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县某中学2024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腾冲县某中学2024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腾冲县某中学2024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腾冲县某中学2024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腾冲县某中学2024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腾冲县第一中学2024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金刚石中含有2NA个C・C键,ImolSi(h含有2NA个Si・O键

B.标况下,将9.2g甲苯加入足量的酸性高铳酸钾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C.在含以k一总数为NA的Na2cO3溶液中,Na卡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庚烷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NA

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Fe3<)4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可得到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加热条件下金属单质在空气中均可表现出还原性

C.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均不是电解质

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离子仅仅发生了定向移动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2

A.饱和Na2c0.3溶液与CaSCh固体反应:CO3+CaSO4:^=itCaCO3+SO4-

+

B.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O3-+6H=I2+3H2O

2+

C.KC10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1O+2Fe(OH)3=2FeO4+3CI+4H+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r+2H+^L.Cl2T+H2T

4、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OJaot•W0.1mol•L**

A.Rjp装置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SOILO.IBMPV(

MUKMBOJSME

Itc«so.

B.nn装置探究催化剂对Hz。?分解速率的影响

孔装置制取SO2气体并验证其还原性(可加热)

枚,♦性KMnO海瘦

S-CMk破股

装置防止铁钉生锈

5、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CO2、NO2、Mn2O7>P20s均为酸性氧化物

C.漂白粉、水玻璃、铝热剂均为混合物

D.熔融状态下,CH3coOH、NaOH、MgCh均能导电

6、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铳矿(主要成分为Mn(h,另含有少量铁、铝、铜、银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

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X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含尾代尾气

SO]MnCO3MnSKMnO4

A.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用到的硅酸盐材质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B.用MnCQ,能除去溶液中的AP+和隆3+,其原因是MnCCh消耗了溶液中的酸,促进A产和Fe"水解生成氢氧化物

沉淀

C.实验室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和酚酸试液就可以准确测定燃煤尾气中的SO2含量

D.MnSCh溶液-Much过程中,应控制溶液pH不能太小

7、利用电解法制取Na2FeO4的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解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不计)

隔膜

XY

NiFe

电NaOHNaOH电

极溶液溶液极

B室

A.Y是外接电源的正极,Fc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B.Ni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4e==O2T+4H

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过程中OH一由B室进入A室

D.电解后,撤去隔膜,充分混合,电解液的pH比原来小

8、在氯酸钾分解的实验研究中,某同学进行了系列实验并记录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

①加热固体M少量气泡溢出后,不再有气泡产生

②加热氯酸钾至其熔化有少量气泡产生

③加热氯酸钾使其熔化后迅速加入固体M有大量气泡产生

④加热氯酸钾与固体M的混合物(如图T1,’)

未见固体熔化即产生大量气泡

A.实验①、②、③说明M加快了气体产生的速率

B.实验①、②、④说明加入M后,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就可以发生

C.实验②、③说明固体M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产生的量

D.固体M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9、下列表示不正琥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cl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水的球棍模型:L.LD.乙酸的比例模型:

10、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用装置③不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用装置④稀释浓硫酸和铜反应冷却后的混合液

11、“白墙黑瓦青石板,烟雨小巷油纸伞”,是著名诗人戴望舒《雨巷》中描述的景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白墙”的白色源于墙体表层的CaO

B.“黑瓦”与陶瓷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做伞骨架的竹纤维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6H1°O5)n

D.刷在伞面上的熟桐油是天然植物油,具有防水作用

12、下列过程中,一定需要通电才能实现的是

A.电解质电离B.电化学防腐

C.蓄电池放电D.电解精炼铜

13、海洋是一个资源宝库,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现代和未来永恒的主题。下面是海水利用的流程图:

HaO.NHa

I・NwallCOs»NaaCOs

卫一精盐—►叙”工业

।_►MgfOHh-►MgCb-6HK)-^无水MgCb

IaNaDr@aBra-他―NSJCOJ水溶液--->Brs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中制得NaHCOa是先往精盐溶液中通入CO2,再通入NHa

