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共6题)1.(3分)字音字形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心无旁骛锋芒毕露B.龟(jūn)裂人情世故无精打彩C.锃(zèng)亮纷至沓来坦荡如砥D.炽(zhì)热雕梁画栋不屑置辨2.(2分)成语运用根据语境,补全成语:①面对困境,他始终________(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②这座古桥虽历经千年,仍________(形容完好无损)。3.(4分)古诗文默写①李商隐《无题》中表达无私奉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辛弃疾《破阵子》中描写战争激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民族气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对联应用为“茶文化展览馆”选择下联:上联“一盏清茶知雅韵”,下联是()A.半窗梅影见精神B.千年古卷品春秋C.满园竹雨润诗心5.(4分)病句修改修改语段中的两处错误:“通过观看纪录片《非遗密码》,使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保护非遗,而且还要必须传承它们。”6.(5分)综合实践班级开展“汉字之美”活动,请从“信”“和”中任选一字,结合字形演变和现实意义写一段解说词(80字左右)。

二、阅读与鉴赏(45分,共16题)(一)古诗阅读(4分)【甲】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乙】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7.(2分)

两首诗均写“自然与心境”,甲诗侧重________,乙诗侧重________。8.(2分)

甲诗中“潭影空人心”的“空”字有何妙处?(二)文言文阅读(12分,课外选文)【丙】铁杵成针(节选)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太白见其白发苍苍,躬身磨石,甚异之,问曰:“媪欲何为?”媪曰:“欲作针。”太白笑曰:“铁杵成针,岂非妄言?”媪停杵拭汗,徐答:“滴水穿石,功到自成。”太白嗤之,欲行。媪忽朗声诵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太白驻足,见媪复俯身磨杵,日影渐斜,杵尖已见微凹。溪水潺潺,映其坚毅之色。太白赧然,长揖谢曰:“小子受教。”遂返山中,昼夜苦读。越三年,文思泉涌,终成一代诗仙。9.(4分)解释加点词(1)未成,弃去(

)(2)逢老媪方磨铁杵(

)(3)欲作针(

)(4)还卒业(

)10.(2分)翻译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1.(4分)内容理解(1)老媪“磨铁杵”的目的是什么?(2)李白为何“还卒业”?12.(2分)启示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三)现代文阅读Ⅰ(14分,课外选文)警惕“点赞”时代的思维钝化

在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中,我们正滑向一场集体无意识的认知危机。短视频平台的“点赞”按钮,社交媒体的“转发”热榜,购物软件的“猜你喜欢”——这些看似便利的功能,实则悄然将人类驯化成数据的提线木偶。神经科学研究证实,当人们快速滑动屏幕并机械性点赞时,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几乎处于休眠状态。这意味着我们正在用条件反射代替深度思考,用情绪共鸣置换理性判断。某高校调查显示,每天浏览短视频超过2小时的学生,其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得分平均下降14%。这不禁令人担忧:当“点赞”成为思维快捷键,我们是否正在丧失质疑与反思的能力?更值得警惕的是算法催生的“信息偏食”。一位历史教师发现,班上70%的学生通过短视频获取历史知识,其中将“秦始皇焚书坑儒”解读为“职场清理门户”的荒谬视频获赞百万。当严肃的思辨沦为娱乐化消遣,当知识体系被切割成信息碎片,文明的基因链正在发生可怕变异。然而,技术本身并非洪水猛兽。敦煌研究院的“数字供养人”计划提供了启示:通过游戏化互动,青少年在修复虚拟壁画时,主动查阅了超百万字的敦煌文献。这证明,只要为技术注入人文导向,算法亦可成为文明传承的桥梁。关键在于重建“慢思考”的仪式感——正如茶叶需沸水舒展,思想亦需时间的浸润。在点赞与刷新的狂欢中,或许我们该重拾那个古老的智慧:真正的阅读不是眼球的运动,而是灵魂的攀岩。唯有在信息的洪流中守住精神的锚点,才能避免沦为数字旷野里的流浪者。13.(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4.(3分)

