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T类资产管理办法一、总则(一)目的为了加强公司IT类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IT类资产,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软件资产等。(三)管理原则1.统一管理原则:公司对IT类资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配置、统一处置的管理模式。2.归口管理原则:明确各部门在IT类资产管理中的职责,实行归口管理,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3.效益优先原则:合理配置IT类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管理职责(一)资产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和完善IT类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流程。2.组织开展IT类资产的清查、盘点、统计等工作。3.审核IT类资产的采购、配置、处置等申请。4.建立IT类资产台账,对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5.协调解决IT类资产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二)使用部门1.负责本部门IT类资产的日常使用和维护。2.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清查、盘点等工作。3.提出本部门IT类资产的采购、配置、处置等需求。4.对本部门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三)财务部门1.负责IT类资产的财务核算。2.对IT类资产的采购、处置等进行财务审核。3.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清查、盘点等工作。三、资产采购与配置(一)需求申请1.使用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填写《IT类资产采购申请表》,详细说明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等信息,并提交至资产管理部门。2.资产管理部门对需求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需求的合理性、资产的配置标准等。如需求不合理或不符合配置标准,资产管理部门应与使用部门沟通,提出修改意见。(二)采购审批1.经资产管理部门审核通过的需求申请,提交至公司领导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采购。2.对于金额较大的IT类资产采购项目,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招标采购或邀请招标采购。(三)资产配置1.资产管理部门根据采购合同或协议,及时将采购的IT类资产配置到使用部门。2.使用部门在接收资产时,应进行验收,核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是否与合同一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资产管理部门联系,协商解决。四、资产使用与维护(一)使用管理1.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IT类资产的管理,建立资产使用台账,记录资产的使用情况。2.IT类资产的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资产,不得擅自更改资产的配置和用途。3.禁止将公司IT类资产用于私人用途,如需外借,必须经过资产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的批准。(二)维护管理1.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IT类资产的日常维护,定期对资产进行检查、清洁、保养等工作,确保资产的正常运行。2.对于出现故障的IT类资产,使用部门应及时填写《IT类资产维修申请表》,提交至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故障情况,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或联系供应商进行售后服务。3.维修人员应做好维修记录,包括故障原因、维修措施、维修时间等信息。维修记录应及时反馈至资产管理部门,作为资产维护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安全管理1.公司应建立健全IT类资产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的安全防护,防止资产被盗、被破坏、被篡改等情况的发生。2.使用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IT类资产进行安全检查,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设置合理的用户权限,确保资产的安全使用。3.对于涉及公司机密信息的IT类资产,应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如加密存储、访问控制等。五、资产清查与盘点(一)清查盘点计划1.资产管理部门应制定IT类资产清查盘点计划,明确清查盘点的范围、时间、方法等内容。清查盘点计划应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2.清查盘点的范围应包括公司内所有在用、闲置、报废的IT类资产。清查盘点的时间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二)清查盘点实施1.资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组成清查盘点小组,对IT类资产进行实地清查盘点。清查盘点小组应包括资产管理部门人员、使用部门人员、财务部门人员等。2.在清查盘点过程中,清查盘点人员应认真核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状态等信息,如实填写《IT类资产清查盘点表》。对于盘盈、盘亏、毁损的资产,应详细记录原因和处理情况。3.清查盘点结束后,清查盘点小组应编制清查盘点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清查盘点的基本情况、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清查盘点报告应提交至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公司领导审批。(三)清查盘点结果处理1.对于盘盈的IT类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照规定办理入账手续。2.对于盘亏、毁损的IT类资产,应查明原因,属于正常损耗的,按照规定办理核销手续;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要求其赔偿损失。3.根据清查盘点结果,资产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整资产台账,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六、资产处置(一)处置范围1.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法继续使用的IT类资产。2.因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等原因,性能严重下降,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IT类资产。3.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损坏,已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的IT类资产。4.闲置、多余或不需用的IT类资产。(二)处置方式1.报废:对于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且无法继续使用、因技术进步等原因性能严重下降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损坏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的IT类资产,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予以报废处理。2.出售:对于闲置、多余或不需用的IT类资产,在确保资产安全、完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出售处理。出售资产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和审批,确保资产的出售价格合理、公正。3.捐赠:对于已无法使用但尚有一定价值的IT类资产,可以考虑进行捐赠处理。捐赠资产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并办理相关手续。(三)处置程序1.使用部门填写《IT类资产处置申请表》,详细说明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处置原因、处置方式等信息,并提交至资产管理部门。2.资产管理部门对处置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资产的现状、处置方式的合理性、处置价格的评估等。如审核通过,提交至公司领导进行审批。3.经公司领导批准后,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资产处置工作。对于报废资产,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处理;对于出售资产,应按照规定进行交易;对于捐赠资产,应办理相关捐赠手续。4.资产处置完成后,资产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整资产台账,并将处置情况反馈至财务部门进行财务核算。七、资产档案管理(一)档案内容1.IT类资产的采购合同、发票、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2.资产的配置清单、使用记录、维护记录、维修记录等。3.资产的清查盘点报告、处置申请表、处置审批文件等。4.其他与IT类资产管理相关的资料。(二)档案管理要求1.资产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IT类资产档案的管理,建立资产档案目录,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号归档。2.资产档案应妥善保管,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档案保管期限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一般为资产报废后[X]年。3.资产档案的查阅、借阅应履行相关手续,经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查阅、借阅人员应爱护档案资料,不得擅自涂改、损毁、丢失档案。八、监督与考核(一)监督检查1.公司应定期对IT类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资产的采购、配置、使用、维护、清查盘点、处置等环节。2.监督检查可以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进行。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相关部门限期整改。(二)考核评价1.公司应建立IT类资产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对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指标包括资产管理的制度执行情况、资产的完好率、资产的使用效益等。2.考核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S 22726-2:2025 E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Dynamic data and map database specification for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 applications - Part 2: Logical
- 【正版授权】 ISO/IEC 19566-8:2023/Amd 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 JPEG systems - Part 8: JPEG Snack - Amendment 1: Revision of JPEG Snack content boxes
- 【正版授权】 ISO 25639-1:2025 EN Exhibitions and events - Part 1: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IEC 60812:2006 EN-D Analysis techniques for system reliability - Procedure for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正版授权】 IEC 60601-1:1988 EN-D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 【正版授权】 IEC 60071-2:1996 EN-D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 Part 2: Application guide
- 凝心聚力·追求卓越
- 公司部门的2025年度工作方案
- 2025年销售工作方案格式演讲稿
- 2025年春幼儿园德育工作方案
- 东方财富在线测评题答案
- 铁路货车偏载偏重标准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及答题技巧+课件
- 诗歌创作课(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临摹字贴(带笔顺)
- 广东省高考物理考纲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考前冲刺必会试题库300题(含详解)
- CJJT 164-2011 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
- 2024-2030年中国艾叶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光伏与水处理技术结合
- 动力厂房中央控制室锅炉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