B.氯碱工业在阳极产生了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

C.反应②加热MgCh-6H2O应在HCI气流保护下制备无水MgCh

D.反应⑤中,用Na2cCh水溶液吸收Bn后,用70—80%硫酸富集Bn

14、一种熔融KNO3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NO3一向石墨I移动

B.石墨I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O2+2OH-2e-=N2O5+H2O

C.可循环利用的物质Y的化学式为N2O5

D.电池工作时,理论上消耗的02和NO2的质量比为4:23

15、Y是合成香料、医药、农药及染料为重要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下列说法不氐酶的是

A.Y的分子式为GoHB

B.由X制取Y的过程中可得到乙醇

C.一定条件下,Y能发生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16、人工肾脏可用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NaCI

落浓

NaCl-Wf

A.B为电源的正极

B.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

C.电子移动的方向是B-右侧惰性电极,左侧惰性电极一A

D.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2鼠=€12t、CO(NH2)2+3Cl2+H2O—N2+CO2+6HC1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碳酸钠(2Na2c。3・3%。2)具有碳酸钠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作去污剂、消毒剂

B.亚硝酸钠具有防腐的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适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达到防锈蚀的目的

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沟体

18、在海水中提取溪的反应原理是5NaBr+NaBrO4-3H2SO4=3Br2+3Na2sO4+3H2O下列反应的原理与上述反应最相

似的是()

A.2NaBr4-C12=2NaCl+Br2

B.2FeCh+H2S=2FeCl2+S+2HCl

C.2H2S+S()2=3S+2H2O

D.AICh+3NaAlO3+6H2O=4AI(OH)3+3NaCl

19、亚硝酸钠(NaNOD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制取亚硝酸钠,已知:

2NO+NaiO2=2NaNO2,2NO2+Na2O2=2NaNO3;NO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为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fhl酸性KMnO,

lKm溶液

}t

D

B.实验开始前通一段时间CO2,可制得比较纯净的NaNCh

C.开始滴加稀硝酸时,A中会有少量红棕色气体

D.装置D中溶液完全褪色后再停止滴加稀硝酸

20、某学生设计下列装置,在制取某些物质A的同时,还能提供电能,可行性的是()

甲乙电解质溶液A

A稀HCI

H2Cl2HCI

某可行溶液

BN2H2NH3H2O

CCO2NH3NaCl饱和溶液NaHCOj

溶液

DPbPbO2H2s04PbSO4

A.AB.BC.CD.D

21、用除去表面氧化膜的细铝条紧紧缠绕在温度计上(如图),将少许硝酸汞溶液滴到铝条表面,置于空气中,很快铝

条表面产生“白毛”,且温度明显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I和02化合放出热量B.硝酸汞是催化剂

C.涉及了:2Al+3Hg2+->2Al3++3HgD.“白毛”是氧化铝

22、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OH-COOH

H0

A.咖啡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酯化、加聚反应

B.Imol咖啡酸最多能与5mol以反应

C.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D.蜂胶的分子式为Ci7Hl6。4,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咖啡酸和一种一元醇A,则醇A的分子式为C8W0O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药物H(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抗抑郁药,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NCCHiCOOH

CnHMOS一节鼓、发酒,

D

NHCOCHj

DDQ/CHzCUDH2/Raney-Ni

2XCHJCO)2O

G

已知:大*小川.训>A;化合物B中含五元环结构,化合物E中含两个六元环状结构。

RRR|R?