赏析画线句“算法催生的‘信息偏食’”的修辞效果。15.(4分)

文中提到“敦煌研究院‘数字供养人’计划”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16.(4分)

有人认为“算法推荐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请结合文章观点反驳这一看法。(四)现代文阅读Ⅱ(15分,课外选文)母亲的针线匣母亲的针线匣是枣木打的,巴掌大的匣子,四角包着磨出铜绿的铁片。掀开盖子,顶针、线团、剪子挤挤挨挨,每件工具都裹着一层薄灰,却仍闪着钝钝的光,像被岁月盘出包浆的老玉。匣底压着一张泛黄的《少年报》,日期停在1987年6月——那是我出生前三个月。父亲说,母亲当年挺着大肚子,每晚就着15瓦的灯泡缝尿布,针脚细密得能藏住月光。剪子豁了口,她拿砂纸磨了又磨:“磨的是铁,熬的是日子。”我十岁那年,牛仔裤膝盖磨出洞,非要买新的。母亲从匣子里抽出块碎花布:“补丁要剪成云朵形,贴着肉才软和。”我不依,扯着嗓子喊:“同学都笑我!”她捏针的手顿了顿,顶针在灯下一晃:“笑你的人,不懂针线比人听话。”二十二岁去外地工作,行李箱塞满新衣。母亲默默把针线匣压在最底层:“带着吧,万一扣子掉了……”我嫌累赘,偷偷取出搁在衣柜顶上。直到某日开会,西装纽扣滚落,我蹲在卫生间手忙脚乱,忽然想起匣子里有颗备用扣——用白线缠着,贴着小纸条:“左袖第三颗”。去年搬家,在旧衣柜顶找到针线匣。灰尘扑簌簌落下,露出匣盖内壁的刻痕:一道浅,两道深,歪歪扭扭排到第十九道。父亲说,那是我每年生日,母亲偷偷刻的。最底下压着张糖纸,包着颗褪色纽扣,糖纸背面铅笔字晕开了:“小宝今天摔了一跤,纽扣崩了,哭得凶。”窗外的雨淅沥沥下,我摩挲着顶针上的凹痕。那些藏在线团里的旧时光,忽然“叮咚”一声,全滚了出来。17.(3分)

分析标题“母亲的针线匣”

的象征意义。18.(3分)

赏析画线句“磨的是铁,熬的是日子

”的语言特色。19.(4分)文中“1987年6月的《少年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20.(5分)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结尾“那些藏在线团里的旧时光,忽然‘叮咚’一声,全滚了出来”的理解。

(五)名著阅读(10分)【丁】《骆驼祥子·暴雨拉车》(节选)祥子在暴雨中拉着车,水没过了脚踝。雨砸在背上像鞭子抽,眼睛被糊得睁不开,胶皮轮碾过水洼,泥浆溅了一身,汗衫早湿透了,黏在脊梁上像块揭不掉的膏药。“这鬼天!”他咬着牙骂,声音却被雨声吞了。车把上的铜铃早哑了,只剩胶皮轮“咯吱咯吱”地响,活像条瘸腿老狗在哼。路过西四牌楼时,一道闪电劈下来,青白的光里,他瞥见自己的影子——佝偻着背,活像只被淋透的虾蟆。虎妞的脸突然在雨幕里晃了一下。上个月她叉着腰骂:“你当自己是铁打的?”这会儿她若瞧见自己这副模样,准得把铜盆敲得震天响。祥子抹了把脸,分不清是雨是汗,裤腰里那包洋钱却火炭似的烫着肉——那是虎妞的买命钱,得攒够了才能娶她。雨更疯了,天和地连成灰蒙蒙的帐子。祥子一脚踩进暗沟,车猛地歪向路边。他死死攥住车把,指甲抠进木头缝里,指甲盖掀了半片,血混着雨水往下淌。“人得活成个车轱辘!”他啐了口血沫子,弓着腰继续往前拱。【戊】《西游记·大闹天宫》(节选)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过丈余,如何跳不出去?”即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掌心,却道:“我已到天尽头,今留此记号作证!”拔根毫毛,变作浓墨笔,在佛祖中指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又于第一根指根撒了泡猴尿。翻筋斗欲出时,忽见五根肉柱冲天,撑住青天。大圣暗惊:“莫非撞了天柱?”却听半空传来佛音:“泼猴低头!”猛抬头,佛祖五指已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轰然压下。大圣急使缩地法,却见那山随形就势,越缩越紧,直将他压得三尸神炸,七窍喷火。山脚处,土地神颤巍巍贴了张六字金帖,上书“唵嘛呢叭咪吽”。大圣左臂挣出,掀翻半坡顽石,嘶吼道:“如来老儿!待俺出来,定掀翻你的雷音宝刹!”一只紫藤从石缝钻出,缠住他手腕开了朵野花。五百年后,牧童骑牛过山,唱着童谣:“五行山下猴爷爷,吃铁丸,喝铜汁,眼巴巴等着和尚来……”21.(3分)

