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人教版八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说明文阅读(考点串讲)_第1页
2024-2025年人教版八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说明文阅读(考点串讲)_第2页
2024-2025年人教版八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说明文阅读(考点串讲)_第3页
2024-2025年人教版八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说明文阅读(考点串讲)_第4页
2024-2025年人教版八下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5 说明文阅读(考点串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

说明文阅读八年级下册期中考点串讲考点透视典例引领课堂小练01020304考点目录知识梳理考点透视

说明文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标准》与《中考说明》对说明文阅读提出的明确要求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纵观近几年的试题,说明文阅读侧重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理解分析文本与链接材料的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点透视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①标题与说明对象②说明方法及作用③说明顺序④说明文语言⑤句段的作用知识梳理(一)说明对象及特征1.说明对象是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1)看题目。部分说明文的标题直接点出了说明对象。如八下《时间的脚印》就将说明对象化石比作时间的脚印,生动形象。

(2)抓首括句或中心句。说明文往往在这样的句子中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如八上《梦回繁华》第1段最后一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点明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①找关键词句②通读概况。

考点1:标题与说明对象知识梳理(二)说明文标题作用

内容上:

①交代了文章的说明对象(需要写出说明对象是什么)。

②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③点明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④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知识梳理表达效果:

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或运用名言、俗语、流行语、新词等;或引用新鲜话题、热门话题等,使得标题生动、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化用)古诗词,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运用问句(反问句或疑问句等)感叹句等句式,设置悬念或增强表达效果,引发读者思考。知识梳理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资料说明。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道理),从……方面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使事物特征明了,使说明有条理,让人印象深刻。考点2:说明方法及作用知识梳理

(3)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鲜明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打比方: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趣味性。

(5)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明白更通俗易懂。知识梳理

(7)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科学事理,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8)引资料:名言诗文、新闻报道、轶闻趣事等各类资料。

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引用……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引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知识梳理1、时间顺序:

就是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2、空间顺序:

就是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远—近东—西南—北考点3:说明顺序知识梳理3、逻辑顺序:

就是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食物从何处来》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知识梳理

1.审题,看要求分析的是哪些词语。

2.找出词语,并看该词语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性的词语,还是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性的词语。准确严密性,主要体现在修饰词语的运用和同义词的选用;生动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修辞方法的运用和用词的生动。

3.结合词语特点进行说明。题型1: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考点4:说明文语言知识梳理

答题模板[问法1]“xx”一词好在哪里?[答法]①答词语含义;②是否有修饰或限定作用;③答词语作用(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准确严密等)。[问法2]选文第×段中加点词“xx”有什么表达效果?/分析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法]①答词语的含义/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②答词语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严密)。知识梳理题型2:加点词能否删去或替换

解答此类题,重点要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分析其体现的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再确定能否删去或替换。答题模板

[问法1]选文(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XX”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答法]①表明观点(一般是不能);②答词语含义或定性;③答删掉后的缺点;④答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

[问法2]“XX”一词能否替换成“xx”一词?为什么?

[答法]①表明观点(一般是不能);②答两词的含义及不同;③答替换后的不足(不符合实际/太绝对)。知识梳理

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题方法举例:1、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2、去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3、与事实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答案:(“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表明石拱桥在我国接近于到处都有,如果去掉,就表明石拱桥在我国每个地方都有,与事实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知识梳理【常见词语归纳】

1.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最、稍微、至少、仅仅、全部、以上、很大程度上、绝不能……