回答下列问题:

(DA的名称为

(2)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3)B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⑸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6)M是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分子内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的环,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3:2:lo任写出三种满足上述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⑺结合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2—溟环己酮()和锐基乙酸(NCCIhCOOH)为原料制备C>CHzCN的合成

路线(无机试剂及有机溶剂任选)

24、(12分)化合物H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l)A-B的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⑵化合物H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和。

⑶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B-C反应时会生成一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

为O

(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o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所得两种水解产物均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

②分子中含有六元环,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H

(5)已知:[J-CH3CH2OHO写出以环氧乙烷(0)、CHgaXHgk乙醇和乙醇钠为原料制备

O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25、(12分)欲用浓硝酸法(测定反应后生成气体的量)测定某铜银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但资料表明:反应中除了生成

NO2气体外还会有少量的NO生成;常温下NO?和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刈。4液体或晶体存

在。为完成测定并验证确有NO生成,有人设计如下实验:

(D实验开始前要先打开A部分的活塞K”持续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关闭Ki,这样做的目的是

(2)装置B瓶的作用是

(3)A中的反应停止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气,若反应确有NO产生,则D中应出现的现象是一;实

验发现,通入氧气温度的高低对实验现象有较大影响,则为便于观察应通入__(填“冷”或“热”)的氧气。

(4)为减小测量误差,在A中反应完成和D中出现现象后,还应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5)实验测得卜列数据:所用铜银合金质量:15.0g、浓硝酸:40mL13.5mol/L;实验后A中溶液体枳:40mL;H*

浓度:l.Omol/Lo若设反应中硝酸既无挥发也无分解,贝!J:

①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一o

②若已退出反应后E装置的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则为确定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6)若实验只测定Cu的质量分数,不验证NO的产生,则在铜银合金中与浓硝酸反应后,只需要简单的实验操作可

达到目的,请简述实验过程:一。

26、(10分)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l2。6(葡萄糖)+Br2+H2O->C6Hl2。7(葡萄糖酸)+2HBr

2c6Hl2。7(葡萄糖酸)+CaCO3->Ca(C6HiiO7)2(葡萄糖酸钙)+H2O+CO2I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物质名称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溟化钙

水中的溶解性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可溶易溶

乙醇中的溶解性微溶微溶可溶

实验流程如下:

滴入3%溟水/55℃过量Ca83/70C某种操作乙瞥

葡萄糖溶液----------------->

①②③④

且油、示过漉洗涤干燥/「口小、

悬浊液⑤,,》CaCHQ)2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滨水氧化葡荀糖时,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你认为缺少的仪器是一。

②甲同学在尾气吸收装置中使用倒立漏斗的目的是一。

(2)第②步CaCCh固体过量,其目的是一。

(3)本实验中一(填“能”或“不能”)用CaCb替代CaCCh,理由是

(4)第③步“某种操作”名称是一。

(5)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一。

(6)第⑥步中洗涤操作主要是除去沉淀表面可能含有的溟化钙,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填标号)。

A.冷水B.热水C.乙醇D.乙醇一水混合溶液

27、(12分)乙烯来自石油的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根据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

浸透了石蛤

油的石棉

(1)实验之前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为:

(2)石蜡油分解实验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填写序号);

①只有甲烷②只有乙烯③烷烧与烯烧的混合物

(3)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现象为,若装置D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4)该实验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填序号);

①防止暴沸②有催化功能③积蓄热量④作反应物

(5)将分解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全部通入到足量滨水中,滨水增重mg,则该气体混合物中属于烯烧的原子个数为

(用NA表示);

(6)利用A装置的仪器还可以制备的气体有(任填一种),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8、(14分)(1)氢气是一种未来十分理想的能源。

锄银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如下反应实现储氢:

LaNi3(s)+3Hi(g),LaNi3H6(s)A"vO。某实验室模拟该过程,向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发生

反应。出的平衡转化率与其初始加入量(〃)、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一定温度(T)下,将amol的氢

气充入体积是1L的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尸)随时间(D的变化关系如下右图所示:

①〃1、〃2、的大小关系是o

②温度Ti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③保持温度不变,在h时刻将容枳压缩至原容枳的一半,容器内的压强_________6kPa(填写“大于”或“小于

