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压轴题考卷02(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压轴题考卷02(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压轴题考卷02(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压轴题考卷02(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册压轴题考卷02(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册物理压轴题考卷02(原卷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第5~7章。2.本卷平均难度系数0.15。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分别放在地球的南、北两极点时,该物体的重力均为mg0;将该物体放在地球赤道上时,该物体的重力为m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由以上信息可得出()A.g0小于gB.地球的质量为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D.地球的平均密度为2.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已公布,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科学探索。假如在登月之前需要先发射两颗探月卫星进行科学探测,两卫星在同一平面内绕月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绕行方向相同,如图甲所示,测得两卫星之间的距离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考虑两卫星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B.a、b两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C.a卫星的运转周期为D.b卫星的运转周期为2T3.如图,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45°,斜面足够长,在斜面上A点向斜上方抛出一小球,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小球与斜面垂直碰撞于D点,不计空气阻力;若小球与斜面碰撞后返回A点,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前后能量无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A.α的值B.小球的初速度v0C.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D.小球初动能4.某行星的两卫星A、B绕以该行星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A、B受到该行星的引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卫星A、B与行星的距离分别为rA、rB,假设卫星A、B只受到行星的引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与B的绕行周期之比为B.rA的最大值与rB的最小值之比为2∶1C.rB的最小值与rA的最小值之比为2∶3D.卫星A与卫星B的质量之比为32∶815.如图所示,圆心为的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点,是水平直径,是最低点,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且在点的正下方,圆弧轨道的点有个小孔。让小球甲从地面上的点、小球乙从地面上的点斜向上抛出(甲、乙均视为质点),甲、乙均恰好经过点,甲落到点,乙通过处的小孔(无碰撞)运动到点,忽略空气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在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B.甲在点速度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的中点C.甲、乙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均为D.乙在点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可以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圆锥筒,筒壁与水平面的夹角,内壁有一个可视为质点、质量为3.2kg的物块,始终相对筒壁静止在A点,随圆锥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是正压力的k倍。当角速度为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当角速度为时,物块即将相对于圆锥筒滑动。,则k值为()A.0.6 B.0.3 C.0.5 D.0.4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物块A、B分居圆心两侧放在水平圆盘上,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与圆心距离分别为和,其中。A、B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圆盘以不同角速度轴匀速转动时,绳中弹力F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当角速度为时,A物块恰好不受摩擦力作用,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D.当角速度为时,物块恰好与圆盘相对滑动8.如图所示是卫星绕不同行星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lgT−lgr图像,其中T为卫星的周期,r为卫星的轨道半径。卫星M绕行星P运动的图线是a,卫星N绕行星Q运动的图线是b,若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可以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则()A.直线a的斜率与行星P质量有关B.行星P的质量大于行星Q的质量C.卫星M在1处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在2处的向心加速度D.卫星M在2处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N在3处的向心加速度9.(多选)“天问一号”探测器需要通过转移轨道从地球发送到火星,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看成圆形轨道,此时转移轨道是一个近日点B和远日点C都与地球轨道、火星轨道相切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在近日点短暂点火后“天问一号”进入转移轨道,接着“天问一号”沿着这个轨道直至抵达远日点,然后再次点火进入火星轨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太阳质量为M,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地球、火星、“天问一号”运行方向都为逆时针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次点火时喷气方向都与运动方向相同B.两次点火之间的时间间隔为C.两次点火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6个月D.如果火星运动到A点,地球恰好在B点时发射探测器,那么探测器将沿轨迹BC运动到C点时,恰好与火星相遇10.(多选)由于高度限制,车库出入口采用图所示的曲杆道闸,道闸由转动杆OP与横杆PQ链接而成,P、Q为横杆的两个端点。在道闸抬起过程中,杆PQ始终保持水平。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点的水平分速度逐渐增大 B.P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变C.Q点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D.Q点和P点角速度相等11.(多选)2024年6月,受强降雨的影响,赣江发生洪水,导致江西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党和政府积极组织抢险救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某次救援中,战士欲划小船从处横渡一条宽的小河,处下游有一山体滑坡造成的障碍区域,点与障碍区域边缘连线与河岸的最大夹角为,如图所示。已知河中水流速度为,战士划船的速度(即船相对静水的速度)最大可达,小船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士渡河的最短时间为B.战士渡河的最短距离为C.战士能够安全渡河的最小划船速度为D.战士以最小安全速度渡河时所需时间为12.(多选)如图为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若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轨道半径,双星的总质量M,双星间的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则()A.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B.A的加速度一定大于B的加速度C.L一定时,M越小,T越大D.L一定时,A的质量减小Δm而B的质量增加Δm,它们的向心力减小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20分)1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进行“探究向心力大小F与半径r、角速度ω、质量m的关系”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装置中水平光滑直杆能随竖直转轴一起转动,将滑块套在水平直杆上,用细线将滑块与固定的力传感器连接。当滑块随水平光滑直杆一起匀速转动时,细线的拉力提供滑块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传感器测得,滑块转动的角速度可以通过角速度传感器测得。(1)该小组同学先让一个滑块做半径r为0.20m的圆周运动,得到图乙中②图线。然后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再将运动的半径r分别调整为0.14m、0.16m、0.18m、0.22m,在同一坐标系中又分别得到图乙中⑤、④、③、①四条图线。(2)对②图线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F­-x图像,如图丙所示,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图像横坐标x代表的是。(用半径r、角速度ω、质量m表示)(3)对5条F-­ω图线进行比较分析,作F­-r图像,得到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则该直线的斜率为。(用半径r、角速度ω、质量m表示)14.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滑下后从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在如图乙所示的白纸上建立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轴、竖直方向为轴的坐标系。(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是。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实验时应先确定轴再确定轴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如图乙所示,根据印迹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在轨迹上取C、D两点,与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测得与的竖直间距分别是和;重复上述步骤,测得多组数据,计算发现始终满足,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丙所示,若实验过程中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在轨迹上取A、B、C三点,和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测得和的竖直间距分别是和,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点距离抛出点的高度差为。(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符号表示)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15.遥远的星球。某星球完全由不可压缩的液态水组成。星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半径为R,且没有自转。水的密度,万有引力常数。本题中可能用到如下公式:半径为R的球,其体积为,表面积为。(1)星球的半径R是多少?(2)星球内部的重力加速度为,其中r是到球心的距离。请通过分析画出图。(提示:已知均匀球壳对球壳内部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3)假定该星球没有大气层,求这个星球中心处由水产生的压强。16.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kg的A、B两个物块,B物块用长为0.20m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B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8,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F(g=10m/s2)。(1)当B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求转盘的角速度;(2)当A与B恰好分离时,求F的大小和转盘的角速度;(3)试通过计算写出关系式。17.一平板车的质量M=100kg,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度h=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