分析《暴雨拉车》中暴雨描写的作用。22.(3分)

《大闹天宫》中“五指化山”情节有何象征意义?23.(4分)

对比祥子与孙悟空的“反抗”,分析作者不同的创作意图。

三、表达与交流(55分,共2题)24.(5分)微写作以“灯”为意象,写一首小诗(至少4行),体现温暖或希望的主题。25.(50分)作文题目:成长的礼物要求:(1)围绕“成长”主题,结合具体事件;(2)情感真挚,细节生动;(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2.①矢志不渝②完好如初2.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C4.修改:“通过观看纪录片《非遗密码》,我深刻认识到……”;删去“而且还要必须”。5.示例:选“信”,甲骨文像“人”与“言”结合,意为言行一致;今义指诚信,是立身之本。二、阅读与鉴赏(一)古诗阅读7.自然中的禅意;哲理思考8.“空”字既写潭水清澈,又暗示心境空明,体现物我两忘的禅境。(二)文言文阅读9.(1)离开(2)正在(3)想要(4)完成10.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11.(1)老媪欲将铁杵磨成针;(2)李白被老媪的坚持精神感动。12.示例:学习需持之以恒,如攻克数学难题需反复练习。(三)现代文阅读Ⅰ13.中心论点(2分):警惕算法时代“点赞”行为导致的思维钝化,呼吁重建深度思考能力。14.比喻论证:将“片面接受信息”比作“偏食”,生动揭示算法导致认知失衡的危害。15.作为正面案例,证明技术可通过人文导向助力文明传承(与前文“历史知识娱乐化”形成对比)16.算法推荐虽快,但导致信息茧房和思维惰性(如“逻辑能力下降14%”);

“效率”不等于“质量”,碎片化信息无法替代系统化知识建构;“效率”不等于“质量”,碎片化信息无法替代系统化知识建构。

(四)现代文阅读Ⅱ17.表层象征(2分):指母亲装针线工具的容器,承载缝补衣物的实用功能。深层象征(3分):亲情记忆:匣中物件(备用纽扣、生日刻痕)记录“我”的成长细节,象征母爱无声的守护;时代印记:1987年的报纸、15瓦灯泡等细节,反映物质匮乏年代普通家庭的生活智慧;传统价值:针线修补的不仅是衣物,更是对“物尽其用”美德的坚守。。18.细对仗与双关(2分):磨铁”与“熬日”形成工整对仗;“磨”既指物理打磨,也隐喻生活磨难;“熬”既指时间流逝,也暗示坚韧态度。19.点明母亲孕期缝补的背景,为后文“我”的出生与成长叙事奠定基础。

20.“线团”象征母亲收藏的旧时光(备用纽扣、生日刻痕等);“叮咚”以声写情,喻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