(2)贮氢合金ThNis可催化由CO、H2合成CH4等有机化工产品的反应。温度为TK时发生以下反应

①CH4(g)+2H2(D(g)uCO2(g)+4H2(g)AH=+165kJmor1

②CO(g)+H2O(g)uCO2(g)+H2(g)AH=-41kJ-moL

1

③CO(g)+2H2(g)=CHQH(g)AH=-90.1kJ-mor

CO(g)+3H2(g)=CHj(g)+H2O(g)AH=。

(3)7K时,向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发生上述反应②(已排除其他反应干扰),

测得CO(g)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256910

a(CO)0.50.250.10.10.050.05

若初始投入CO为2mOL恒压容器容积10L,用H2O(g)表示该反应0・5分钟内的速率小出0(初=。6分钟

时,仅改变一种条件破坏了平衡,且第9min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是0.2mol,则改变的外界条件为<

(4)温度、压强对反应CO(g)十2H2(g)=CH3OH(g)A/ggO.lkJ・mol」中CO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1o

0

S

06

4

0.0

2

O

①温度在较低范围内,对CO转化率影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

②由图像可知,温度越低,压强越大,CO转化率越高。但实际生产往往采用300~400和10MPa的条件,其原因

是________。

29、(10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利用CO?和CH」重整可制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已知重整过程中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I.CH4(g)^=C(s)+2H2(g)AH=+75.0kJ-nioE

II.CO2(g)+H2(g)^^=CO(g)+H2O(g)AH=+41.0k.J*mol1

IH.CO(g)+H2(g)^=C(s)+H2O(g)AH=-131.0kJ・moL

①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AW=kJ・mo「L

②固定〃(CO2尸〃(CH。,改变反应温度,CO2和CH』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同温度下C(h的平衡转化率大于CH4

的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O

L平衡林化率40(以

(2)研究发现,化石燃料在0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相比,烟气中NOx的排放量明显降低,其主

要原因是O

(3)为研究“CO还原SO2”的新技术,在反应器中加入0.10molSO2,改变加入CO的物质的量,反应后体系中产物

物质的量随CO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碳酸二甲酯[(CIhOkCO]毒性小,是一种绿色化工产品,用CO合成(CH3O)2CO,其电化学合成原理为

4cH3OH+2CO+O2三些=2(CH3O)2CO+2H2。,装置如图所示,直流电源的负极为(填“a”或"b”);阳极的电

极反应式为o

(5)用PdCb溶液可以检验空气中少量的COo当空气中含CO时,溶液中会产生黑色的Pd沉淀。若反应中有0.02mol

电子转移,则生成Pd沉淀的质量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析】

分析:本题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知识进行了考察。A中考察hnol金刚石中含有2义个C-C键,ImolSi(h含有4义个

Si-0键;B中考察甲苯中的甲基被氧化为竣基,根据化合价法则,判断出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然后计算反应电

子转移的数目:C中考察碳酸根离子的水解规律:D中考察只有气体在标况下.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详解:Imol金刚石中含有2治个C-C键,linolSiOz含有4NA个Si-0键,A错误:由甲苯变为苯甲酸,碳元素化合价变

化7X(-2/7+8/7)=6;9.2g甲苯(即为0.Imol)被氧化为苯甲酸,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B正确;Na2cd溶液中会

有少量一发生水解,因此在含C(V一总数为N的Na2c6溶液中,溶质的总量大于Imol,所以Na,总数大于2M,C错误;

标准状况下,庚烷为液态,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错误;正确选项B。

2、A

【解析】

A.纳米FC3O4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可得到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

B.某些金属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如金、粕等金属,在加热条件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表现还原性,B项错误;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与自身是否导电无关,电解质在固态时不导电,C项错误;

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会有离子在电极表面放电而发生化学变化,D项错误;

【点睛】

C项是学生的易错点,不能片面地认为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判断给出的物质是不是电解质要先判断该物质属不

属于化合物,若为化合物,再进一步该物质在特定条件(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进而做出最终判断。

