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含解析必修3_第1页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含解析必修3_第2页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含解析必修3_第3页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含解析必修3_第4页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含解析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专题2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讲)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3.敬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沟通的意义。学问点一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地位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对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他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拓展提升】多角度理解爱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从民族文化角度看对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从文化传承角度看有利于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维系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增加民族自尊心和骄傲感从文化创新角度看有利于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为文化创新奠定基础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世界的含义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特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联系①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假如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3.敬重文化多样性为什么必要性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重要性①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旺盛的必定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溢朝气与活力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怎么样看法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敬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需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详细要求:在文化沟通中,要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谐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任务既要更加热忱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加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学问拓展】1.深化理解文化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世界性民族性表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特征缘由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辩证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错误倾向(1)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2)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2.缘由和措施结合,全面把握文化多样性为什么必要性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行缺少的色调。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重要性①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旺盛的必定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溢朝气与活力怎么样看法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敬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需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要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谐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任务既要更加热忱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加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特殊提示】只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敬重其他民族文化,易犯“封闭主义”错误;不认同或不敬重本民族文化,易犯“民族虚无主义”错误。学问点二文化的沟通与传播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1)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化。(2)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传播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面对大众的标记印刷媒体的推广大众传媒的特点、优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合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特殊提示】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传媒的消逝。3.进行文化沟通的意义和看法(1)意义①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沟通,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加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②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沟通,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③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沟通,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削减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2)看法①进行文化沟通,首先要敬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学问拓展】1.对比把握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途径手段区分内涵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侧重点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详细形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化,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大体出现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形态联系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化等途径传播,实现文化的沟通与发展。如图:2.细解文化沟通的意义文化沟通的一般意义对文化发展通过文化沟通,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加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对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沟通,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对国际政治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沟通,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削减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中外文化沟通的意义对自身有利于我国汲取其他民族和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对世界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和发展;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情,构建和谐世界【特殊提示】(1)文化沟通不是文化输出。对外文化沟通是为了赢得世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理解、敬重和认同。而文化输出则是为了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2)文化沟通的方向是双向的,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文化沟通对民族文化既有利也有弊。不能认为文化无国界,可以随意沟通和借鉴。学问点三加强文化传播和沟通的缘由及措施命题通常结合我国推动文化沟通传播的重大举措、与我国相关的重大文化沟通传播活动等,选取典型材料,从为什么、怎么办角度考查对文化传播和沟通相关学问的敏捷运用。【常见设问方式】(1)结合材料信息,分析推动某一文化沟通和传播活动的缘由或意义;或者结合材料信息,分析某一文化沟通和传播活动取得胜利的缘由。(2)结合材料信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学问,分析如何推动文化的沟通和传播;或者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或者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常用答题语言】(1)关于推动文化沟通和传播的缘由①从文化引进来看:有利于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我国面对世界、博采众长,学习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从文化走出去看: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从世界文化看: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发展。④从其他角度看:通过文化沟通可以推动各国经济上的互利共赢、促进政治上的同等互利。(2)关于推动文化沟通和传播的措施①从沟通双方角度:既要更加热忱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加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②从文化多样性角度:要敬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在文化沟通中,要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谐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③从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角度:要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化等途径,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主动推动文化沟通与传播。④从文化创新角度:面对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中外文化的沟通、借鉴与融合,必需以世界优秀文化为养分,充分汲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⑤从文化间关系角度:正确处理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考点一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典例1】(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2024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珍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①爱护文化遗产须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②敬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敬重各民族文化③爱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学问。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我国,而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珍贵遗产,可见,这说明爱护文化遗产须要各国共同努力,敬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敬重各民族文化,故①②正确;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故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解除④。故选A。【举一反三】(2024·海南卷·1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允、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削减与弱化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③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沟通互鉴中共同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没有弱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①错误;各国的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不同的,故②错误;③④观点都从不同角度正确指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或意义,故符合题意。【变式1】(2024·全国卷Ⅱ·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宠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②是满意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显明特色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③入选:中俄两国之间发展红色旅游,是因为两国的红色文化能够满意两国民众的文化需求,也是因为两国红色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①错:“主导性”夸大了两国的红色文化对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作用;④错:两国的红色文化不能规定两国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方法技巧】对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考查,问题主要出现在理论表述的精确界定上和材料指向的正确理解上。首先,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体现的是共性与特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次,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向某种文化既有自身民族特色,又与其他文化有相通之处;二是指向某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被世界所认可。考点二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典例2】(2024·天津卷)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中学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2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情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宠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A.中华文化面对世界博采众长B.中华文化具有凝合力和引领力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D.教化在文化沟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答案】D【解析】美国的中学开设中文课程,并且选修人数不断增多,体现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A选项“面对世界博采众长”侧重汲取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两者都体现文化沟通,但在方向不同,解除;中华文化的凝合力和引领力侧重对本民族内部而言,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具有凝合力和引领力,B错误;材料强调汉语教化在文化沟通中的意义,C犯了夸大的错误,并且侧重政治意义,因此不符合题意,解除;美国的中学开设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汉语并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互动,有利于增进美国青年人对中国的了解,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贡献,说明教化在文化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符合题意。【举一反三】(2024·全国卷Ⅲ·19)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美的远征吸引了国外很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射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呈现了长征这部壮美史诗,引起剧烈反响。这表明()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沟通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我国的红军长征吸引了国外很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表明白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④错:文化的内涵不是在沟通过程中确定的;革命文化的价值也不是由大众传媒的传播确定的。【方法技巧】因果优选法解答因果型选择题,依据题干与题肢关系,可运用如下口诀进行选择:干脆缘由、间接缘由选干脆缘由,外因、内因选内因,根本缘由、一般缘由选根本缘由,主要缘由、次要缘由选主要缘由。【变式2】(2024·高考全国卷Ⅱ,T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宠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②是满意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显明特色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两国的红色文化并不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推动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应是社会实践的发展,①不选;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满意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因而推动了两国之间红色旅游的发展,②正确;两国的红色文化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显明特色,因而能吸引两国游客,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③正确;两国的红色文化本身并不能规定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④错误。考点三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典例3】(2024·全国卷Ⅰ·19)2024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③中外文化沟通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改变发展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加文化影响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③对:中国话语在海外认知度提高,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又包括新时代政治词汇,这说明中外文化沟通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改变发展。④对:随着我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话语在海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①错:文化的价值取决于其本身的内容,而不只是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错:中国话语在海外认知度提高,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又包括新时代政治词汇。【方法技巧】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在国外的接触度、理解度急剧上升。在认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国词中,文化类的词语所占比重最大,像春节、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悉数上榜,而排名最靠前的还是非中国功夫莫属,“少林”一词高居榜首。【变式3】(2024·高考全国卷Ⅱ,T19)2024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加文化自信③标记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加文化自信,②符合题意。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这标记着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③符合题意。文化是否具有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文化自身的内容是否先进、优秀,①说法错误。④夸大了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的作用。考点四文化传播与沟通的意义【典例4】(2024·全国卷Ⅱ·20)截至2024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④满意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②④正确: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