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1、“格物”的思想进程的内涵包括()。A、取象B、正名C、明理D、知类2、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动组织国际劳工局局长索马维亚在1999年6月举办的第()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答案】:B3、朱熹认为对待“格物”应抱有什么心态()。A、怀有敬意B、内心的高度专注C、整个是理性的凝聚状态D、以上都不是4、战国时礼崩乐坏,《大学》认为重建明德的任务落在了哪家学派身B、法家C、儒家【答案】:C5、未来的人类劳动呈现的特征不包括()。A、交叉复合性B、乐生性C、创造性D、数据性【答案】:D6、从“治国”到“平天下”,意味着从局部有限的标准进入到()A、一般性B、特殊性【答案】:C7、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D、荀子【答案】:C8、二程对格物致知的“格”之理解不包括()。A、认为“格”即“至”B、把“至”递训为“穷”C、认为穷是非穷尽性的研究D、认为这种研究是全身心的知和误【答案】:C9、儒家的“三大德”不包括()。A、仁10、古人将天命义理化,体现的道理不包括()。A、为期待的品质和道德的准则找到依据B、使明德具有必然性特点D、是一种消极的思想11、原始社会的劳动不包括()。A、采摘D、书写12、未来劳动者的通用技术一般不包括()。A、英文写作技术D、计算机应用技术【答案】:A13、《大学》诚意意味着高度的自觉,是一种()的状态。C、专注【答案】:BC14、“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这句名言作者是()。B、马克思C、黑格尔【答案】:B15、下列哪项是属于孟子所概括的人伦关系()。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答案】:D16、()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A、马克思B、卢梭C、苏格拉底D、恩格斯【答案】:D17、《大学》明德的建立明德和人性的关系被明确提出是在()。A、《论语》B、《大学》C、《礼记》D、《中庸》【答案】:D18、以下哪些大家曾表达过知识的来源是与万物相接()。A、庄子C、荀子【答案】:AB19、传统政治中天命的来源以德感天是《大学》对于传统的()的延续和继承。B、先王之道C、处世之道D、以上都是【答案】:B20、古今本《大学》区别解析《大学》的内在结构有“三纲八目”,其中八目不包括()。A、亲民B、诚意D、格物【答案】:A21、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生产阶段是()的转化。C、劳动价值→新使用价值;D、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答案】:C22、对“明德”的理解正确的是()。A、先秦古人讲明德着眼于君道B、先秦的明德就是明德之政或明德之治C、明德的反义是昏德D、“德”一直是褒义词23、从道德论的层面理解“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是()。C、司马光【答案】:D24、絜矩之道的“絜”是指拿在手中,而“矩”则是指()。A、特殊的规矩B、普遍的规则C、特殊的规定D、自然的规则【答案】:B25、对“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B、从成C、本义为实打实的说话D、本义为忠诚的态度【答案】:D26、正确劳动分类是()。A、学习劳动与实践劳动B、家务劳动与工作劳动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D、智力劳动与非智力劳动【答案】:C27、“诚”的来源不包括()。A、来自于贰B、来自于敬C、来自于忠D、来自于壹【答案】:A28、“格物致知”的抉择标准是()。【答案】:D29、对情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情境可以塑造人B、情境的作用全是积极的C、情境存在本质性不足D、人在情境中容易陷入迷狂或麻木【答案】:B30、对《大学》中“虑而后能得”中的“得”理解正确的是()。A、“得”即“德”B、本义为登高、攀登C、《说文解字》将其释为“升”D、后有道德、德行之义【答案】:ABCD31、今本《大学》的致命破绽是什么()。A、是对历史文献不严谨的态度B、是对传统的否定C、与王阳明对新民的批评相悖【答案】:AC32、郑玄认为《大学》的旨趣在于()。A、修身立德B、为政之德【答案】:B33、“少说些漂亮的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这句名言作者是A、毛泽东C、恩格斯【答案】:D34、“人之性”普遍性价值的选择的来源是()。C、天意【答案】:B35、以下哪些是“礼乐”作为先秦君子的情境?()B、行动坐卧C、眼之所视36、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是什么意思()A、万物B、颜色D、情欲【答案】:A37、对语言中的异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蕴含在词意中B、蕴含在所处的语境中C、解读古典时不能错过异信息D、异信息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答案】:D38、在传统贵族的礼制社会中,小人效法君子来源于贵族政治的()A、传统B、礼仪D、理性【答案】:BC39、先秦时期,理指的是()。C、自然理由D、自然规律【答案】:D40、以下哪些是属于从政治层面理解“正名”()。B、正名分C、正名气【答案】:BC41、对经今古文之争描述正确的不包括()。A、经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儒学经学两大派在学术和争立学官问题上的争论B、经今文学所依经籍为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C、经古文学所依经籍据称为发掘出的先秦古文字本D、两派所依经籍虽年代不同,但是在治经观点上是相同的【答案】:D42、郑玄对“一人贪戾”的“戾”的解释为(),形容在欲望的追寻中出现的人与人的矛盾状态。A、戾气B、乖戾D、锋利【答案】:C43、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三纲八目”的起点B、《大学》是格物致知的起点C、在文献上没有太多训释D、郑玄等先儒对此的阐释存在义理上的不足【答案】:B44、古代贵族注重自己的“祭祀”、“丧礼”,这不仅指向自己的A、贵族阶级B、平民阶级C、对民众的教化D、对民众的禁锢【答案】:AC45、《国语》中出现的对“昏德”的描述包括()。A、贪冒C、粗佚【答案】:D46、《大学》认为明德的基础在于()。