3、A

【解析】

A项,饱和Na2c03溶液与CaSC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CaCO3;

B项,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

C项,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

D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H:和Ch。

【详解】

A项,饱和Na2c03溶液与CaSO」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CaC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CaSO4=CaCOj+SO?,A项正确;

B项,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r+IO/6H+=3l2+3H2O,B项错误;

2

C项,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KT+2FC(OH)3+4OH=3Cr+2FeO4+5H2O,C项错误;

D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和。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叁CI2T十也1十2OH,D项

错误;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

是否能发生、反应是否生成所给产物(题中D项)等;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

了难溶物和气体等;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等(题中B项);

④从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题中C项);⑤从反应物的组成以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

4、C

【解析】

A.该实验中高镒酸钾溶液过量,不能褪色,因此无法记录褪色的时间,因此该装置不能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A项错误;

B.欲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应保证过氧化氢的浓度是一致的,B项错误;

C.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锌酸钾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使酸性高铳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该装置为电解池,Fe作阳极,加速被腐蚀,不能防止铁钉生锈,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C项涉及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较多,可总结如下:

1、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相似,溶于水显酸性,也可与碱反应;

2、还原性:二氧化硫可与酸性高铳酸钾、过氧化氢等强氧化性的物质反应;

3、弱氧化性:二氧化硫可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等,

4、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体现在可漂白品红等物质,

性质决定用途,学生切莫混淆,尤其是漂白性与还原性的区别,应加以重视。

5、C

【解析】

A选项,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A错误;

B选项,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选项,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铝热剂是金属铝和金属性比铝弱的金属氧

化物的混合物,故C正确;

D选项,CH.KOOH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辄化物,酸性辄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辄化物,碱性氧化

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6、C

【解析】

A.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这些都属于硅酸盐材质,A正确;

B.M11CO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电离产生的CO3?•能消耗溶液中的H+,使AP+和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促进A产和Fe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B正确;

C.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和酚配试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溶液颜色变化不明

显,不能准确测定燃煤尾气中的SO2含量,C错误;

D.由于MnCh具有氧化性,当溶液酸性较强时,MnOz的氧化性会增强,所以MnSCh溶液-MnCh过程中,应控制溶

液pH不能太小,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7、D

【解析】

2

A.铁电极为阳极,Y接电源的正极,铁电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FC+8OH-6e=FeO4+4H2Or,故A错误;

B.银电极为阴极,X接电源的负极,银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O+2(f=H2T+2OH-,故B错误;

C在电解池装置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OH•由A室进入B室,故C错误;

D.总反应为2Fe+20H-+2H2O=FeO42-+3H23由于反应消耗OHi电解的OH•浓度降低,pH比原来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直接相连的一极;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直接相连的一极;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

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8、B

【解析】

①说明固体M受热会释放出少量的气体;②说明氯酸钾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会释放出氧气;③说明氯酸钾在较高的温

度下与M接触释放出大量的氧气;④说明氯酸钾与固体M的混合物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A.实验①、②、③三个实验并不能说明M加快了气体产生的速率,故A错误;

B.实验①、②、④对比可知,加入M后,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就可以发生,故B正确;

C.实验②、③说明固体M的加入反应速率加快了,并不能说明增加了气体产生的量,故C错误;

D.要证明反应中固体M是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选Bo

9、C

【解析】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其质量数为17+20=37,故37。是正确的;

B.氟离子的核电荷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故正确;

C.水分子为V型,不是直线型,故错误;

D.该图为乙酸的比例模型,故正确。

故选C。

10、D

【解析】

A、该装置为蒸馈装置,互溶的液体根据其沸点不同采用蒸储的方法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

错误;

B、氨气极易溶于水,有缓冲装置的能防止倒吸,该装置中苯没有缓冲作用,所以不能防止倒吸,故B错误;

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形成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实验,故C错误;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且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稀释时需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图示操作合理,所以D选项是