2.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目前、至今、一向、自古以来、短短……

3.表估计、推测:大约、可能、左右、差不多、也许……

4.表范围:一般、主要、都、大部分、基本、少数、一切、部分、全部、之一、总共……知识梳理考点5:说明文句段作用段落作用开头结构角度①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②呼应文章标题。③总领全文。内容角度①首段内容是否介绍了说明对象……的特征。②开篇点题。表达效果角度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增加说明文文学色彩。中间结构角度承上启下。内容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结合其与前后段落的关系,分析中间段落存在的必要性。知识梳理段落作用结尾结构角度收束全文。内容角度①是否是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补充说明。②是否表达愿望,提出愿景或呼吁行动等。典例引领(12分)(23-24八年级下·河南新乡·期中)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姜黄:橙黄艳丽的“厨房王后”陈博君①在印度、日本和泰国等亚洲国家,咖喱是当地人日常烹饪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调料。只是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咖喱究竟是由什么制成的。其实,咖喱是由许多种香辛料研磨后调配而成的复合调味料。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一种重要香料,就是在喜马拉雅地区被誉为“厨房王后”的香辛植物——姜黄的块状根茎。②说到姜黄,不少人会误以为其就是生姜块茎中那部分色泽淡黄的姜肉。事实上,姜黄并不是生姜,而是一种植株形态、根茎形状都跟生姜有些相似,但营养成分和性味功效跟生姜有着较大差异的同科不同属植物。③生姜主要成分有姜醇、姜酚等姜辣素,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姜黄主要成分是姜黄素,其性温,味辛、苦,入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因此,姜黄与生姜虽同属于姜科,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典例引领④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姜黄被赋予了一个特别形象而又耐人回味的名字——宝鼎香。在我国古代,鼎本来是烹饪之器,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发展为传国重器,被视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用“宝鼎香”来形容姜黄特异的香气和卓著的功效,充分显示出姜黄在香料界无可替代的尊贵地位。⑤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可食香料,姜黄的口味和香气确实与众不同。其块状根茎含有多种丰富的挥发油成分,不仅辣中带苦,口感独特,而且还散发着一种混合了胡椒、麝香、樟脑、生姜及甜橙气息的特异香味,可有效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强胃肠蠕动,起到增进食欲的功效,因而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生命香料”。⑥人们钟爱姜黄的另一个理由,是这种调味香料具有超强融合性,它与胡椒、辣椒、茴香、肉桂、芥末、生姜、豆蔻等各种常见的香辛料都能搭配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在印度的咖喱、韩国的泡菜及泰式日式料理中,姜黄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⑦姜黄块茎中富含的姜黄素是一种酸性多酚类物质,不仅拥有极为特殊的口感和气味,能给食物增添滋味,而且是一种艳丽夺目的黄色色素,既可作为天然食用色素,为食品着色,又可当作染料,广泛用来给服装和其他生活用品染色。(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5期,有删改)典例引领1.(4分)文章以“姜黄:橙黄艳丽的‘厨房王后’”为题,有什么好处?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姜黄;

③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姜黄的重要地位。

2.(4分)阅读全文,说说姜黄有哪些用途。①可药用,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

②用作可食香料,增强食欲;

③作为食物色素给食物着色;

④用作染料,给服装和生活用品染色。3.(4分)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姜黄与生姜的成分及功效进行比较,突出强调姜黄与生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从而更准确地说明姜黄的特点。课堂小练(14分)(23-24八年级下·甘肃陇南·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①用惯了4G再去用3G,会感觉网速就像蜗牛那么慢,GPRS就更难想象,多数人可能会崩溃。未来某一天,当5G真正到来,4G也会落得和3G一样的下场……科技行业总喜欢用“改变世界”来形容新技术,5G或许就是下一个会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未来,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能城市、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等时髦概念将逐步成为现实。②5G有哪些不同呢?③首先,同3G和4G相比,5G速度更快,而且快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专家认为,5G数据传输速度最终可以达到惊人的800Gbps,比目前测试的最新技术快100倍。三星公司曾在2013年宣布正在测试1Gbps运行的网络,记者当时激动地报道称,1Gbps意味着不到半分钟便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而800Gbps速度相当于1秒钟可以下载30部高清电影。课堂小练④其次,5G网络的容量将是巨大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0亿个网络连接,到2020年全球网络连接将达到1000亿个。5G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承载1000亿个网络连接,这将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奠定重要基础。目前网络连接仍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主,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的大规模商用,将带来大量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形成更广阔和开放的物联网世界。⑤第三,5G网络的另一特点是稳定性高,不会断掉。专家预测,5G网络的可靠性相当于光纤连接,能够保证突然中断情况不再出现。这对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远程手术,还是智能交通都要求网络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⑥另外,5G网络的时延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是人类所不能察觉的速度,比4G网络快了约50倍。⑦未来5G的生活什么样?——万物互联。⑧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拟现实显示,孩子向你挥手说早安。你吃过早餐,遥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启了视频会议……⑨以上便是未来5G生活的场景。⑩专家预测,万物互联了,“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有删改)课堂小练1.(3分)本文以《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为题,有什么妙处?2.(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删去后,最不影响语意的一项是(

)A.5G网络的时延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是人类所不能察觉的速度,比4G网络快了约50倍。B.科技行业总喜欢用“改变世界”来形容新技术,5G或许就是下一个会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C.记者当时激动地报道称,1Gbps意味着不到半分钟便可下载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