A、人的出身B、天命所归C、格物致知D、延续传统【答案】:C47、戢山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C、章太炎D、张履祥【答案】:C48、“吾侪所学关天意”之句出自()。A、龚自珍B、陈寅恪【答案】:B49、下列哪些属于“正名”()。A、桌之为言卓也B、椅之为言倚也C、饼之为言并也D、以上都是【答案】:D50、以下哪项是讲自己积极不息、自强不已的修养过程()?A、慎独B、诚意C、正心【答案】:B51、“正心”意味着由心之中正走向()B、人之中正C、思之中正D、以上都不是【答案】:B52、最早期古人认为“定”的动力和源泉是来自于()。A、统治者【答案】:C53、()的根本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修身B、齐家【答案】:D54、《大学》的诚意说包括()。B、至诚无伪C、至诚感通D、至诚不息55、被称为亚圣的是()。B、荀子【答案】:C56、朱熹讲“格物”的特点包括()。A、对于一个物要穷尽它的理B、强调认识的彻底性C、穷理在彻底的基础上还要融会贯通D、穷理的过程要注重积累57、3.根据《尔雅》的内容分类,哪些内容是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A、《释亲》C、《释器》D、《释乐》【答案】:ACD58、我们该怎么认识取象的思维()?A、语言文字得以创造的根本思维B、认知物的一个基础的行为C、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D、从殊象到共象的过程【答案】:ABCD59、体面劳动不包括()的内容。A、就业方面B、社会保障方面C、工作环境方面D、政治民主方面【答案】:D60、对《大学》文本最后一段特点的总结错误的是()。A、是对古代朴素的政治经验的继承B、可总结为得天命尊贤才C、对古代政治经验进行了一种内向性的阐释D、深刻阐释了“格物致知”的内涵【答案】:D61、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劳动阶段是()的转化。B、使用价值→劳动潜能;C、劳动价值→新使用价值;D、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答案】:D62、王阳明是如何驳斥朱熹“新民”的观点的?()A、认为《大学》中讲的是自新,而非“新民”B、《大学》中具有“亲民”的思想C、儒家文献中有“亲亲而仁民”的传统。D、以上都是【答案】:D63、劳动被认可的前置条件不包括()。A、自己的劳动是他人的保障;B、社会劳动是每个人的保障;C、劳动是为实现自己个人的目标;D、劳动对他人和社会有益无害。【答案】:C64、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的观念。A、劳动最光荣B、劳动最崇高C、劳动最伟大65、工会最初的职能是()。A、政治职能B、文化职能C、社会职能【答案】:D66、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是()。B、畜牧业C、铜器【答案】:A67、未来劳动环境中,()技术将解决互联网信任与价值的可靠传A、大数据B、云计算【答案】:C68、格物致知的三个层面是()。A、道德论的层面B、认识论的层面C、实践论的层面D、逻辑论的层面69、一般来说,高技能人才指的是获得了()职业资格等级的人。C、技师D、高级技师70、国家(也通过国有企业)利用自己的财政资金发放退休金,劳动者个人只需交纳很少的退休保障费,甚至不交。这一退休保障制度是A、统筹型退休保障制度B、强制储蓄型退休保障制度C、投保资助型退休保障制度D、商业保险退休保障制度【答案】:A71、对格物致知的“格”理解不正确的是()。A、本义是“来”B、“格也”即“至也”C、“格”和“至”是典型的施受同词D、仅是“克服”的意思【答案】:D72、下列释义中,可以解释“本”的是()。A、事物的根源B、草木的根C、树干【答案】:ABC73、什么是评价“感格”的唯一标准?()C、感悟D、以上都不是【答案】:B74、下列对训诂的解释正确的是()。A、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B、解释文献语言C、其根本目的是传意D、以上都是【答案】:D7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作者是()。B、杜甫【答案】:D76、我们对二程的“格物穷理”的理解不包括()。A、格物能提升到穷理的境界B、理是万事万物在本体上的映射C、包括了事物之理D、也包括了生命根本性的道德实践【答案】:B77、生活自理能力不包括()。A、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B、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1a - 1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 4 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1-2)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10 雨点儿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15 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1框 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2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1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二 圆柱与圆锥(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16.雷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3年北京八十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教师版)
- 麻醉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精细讲义第25讲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卷版+解析)
- 毕业设计论文《10t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设计》
- 化工及相关行业废盐资源化用于氯碱行业技术规范
- 《标准工时培训》课件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应用体系及实践
- 贪心算法 思政案例
- 危岩稳定性计算表格-滑移式-倾倒式-坠落式-完整版
- 2023年广州市小升初数学真题
- 领导力的文化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