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11、A

【解析】

A、“白墙”的白色源于墙体表层的CaCO3,选项A错误;

B、陶瓷、砖瓦均属于传统的硅酸盐产品,选项B正确;

C、竹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选项C正确;

D、植物油属于油脂,油脂不溶于水,刷在伞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能防水,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12、D

【解析】

A、电离不需要通电,故错误;

B、电化学防腐不需通电,故错误;

C、放电不需要通电,故错误;

D、电解需要通电,故正确。

答案选D。

13、A

【解析】

A.先通入氨气可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则通入气体的顺序不合理,A项错误;

B.氯碱工业在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B项正确;

C.加热促进镁离子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应在HC1气流中蒸发制备,C项正确;

D.用纯碱吸收滨,主要反应是3Bi«2+3Na2co3=5NaBr+NaBrCh+3CO23生成的NaBr、NaBrCh与硫酸反应,得到Br2,

达到富集目的,D项正确;

答案选A。

14、B

【解析】

由图示可知,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I通入NO2生成N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

石墨I是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NO2-e-NO3-=N2O5,则石墨II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O2+4e+2N2O5=4NO3,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4NO2+02=2NzOs.

【详解】

由图示可知,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I通入NOz生成N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

石墨I是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NO27-+NO3•二N2O5,则石墨H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O2+4D+2N2OS=4

NO30

A.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石墨I是负极,NO3,向石墨I移动,A正确;

B.该电池一种熔融KNO.,燃料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I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2-e+NO3=N2O5,B错误;

C.石墨I生成N2O5,石墨H消耗N2O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Y的化学式为N2O5,C正确;

D.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负极失去的电子数,故电池工作时,理论上消耗的02和N(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4,则消耗的。2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23,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考生做该题的时候,首先从图中判断出石墨I、石墨II是哪个电极,并能准确写出电极反应式,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

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原电池工作时,理论上负极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

15、D

【解析】

A.由Y的结构简式可知Y的分子式为G0H8O3,故A正确;B.由原子守恒,由X发生取代反应生成Y的过程中另

一产物为乙醇,故B正确;C.Y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Y中含有酚羟基,一定条件下可

和醛发生缩聚反应,故C正确;D.X中酚羟基、酯基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Imol可与3moiNaOH反应,Y中酚羟

基、酯基可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酯基可水解生成酚羟基和段基,贝!JlmoIY可与3moiNaOH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睛】

以有机物的结构为载体,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熟悉常见官能团的性质,进行知识迁移运用,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有

碳碳双键决定具有烯的性质,有酯基决定具有酯的水解性质,有醇羟基决定具有醇的性质,有酚羟基还具有酚的性质。

16、A

【解析】

根据反应装置可确定为电解池,右边电极H原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左边电极为阳极,阳极

室反应为6Cl--6e-=3Cl21、CO(NH2)24-3Cl2+H20=N2+C02+6HCl,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1+20H-,电子从负极流向阴

极、阳极流向正极;

【详解】

A.通过以上分析知,B为电源的负极,A错误;

B.电解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2H20+2e』H2t+20H,溶液中氢氧根澳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所以电解结束后,

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B正确;

C.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阳极流向正极,所以电子移动的方向是B-右侧惰性电极、左侧惰性电极一A,C正确;

D.通过以上分析知,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2e=C12t、CO(NH2)2+3Cl2+H20=N2+C02+6HCl,D正确;

答案为A。

17、D

【解析】

A、过氧化氢(H2O2)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

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选项A正确;

B、亚硝酸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适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但是亚硝酸盐会危害人体健康,应控制用量,选

项B正确;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达到防锈蚀的目的,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

蚀性介质腐蚀的钢,选项C正确;

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是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而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8、C

【解析】

反应5NaBr+NaBrO+3H2sO&=3Br2+3Na2so4+3出0为氧化还原反应,只有Br元素发生电子的得与失,反应为归中

反应。

A.2NaBr+Cl2=2NaCl+Bi*2中,变价元素为Br和Cl,A不合题意;

