6.诗歌背诵与默写
-诗歌背诵: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加深对诗歌内容的记忆
-默写: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诗歌的默写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诗歌与生活的联系
-从诗歌中汲取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通过诗歌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将诗歌中的情感体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板书设计①知识点:
-陆游生平简介
-《示儿》创作背景
-诗歌主题:爱国情怀与亲情
②词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
③重点:
①陆游:南宋诗人,爱国诗人,代表作品《示儿》
②《示儿》创作背景:南宋时期,国土沦丧,民族危机深重
③诗歌主题:通过对“王师北定中原日”和“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共同走进了南宋诗人陆游的世界,通过深入解读他的《示儿》,感受到了诗人那颗永远跳动着的爱国之心。以下是对本节课的总结:
1.理解了诗歌的背景,知道了陆游的生平及其爱国情怀。
2.掌握了《示儿》这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了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学会了如何通过朗读、赏析和讨论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当堂检测: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下是一些检测题目:
1.选择题:
-《示儿》的作者是:
A.王安石B.陆游C.杜甫D.白居易
-下列哪一项不是《示儿》这首诗中的重点词句?
A.王师北定中原日B.家祭无忘告乃翁C.春风又绿江南岸D.人生自古谁无死
-下列关于《示儿》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诗歌反映了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保人员流动的管理与总结计划
- 预算调整申请计划
- 七年级地理上册 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5年西藏货运从业资格考试题目大全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镇江b2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目
- 汽车行业客服总结
- 2 腊八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领域试题集萃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农业设备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国水泥回转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档案编研工作》课件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
- 初中英语牛津深圳版单词表(按单元顺序)七年级至九年级
- 枪支安全及使用指南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国省道公路标志标线维护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MOOC】科技英语写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动汽车课件
- 原始点医学(201904第1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