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百万农奴主题班会_第1页
3.28百万农奴主题班会_第2页
3.28百万农奴主题班会_第3页
3.28百万农奴主题班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8”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日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3.28百万农奴解放日的设立的时间与历史意义,不忘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活动形式:看新旧西藏对比图片,介绍旧西藏农奴制度、二、活动过程:1.唱国歌导入:

师:50多年沧桑巨变,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获得新生,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权利,昔日的农奴成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主人,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生活越来越好。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伟大选择,是先进社会制度战胜腐朽、没落社会制度的历史必然。3月28日因此成了新旧西藏的一道分水岭,一边是历史中的农奴制旧西藏,一边是社会主义新西藏。我们纪念3月28日这一天,就是为了不忘过去,激励未来;就是为了顺应人民呼声,体现人民意愿;就是为了让西藏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永远牢记50年前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知史鉴今,昭示未来。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重大政治节日,它像火炬一样照亮过去和未来。2.介绍“3.28”百万农奴解放日确立时间与历史意义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从这一天开始,在党的领导下,西藏百万农奴勇敢地向着千百年来压迫、剥削他们的反动制度冲击,同“三大领主”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搬掉了千百年来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山,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推翻了“三大领主”对西藏人民的残酷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3.出示新旧西藏对比图片师:5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进步,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介绍农奴制度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西藏的农奴主主要是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他们不到西藏人口的5%,却占有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以及大部分牲畜。据17世纪清朝初年统计,当时西藏实有耕地300多万克(15克相当于1公顷),其中官家占30.9%,贵族占29.6%,寺庙和上层僧侣占39.5%。1959年民主改革前,全西藏有世袭贵族197家,大贵族25家,其中最大的贵族有七八家,每家占有几十个庄园,几万克土地。农奴超过旧西藏人口的90%,藏语叫“差巴”(即领种份地,向农奴主支差役的人)和“堆穷”(意为冒烟的小户)。他们不占有土地,没有人身自由,都依附在某一领主的庄园中为生。此外还有占人口5%的“朗生”,他们是世代家奴,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丝毫人身自由。5.讲述英雄故事、学习先烈英勇事迹。三、总结:师:同学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不能忘记过去,忘记历史。我们要永远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我们要分清基本政治是非,站稳政治立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同达赖集团斗争到底,珍惜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回报于党,回报祖国,建设家乡。为西藏的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内容总结

(1)“3.28”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日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