B.2FeCL+H2s=2FcCL+S+2HCI中,变价元素为Fe和S,B不合题意;

C.2H2§+SO2=3S+2H2。中,变价元素只有S,发生归中反应,C符合题意;

D.AlCh4-3NaAIO3+6H2O=4Al(OH)3+3NaCI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合题意。

故选C。

19、C

【解析】

A.装置B中无水CaCL作干燥剂,干燥NO气体,由于装置为U型管,若换为浓硫酸,气体不能通过,因此不能将B

中的药品换为浓硫酸,A错误;

B.实验开始前通一段时间CO2,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避免NO氧化产生N(h气体,不能发生2NO什Na2(h=2NaNO3,

但CO2会发生反应:2co2+2Na2(h=2Na2co3+。2,因此也不能制得比较纯净的NaNOz,B错误;

C.开始滴加稀硝酸时,A中Cu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NO与装置中的02反应产生NO2,因此会有少量红棕色

气体,C正确;

D.在装置D中,NO会被酸性KMML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因此当D中溶液紫红色变浅,就证明了NO可以被氧化,

此时就可以停止滴加稀硝酸,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20、A

【解析】

A.氢气和氯气分别作为燃料电池的负极和正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产生HCL选项A正确;

B.Nz、出放错电极,交换后才能达到目的,选项B错误;

C这是侯氏制碱法原理,能得到NaHCCh,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提供电能,选项C错误;

D.生成的PbSCh附着在电极上,不能分离,供循环使用,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1、B

【解析】

铝与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汞,形成铝汞合金(铝汞齐)。合金中的铝失去氧化膜的保护,不断被氧化成氧化铝

(白毛

【详解】

A.实验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A1和02化合放出热量,A项正确;

B.硝酸汞与铝反应生成汞,进而形成铝汞齐,B项错误;

C.硝酸汞与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I+3Hg2+-2Ap++3Hg,C项正确;

D.铝永齐中的铝失去氧化膜保护,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白毛),D项正确。

本题选B。

22、B

【解析】A,咖啡酸中含酚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加

聚反应,含段基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A项正确;B,咖啡酸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苯环和碳碳双键

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Imol咖啡酸最多能与4moIH2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C,咖啡酸中碳原子形成1个苯环、1

个碳碳双键、1个技基,其中C原子都为spz杂化,联想苯、乙烯的结构,结合单键可以旋转,咖啡酸中所有原子可能

共面,C项正确;D,由咖啡酸的结构简式写出咖啡酸的分子式为C9H8。4,A为一元醇,蜂胶水解的方程式为G7Hl

(蜂胶)+H2O-C9H8。4(咖啡酸)+A,根据原子守恒,A的分子式为CsHioO,D项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分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分

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分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特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注意单键可以

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苯甲醛酸键、酰胺键

O

OOCH

CCXXJHj

【解析】

己知化合物B分子式为C4H4。3,有3个不饱和度,且含有五元环,那么必有一个O原子参与成环;考虑到B与A反

B的结构即为。C生成D时,反应条件与已知

信息中给出的反应条件相同,所以D的结构即为D经过反应③后,分子式中少了1个HzO,

且E中含有两个六元环,所以推测E的结构即为

【详解】

⑴由A的结构可知,其名称即为苯甲醛;

⑵由H的结构可知,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酸键和酰胺键;

⑶B分子式为C4H4O3,有3个不饱和度,且含有五元环,那么必有一个。原子参与成环;考虑到B与A反应后产物

O

,所以推测B的结构简式即为衰

(4)D经过反应③后,分子式中少了1个HzO,且E中含有两个六元环,所以推测E的结构即为H“O

所以反应③的方程式为:

⑸F经过反应⑤后分子结构中多了一个碳碳双键,所以反应⑤为消去反应;

(6)M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M的不饱和度也为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