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目录第六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阅读与探讨22太空一日/杨利伟23“蛟龙”探海/许晨24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25活板/沈括任务二搜集与整理任务三表达与呈现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约客/赵师秀课文要点梳理《太空一日》作者与背景:作者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本文节选自《天地九重》,记录了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真实经历,不仅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也体现了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容剖析:文章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杨利伟在太空飞行期间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经历。起飞阶段,火箭产生的共振让他极度痛苦,以为自己要牺牲;在太空中,他清晰地观察到地球的全貌,同时遭遇了神秘的敲击声;返回阶段,飞船出现的剧烈晃动和高温,再次让他面临生死考验。通过这些经历的叙述,全方位展现了太空飞行的艰难与危险。人物品质:杨利伟面对太空飞行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始终保持冷静、沉着,展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他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记录,为我国航天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写作特色:文章语言质朴平实,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如“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在火箭起飞时的紧张状态。此外,按照时间顺序叙事,使文章条理清晰,读者能清晰地跟随作者的经历感受太空飞行的全过程。《“蛟龙”探海》作者与背景:许晨,当代作家。本文围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深海探索展开,记录了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为实现深海探测梦想,不懈努力、勇攀科技高峰的历程。内容解读:文章介绍了“蛟龙号”的研发过程,从最初的设计理念到克服重重技术难题,最终成功进行深海下潜。详细描述了“蛟龙号”在深海下潜过程中的各种状况,如巨大的水压、复杂的海底环境等,同时展现了科研人员在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精神价值:“蛟龙号”的成功研制和深海探索,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他们的努力不仅推动了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也为人类探索海洋做出了重要贡献。写作特点: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如“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使读者对“蛟龙号”的性能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描写科研人员的对话和行动,展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带上她的眼睛》作者与背景:刘慈欣,著名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本文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以独特的科幻视角,探讨了人类对自然、生命的思考。情节与主题:小说讲述了“我”带上一位被困在地心的女孩的“眼睛”,领略地球表面美好景色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我”逐渐了解到女孩的困境——她作为“落日六号”领航员,因飞船故障被困地心,无法返回地面。小说通过这样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孤独、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艺术特色:小说构思巧妙,将科学知识与人文情感完美融合。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奇特的科幻场景,如地心的环境、“眼睛”的神奇功能等。同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刻画了“我”和女孩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科幻元素分析:小说中的“眼睛”这一高科技设备,以及地心探险的情节,充满了科幻色彩。这些科幻元素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引发了读者对科技发展的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活板》作者与背景: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著有《梦溪笔谈》。《活板》一文详细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文言知识梳理:实词积累:“板印书籍”中“板”通“版”,意为“用雕版”;“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中“和”读作huò,意为“混合”;“持就火炀之”中“就”意为“靠近”。虚词理解:“不以木为之者”中“以”意为“用”;“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中“为”表被动,意为“被”。特殊句式:“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是被动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中“板印”是名词作状语,意为“用雕版”。内容分析:文章按照活字印刷术工作程序的顺序,依次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印刷过程以及活字印刷术的优点。开篇点明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引出活板的发明;接着详细描述了活板制作过程,包括制字、排版、印刷等步骤;最后强调活板印刷术“活”的特点,以及它在提高印刷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科技价值: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活板》一文为后人研究古代印刷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阅读与探讨策略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纪实文学:阅读《太空一日》和《“蛟龙”探海》这类纪实文学作品时,要注重对事件真实性和细节的把握。通过分析作者的叙述角度和情感表达,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例如,在阅读《太空一日》时,关注杨利伟在面对危险时的心理变化和应对措施,感受航天工作者的勇气和担当。科幻小说:阅读《带上她的眼睛》等科幻小说,要发挥想象力,理解小说中构建的科幻世界。同时,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元素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思考作者通过科幻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如在阅读过程中,探讨“眼睛”这一科幻元素对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文言文:阅读《活板》这类文言文时,首先要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其次,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最后,体会古代科技成就的伟大,以及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复习时,可以通过翻译、背诵等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技巧提升信息提取: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快速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对于说明文和纪实文学,要关注数据、事件经过等重要信息;对于小说,要留意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例如,在阅读《“蛟龙”探海》时,提取“蛟龙号”的下潜深度、研发时间等关键数据,了解我国深海探测的发展历程。问题思考:阅读时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文章的深层含义。如在阅读《带上她的眼睛》时,思考女孩被困地心的处境对她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小说所反映的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较阅读:将本单元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不同文体、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和表达风格。例如,比较《太空一日》和《带上她的眼睛》在叙事方式、情感表达上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搜集与整理指导资料搜集途径图书馆资源:利用学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查阅与航天、海洋探索、古代科技等主题相关的书籍、期刊和报纸。例如,可以查找关于中国航天发展历程的书籍,了解更多航天英雄的事迹。网络资源:通过搜索引擎、科普网站、学术数据库等网络平台,获取丰富的资料。在使用网络资源时,要注意筛选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在搜索“蛟龙号”相关资料时,选择官方网站和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访谈交流:可以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例如,采访学校的科技老师,了解一些关于古代科技发明的知识,或者与航天爱好者交流,分享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看法。资料整理方法分类整理:将搜集到的资料按照主题、时间、类别等进行分类。如将航天相关资料分为载人航天、卫星发射等类别,将古代科技资料分为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等类别,便于查找和使用。提炼要点: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提炼,提取关键信息和要点。对于长篇文章,可以制作摘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数据资料,可以制作图表,直观展示数据的变化和关系。建立索引:为整理好的资料建立索引,标注资料的来源、主题、关键词等信息,方便快速检索。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或笔记软件进行索引管理,提高资料管理的效率。表达与呈现要点口头表达清晰流畅:在进行口头表达时,要做到语言清晰、流畅,避免出现卡顿、重复等问题。可以提前组织好语言,列出提纲,明确表达的重点和思路。生动形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讲述航天故事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太空中的奇妙景象,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互动交流:注意与听众的互动交流,观察听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增强听众的参与感。书面表达结构合理:在写作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可以采用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方式,组织文章的内容。内容丰富: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丰富文章的内容。运用具体的事例、数据、描写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写关于“蛟龙号”的文章时,可以列举“蛟龙号”的多次下潜任务和取得的成果,展现我国深海探测的成就。语言准确: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词语,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同时,根据不同的文体和表达目的,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诗歌赏析:杜牧的《泊秦淮》通过对秦淮河畔夜景的描写,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朦胧、迷茫的氛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指责歌女,实则批判了那些沉迷于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达官贵人。艺术特色:诗歌情景交融,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巧妙结合。同时,运用典故,以《后庭花》这一亡国之音,暗示晚唐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贾生》诗歌解读:李商隐的《贾生》以贾谊的遭遇为题材,借古讽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开篇点明汉文帝求贤若渴,召见被贬的贾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笔锋一转,揭示出汉文帝并非真正关心百姓,而是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讽刺了晚唐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表现手法:诗歌欲抑先扬,先写汉文帝对贾谊的重视,后写其问非所问,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讽刺效果。同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如“夜半虚前席”,生动地刻画了汉文帝的形象。《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诗歌理解:杨万里的这首诗描绘了山区行路的感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以朴素的语言告诉人们不要被眼前的顺利所迷惑。“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形象地揭示了人生道路上会遇到无数困难,需要不断克服。哲理思考:诗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